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 山课件 m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设计理念: 通过让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联系中国降水的分布、地形地势的分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通过对两条大河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母亲河 黄河,并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进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欣赏长江的秀美景色,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他们热爱长江、热爱祖国的情感。本节的教学还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 能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的: 了解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布;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通过分析河流的流量,了解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让学生理解长江在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优势,知道长江对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治理长江洪涝灾害的能力。 2 / 12 理解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措施,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5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展示多幅有关 黄河的灌溉情景、长江的航运图片以及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旅游景象,军民抗洪的情景。)你们知道画面展现的是我国的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河流和湖 泊?(学生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我国的河流和湖泊。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除以上大家说的河湖外,我国还有哪些河 湖? (活动一)让学生参照课本 47 页图,小组讨论: 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找出内流区和外流区,内流河和外流河。 分别举例说出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的河流。 完成课本 49 页第 1 题。 (师生小结): 1、我国河流大部分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 2、特别注意的是在内流区里也有外流河,让学生回答(额3 / 12 尔齐斯河)。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学生回答(塔里木河)。出示塔里木河图片,让学生欣赏。 4、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5、(电脑演示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图)我们把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外流区,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称为内流区。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例如:青海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称为外流 湖,外流湖是淡水湖,例如:鄱阳湖。 师:如果把整个流域面积分三份的话,内外流区的面积大约各占几份?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内?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那一条等降雨量线一致? 生:外流区约占 2/3,内流区约占 1/3,因外流区降水充沛,内流区降水稀少。它们的分界线大致与 400mm 等降雨量线一致,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 界线 师:(小结,并出示我国的内外流区面积比较以及内外流河水量的比较)在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的补给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水量小、流程短,为内流河。季风区内,降水多, 河水补给靠大气降水,水量大,地势向海洋倾斜,多外流河。(同时,出示塔里木河上干枯河道上生长4 / 12 的胡杨林的图片,以及松花江流域上大面积的茂密的森林,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活动二)让学生参照图回答 我国东部河流流量年变化情况? 完成课本 50 页第 3 题。 (师声小结)秦岭和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节河流结冰,普遍形成枯水期,一些河流甚至断流。从北往南河流的汛期逐渐变长。 (活动三)出示中国政区图,完成下表: 河流流域面积 /平方千米河长 /千米河源地和流经的省市区注入的海洋 长江黄河 7524435464 松花江 5571802308 (课堂小结):本节课对我国的河流有了基本的了解,除了这些天然形成的河流以外,还有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请学生阅读 49 页的阅读材料。 (课堂练习):完成填图册。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 大禹治水 ” 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传说中的大禹治的是哪一条河流呢?(黄河)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河。 5 / 12 (出示有关黄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黄河的认识(答略) (承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这样的诗句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黄河之水到底是 从哪里来的呢?最后又注入到哪里呢? (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同学说出黄河的源头是什么河?(约古宗列曲)参照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发源山脉。(巴颜喀拉山)。让学生读出那滚滚黄河水注入哪里呢?(渤海)多媒体演示一下黄河的形状,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汉字中的 “ 几 ” ) (承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黄河的总长度是多少?( 5500千米是仅次于长江的中国第二长河)那这条 5500 千米的长河都流经我国哪些省区呢? (出示中国政区图),让学生按顺序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市、自治区,然后给学生 3 分钟的记忆时间,再做游戏巩固。 (游戏)分别找 9 个学生代表黄河流经的 9 个省、市、自治区,出示空白的黄河流域图,教师任意指,指到哪个省区,代表该省区的同学立即起立,说出该省的名称,并说出简称。 (承转)一条河流一般都分为三个河段,上、中、下游,那黄河的上、中、下游是怎样划分的呢?在黄河流域水系图上,让学生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孟津,并说出他们分别位于哪个省、市、自治区。并找出位于中游的两条主6 / 12 要支流 汾河、渭河。 (练习)发给学生空白的黄河流域图,让学生在上面填注刚才学习到的地理事物。 (承接)刚才我们对黄河的概况有了了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 (出示图片):肥沃的宁夏平原、龙羊峡水电站、壶口瀑布,让学生说出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了哪些贡献? (教师小结)黄河沿岸的居民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成为 “ 塞上江南 ” ;利用上游的水能资源进行发电,现在在黄河上游已建立了许多水电站,让学生在课本 51 页上找出主要的水电站。并把它们填到刚才的空白图上。 (小结)让学生总结以下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练习)找学生上黑板画黄河的形状图,其他同学在下面画。看谁画的象,并在画好的上面填注主要地理事物。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们,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然而历史上的黄河也曾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黄河给中国带来的忧患。 (讲授新课)要想了解黄河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原因,先来看一下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出示中国地形图,找同学说出他流经的地形区(答略)。 7 / 12 (播放模拟动画并配音)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很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和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当黄河流出黄土高原,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时,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 “ 地上河 ” 。(出示开封 “ 地上河 ” 示意图)。 河床不断升高,人们被迫筑堤束水,暴雨季节,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历史上黄河曾多次迁徙改道,形成方圆 25 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民不聊生。 (承接)黄河给人 们带来那么多灾难,历史上曾多次根治黄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53 页阅读材料,并讨论思考: 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想一想,治理黄河水患,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教师)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让学生说有什么措施(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除了治沙以外,还要注意防洪。 (投影)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引导讨论)请同学们找出治沙与防洪并举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并思考为什么修建水利枢纽工程能做到治 沙与防洪并8 / 12 举?(答略) (播放)跨世纪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 (教师)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与三门峡水利枢纽合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 20 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 60 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过渡)黄河用它浑浊而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中华儿女,创造了五千年文明史,而现在却陷入乳汁枯竭的境地 黄河断流。 (播放并配音)黄河断流让学生了解黄河断流的原因、后果,并启发学生思考对策。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对于黄河的治理,必须标本兼治,防洪与治沙并举,多种措施同时进行,黄河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是全民族的责任,他关系到中国在 21 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思考)随着黄河流域的整治工作不断深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四课时 (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正在兴修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吗?(三峡工程) (展示幻灯片)长江三峡南岸的明渠已于 11 月 6 日截流成功,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是截流场面,这说明我们向三峡胜利建成又迈进了一步,这是历史上伟大的壮举,也是长江对中9 / 12 华民族做出的不朽贡献,那你平时还对长江有哪些了解呢? 看来同学们对长江已有所了解,那就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长江。 大家听过长江之歌吗?有会唱的吗?请一位同学演唱,大家注意听歌词,看能找到什么信息? 长江的源头和归宿(点击幻灯片) (过渡)长江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它在中途流经了那些省市区呢?共有多少个?(青海、 x 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上海) (过渡)再让我们看一下长江流经的地形图? 我们通常把河流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河段,下面一起看一下长江的上、中、下游。找学生回答: 从源头到宜昌这称为上游。 从宜昌到湖口这称为中游。 从湖口到入海口 这称为下游。 提问: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是()位于()省。 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线是()位于()省。 (转折)长江被称为第一大河,正是由于许多支流注入,那我们来看一下长江各河段都有哪些主要支流注入,让学生在大屏幕上找出。 (活动)分别找七排同学代表七条主要的支流,然后教师任意指,当指到哪一条支流时,哪一排的同学起立并说出该支10 / 12 流的名称。 (承转)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水能资源,长江蕴藏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 1/3,被称为巨大的水能宝库。 (展示图片)请同学们看一下,从源头到宜宾,长江是从第几级阶梯进入第几级阶梯?(这个地方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特别丰富)。 从宜宾到宜昌这一段,长江从第几级阶梯进入第几级阶梯,这段深切巫山,到处是悬崖峭壁,长江流经此处,水流急,水能资源大,我们怎样开发利用这些水能资源呢?(建大型水电站)自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这里建了葛洲坝水电站,他的发电量是 1949 年全年发电量的三倍,可以说它的建成造福了长江沿岸的人民,现在我们正在建设中的三峡工程,它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将造福全国人民。 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很大,但我们开发利用的只占水能的 %,这么多的水 能未被开发,是我们十分痛心的,下面你想想,为最大限度的开发水能提点意见。(学生自由发言) (巩固练习)假设你作一次沿江的漂流探险活动,你中途要经历一道道难关,回答对问题就能过关(展示 Flash 动画) (书面练习)发答题纸做题,利用投影仪订正。 (小结)长江三峡是举世瞩目的,长江风光也是令人流连往返的,长江的资源是宝贵丰富的,让我们赞美长江、歌颂长11 / 12 江,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加油吧! 第五课时 (导入)(看 98 年长江洪水的录相)长江虽然水能资源丰富,但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 (出示历史上有关长江洪水的资料 )设问:长江洪水主要危害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长江会发生大洪灾呢?,下面我们来研究其形成原因。 (活动)小组讨论完成课本 59 页第 2 题从中找出答案。 (教师总结) 1、长江洪水主要危害地区 宜昌以下地区 形成原因:西 上游,宜昌以上干支流来水 南 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 北 最大支流汉江 近年来 中上游滥伐森林,使洪涝灾害加剧 (承接)长江的泛滥,使我们不得不采取防洪措施。 (活动)让学生结合河流治理的一般措施,试着讲述一下长江的一般性治理措施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总结)防洪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资金监管协议书示范文本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保安员考试题库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C语言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考试模拟题库(答案+解析)
- 2025年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加答案
- 2025年MRI医师上岗证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
- 海洋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标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生植物立体养殖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例文(四篇)
- 江苏省江阴市河塘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级段性练习语文试题
- 小学英语词汇量小学英语词汇大全(约1000词)(按字母顺序)修改版
- 2024年道路交通(驾驶员交通法规及安全)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数字产品检测与维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乡村旅游探究的文献综述4200字】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 城市供热管网抢修与维护工程技术规程
- DB2104∕T 0011-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清原龙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