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关联词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修辞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近义词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反义词小学必学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小学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的方法小学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及练习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互换的方法小学语文句子排序方法与技巧+练习题扩句与缩句的方法与练习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标点符号小学常用标点:(16种) 逗号, 句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分号; 双引号“ ” 顿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 书名号 着重号. 连接号() 专名号(-)基本概念及用法:1、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2、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3、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4、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末尾的停顿和语气。5、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6、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7、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8、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10、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11、省略号:表示由于种种原因省去的内容、达到便于记叙的目的。12、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13、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14、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15、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国家名等。标点符号专项讲解及练习本考点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1.本用法的考查较多地集中于顿号、冒号、括号、书名号、问号和引号的易混、易错之处;2.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二、重点掌握1.问号: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2.冒号: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3.引号表示直接引用的话,表示突出强调。表示讽刺和否定。表示特定称谓。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使用引号应注意: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未了才用一个后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4、括号括号里的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释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也可不用。三、标点符号的位置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书写时都要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的右边偏下,并用一个格。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个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边,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用两个格。它们可以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拆散使用,即不能出现前行末尾用一格,后行开头用一格的情况。间隔号和连接号均放在被间隔或连接的字词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在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的位置,而在铁路、公路等交通部门标时运行起迄点时,占两个格。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四、标点练习(一)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B.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C.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D.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2.下列句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伞头秧歌”是晋西北吕梁山区所独有的社火形式,尤以紧邻黄河边的一个小县临县最为盛行。B.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误以为核反应堆的土楼,现以永定县境内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被称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土楼民居博物馆。”C.唯美、情趣、怀旧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经典书系的特色,其中有冰心的春水、凌叔华的酒后、苏雪林的绿天、石评梅的烟霞余影等作品。D.你想,倘若徐志摩和陆小曼时代也有手机的话,后人还能读到那么多情真意切的美丽如诗一般的情书吗?3.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明知这位以一曲“北方的狼”而唱红台湾的歌手齐秦有睡懒觉的习惯,但为了钟情于他的歌迷。我还是满怀歉意地扣响了他的房门。B.传说伊欧斯是希腊神话中“黎明”(其实,指的是晨曦和朝霞。)的化身,是希腊神泰坦的女儿。C.请柬上特意注明,最好能给母校带点小礼物,礼物最好是自制的,最好能标志自己的成就云云。D.他把列宁的“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情况,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这句话,写在台历上,作为座右铭。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B.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C.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D.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B.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C.读罢故事新编,终于,我们恍悟:那夷弈、女娲、墨子、宴之敖、眉间尺,不正是鲁迅先生本人传神的自画像吗?D.上海的越剧、沪剧,河南的豫剧,安徽的黄梅戏,在这次汇演中极为引人注目。答案:1.D(A、“等”与省略号不能同用。B、“转不起来”和“栽跟头”后用分号。C、两个问号改为逗号)2.B.分号改为逗号;结尾句号应在引号外边。3.D(A“歌迷”后句号应为逗号;B删去括号内的句号;C句末省略号与“云云”重复)4.C.“爱国,进步,民主,”改为顿号。5.B.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句尾逗号放在引号外。(二)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D. 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古往今来很少有人情愿过这种生活。2.下列语句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洞的正中,用朱漆写着三个大字“逍遥宫!”B.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C. 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国姓王的人接近有1亿人。D. 新华字典对“脉脉”的释义是:“用眼神表达爱慕之意,如含情脉脉。”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C. 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D. “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B. 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C.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 “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5.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金钱的多少表示着人情的轻重礼品的贵贱显示出关系的亲疏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答案:1.D(A.张老师说后面应是逗号。B.第一问号改为逗号。C两个引号内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2.A.叹号应放在引号外。3.C(A、前面问号的改为逗号,后面的改为句号。B引号中句号去掉。D最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内)4.D(A、“黄色”前逗号改为冒号。B“年结算制度”后应为逗号。C“迷惘”后为冒号)5.C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 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 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古代的汉字作品无标点符号,到了19世 纪开始使用。作为断句。日本在8世纪时,使用返点和训点作为标点系统。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不要求 掌握)三大类。点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 ?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感叹号 !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 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顿号、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分号;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冒号: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2、颜黎民君:(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如: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 优点。(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如: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 读物(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7)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例如:我知道: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标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 间隔号、引号)括号()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1、表示声音的延续。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 己的祖国。2、表示声音的中断。例如: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 例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例2: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4、表示意思的转折。例如: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 像人啊!5、表示递进的意思。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省略号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例1:“铃,铃”小 闹钟叫了起来。例2,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 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躁了。”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1,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例2,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例如:哎!你这个人真是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 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着重号.用于引起读者注意的符号,使用时文下打点;直排时则标在字的右侧。间隔号 用于某些非汉语人名内部或书目中。引号“” 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 “”表示和单引号 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 “” 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小学阶段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例: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例1,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例2,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例3,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4)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例1,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例2,这就是鼓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精英们所谓的“民主”。小学标点符号专题练习姓名: 得分:一、标点符号练习:引号的用法练习1、“说”字在前面,“说”字后面用冒号,所说的话用引号,引号里的话,一句话意思没有说完时,就用逗号,意思说完了,就用句号(问号、感叹号)。例:大树说:“来吧,孩子你会很快活的!”练习:大树高兴地摇晃着肢体,对孩子说 来吧,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在树枝上荡秋千,你会很快活的!2、“说”字在中间时,前面的话用引号,“说”字后面用逗号,后面的话还用引号,引号里的话中标点用法同第一种情况。例:“我已经大了,不爱爬树玩了,”孩子说,“我想买些好玩儿的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练习:很抱歉 大树说 我没有钱。我只有树叶和苹果,把它们拿去吧,孩子3、“说”字在句尾时,“说”后用句号。前面的话用引号引起来,引号里的话中标点用法同第一种情况。例:“我太老了,不能再荡秋千了。”孩子说。练习:我很疲倦,爬也爬不动了孩子说二、判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对的打“”,错的打“”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 )2、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功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 ( )4、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 ( )5、西子湖畔风景优美! ( )6、当老师问:“学数学最怕什么?”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回答粗心! ( )7、楼顶的大钟,敲了八下。我们的张老师,还伏在办公桌上,全神贯注地,批发着作业。( )8、“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这是句反问句。 ( )9、参加大会的有干部,工人,还有科学家。 ( )10、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了。 ( )三、给下面的这段话加标点,把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句末的括号里。1、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 是水浇得不够 是肥施得不够足 还是土壤根本不行 一位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副队长 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要受粉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 D , , ? 。 。2、有喜有忧 有笑有泪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 又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A , , , 。 , , 。 B 、 、 。 , , 。 。C , , 。 , , 。 。 D , , ; , , 。3、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 又名玄鸟 拙燕 越燕 它体态轻捷伶俐 飞行快如流星 常结群横飞田野 在水面掠过 追捕蚊 蝇等害虫燕群所过之处 蚊蝇为之一扫而光 (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 。C , 、 、 。 、 , 、 , 、 。 , 。四、下面句子中的引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一项序号的填在后面的括号里。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2、每逢看到孩子们学习,我就会想起爸爸说过的话:“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 ( )3、老柿树像一把大伞,张在我家的门前。因此方圆二三十里的人们都把它叫做“梅家院子里的万年伞”。 ( )五、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一项序号的填在后面的括号里。A补充说明。 B意思转折或递进。C声音的延长。 D插入内容。1、有一个孩子他是元帅他把我带到这里来。 ( )2、四十秒钟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 )3、我刚要倒馊饭,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叫声:“别倒”,我抬头一看,是春花。( )4、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水渠结冰了,雪花盖满了大地。 ()六、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使它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1、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得了冠军A、B、2、你同意他不同意AB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关联词1、 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那么.那么.2、 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然后 .又. .就. 接着.3、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是.甚至 不但.而且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4、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因故.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 .因此.5、 选择关系:是.还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宁愿.不愿.6、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 尽管.却 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7、 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要是).就(那么、那就) 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8、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任凭.也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么肯定是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1)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说明、描写几种事物,或者几个方面说明同一种事情。如: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常用关联词:又又 一面 一面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也(2)承接关系:几个分句按一定顺序说下去,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小明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常用关联词:一就 于是首先然后 便才 接着(3)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常用关联词:不仅而且 不但还连也 不但不反而何况 甚至(4)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说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情,并表示要从中选择一件。如: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常用关系词: 不是 就是 或是 或是 宁可 也不 还是 要么 要么 第2页/(共2页)(5)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虽然天下着雨,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去学校。常用关系词: 尽管 还 虽然 但是 却 然而 (6)假设关系:一个或几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或几个分句说明这种假设会有的后果。如: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能去公园了。常用关联词: 如果 就 即使 也 要是 那么 (7)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产生的结果。如: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常用关系词: 只要 就 只有 才 无论 都 不管 也 (8)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原因或根据,另一个分句表示结果或推论。如:因为睡眠不足,所以他看起来很没精神。常用关系词: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关联词语填空】1、()风吹雨打,我们()坚持到校学习。2、()成绩再好,你()不能自满呀!3、我()这么用功,()成绩还是不如你4、有人口头上()讲得很好,()行动却做得很少。5、()雨再大,路再滑,我们()要按时报到。6、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7、()怎么拥挤,他()能挤过去。9、雷锋()死了,()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10、这个橡皮()我的,()李明的。12、()水再上涨,江堤()有危险。、14、()明天天晴,秋游()按期举行。15、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21、刘胡兰()牺牲自己,()不出卖同志。23、妈妈()看电视,()织毛衣。24、做事()坚持不懈,()能成功。25、小明()学习好,()体育也很棒。30、()鄞奋学习,()能提高成绩。31、()明天爸爸不上班,他()会带我上公园。3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36、小艇()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42、周末的晚上,我()看电视,()听音乐。43、王敏多才多艺她()会唱歌,()会跳舞。专项练习题一为下面的句子搭上恰当的关联词只要就如果就因为所以既然就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即使也只有才(1)()多读多写,作文能力()能得到提高。(2)花生()不好看,()很有用。(3)()他讲得很动听,()我听得津津有味。(4)爷爷()答应了你,你()放心吧!(5)()是数九寒天,我()坚持锻炼。(6)()刻苦学习,长大()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7)这座井里的水()清凉,()甘甜。(8)()没有这个转播台,老山沟里()收不到电视。二填写关联词1、我爱鸟,也爱养鸟。2、我们不注意用眼卫生,眼睛容易患近视。3、你们成绩很好,不能骄傲。4、你们成绩再好,不能骄傲。5、这次比赛输了,我们不能参加复赛了。6、这次比赛赢了,我们不能骄傲。7、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赛出了成绩。8、这次比赛场地条件很差,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三请你让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哦。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4.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5.我们发动群众。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小学语文必会基础知识-修辞修辞方法不只是小学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作文这一重要的知识,所以绝不能忽视,1、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5、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6、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7、 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8、 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9、 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10、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11、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1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如果想把修辞方法运用的恰当正确,一定要在日常的学习中留心、留意,多积累,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每个修辞方法都背一到两个有代表的句子,并以此句举一反三修辞方法作者:海豚教育东亭校区金舟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一、什么是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而采取的有一定表达效果的语言方式。掌握常用的修辞方法,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二、常用的修辞方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些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这三部分不一定在所有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一般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思维误区警示一“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句用法如下1作比较。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2表猜测。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3表想象。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战士。4表举例。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例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思维误区二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例如:妹妹快活得好像林中的小鸟。妹妹和小鸟当然不是同类,但却有相同点:快活。(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人的特征赋予事物,让事物像人一样活动,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拟人有两种类型:1把事物直接当做人来描写。例如:(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3)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2人直接同事物说话。例如: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没有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鲜明、形象、生动。一个好的拟人句,一方面能够反映事物的特点,一方面能够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和拟人的区别啄木鸟在给树治病啄木鸟像医生一样给树治病啄木鸟成了医生。区分:拟人句中不能有“人”的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而凡是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三)夸张夸张是在表现对事物有突出的异乎寻常的感觉时运用的。它能增加语意的力量,使好的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的,小的显得更小,从而启发读者的想象力。思维误区三夸张不等于说大话夸张虽然是对某一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但不是无原则地夸大或缩小,它和说大话、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是艺术地扩大或缩小,要有艺术性。夸大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1)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前面,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超期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起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了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了白面包的香味来了。”(四)排比排比也叫排语、排句,是把三个活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介意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寂静的,是梦幻的。(三个排比的短语表现了海上的夜的柔和、寂静与神秘特色。(2)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以“时而”构成排比来形象地描写溪流随着山势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恰当地运用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旋律美、有力渲染艺术形象,充分发挥思想感情,可以使句子节奏鲜明、气势磅礴,使情感的表达有痛快淋漓之感。(五)(反问)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激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或者加重语气进行强调的一种修辞方法。1用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思。例如:(1)这是闹着玩的吗?(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2用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思。例如:(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恰当地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感情更强烈。思维警区:运用反问句应注意的地方反问句的特点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这就要求在使用反问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地说理或摆出确凿的事实,才能使读者在句子中找到答案。(六)设问设问也叫设疑、提问。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感情而有意提问的一种修辞方法。设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随后作答,即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引导读者深入探讨,实际上在文中已做了回答。例如:(1)是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3)鲸鱼的身子这么大,他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设问能够引起人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并能使论点突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思维警区:反问与设问的区别1设问不表达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达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练习题一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在比喻句后面打“”1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2我仿佛听到蝈蝈在唱歌。3他箭一般地向前冲去。4小明长得很像妈妈。5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6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一条黄绿相错的大毡子。二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E设问F反问G借代H对偶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2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3共产党是太阳,把温暖送到人们心里。()4这件事是谁做的呢?一定是小红。()5小红会做出这样的事呢?()6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小溪前进的路。()7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是打“老虎”。()8小明急得火冒三丈。()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三写出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索寒。()小学语文专项复习:修辞手法一.比喻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句: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大如盘盂。两小儿辩日2.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只有一个地球3.到年底,蒜泡得色入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北京的春节二、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2.蟋蟀在平台上弹琴。蟋蟀的住宅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三、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桂林山水四、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养花2.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再见了,亲人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匆匆五、设问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1.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两小儿辩日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六、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提示事物特点,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七、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例句: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练习: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广东省吴川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强化训练试卷
- 王道课件邓平速写
- 民法典学习课件
- 玉米趣味农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玉石鉴定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级科研实验室项目聘用人员服务协议
- 2025新型车库物业管理及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工艺美术品定制生产合作协议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电机电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固定矫治器粘接护理常规流程试题(含答案)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 飞灰螯合物运输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