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考察报告_第1页
西安旅游考察报告_第2页
西安旅游考察报告_第3页
西安旅游考察报告_第4页
西安旅游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 西安旅游考察报告 10 月 19 日上午,坐上驶向西安的火车,开始了这次我们的西安综合实习,记得一句话“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一直就想去西安,看看 13 朝古都,拥有着在古历史上“西罗马,东长安”的地位的西安,而今作为旅游者的我们能体会到多少。 10 月 20 日上午,将近一天的旅途,列车到达古都西安,当我们走出西安火车站,古城墙立即映入眼帘,立刻感受到西安难掩的王城气概,一扫旅途的 劳累,充满新奇和期待,很快的融入这古都的大气、厚重的历史氛围。 很快,我们坐上了旅游大巴,地接导游非常有经验,导游词特别熟悉,对西安的一文一物都如数家珍,令我们这些曾当导游的人都自愧不如。不过我想在西安,如果对历史只是浅薄认识,只是简单的背背导游词,根本无法掌控西安这悠久深厚的历史。据导游说西安地下太多太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 唐宗。我们的旅游大巴,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2 / 20 交错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又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穿越城墙,看着城内城外,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 我们到达西安要去的第一站是位于咸阳市乾县的乾陵,路上导游给我们简单的讲了西安的历史,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有着 6000 多年的建城史和 1200 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 13 个王 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丝绸之路”西汉时以长安为起点。“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明洪武二年即公元 1369 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 1936 年 12 月 12 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唐女 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景区,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享有“露天石刻博物馆”、“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 3 / 20 美人”之美誉。虽然它如此有名,但是却在一个小村子里,车子从乡间穿行,周围显得很荒凉。科学合理的景区布局与功能分区,是提升景区品位、丰富产品内涵、调控游客感受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大型旅游景区,其布局结构本身就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据资料显示由于乾陵长期是以博物馆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景区化相对不足,在整体布局结构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是缺乏过渡区,不利于游览氛围的营造和商业服 务的展开,我们仅仅是穿越村子,直接就到,在没有任何氛围渲染的状态下就直接进入了遗址核心区,大大降低了遗址景区的品位;而且购物区选择不合理。在停车场西侧有一处为大蓬集贸市场式与很有文化品位的帝陵遗址景区的氛围格格不入,也因其低档次而给我们这些游客留下了“低品位景区”的印象;然后是景区封闭度不够,在核心区域内一村庄及部分耕种坡地,还有很多当地人在景区内,拿着篮子卖石榴卖苹果,影响景区的管理、氛围与形象。至于景区内部,有乾陵的神像道,石兽华表、翼马及没有脑袋的石人,武则天的无字碑,在无字碑的对面是唐高宗的述圣纪碑 ,那块碑自然是歌颂了皇帝的种种功绩,但长长岁月流过,因为地震坍塌、自然损坏等因素,那些字迹模糊至无,却演变成了无字碑。听了导游的讲解这些景物,觉得挺有历史感,又由于时间原因,我们走到乾陵欢迎您,就返回了,说实在,但是对于这么有名的地方,感觉4 / 20 不怎么样,有点失望。 然后我们去了永泰公主墓,它是乾陵 17 座陪葬墓之一,我们进入墓道,是一条宽约 2 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 6 个小龛,里面放着彩绘陶涌、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 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尤其是墓室中放置的一具石椁,石壁上线刻着 15 幅画面的仕女人物画,在这些人物中,有的上着披贴、下穿长裙;有的身着男装;有的身穿长褂,腰束锦带,带上缀有荷包;有的脚穿如意鞋;有的身着短袄长裙,或捧壶,或托盘,或弄花,或拱手,或对话等等,所有这一切均展现了当时宫廷生活的情景。据导游说此墓被盗过,宝藏都没留下多少,指出了一处留有盗贼进入的痕迹。大家都很兴奋,虽然是个很小的地宫,但是是我们第一次进入古人的陵墓。我觉得这还是可以满足旅游者这种猎奇的心理。 午饭过后,我们驶 向宝鸡市扶风县城的法门镇的法门寺旅游区。如今的法门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宝殿、地宫以及法门寺博物馆等四大部分。占地 15 万平方米,大气恢弘,巍峨壮观,我们随着导游进入景区,穿过般若门, 进入佛光大道,两边竖立的菩萨雕塑,东为佛陀圣地,西为法界源流,都展示了佛祖涅槃的过程和正果。很有感觉,十分气魄。大约走了半小时,我们来到合十舍利塔,是双手5 / 20 合十的设计造型,表现了佛教朝圣仪式的基本特征、理念和祈愿,供奉着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庄严肃穆,每逢初一、十五、周末开放。我们也算有缘,正好周六,可以瞻仰释迦牟尼指骨舍利 ,进入舍利塔,顿感庄严肃穆,接着进入大殿,正面为释迦摩尼佛,两边伺立着迦叶、阿难尊者,释迦摩尼佛身前舍是利宝函,佛祖的指骨舍利存放在宝函中,我们被催促着快速走过,说实在,都没有看清,一是距离太远,而且保安还不让停留不让拍照,虽然为了秩序井然保护文物,但是这种服务态度,让旅游者感觉不舒适。然后我们又去了法门寺寺院,整个寺院面积约 3 万平方米。距今约有 1700 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1981 年 8 月 24 日,宝塔半边倒塌。 1986 年政府决定重建, 87 年 2 月底重修 宝塔。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会,就返回车中。总体说来,法门寺景区,建设的很不错。配套设施都很高级,但是门票较高。 回西安的路上,原本计划两小时,可是却在高速公路上堵了一个多小时,据导游说,这个是常态,说明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改进,毕竟缩短旅游者旅途时间,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回到酒店就晚上八点多钟,住宿的酒店在西安碑林区,比较中心,但是可能因为报价限制,条件不是很好,大概九点多居然没有洗澡热水了,而且空调普遍没什么作用,西安的晚上稍许有些凉,有些同学反映,睡觉6 / 20 挺冷。觉得酒店在供应热水方面确实没有 做好,不过地理位置较好,距离市中心很近,方便,自由时间活动。 20 日,行程特别紧,也是收获比较多的一天。早上六点半就出发了,作为第一个团队到达华清宫,在这里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演绎人间浪漫的爱情的宫殿。进入景区,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一片片飞檐翘角、红墙绿瓦的唐式建筑,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杨贵妃沐浴华清池,据导游说,每晚在此都有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展示,长恨歌,我觉得这很好,不仅丰富了旅游内涵,而且让人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如临历史场景之感。然后我们来到了那些荷花池南边的高台,看到一字排开的 8 问清代 建筑的厅房。据导游说西边那5 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我们能看见当时枪战留下的弹孔,想象出当时的激战状况。 出了华清宫,我们便乘车来到秦陵地宫展览馆,它位于秦始皇帝陵西侧,立 体再现秦始皇帝王陵寝的景点。展馆依据大量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民间传说所提供的资料,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和雕塑、美术、古建等多种艺术手法,模拟秦始皇帝陵地面陵区和地宫上下两层的形式,在 4000 余平方米的内部空间,浓缩地表现了秦始皇帝陵的历史全貌,结合了旅游者的旅游需 求,弥补我们到了秦始皇陵却不能看到真7 / 20 的地宫的缺憾。 接着我们到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个捆绑销售型的景点,以前售票单售兵马俑,现在除兵马俑景点外,还包括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及其内分布的秦始皇陵和“百戏俑坑”“文吏俑坑”陈列馆等,不过我们也因为时间限制,其实也就去兵马俑,在这里外国友人特别多,据说,他们的理念是,不来西安看这第八大奇迹,就不算来过中国,目前开放三个坑,其实真正能够看到兵马俑的只有一号坑,它是规模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根据出土兵俑的排列密度估计一号坑共埋葬兵马俑 6000 余件。不过兵马俑 1 号厅,人头攒动,噪音极大,旅游团队非常多,大家都挤在栏边,后头的人都看不见,各个旅游团队都在讲,结果是听不清导游词,在这里,如果不听导游词就只能自己胡乱看,对于旅游者感受着伟大的奇迹是极其不利的,所以觉得限制发售门票会效果好一点。 午饭我们就在路上随便吃了点,就马不停蹄的去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是免费的景点,每天限票四千长,我们凭着身份证领到了门票,从博物馆的建筑的外观看,是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而馆舍是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藏文物 370,000 余件, 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 1840 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我们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真是目不暇接,时间8 / 20 变的很短暂,真是不愧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之后我们去了回民街,那天下着小雨,游人比较少,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大约 500 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有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俨然就是一个旅游点。 21 号,早上我们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它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现存城墙建于明,至今已有 6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登上城墙,最后看着西安城,算是一个告别,然后匆匆坐上大巴,赶火车返青。 西安,这座历史古城、中原文化的发祥地、历代王朝竞相建都的地方,短短两天半的时间,确实无法领略全部的旅游景点,但是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比如西安紧扣“厚重历史文化、璀璨大唐盛世”这个主题,用“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作为城市宣传口号 ,来营销西安旅游。据导游说西安城墙内所有建筑高度不得高于大雁塔,所有建筑风格要修旧如旧, 14 公里长的古城墙保存完好,这使得名胜古迹文脉得以传承,又使文化积淀得以弘扬。而文化是一个景区的内核,9 / 20 也是景区旅游生命力所在,无论西安兵马俑,还是华清池,无论是法门寺,还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其文化都具唯一性、世界性,正是这种唯一性、世界性的文化才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有句话说,景区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特别是在西安这种历史古都,特别需要好导游介绍文化历史典故,此次实习之旅,我们的地接导游虽然是外地 人,但是在西安八年,学会了西安话,对古代历史、文化感觉非常熟悉,对古诗词张口就几段,另我们敬佩不已。 西安考察报告 一、 考察时间: 2016 年 4 月 18 日 2016 年 4 月25 日 二、 考察目的:古语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哲学上也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对于我们学历史的学生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再丰富的理论知识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刻,况且,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源远流长,文化风韵积淀雄厚,西安原名长 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西安之行对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景实物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探究历史有着十分10 / 20 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我们历史专业的实践水平,通过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考察,充实了和扩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从而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 三、 考察内容:西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是中国文 化的名片之一,一直都想去西安看看,即使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我想褪去昔日辉煌的光环的古都,西安也一样能引发我们思索过往吧!在仅有的三天行程中我们参观了七个景区:乾陵、法门寺、兵马俑、华清池、明长城大名宫、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在这里我将我这三天中所看所想简略的描述一下吧! 1. 乾陵 4 月 20 日早上 八点,我们从西安市 出发前往乾县的著名旅游景点乾陵,这是我一直都想去看看的地方,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帝后宫葬墓,但我们最前往失望的是乾陵的陪葬墓 壹态德太子墓, 它是位于乾县东南隅的韩家堡北,其墓有封土堆及围墙,由墓道、三个过洞、七个天井、八个小前龛、后通道及墓室等八部份组成、全长一百零八米规模十分宏大,陪葬品十分丰富、墓内壁画十分完整、且色彩绚丽、任务姿态各异、琳琅满目、技巧娴熟犹如一个唐代地下绘画展览,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墓外的狮11 / 20 子雕塑,姿态高傲、表情严肃、充分表明了大唐皇家的威严以及大唐在当时的整个世界上的地位。随后便前往享有“露天石刻博物馆”“代诸皇陵之冠”和“睡美人”之美誉的乾陵,虽然是西安市著名景区之一。但她却座落于一个小村子里,大巴车从乡间穿行周围显得很荒 凉,这在我看来有些奇怪,科学合理的景区布局与功能分区是提升景区品味、丰富景区内涵、调控游客感受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大型旅游景区,其布局结构本身就是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东北的果山上,是唐朝第三代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周后的合葬墓,规模宏大、地面地下的文物丰富、石刻、壁画等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乾陵所在的梁山,海拔一千零四十九米、山巅有峰三座、北峰较高、南峰稍低、北峰山腰建有乾陵的玄宫,南峰为两座小山,东西对峙、状如双乳、俗称头山、是乾陵的天然门户。从内城的朱雀门直到梁山南双峰之间有一 条长长的神道导游介绍说是司马道,在司马道的两侧整齐地排列着体量巨大雕刻精美的华表,石卜、石兽、石碑等,在这里重点说一下石碑,东南的一碑人称无字碑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碑高六点三米、宽二点一米、厚一点九米、碑上原来没有任何文字。传说武则天功勋卓著难以用文字表达。还有人说唐中宗李显不知如何称呼她,所以就没有写碑文了。西边的一座碑人称七节碑, 这是一座由武则天撰文,李显书写的述圣记碑。值12 / 20 得一提的还有六十一尊藩王像。据说在李治去逝的时候,有六十一位少数民族首领和邻国的特使前来参加葬礼。后来武则天命人刻成 石像,排列在乾陵之前。现在虽然这六十一尊石像的头部大多都没有了了,但这是唐朝时中西友好交往和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 2、法门寺 当日 下午我们 前往的是 法门寺, 法门寺位 于陕西省 扶风县十 公里的法 门镇,始 建于东汉 末年,有 “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公元三世纪,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弘扬佛法将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使 诸鬼神于南阎佛堤分送世界各国建塔供奉,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法门寺原指舍利,是释迦牟尼火烧后遗世的一节指骨,它的存在是一个奇迹。13 / 20 可能它停留在这个尘世就是要印证佛法无边、佛慈无量。唐太宗时开创了迎舍利的风气,从此佛教在中国渐渐兴盛。同是,也从侧面反应出唐朝国力强盛、财力雄厚。从塔的建筑工艺上看,足以证明唐时期建筑工艺技术的精巧娴熟,在当时几乎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3、兵马俑 4月 21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从西安出发前往全世界人为之震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我们首先参观的是秦始皇兵 马俑展厅北侧的“铜车马”展厅。这里主要展示的是一、二号铜车马,造型逼真,装饰华美,全为青铜器打造,可见当时的青铜制造业已相当繁盛。铜车马为一前一后排列,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一号车为战车,单辕双轮,车厢为横长方形,车门在车厢的后面。车上有圆形的铜伞,取天圆地方之意,伞里有 36 根伞架,代表秦统一六国后的三十六个郡县。伞下驭手呈站立姿势,双手驭车前驾四匹马。二号车为安车,也是单辕双轮,车厢为前后两室,上有椭圆形车善,车体上绘有彩色纹样。车、马均有大量金银装饰。无论是一号车还是二号车,从铜人的穿着服饰上均可看出,它们都是当时秦朝的社会上层人士,或官员,或贵族,或皇族。这就说明了当时秦朝的社会等级观念十分浓厚,印证了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4 / 20 参观完“铜车马”展厅后,我们来到了一号坑,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庞大军团,一号坑的面积最大,呈长方形,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凭栏俯视,东端三列步兵俑,面向东方是军阵的前锋,后面接着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三十八路纵队构成军阵主体,俑坑南北两侧和西端是军阵的翼卫和后卫,好一个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进可攻,退可守,他们披坚执锐, 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刹那间,忽觉历史距离的消失,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进喊杀震天、战马嘶鸣的战场,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啊!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端北侧二十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有的颔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思索若何相互配合,战胜对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进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它们的呼吸声。二号坑由四个方阵组成,第一方阵 是驾兵方阵,第二方阵是车兵方阵,第三方阵是由车、步、骑兵俑组成的混合方阵,第四方阵是骑兵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兵种齐全,机动灵活,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规模较小,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三号坑虽小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当时我就在想,作为指挥部,竟然没15 / 20 有统帅,这究竟是造俑者疏忽还是另有原因?参观完三个坑后,我们无一不为之惊叹,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的吧!周围有不少外国游客,大多数人对中华文化少有涉猎,但他们同样在那里啧啧称奇。他们所感受到的,不是中华文明的源 远流长,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艺,而是那股不可抵挡的气势。人们常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它的旋律几乎能感动世上所以的人,兵马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4、华清池 西安采风调查报告 西安之旅 一 .考察地点 曲江池遗址公园 大雁塔 秦始皇陵博物馆 华清池 茂林博物馆 法门寺文化景区 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美术馆 大唐芙蓉园 清真寺 回民街 16 / 20 大明宫 二 .考察时间: 2016 年 11 月 2 号至 11 月 8 号 三 .考察形式 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2016 年 11 月 2 号至 11 月 7 号,我们工业设计 121班在三位指导老师王恬,尚晓东和闫秋雨主任的带领下,在古城西安进行了历史遗迹实地考察。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 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1 2 号的下午 6 点左右,我们登上了驶向西安的列车,同时开启我我第一次去北方的路和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的历史,满怀的期待在火车上的夜会有多么的精彩。南方的深秋,夜幕总是来的那么早,上车不久天就黑了下来。我和我的小伙伴百无聊赖的坐着,聊着天,打着牌,吹吹牛皮,相互调侃,不知不觉, 10 点熄灯的号角打响,车厢依次关上了灯,躺上床的我们却一直无法入睡 。有经验的同学告诉我们,晚上的睡觉17 / 20 时一阵阵的,因为噪音的时断时续。到了凌晨 1 点左右,才安然的进入了梦想。 第二天早上 11 点多,我们相继下了火车,来到了古都西安。映入眼帘的就是古城墙,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打入我们脑海最深处的印象,让我们难以忘记他的历史。 2 吃过饭后,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西安之行 的第一站 大雁塔广场,大雁塔建于唐代永徽三年,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米。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地。 大雁塔又名大慈 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盤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 苍穹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18 / 20 大雁塔由于人为破坏,加之自身结构等问题,在公元 1719 年就发现塔身倾斜。导致古塔倾斜主要原因为:一、古塔的基础处理不太均匀以及古塔的防水、排水不畅等;二、长期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60 年代,大雁塔周边过量开采地下水,使承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加速了古塔倾斜下沉。到 1985 年古塔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