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钺 风景 区规划 的低碳策 略实施 途径初探 1 0 7 风景区规划的低碳策略实施途径初探 沈钺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 0 0 0 4 1 摘要 在旅游业高速发展 低碳 低碳技术 低碳消费方式正 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 的生产和消费方 式 旅游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 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 运用低碳技术 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 以 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 建设低碳旅游设施 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为主要实现路径的 低碳旅游发展方式 是旅游响应低碳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行动 为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 式提供 了新 的发展指 向 关键词 风景区 低碳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5 1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2 0 1 1 0 8 0 1 0 7 0 3 2 0 0 9年 1 2月 国务 院发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 业的意见 将旅游业 由国民经济的 重要产业 提升为 战 略性支柱产业 并将 节能环保 列入十项主要任务 明确 提出 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在该政策的指导下 一些风景 区进行了初步尝试 取得了一定效果 同时 低碳 也成为 各风景区对外宣传的重要卖点 值得注意的是 低碳旅游 作为一种非强制性 的减排 方式 更多依赖于游客的个人意识 风景区作为旅游行为 的发生地 亟待承担鼓励和引导的责任 并在建设及运营阶 段提供低碳机会 同时尽可能平衡节能减排程度和体验的 舒适度 在风景区的规划设计阶段注意引入低碳策略 能 够避免 低碳 沦为空谈 有利于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1 风 景区碳排放源分类 1 9 9 2年颁布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将 源 定 义为 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 气溶胶或温室气体前体的任何 过程或活动 风景区低碳的本质是对碳排放源的控制 制 小流量低压注浆 有效封闭注浆段底层孔隙 减小浆液 纵向流失 注浆压力自灌浆初段至终段 压力逐渐递增 孔 口冒浆时即完成单孔注浆 在拟建场地内 因不同区域土 层特性有差异 注浆压力 注浆速度 注浆量等应根据现场 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控制 在浆液中掺加水泥速凝剂 4效果检验及评 价 对于 A型桩 每孔注浆施工时间为 3 d 注浆完成后 3 4 d 即进行桩冲孔施工 在未进行注浆加固前 每个 A型桩 成孑 L 平均时间为 9 d 注浆加固填石层后 成孔时间缩为 5 d 接近 B型桩成孑 L 时间 且大大减少了塌孔 埋锤 卡锤等情 况的发生 从以上效果来分析 场地经过压力注浆可填堵石层空隙 并增加石块之间的粘结力 显著改善了地质结构 有效的防止 桩护壁泥浆的漏失和桩孔坍塌 保证桩的成孔施工能顺利进 行 通过压力注浆 提高了冲孔桩侧摩阻力 进而提高了桩的 承载力 同时固结填石层 减少以后地面的沉降 5结语 深圳市宝观移动通信枢纽楼工程地基经过压密注浆法 处理后 对场地人工填土 填石 层进行了改 良 提高了地基 承载力 为冲孔灌注桩的顺利施工提供了保障 不仅满足设计 要求 同时取得了施工工期短 费用合理等技术和经济效益 该工程采用压密注浆法后 效果显著 其施工工艺及施 工参数对于类似的场地地基处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G B 5 0 0 0 7 2 0 0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 2 曾夏生 郭贱苟 杨泽平 综合注浆法在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 中的应用 J 西部探矿工程 2 0 0 5 1 7 1 2 2 2 2 4 3 黄小广 注浆效果 检测方法 的评价 J 煤矿安全 2 0 0 1 1 0 3 8 3 9 4 巨建勋 压密注浆加固机理的研究 D 长沙 中南大学土木 建筑学 院 2 0 0 6 5 王广国 杜明芳 压密注浆机理研究及效果检验 J 岩石力学 与工程学报 2 0 0 0 1 9 5 3 6 4 l 6 昝月稳 国外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发展 J 岩土工程技术 1 9 9 8 2 6 3 6 5 7 杜嘉鸿 张崇瑞 等 地下建筑注浆工程简明手册 第三版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9 8 8 曾国煦 卢肇钧 等 地基处理手册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2 0 0 2 收稿日期 2 0 1 1 0 4 1 8 作者简介 黄荣杰 1 9 7 3 一 男 广东深圳人 工程师 从 事基建工程管理 1 0 8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1年第 8期 总第 1 5 8期 因此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甄别和分类碳排放源 按风景区开发和运营过程 其碳排放源可分为三类 1 1 建设活动 特征为短期 集中排放 建设活动的内容包括交通设施 各类建筑等 建设过 程中 平整土地 运输材料 硬化地面 维持工程设备运转等 活动 都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建设 占用的土地 其土壤 固碳 能力也会大幅下降 1 2 运营活动 特征为长期 不间断排放 风景区进入运营阶段后 碳排放主要来 自交通工具 宾 馆饭店等旅游设施的经营 以及维持各类机械运转的化石 能源消耗 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 到达风景区的 交通工具产生的碳排放 占旅行过程排放总量的 7 5 3 维 持宾馆 饭店和景区运营产生的碳排放 则占到排放总量的 2 1 2 0 0 5年数据 J 此外 风景区开展的各类需要辅助 动力的娱乐活动 也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 从排放总量上 看 运营活动是风景区的主要碳排放源 1 3 其他活动 特征为不定期 随机排放 风景区内一般还存在一些次要的碳排放源 包括风景 区原住民保有的生产活动 生活需求等 随着旅游业的发 展 这类活动的规模已日趋减小 或转型为风景区的一类展 示项 目 如农业景观等 2 碳 源控 制途径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 了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 以低能 耗 低污染为基础 并要求在旅游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体现节 能减排 低碳旅游的载体是低碳旅游区 低碳旅游区建设 的首要步骤是控制碳源 如通过先进技术 充分发挥化石燃 料的能量 在燃烧后捕获碳 循环利用 或以清洁的 可再生 的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等等 其次 还要通过宣传 教育 引 导旅游者放弃高碳旅游方式 转而采用低碳旅游方式 2 1 旅游区建设活动的碳排放控制 建筑建设活动的碳排放属于刚性碳排放 J 从设计阶 段就要介入控制 作为体验 乡野的场所 旅游区并无必要 按照城市的模式建设 应当认识到如落地门窗 大户型等做 法是高耗能 高碳排放的 较好的选择是 高科低技 模式 即因地制宜考虑建筑标准 结合气候 自然 资源等条件进 行建设 不贪图新技术 多采用成熟 节约的工艺 采用被动 式建筑节能技术 向传统学习 适当恢复传统营造法 提倡 使用本地材料等等 高科低技 的模式已逐渐在我国推 广 如四川地震重灾区彭州大坪村 在震后建设中打出 首 个低碳生态乡村 的旗号 建设了 红十字乐和家园 并已 初步成型 该村建筑采用木 土坯等作为基本建材 用穿斗 结构代替钢材钉子 兼具生活使用和旅游接待双重功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 建筑使用的木料基本来 自于震灾 中倒伏 的树木和倒塌房屋的建材 属于建材的重复利用 德 国可 持续建筑协会 D G N B 的研究指出 构造物拆除与重新利用 过程中的减碳与新建过程中的减碳同等重要 被拆除的材 料能够进入下一个使用流程 或被回收用于建造 其二氧化 碳排放 量就会大 大减少 2 2 旅游区运营活动的碳排放控制 在经济发展和国家拉动 内需的双重推力下 自驾成为 时尚的出游方式 公路碳排放的比率正在进一步上升 而 旅游区外部交通的减排措施较少提及 应在总规编制层面 考虑替代公路的交通方式 如安徽省已经修建了池州到九 华山的旅游轨道交通系统 既缓解了公路运输的压力 又降 低了运输成本 如何处理旅游区经营活动产生的废弃物 也是碳排放 控制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 应在宾馆 饭店等经营 场所推广低碳理念 减少乃至停止一次性餐具 洗涤用品等 的使用 另一方面 进行垃圾分类 回收 运营活动的能源选择可以左右旅游区的碳排放量 可 以通过碳中和 碳补偿 机制 逐步改善旅游 区清洁能源的 供应状况 如用太阳能 风能替代化石燃料 用地源热泵 水 源热泵技术替代中央空调等等 英国的首个碳中和村阿斯 顿 海耶斯 A s h t o n H a y e s 即广泛采用了民用太阳能和风 力发电机 当然 这些清洁能源是否能够成功应用 应视 当地情况而定 2 3 旅游区现存工农业活动的碳排放限制 尽管旅游业的发展压缩了旅游区的工农业活动规模 但工农业仍有留存 对旅游业的工业活动应 区别对待 高 排放的工业应予以迁出 但某些作坊式工业具有转化成低 技 低碳的本地工业的潜质 如源于四川地震灾区 由刘家 琨设计的再生砖 是用建筑废料和秸秆压制而成 的轻质建 筑材料 无需烧制 生产过程也不需要大场地和众多劳力 还可以满足本地特定建设的需要 值得推广 农业方面的碳排放控制 已经形成 了一些较为成熟 的 技术 如正在农村推广的新型清洁能源 沼气 将农业 活动中产生的动物粪便 废水和种植业中产生的农作物秸 秆均转化为沼渣 沼液和甲烷 沼气亦可通过离子交换技术 分解为可燃的有机碳 和氢气 温室大棚内采用的 光合固 碳 技术 通过导入捕获的高浓度二氧化碳 既完成了固碳 也可以加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川 贾铭勋 孙镜明的研究 在土壤中施入秸秆燃烧所得之木炭颗粒 既提高植物的生 长量 增加碳 汇能力 又阻断 了木炭本身成 为碳源 的通 道 8 无独有偶 养殖业产生的粪便也有一些新的解决办 法 如台湾省研制的新型饲料添加剂 可改善家畜的肠 胃 功能和吸收能力 降低排泄物的气味浓度和碳排放量 3 低碳策略实施的途径 3 1 低碳策略的层次问题 在总体布局结构 已经稳定的风景区实施 的低碳策略 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化倾向 如采用电动环保车代替燃油机 动车 用电能代替化石能源等 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趋势 在新开发和改扩建的风景 区 除了采取技术层面的措施 还 要防止项 目盲目上马产生的排放和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 如在未充分估算环境容量和游客需求的情况下 规划建设 道路 大面积硬化的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即使在施工和运营 阶段采用环保材料 采取减碳措施 仍然需相当长的时间才 能完成碳汇 这还不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消耗 的化石能源 因此 有必要根据碳排放源的不同特征 设定 沈钺 风景区规划的低碳策略实施途径初探 1 0 9 不同层次的低碳策略 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 2碳中和途径 碳中和也作碳补偿是低碳经济的衍生品 该概念的适 用范围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 碳 中和有两种主要的方式 1 每燃烧多少单位的石化燃料 就创造等能量单位 的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 风能 使该碳排放量中和 或仅 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产生新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2 在没有条件使用或补偿可再生能源的情况下 通 过购买 碳排量 由其他人 如各类环保组织 通过植树等 方式帮助碳排量购买者从大气中消除等量的温室气体 二 氧化碳 碳中和 碳补偿 模式是京都会议 清洁发展机制的产 物 广泛应用于承担温室气体量化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 但 该模式 目前也受到了广泛的指责 例如 一份由国际河流 组织出示的报告已经指出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废除清洁 发展机制 或将之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这个系统可把 需要为气候污染负责的富裕国家的款项 转移至贫穷国家 支持他们的清洁发展 但同时不容许发达国家继续污染 应当明确 碳源控制是低碳旅游区实现的主要途径 也 是最需要花大力气投入的领域 碳中和途径是一种末端治 理方式 只有通过碳源控制途径无法消弭的碳 才可以通过 碳 中和 碳补偿 途径 以植树 援助原住民产业转化基金 赞助可再生能源 购买低碳产品 等手段抵消 植树造林是 目前碳中和的主要手段 该手段利用植物 的储碳能力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温室气体 降低地表温度 但植树造林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台湾省的研究指出 树 种 林龄 林地经营活动 生育地情况 林地品质 都会影响 碳汇林的二氧化碳吸存量 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援助原住民进行产业转化及赞助可再生能源 是国外 普遍实施的碳中和手段 如美国著名 的非盈利环境治理组 织 N a t iv e E n e r g y 长期致力于帮助本国原住民和部落进行节 约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更新 这种手段规避 了植树造林的缺 点 直接从碳源控制人手 通过支付碳中和 碳补偿 资金 帮助原住民从高碳排放的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向第三产业 转型 或帮助原住民购置低碳排放的节能灯具 节能锅具并 完成补偿 在保有原住 民及工农业活动的旅游区 从旅游 业 收益划拨资金 既能平衡 碳排 放 又 能令 旅游 区原住 民 因 之而受惠 适合推广 4结语 旅游业作为低能耗 低污染的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产业 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在应对气候变化 节能 减排和产业替代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 国内许多城 市提出建设低碳旅游区的想法 但大多停留宏观的目标层 面上 缺乏有操作性的实施办法 笔者认为只有对低碳旅游 区规划进行深入研究 构建其理论基础 明确低碳旅游的内 涵 定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才能真正将低碳理念落实到旅 游区建设实际中 并推动旅游区规划的发展创新 为旅游区 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l 1 J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 U n it e d n a t i o n s f r a me w o r k co n v e n t i o n o n cl i ma t e ch a n g e E B O L 2 0 1 0 一 o 6一 O 1 h t t p u n f ccc in t r e s o u r ce d o cs e o p l 0 7 a 0 1 p d f 2 U N WT O C li m a t e ch a n g e a n d t o u r i s m r e s p o n d i n g t o g l o b a l ch al l e n g e s E B O L 2 0 1 0一o 6一O 1 h t t p Hw w w u n w t o 0 r 吕 s us t a in a b le d o c clima t e 2 0 0 8 p d f 3 陈磊 张于 刚性碳排放 绕不过 的 坎 儿 N 科技 日报 2 0 0 9 1 2 2 4 纳蒂娅 西尔拉芭 发展低碳农业应对气候挑战 N 中国环 境报 第 8版 2 0 0 9 1 0 2 3 5 卢求 D G N B 一 建筑碳排放量的科学计算方法 E B O L 2 0 0 9 1 2 2 1 h t t p h o u s e f o cu s cn s h o w a r t i cl e 1 6 7 3 5 72 9 08 h t m1 6 A Q U I CK G U I D E T O WI N D A N D S OL A R E N E RG Y EB O L As h t o n Ha y e s Go in g Ca r b o n Ne u t r a 1 7 陶健 崇明岛新年开启 低碳农业 E B O L 2 0 1 0 1 4 上 海 农 业 网 h t t p w w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播电视考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行业需求与教育培养的对接机制分析
- 高考俄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福建摄影考试题目及答案
-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评估与管理方法
- 集成电路制造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 AIGC技术促进设计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模式
-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字教材图像和多媒体内容生成
- 法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长途货车驾驶员雇佣合同
- 职高课件模板
- 【生物】第四节 激素调节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卫生院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物流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方案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
- GB/T 4744-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
- GB/T 4213-2008气动调节阀
- 小学班队工作原理与实践班队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课件
- 固体废物采样记录
- 会议会务需求确认单
- 试生产方案确认表(各单位会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