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_第1页
第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_第2页
第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_第3页
第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_第4页
第2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第 2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莲山课 件 k 第 2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一、苏德战争的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 1、德国突袭苏联( 1)突袭时间: 1941 年 6 月 22 日凌晨;( 2)突袭条件: 德国控制了欧洲广大地区,战略处于有利地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产生了一定的麻痹作用; 6 月 22 日是星期日,苏军防御比较松懈;( 3)主要影响: 苏德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德军侵占苏联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 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4)苏军失利之因 大 批优秀指挥员在大清洗中丧生,苏军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苏德条约一叶障目,对德军进攻情报没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没有作充分的准备; 战略防御思想不当,主要兵力和军事物资配置在国境线附近,导致损失惨重; 2、莫斯科保卫战( 1)时间: 1941 年10 月初至 1942 年初;( 2)结果: 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 苏军歼敌 50 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3)影响: 莫斯科之战是希特勒陆军的第一次大溃败,打破了德军 “ 不可战胜 ” 的神话; 提示:中国军民打破日本 “ 不可战胜 ” 的神话之战是平型关大捷; 从此,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2 / 6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历史背景: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美日矛盾的激化;( 1)日本加紧同东南亚扩张: 政策: 1940 年,日本制定 “ 大东亚共荣圈 ” 计划,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 影响:损害了英美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 2)美英制裁遏制日本: 项目 基本概况 制裁原因日本扩张损害了英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制裁表现美国 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 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 国英国等国也对日本采取了相应的制裁措施;制裁影响 严重打击了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 进一步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3)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根本原因:美日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矛盾的激化; 直接原因:美英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经济根源) 战略意图:日本军部决定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夺取战争主动权; 客观原因:希特勒德国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2、爆发标志:日本突袭珍珠港(珍珠港事变);( 1)事变时间: 1941 年 12 月7 日凌晨;( 2)事变概况:日本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3)主要影响: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 提示:珍珠港事变发生时,日本还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 3、战争影响3 / 6 ( 1)珍珠港事变的发生,标志华盛顿体系最后崩溃; 提示:凡 华体系崩溃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 2)美国太平洋舰队严重受损,美英等国对日宣战,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3)到 1942 年春,太平洋战争使日本侵占了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 4)太平洋战争爆发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形成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日益激化;( 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起了促进作用;( 3)美国对法西斯态度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 基本概况 1939 年,美国改变 “ 中立 ” 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目的 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认识 表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变化; 1941 年,美国推行租借法案 内容 美国无偿援助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认 识 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成为反法西斯国家结盟的经济纽带;( 4)国际形势发 生重大变化:各国反法西斯斗争逐渐连成一片,相互支援; 2、形成过程 历程 基本概况 4 / 6 美英 同盟 美英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 时间 1941 年 8 月,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 人物 罗斯福和丘吉尔; 内 容 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认识 成为结盟的政治基础; 宣布租借法案施行于苏联,美英开始对苏联提供些援助; 联合国家宣 言签署发表 时间 1942 年初;华盛顿; 目的 为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国家 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亦称 26 国宣言) 内 容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 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意义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说明 3、性质特点:由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组成的特殊的军事政治同盟;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 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5 / 6 和安全也能实现合作; 4、历史 影响( 1)大大加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性质;( 2)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3)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4)改变了二战的战略态势,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最大影响) 知识归纳: 1、二战时期的四大突袭战:( 1) 1939 09 01,德国突袭波兰;( 2) 1940 04,德国突袭北欧的丹麦、挪威;( 3) 1941 06 22,德国突袭苏联;( 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