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 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知识点复习 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P5 2、你对家的理解: ( 1)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家是什么? ) ( 2)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3、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4、家庭结构的类型 P5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者已婚同辈联合组成的家庭)。 2 / 7 5、为什么说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P6 ( 1)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 2)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父母 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 3)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 4)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6、对于父母收入低或父母有生理缺陷,你应该怎么认识? 自己的家境可能不富裕、自己的家长可能很普通,但是人是平等的,家长职位低,收入少,并不影响他们在我们心中的高大形象,更不是我们自卑的理由。自己的家长可能有生理缺陷,这是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特点,而不是我们看不起家长的理由,明理者不嫌父母丑。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们与父母的血缘亲情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7、我们应 怎样对待家庭的良好传统 ?(如何认识自己的家) ( 1)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要了解自己的父母。 ( 2)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8、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父母 ?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父爱深沉,母爱无私,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3 / 7 9、父母能否拒绝抚养子女 ?(父母为什么要抚养和教育子女)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 ,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10、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原因(感受家的温暖) (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家是什么? ) ( 2)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 3)热爱自己的家 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P11 11、孝敬父母的含义: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敬重和爱戴父母 。 1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 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P13 ( 2)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P13 (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 4)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4 / 7 13、孝敬父母的表现(或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的一 件件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 3)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 ( 4)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从 :对父母的孝敬有道德和法律上的是与非。当父母作出不道德的事时,要劝阻;当其触犯法律时,做儿女的对其违法行为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包庇。 14、为什么我们要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孝心? ( 1)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过贡献; ( 2)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们倾注了极大地关怀,甚至较之父母更疼爱我们有加; ( 3)在他们年老多病、行动不便之际,做孙子女的更要献上一片孝心。这既是理所当然,也是弘扬中华民族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的传统美德。 课本练习: 1、女与父母的亲情,会因家境状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吗 ? 一般来说不会。因为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5 / 7 是与父母的关系。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血缘关系不因父母之间的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亡,不因家境状 况、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 2、如何理解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 P10 家庭是我们的住所,也是我们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地方,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家庭还是我们感情的栖息地。我们获得了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受到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与父母一起说家常,逛公园,外出旅游。我们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时刻影响和教育我们,关注我们的学习、品行和未来发展。 所以,家庭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处,是我们感情寄托的地方。 3、小峰的故事(见 P12 13) ( 1)妈妈为小峰的多功症、成绩差而伤心,却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这是为什么? 小峰的妈妈不仅爱孩子,而且懂得激励的艺术。她把小峰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为他伤心。但她知道,只伤心责怪不能解决问题,因而努力调动小峰的积极因素,激励他,表扬他的长处,期待他改正不足,努力进取。这完全是为了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设计帮助孩子。 6 / 7 ( 2)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理解,妈妈的苦心,表现出对孩子赤诚的爱,对孩子的无限期待和对孩子未来的关注,以及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母爱是无私的。 ( 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峰对母亲的回报,是以自己的进步成长让母亲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亲,让母亲看到自己进步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启发:( 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4、你的妈妈是不是也经常把你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呢?你是怎样想的?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比较吗?你认为 用什么办法解决这类比较妥当? 答: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经常会采用同他人对比的方法。父母的这一做法,主要是想通过对比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由于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了解孩子的渠道比较少,所以用对比成绩的方式比较直观。最为理想的方法是,父母平时应与孩子沟通,达成理解与共识,避免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7 / 7 5、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谁还愿意与他打交道呢?你赞同这句话吗?请说出理由 . 答:对一个人来说,亲情是其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 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因此,一个连孝敬父母都做不到的人,人们是不会和他打交道的。另外,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是很难相信他会爱别人的,因而也得不到别人的爱与支持。 6、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设计轻质普通型铝合金轮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工艺+设备选型+
- 中国卷铝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4年成都彭州市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培训营协议书
- 船艇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初中中药考试题型及答案
- 急诊骨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起诉离婚协议书离婚
- 2025年合同执行保障金
- 汽车指标租赁协议书
- 2025四川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选聘中高层管理人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新手汽车改装知识培训班课件
- 化验室救护知识培训课件
- 船舶维护保养指南
- 2025特种设备培训试题及答案
- GB/T 27689-2025小型游乐设施滑梯
- 第三章代数式七年级上学期数学重点题型(原卷版)(2024苏科新版)
- 第8课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酱酒食品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劳动价值观测试理解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 合伙开店合同终止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