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ppt_第1页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ppt_第2页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ppt_第3页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ppt_第4页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主义心理学 概述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 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总的来说 早期行为主义者 多半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 使人们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等最根本问题的看法 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特别是在方法论方面 其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但他们把行为说成是完全被动的 这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 适应性等特别不符 从而迫使一些行为主义者开始寻找一条出路 以便既能维护行为的严格决定论 又能解释行为的不确定性 产生背景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 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 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这行的一场心理学革命 它一反传统心理学 而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 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橡 鬼火 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 意识 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 摸得着的客观东西 即人的行为 他们认为 行为 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 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 其强度有大有小 他们认为 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 因此 他们把 S R 刺激一反应 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 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而推知反应 反过来又可通过反应推知刺激 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体思想是对19世纪末美国的另一个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派 詹姆士的机能主义学派的心理理论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高峰 成为从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30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位置的美国心理学史甚至世界心理学史上都绝无仅有的一大学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 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 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 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 只应该研究行为 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 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而不使用内省法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 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 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 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 提出两点要求 第一 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 第二 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 如意识 心理状态 心理 意志 意象等等 3 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 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 第一 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 第二 口头报告法 第三 条件反射法 第四 测验法 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 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 应予以排斥 斯金纳认为 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约翰 华生 1878 1958 出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威尔城外的一个农庄 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 五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 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 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 但是在学习中 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 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 然而 在安吉尔的影响下 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一度曾信奉机能主义 但他主张对心理学进行比较客观的实验研究 因此 对机能心理学像构造心理学那样使用意识 感觉 知觉 激情 情绪和意义等术语感到不满 他认为 可以写一部心理学 不用 意识 心理状态 和 心 这类术语 而是用 刺激与反应 和 习惯形成 等术语来表述 他相信当时已到了作出这种尝试的时候了 为此 他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 他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 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士学位 并结了婚 直到1908年 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 在这几年里 他既学习和工作 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 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 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 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 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 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 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 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 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 一直到1920年 华生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主张心理学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研究行为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的行为主义理论体系 由于长期以来 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 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 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 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 1913年他在 心理学评论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一文 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华生在作为行为主义宣言的 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一文中 开宗明义宣称行为主义的 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 华生所讲的行为首先是一种可观察到的机体反应 这种机体反应的本质是人和动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 华生承认 反应 一词是从生理学中转借到心理学的 但是 心理学扩大了它的用法 也就是心理学把一组简单的生理反应组合成为一套复杂的反应 把简单的肌肉骨骼动作联结为一种行为的方式 华生把反应分为四类 1 外显的习惯反应 包括开门锁 打网球 拉提琴 盖房子 与人说话 与人交往 2 内隐的习惯反应 包括条件反射所引引的腺体分泌 无声言语 即思维 身体的定向或态度 3 外显的遗传反应 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 例如抓握 打喷嚏 眨眼等 4 内隐的遗传反应 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1913 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 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 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 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 华生称之为 黑箱作业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 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 增加或消除 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 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 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 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 有的表现在外表 有的隐藏在内部 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 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观点认为 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 只应该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 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 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 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指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 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 前者是全身肌肉 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 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 20年代以来记录肌肉电位变化的技术不断提高 已经发现心理活动伴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但连带发生的事件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事件 所以思维时有轻微的肌肉收缩 并不足以证明思维就是轻微的肌肉收缩 华生认为 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都可归结为物理或化学变化 引起有机体反应的刺激 最后分析也只能是有机体内部和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变化 这样一来 全部行为 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 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 因此 他认为心理观象都能够用物理和化学的概念来说明 一位早期行为主义者魏斯把这种观点发挥到极端的还原论 但华生本人则又主张心理学只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 无须过问这些物理和化学变化 华生自称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他在芝加哥大学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 机能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安吉尔也说过心理学要研究行为 但机能主义者把意识和行为都看作人适应环境的手段 按机能主义的哲学依据 实用主义来说 检验意识适应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行为的适应性 所以 考察了行为就无须考察意识 反之 若不考察行为则无法考察意识的适应性 因此彻底的机能主义就必须承认 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 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华生宣称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 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 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 从而否定了冯特所指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 把心理学家所研究的意识和物理学家所研究的客观事物等同起来 拉什利明确指出这是新实在论的观点 并极表赞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 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者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 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 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 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利用只有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 于是他把内省从前门赶出去 又以 言语报告 的名义从后门请进来 这样就把言语的两种作用混淆了 言语固然和动作一样是对客观刺激的反应 但也可用来陈述自己的心理 这种陈述其实就是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方法论上深受进化论问世以来的动物心理学的影响 动物不会作内省报告 所以只能根据它对刺激的反应来推测其心理 这样就使早期的动物心理学染上浓厚的拟人论色彩 摩根提出要尽量克服拟人论 经过勒布的进一步努力 直至桑代克 均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华生承其余绪 做过许多动物心理学的研究 最后得出一反拟人论的结论 断言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没有质的差别 但不能按人的心理来推测动物的心理 相反地要像研究动物心理那样来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 他非常赞赏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 因为它可以使像感觉辨别这样的主观经验转化为反应差异的客观事实 但从根本上看 华生与巴甫洛夫完全不同 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 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 巴甫洛夫则把身体外周器官活动与神经中枢活动的关系看作投影关系 考察外周器官的活动 目的在于了解神经中枢的活动 再者 巴甫洛夫不否认意识 而且非常强调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本质差别 华生认为除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 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影响 而这种影响是通过条件反射实现的 因此他把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反射当作行为主义的 枢石 他指出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 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他认为 心理学家主要应关注行为 而不是心和意识 行为主义者力图获得动物反应的一个统一的图式 认为人与动物之间并无分界线 因此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 应当把人与动物放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 而且越近似越好 华生认为 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 第一 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 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 第二 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 在华生看来 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 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 所以 我们所需要做的 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 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 行为 比较心理学导言 文章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别是得到了广大青年心理学家的响应 他对其理论和观点作了系统阐述 概括起来 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 表明 从心理学中抛弃所有有关心智 mental 的内容是可能的 事实上 华生有时是通过转换的手法来清除这类内容的 例如 把情感和情绪转换成身体内部引起的刺激 有时则是通过预测生理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来阐述问题的 例如 把思想 映象和其它意识内容归因为身体中某些肌肉的动觉反馈 难怪有人把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讥称为 肌跳心理学 muscletwitchpsychology 但华生对此满不在乎 他说 只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现代因袭心理学的枷锁 并告诉我们如何实实在在地观察人并坦诚地去研究他 无论给它什么样的名称都没有什么关系 对华生的这番议论 心理学史家认为 华生的信念 恰当地适合美国人的气质 波林 1981年 第二 考察了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各种方法 他反对内省法 提倡客观的方法 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 观察法 包括借助仪器和不借助仪器的观察 2 条件作用法 凡在不能使用语言的情况下 条件作用法都可以发生效用 3 口头报告法 因为人类是一种经常用言语作出反应的动物 人类有时唯一可观察到的反应就是语言 忽视这一点是可笑的 华生承认口头报告法不是彻底客观的方法 而是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权宜之计 4 测验法 华生强调指出 考虑到语言方面的障碍 我们应该更多地重视那些不一定要用语言的行为测验 第三 华生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论 华生的学习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抨击桑代克效果律基础上的 在他看来 桑代克的效果律是心灵主义的 只不过是陈旧的享乐主义原则的翻版而已 为了从实验上推翻桑代克的理论 华生训练白鼠 为达到目的箱吃到食物 必须先挖沙子 白鼠挖沙子到达目的箱后 不立即喂食 而是让它在那里空等一会 华生认为 根据桑代克的理论 强化增强的是强化之前的刺激一反应联结 在这个实验中 空等是较后的反应 而挖沙子到目的箱则是较早的反应 根据推理 食物强化的是空等 而不是挖沙子到达目的箱 但事实上 白鼠习得的是挖沙子到达目的箱的反应 而不是空等 华生以此来证明效果律的不正确 并提出用频因律和近因律取而代之 1 频因 frequency 律华生认为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 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 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 因此 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 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 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 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这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 这是因为每一次练习总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的 举例说来 在一个非常简单的 T 字型测验情境里 有机体只能作出两种可能的反应 正确反应 用R 来表示 和错误反应 用R 来表示 为了简便起见 我们设想最初R 和R 的强度是相似的 经过一系列尝试之后发生的情况是 R 逐渐减弱 R 则逐渐增强 华生认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是因为R 只是在一半的尝试中发生 而R 则在每一次尝试中都发生 R 比R 更强 是由于R 发生的次数比R 多一倍 华生把反应出现的次数作为解释反应的保留或淘汰的原则 2 近因 recency 律华生认为 当反应频繁发生时 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 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 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 由此 他把反应离成功的远近 作为解释一些反应被保留 另一些反应被淘汰的原则 在他看来 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 但是 华生在以后的著作中又推翻了自己的学习律 他在1919年出版的 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 PsychologyfromtheStandpointofaBehaviorist 一书中 不再把频因律作为学习的一般机制 他承认频因律当初纯粹是猜测性的 华生强调 要用刺激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 包括情绪反应 为此 华生与雷纳 WaisonandRayner 进行了一项称之为 小艾伯特 LittleAlbert 的实验 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 正常的幼儿 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 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 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 他看着它 似乎想用手去触馍它 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 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 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 摔倒 哭闹和爬开 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 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 在6次条件作用后 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 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 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 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 在每一种情况下 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 类似于对白鼠的反应 接下来 华生探讨了用来消除小艾伯特恐惧情绪的种种可行的办法 但不幸的是 小艾伯特在接受可能的治疗之前 离开了日托中心 举家迁徒到别的地方去了 华生认为 这项实验表明 小艾伯特的条件情绪反应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存在 尽管其强度会有所减弱 但这种条件反应会在一生中始终存在 并改变他的个性 华生本人的性格决定了他要嘲弄精神分析学派 他说 过了一些年后 艾伯特可能会去找精神分析学家 以求解决自己这种奇怪的害怕心理 精神分析学家也许会告诉他 这是恋母情结的结果 华生说 还是让我来向他吐露真情吧 他的这种情绪反应是由于条件作用引起的 华生就是用这类方法逐一抨击各种心理学派 以达到他 使心理学成为科学 的目的 由于华生坚信 有什么刺激 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 这就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 他的最著名的 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 他说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 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 我可以担保 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一一医生 律师 艺术家 商界首领 甚至是乞丐或窃贼 而无论他的才能 爱好 倾向 能力 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华生无疑是心理学史上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之一 尽管他比桑代克年轻 但他在本世纪初的名声比桑代克更高 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和立言人 遗憾的是 他因私人生活问题 于1920年被迫离开大学 结束了他的学术生涯 转入广告行业 尽管华生的学术生涯很短 但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华生把行为主义与刺激 反应心理学结成了一体 他使心理学家们相信 对行为的真正解释在于神经系统 一旦我们对大脑有了更好的了解 一切神秘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 另外 他还使心理学家相信 学习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人的行为 个性和情绪等都是习得的 在本世纪上半叶整整50多年的时间里 行为主义心理学一直在北美占统治地位 从哲学上讲 华生是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的 他力求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化为肌肉和腺体的一些活动和习惯 通过否认人的主观世界否定人的意识而把人完全加以机械化 这就无怪乎别人要把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称之为 肌跳心理学 了 西方心理学家往往把巴甫洛夫学说与华生行为主义视作同一类型 但我国心理学家高觉敷认为 尽管华生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法 但对于条件反射的研究 华生与巴甫洛夫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 第一 巴甫洛夫十分重视动物和人的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他是通过研究条件反射 探讨大脑皮层和皮下的活动 即探讨高级神经活动 而华生则只注意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 完全忽视了大脑皮层的生理学 第二 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虽有联系 但彼此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他论述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 正是因为有了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可以进行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 而华生则混淆了人与动物的界限 抹煞了人类思维的特点 第三 巴甫洛夫并不否认意识 他认为 否认主观世界是最愚蠢的 虽然他不满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但他认为反映主观世界的心理学还是需要的 而华生则根本否认意识和主观世界的存在 这个比较和分析是有道理的 但这里需要提及的是 行为主义者 包括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都认为 对人脑的研究不是心理学家要做的事情 而是生理学家或神经学家的研究对象 另外 华生是通过转换的手法来 清除 意识的 也就是说 他把一些意识内容转换成身体的内部刺激或肌肉的动觉反馈 因此 他只是在字面上否认意识 而不是从根本上否认意识的存在 1920年 由于一宗轰动当时的离婚案迫使华生辞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的职务 使他中断了红极一时的学术经历 1921年华生进入商界 他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 他发现 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还用大量时间普及行为主义 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 甚至亲自讲课 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 1925年他的 行为主义 一书出版 这本书是华生行为主义的通俗表述 1930年华生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 这是他在心理学方面最后一项专业工作 行为主义 是华生的最后一本心理学著作 也是他对行为主义的最后阐述 他在书中提出了积极改良社会的计划 从此 他便完全脱离了心理学 作者藐视传统 破旧立新 反对构造主义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 一书就是行为主义的最好概括 需要指出的是 作者的行为主义运动矫枉过正 否定了意识 无视机体的内部过程 使心理学因重视科学化而范畴窄化了 片面强调环境教育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这些当然会受到不少人的非难和反对 但是 他的行为主义运动对心理学的发展仍有贡献 主要有 1 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传统特点 主观性 恪守一般科学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2 发展了客观的观察等方法 使心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 作者的行为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 且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 第1章行为主义是什么在现代美国的心理学思想中 还是两个相反的观点占优势 它们分别是内省的或主观的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和客观的心理学 第2章如何研究人类的行为人们为什么做出他们日常所做的行为 作为一个行为主义者做科学的研究 如何才能使人们今天所做的和昨天所做的不同 我们能通过练习而将行为改变到什么程度 这些都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3章人类的身体第1部分使行为成为可能的身体构造 行为主义者认为 了解一些身体的构造与机能是必要的 第4章人类的身体第2部分腺体在日常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第5章人类有什么本能第1部分论才能 趋向和所谓 心理 特质的遗传问题 第6章人类有什么本能第2部分关于人类幼儿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7章情绪第1部分该领域的一般概括和一些实验研究 在过去的数年中 行为主义者已经从一个新的方向来研究情绪问题了 第8章情绪第2部分进一步实验和观察我们如何获得 改变和失去我们的情绪生活 第9章我们的肢体习惯我们的肢体包括腰 腿 手和脚等组织 其行为系统称为肢体习惯系统 第10章说话与思维本章我们将讨论人类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人类的这些习惯是动物所不可获得的 第11章我们总是用语词思维吗 一个人对一个物体或情境发生反应时 他是用整个身体来发应的 第12章人格人格乃是一切动作的总和 而这一切的动作只要我们做过一种很长时间的观察 便可以将其表现出来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 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 从而出现了 行为科学 的名称 直至今天 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 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 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 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 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 有很长一个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 认知心理学兴起后 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 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华生过分简化的刺激 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最显著特点 即选择性和适应性 30年代以后 他的一些后继人在操作主义的指引下试图克服这一致命缺点 从而形成多种形式的新行为主义 如果说华生废除意识的主张 由于使心理学丢掉主题而渐被抛弃 那么方法论的行为主义则在美国借操作主义的巧辩而延续 1947年华生从商界退休 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庄中度过他生命的最后几年 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授予他荣誉的一段褒奖文字中 把他的工作赞扬为 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是持久不变的 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 华生为得到这种官方的承认而高兴 1958年华生去世 享年80岁 新行为主义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 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 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 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 它们包括性 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 认知变量就是能力 它们包括对象知觉 运动技能等等 以斯金纳为代表 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他自制了一个 斯金纳箱 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 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 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 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 自由探索 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 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 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 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 食物即是强化物 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 即行为 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 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 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 他的公式为 R f SoA 其中R为反应 S为刺激 A为实验者在研究中所控制的实验变因 然而 他对行为的研究只着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 斯金纳对有机体的行为的分析 斯金纳对有机体的行为的分析划他的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他的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就是他的行为分析的核心观点 斯金纳用他自己设计的 斯金纳箱 对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 他把条件作用分为两种 一种是应答性条件反射 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式的条件反射 另一种是操作性条件反射 即他自己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那种条件反射 前者是由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刺激引发起来的 而后者则是在没有任何可以观察到的外来刺激的情境中发生的 后者比前者在学习过程中更为重要 1 习得律斯金纳认为 塑造动物行为的过程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 他把学习公式概括为 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 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 那么其强度就会增加 这里所说的强度的增加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反应 而是使这些反应发生的一般倾向 他认为使条件作用的速率增加 关键的变量是强化 练习不会使反应速率上升 只是为进一步强化的发生提供机会而已 斯金纳还对不同的强化程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认为不同的间歇 不同的比例以及不同的时间安排对行为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2 条件强化和泛化现象斯金纳指出 当用强化物强化某一动作时使用某一刺激 这一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条件强化物 和以前的强化物一样 可以用来强化这个动作其他一些操作 如果一个条件强化物和许多初级强化物发生联系 那这个条件强化物就被泛化了 如金钱就是最好的泛化强化物 3 消退和遗忘斯金纳认为 消退是由无强化引起的 而遗忘则是随时间消逝而逐渐衰退的 斯金纳操作强化原理在教学上的应用 斯金纳出于对现有教学方法的不满 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 设计和制造了为学生安排有效学习程序的教学机器 在他的倡导下 不到一年 机器教学便在美国风行起来并波及了全世界 他的关于机器教学的理论 也是贯穿着他的行为主义的观点 学习就是行为 任何学习 甚至最复杂的学习都可以分解和编制成为详细的行为目录 正是由于这一点 在他的机器教学中 忽视了社会语言刺激对人的影响的复杂性 他的机器教学主张由于这种局限性而受到了批评 现实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计算机和有关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 原先应用在教学机器中的程序设计 已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中被广泛地应用了 客观主义潮流 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 神秘主义受到挑战 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 强调实证的 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 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对行为的突出强调 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认知革命以后 行为主义在西方心理学中的统治地位已丧失殆尽 认知心理学逐渐强大 取代行为主义而在西方心理学中占据优势地位 但近年来由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困难使行为主义的观点重新抬头 传统行为主义有复苏的迹象 传统行为主义所受到的批评之一是它只研究刺激与反应 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连接 否认中枢高级心理过程的作用 依照这种观点 只要我们了解了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