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录24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则圆锥曲线有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一 以焦点F为极点 以对称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二 以直角坐标系的x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注1 椭圆 双曲线 的焦参数 注2 若AB为焦点弦 则 即普通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空间坐标 直角坐标 极坐标 直角坐标 柱坐标 球坐标 x y x y z 平面坐标 极坐标 常见的坐标系 z r 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做极点 引一条射线OX 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和角度单位及它的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1 概念 叫做极轴 正方向 对于平面上任意任意一点M 极坐标的规定 用 表示线段OM的长度 叫做点M的极径 叫做点M的极角 用 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 有序数对 就叫做M的极坐标 极坐标系 极坐标系的分类 常用极坐标系 狭义极坐标系 广义极坐标系 0 R 0 0 2 R 注 负极径的定义 先正后对称 注 极坐标的多值性与单值性 即 在常用极坐标系中 同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个 在狭义极坐标系中 除极点 0 外 其他点的极坐标是唯一的 在广义极坐标系中 同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个 即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互化的三个前提条件 互化方法 2 数法 1 形法 1 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 2 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轴的正半轴重合 3 两种坐标系的单位长度相同 类似于辅助角公式中 用形法求振幅及辅助角 图像 x l 特殊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方程 O 0 直线 和 x O l x O l O l x O l x 图像 方程 特殊圆的极坐标方程 O x O x O x O x O x 求极坐标方程常用的方法 2 方程法 1 公式法 知型巧用公式法建系设式求系数 未知型状方程法建系设需列方程 间接法 先求出普通方程 再转成为极坐标方程 直接法 一般地 与正余弦定理有关 方程法 公式法 间接法 直接法 附录24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则圆锥曲线有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一 以焦点F为极点 以对称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二 以直角坐标系的x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注1 椭圆 双曲线 的焦参数 注2 若AB为焦点弦 则 即普通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K A B F x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由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得 其中l是准线 整理得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而 即 一 以焦点F为极点 以对称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F A x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则圆锥曲线有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一 以焦点F为极点 以对称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注1 椭圆 双曲线 的焦参数 注2 若AB为焦点弦 则 B F A x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则圆锥曲线有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注2 若AB为焦点弦 则 B 设 故 1 1983年全国 如图 若椭圆的 A1A2 6 焦距 F1F2 过椭圆焦点F1作一直线 设 F2F1M 0 MN 等于椭圆短轴的长 法1 直角坐标系普通方程 设而不求 法2 直角坐标系参数方程 设而不求 交椭圆于两点M N 当 取什么值时 法3 极坐标方程 练习1 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 则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故 法3 极坐标方程 由题意得 离心率为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得又因 故 焦点到准线距离 2 2014年新课标 设F为抛物线 A B 6C 12D 的焦点 过F且倾斜角为300的直线交于C于A B两点 则 AB 法1 直角坐标系普通方程 设而不求 法2 直角坐标系参数方程 设而不求 法3 极坐标方程 若AB为焦点弦 则 F A x B 由题意得离心率e 1 焦参数 12 的离心率为 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相交于A B两点 则k A 1B C D 2 3 2010年全国 已知椭圆C 若 因 F1 F2 法1 直角坐标系普通方程 设而不求 法2 直角坐标系参数方程 设而不求 法3 极坐标方程 析 由对称性 不妨 将右焦点看成是左焦点 故 4 2007年重庆 过双曲线 为1050的直线 交双曲线于PQ两点 则 FP FQ 的右焦点F作倾斜角 法1 直角坐标系普通方程 设而不求 法2 直角坐标系参数方程 设而不求 法3 极坐标方程 由题意得 离心率为 建立如图所示的极坐标系 则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焦参数为 故 5 2007年重庆简化 如图椭圆C P1 P2 P3是椭圆上任取的三个不同点 且 证明 为定值 的左焦点为F 证明 易得 由题意得 离心率为 建立 的极坐标系 则C的极坐标方程为 焦参数为 设 故 6 2012年上海简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已知 若M N分别是C1 C2上的动点 且OM ON求证 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 双曲线 椭圆 析 设 在Rt MNO中由用面积法得 O到直线MN的距离为 常数 二 以直角坐标系的x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即普通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练习2 以直角坐标系的x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 6 OM ON 求证 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 双曲线 椭圆 设 即 故O到直线MN的距离为 易得C1 C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将其代入C1 C2的极坐标方程得 整理得 证明 7 课本P 15Ex6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O 长轴 短轴的长分别为2a 2b A B分别为椭圆上的两点 且OA OB 求证 为定值 求 AOB面积的最大和最小值 析 由于点的极坐标直接表示了 距离和角度故涉及到长度和角度的问题采用极坐标系往往更简便 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椭圆的普通方程为 将其化为极坐标方程得 7 课本P 15Ex6 已知椭圆 OA OB 求证 为定值 析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将其化为极坐标方程得 则椭圆的普通方程为 故 7 课本P 15Ex6 已知椭圆 OA OB 故当且仅当 求 AOB面积的最值 析 依题意得 当且仅当 1 2003年全国 圆锥曲线的准线方程是 A B C D 作业 预习 直线的参数方程 2 2003年希望杯简化 经过椭圆的焦点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船船员轮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贸易合同履行承诺书9篇范文
- 合同履行保障安排承诺函5篇
- 2025年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业产业链合作合同协议
- 高速公司考试题目及答案
- 初一的月考试卷及答案
- 微积分下考试题目及答案
- 锐捷网络笔试测试题及答案
- 山东初一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
- 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1
- 第二章第一节 遗传论与环境论心理学课件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沪科版)
- 第三章 护理伦理学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 能源化学与能源化工概论-第一章 能源简介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FZ/T 52058-2021低熔点聚乳酸(LMPLA)/聚乳酸(PLA)复合短纤维
-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汉语言文字专业语言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试题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件
- 综合实践课《绳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