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亚洲经济的发展_第1页
第7课   亚洲经济的发展_第2页
第7课   亚洲经济的发展_第3页
第7课   亚洲经济的发展_第4页
第7课   亚洲经济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 7 课 亚洲经济的发展 第 7 课亚洲经济的发展一、二战后亚洲形势 1、政治形势: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 2、首要任务: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3、突出特点:亚洲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4、最先起飞: 20 世纪 60 年代,新加坡和韩国经济发展最先实现腾飞;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腾飞 1、新、韩经济发展的共同点( 1)共同原因: 抓住有利机遇: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适时调整战略: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 换代,发展高技产业; 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劳动力资源丰富;( 2)重大成就:新、韩创造了 “70 年代的经济奇迹 ” ; 70 年代,经济高速发展,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成为美、日、西欧的竞争对手; 80 年代,新、韩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一跃实现工业化; 2、新加坡独立后经济的发展( 1)新加坡基本概况: 原为英国殖民地,1959 年获得自治,后来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不利国情: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位 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控制着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害;( 2)经济发展措施: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2 / 7 化适时作出调整; 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战略 20 世纪 60 年代 出口主导型经济 发展战略 20 世纪 70 年代 资本技术密集型 发展战略 20 世纪 80 年代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材料: “ 新加坡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了解人 才是成功最重要的关键 ” 李光耀 稳定社会秩序;( 3)经济建设成就:新加坡成为一个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海运业、炼油业、造船业和电子电气工业闻名,成为世界著名的外汇交易市场; 注意美化环境,把新加坡城建成为美丽的花园城市;( 4)经济发展弱点: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 3、韩国经济发展( 1)韩国基本概况:资源贫乏、国土狭小、人口众多;( 2)经济发展措施: 以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来确定经济发展目标: 大力引进3 / 7 外国资本和技术; 根据不同时期经 济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根源) 进口替代工业 (劳动密集型) 出口主导型 发展战略 不均衡增长 发展战略 鼓励出口;( 3)经济发展成就: 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90年代步入先进国家行列; 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电子工业闻名;( 4)经济发展弱点: 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外国资本; 中小企业发展缓慢; 掌握政权的军人和控制经济的大资本家结合带来贪污腐化等弊端; 4、新、韩经济发展的启示: 要根据形势发展,结合 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根本启示) 要大力弘扬科教兴国的思想;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改革开放; 要坚持独立自主,不应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三、泰国、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1、泰、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1)加强与邻国的经济合作;( 2)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3)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适时调整经济结构;( 5)促进对外贸易; 2、泰、马经济发展的成就表现( 1) 80 年代,泰、马经济增长4 / 7 速度超过新、韩,但总体经济仍有一定差距;( 2)泰国发展速度尤为突出,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点拨提示:东亚、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基本认识: 项目 基本概况 特 点 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弱点 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经济发展风险大; 主要经验 要保持政治与社会稳定; 审时度势,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适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四、南亚印度经济的发展 1、经济政策: 50 年代以来,尼赫鲁政府推行 “ 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 ” ; 2、建设成就( 1)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3)科学技术方面成就令人瞩目; 3、面临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复杂; 五、西亚经济发展 1、西亚经济发展特点 特点 概况 原因 基本 特点 西亚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决定性因素是自然条件因素不5 / 7 同(石油); 各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很大差别; 最大特点 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2、西亚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斗争( 1)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 拉克;( 2)起因:海湾石油财富长期受西方石油垄断资控制,阻碍了经济发展;( 3)主要目的:摆脱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促进经济的发展;( 4)斗争方式:1960 年,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展联合斗争; 首要目的:联合起来,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根本目的: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本国经济; 发起国家: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 5)典型行动: 1973 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油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6)斗争结果:70 年代后,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 了本国的石油工业,开始充分利用石油财富发展本国经济; 3、西亚产油国的经济发展 项目 基本概况 方式 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措施 一提 团结产油国,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益; 二 改 6 / 7 努力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 积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成 效 西亚产油国逐步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 沙特阿 拉伯和科威特:石油丰裕、人口较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伊拉克、伊朗富裕程度稍低于海湾富国; 国情 都是西亚政治军事大国和石油生产大国; 原因 两国人口多、消耗大; 两伊战争损害经济发展;时间:1980 年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