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1页
第2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2页
第2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3页
第2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4页
第2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2 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TRS_AUToADD_1212110881614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0881614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0881614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0881614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12110881614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课程导入】 右图是苏联社会主义的两位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列宁,人们都知道他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 “ 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 ” 的理论,而对他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方面却知之甚少。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斯大林开创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唯一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至少在半个多世纪内,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对此深信不疑。而对列2 / 7 宁曾经尝试过的 “ 新经济政策 ” ,人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特例,并不以为然。那么,社会主义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列宁的 “ 新经济政策 ” 和 “ 斯大林模式 ” 哪一个更适合苏联国情? 让我们结合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作一个比较和鉴别吧!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在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权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战后,苏俄又实行了哪一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苏联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斯大 林模式 ” 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模式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哪些表现?利与弊各是什么? 3 / 7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苏俄实施 “ 新经济政策 ” 的原因是()。 A.十月革命后广大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B.农民不满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 c.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D.列宁要把苏俄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 年 10 月 年 10 月 年底 年 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于()。 4 / 7 年 年 年 年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 斯大林模式 ” 弊病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B.过分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的种类和质量 c.国家对农产品定价过低,对工业品价格定得过高 D.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二、填空题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时期,苏维埃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在 的领导下, 1921 年苏俄开始实行 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 / 7 2.苏联成立之初,除俄罗斯联邦、 外,还有 和 ,后来,苏联扩大到 个加盟共和国。 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 ” 的 形成。 三、简答题 自十月革命至 20 世纪 30 年代,苏俄(苏联)国内经济政策有何变化?结果如何? 【资料:】 “ 斯大林模式 ” 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是适应当时苏联国内生产发展水平的产物。但 “ 斯大林模式 ” 同时也包含着一系列的缺陷和弊端,是一个不完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模式。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 “ 斯大林模式 ” 的弊端日益突出,成为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深层6 / 7 原因。 “ 斯大林模式 ” 的形成是有其特殊历史条件的。一方面,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十分险恶。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国家便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竭力想把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由于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仍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因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另一方面,苏联从沙俄继承来的经济是十分落后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虽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但它仍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的国家。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保卫无产阶级的革命成果,苏联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发展经济,尽快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正符合了这一需要,它可以集中全国力量来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在 “ 斯大林模式 ” 下,苏联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这主要表现在: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其工业产值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依托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苏联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且在 战后成为 “ 社会主义阵营 ” 的核心,是冷战时期唯一能够7 / 7 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在建立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型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基础上,苏联掌握了一度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核子技术、航天技术等,使自身进入了世界科技先进国家行列。 【思维拓展】 新经济政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