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_第1页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_第2页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_第3页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_第4页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司马迁与 史记 主讲人 訾希坤 1 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与 史记 的成书 体例 一 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 前145 字子长 夏阳龙门 今陕西省韩城 人 2 1 家学渊源 耕牧河山之阳 史记 太史公自序 年十岁则诵古文 史记 太史公自序 3 2 漫游交友 二十而游江淮 上会稽 探禹穴 窥九疑 嶷 浮于沅 湘 北涉汶 泗 讲业齐 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 乡射邹 峄 厄困鄱 薛 彭城 过梁 楚以归 史记 太史公自序 4 他曾经出使西南 远至昆明 东达碣石 观览大海 西至空峒 今甘肃平凉 搜集传说 北登长城 缅怀古迹 5 3 受命修史 自获麟以来 四百有余岁 而诸侯相兼 史记 当时泛指的史书 放绝 今汉兴 海内一统 明主贤君 忠臣死义之士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废天下之史文 余甚惧矣 汝其念哉 史记 太史公自序 6 司马谈对司马迁作临终嘱托 余死 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司马迁则含泪表示 小子不敏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弗敢阕 史记 太史公自序 7 4 李陵之祸 身虽陷败 彼观其意 且欲得其当 适当时机 而报于汉 于是 适会召问 即以此指 推言陵之功 欲以广主上之意 塞睚眦之辞 指朝臣攻击 报任安书 8 司马迁 家贫 货赂不足以自赎 交游莫救 左右亲近 不为一言 报任安书 草创未就 惜其不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9 刘宋裴骃 太史公自序集解 引卫宏 汉书旧仪注 说 司马迁作 景帝本纪 极言其短及武帝过 武帝怒而削去之 后坐举李陵 陵降匈奴 故下迁蚕室 行宫刑处 10 5 任中书令 报任安书 其作时有公元前93年与公元前91年两说 中 有 仆窃不逊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略考其行事 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 凡百三十篇 11 6 自隐而终 司马迁大约死于此时之稍后的公元前87年左右 与汉武帝约略相始终 而其卒年的确切时间 则尚难论定 12 二 史记 的体例 本纪 十二篇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 世家 三十篇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 列传 七十篇是不同阶层 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表 十篇是按世代年月谱列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 作为本纪记事的补充 书 八篇则是记载天文 地理 政治 经济等典章制度的专篇 13 第二节 史记 的思想内容 一 司马迁的史识是欲借 史记 以 立言 第一 私家著述 史记 本拟 藏之名山 未必即为当代君王作鉴 因此少有官修史书的正统观念 在采取史料 选择传主 臧否评述诸方面可以有相当的主观色彩与自由度 叙事即秉笔直书 评论则不隐善恶 14 第二 生平际遇 报任安书 盖文王拘而演 周易 仲尼厄而作 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 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 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 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诗 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郁结 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 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 孙子断足 终不可用 退而论书策 以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 为 凡百三十篇 15 第三 司马迁进步的世界观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16 究天人之际 指的是探求天意与人事 人道的关系 项羽本纪 的 太史公曰 中 对项羽把失败归为 天之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 则以 岂不谬哉 予以否定 伯夷列传 中亦有 天之报施善人 其何如哉 余甚惑焉 倘所谓天道 是邪非邪 17 通古今之变 即是该篇中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另本为 纪 为 理 居今之世 志古之道 所以自镜也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18 成一家之言 亦即儒家所崇尚的 立功 立德 立言 中最难 最高层次的立言的问题 19 二 史记 的思想内容 第一 史记 首先是筚路蓝缕地整理记载了从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黄帝到他那个时代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 20 第二 客观再现 英雄 与 奴隶 共同创造历史的真理 史记 刘敬叔孙通 中说道 语曰 千金之裘 非一狐之腋也 台榭之榱 非一木之枝也 三代之际 非一士之智也 信哉 夫高祖起细微 定海内 计谋用兵 可谓尽之矣 然而刘敬脱輓輅一说 建万世之安 智岂可专邪 21 第三 史记 还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品格 记述与保留了中华民族先祖的文化 文明 史记 八书 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先民百科知识以及国家典章制度 民间风俗礼仪的变迁 天官书 平准书 河渠书 礼书 货殖列传 22 第四 史记 能以较为客观平等的态度记述当时的少数民族 展示我国古来就是多民族国家这一史实 还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大一统的主张 史记 中首创民族史传 在七十列传中达六篇之多 即分别是 匈奴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大宛列传 23 六国年表 有 禹兴于西羌 而后为夏之祖的记载 秦本纪 中先祖大费 其子孙 或在中国 或在夷狄 南方吴国 中国之虞与荆蛮 勾吴兄弟也 吴太伯世家 越王勾践 其先禹之苗裔 越王勾践世家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楚世家 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 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 东越列传 24 三 史记 的进步倾向 第一 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所持的褒贬尺度 能以较为实事求是的态度 客观的视角 展示传主的 真人 面貌 刘邦 始 大人常以臣无赖 不能治产业 不如仲 老二 力 今某业所就 孰与仲多 吾今日乃知皇帝之贵也 25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曰 约为兄弟 吾翁即若翁也 必欲烹而翁 则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本纪 淮阴侯列传 借韩信之口道出 狡兔死 良狗烹 高鸟尽 良弓藏 敌国破 谋士亡 26 汉武帝杜周治狱 上所挤 打击 之者 因而陷之 上所欲释者 久系待问 而微见 现 其冤状 王温舒任河内太守 大肆捕人 连坐千余家 流血十余里 按法令 立春后不能用刑 竟遗憾地说 嗟乎 令冬月益展 延长 一月 足吾事 刑人 矣 酷吏列传 27 第二 同情人民的反对强暴的斗争 陈涉世家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 秦失其政而陈胜发迹 屈原贾生列传 余读 离骚 天问 招魂 哀郢 悲其志 适长沙 观屈原所自沉渊 未尝不流泪 想见其为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将军列传 28 第三节 史记 的叙事艺术 一 史记 人物传记的巧妙安排与叙事线索第一 传主的选择以尊重历史为依据 项羽吕后孔子陈胜第二 史记 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 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 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29 第三 史记 的人物传记有分传 有合传 分传即人各一传 合传是把几个人的传记在一起 写成一篇传记 合传都是以类相从 把某些相同类型的人物放在一起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循吏列传 酷吏列传 货殖列传 等 都是为专门人物设立的合传 30 二 史记 的叙事善于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 第一 史记 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 而追根溯源 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 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项羽本纪 造成吴起乱箭穿身悲惨结局的原因时 认为这缘于他的 刻暴少恩 孙子吴起列传 31 第二 司马迁在探寻因果关系的时候 往往也误入宿命论的歧途 李广大将军卫青张良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 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 但是 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 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 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 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32 第三 史记 叙事有详略之分 史记 许多篇章的详写与略写 往往和对因果律的展示密切相关 李斯列传 年少时为郡小吏 见吏舍厕中鼠 食不洁 近人犬 数惊恐之 斯入仓 观仓中鼠 食各粟 居大庑之下 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 在所自处耳 和荀子告别时又说道 故诟莫大于卑贱 而悲莫甚于穷困 33 三 史记 善于处理复杂的场面 显示出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第一 司马迁善于运用多种叙事方式 来处理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 和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 条理清晰 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 陈涉世家 诸吕之乱和七国之反 这两个事件分别见于 吕后本纪 孝文本纪 绛侯周勃世家 吴王濞列传 等篇目 34 第二 史记 的场面描写也很精彩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35 第四节 史记 的人物刻画 一 善于选择与提炼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与环境 突出表现传主的主导性格 司马迁在 留侯世家 中说 张良 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 非天下所以存亡 故不著 36 蔺相如的形象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忠主导下的智 勇 义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李广以勇武闻名于史 上郡遭遇战 雁门出击战 右北平之战 随卫青击匈奴 项羽本纪 着重描写巨鹿之战 鸿门宴 垓下之围 37 荆轲刺秦王 的环境描写对荆轲品格的衬托 至易水之上 既祖 祭祀祖先 取道 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不复还 复为羽声慷慨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 38 二 渲染细节 雕琢对话 精细刻划人物的个性写士兵 乐从李广 只 士卒不尽饮 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 广不尝食 写周亚夫治军 只 已而至细柳军 军士吏披甲 锐兵刃 彀弓弩 持满 天子先驱至 不得入 39 韩信 平齐 使人言汉王曰 齐伪诈多变 反复之国也 南边楚 不为假 暂时代理 王以镇之 其势不定 愿为假王便 当是时 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 韩信使者至 发书 汉王大怒 骂曰 吾困于此 旦暮望若来佐我 乃欲自立为王 张良 陈平蹑其足 因附耳语曰 汉方不利 宁能禁信之王乎 不如因而立 善遇之 使自为守 不然 变生 汉王亦悟 因复骂曰 大丈夫定诸侯 即为真王耳 何以假为 40 三 同类合传 比照衬托 在比较中显现个性 四 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个性 五 司马迁在记写史实的时候 还用了 互见法 六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 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 41 第五节 史记 的风格特征 第一 司马迁善于把笔下的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 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 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 42 苏秦列传 和 张仪列传 陈平 43 第二 史记 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 使全书具有浓郁的悲剧气氛 有些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这类悲剧人物是历史的先行者 他们的行动具有超前性 推行变法的吴起 商鞅 主张削籓的贾谊 晁错 都是这类悲剧英雄 44 还有一类悲剧人物尽管死得非常壮烈 但他们的悲剧性不是体现了无法实现的历史必然要求 而是他们相信旧制度的合理 田横 45 第三 史记 富有传奇色彩秦始皇晚年行迹汉高祖发迹 46 第六节 史记 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 传记文学的开端第二 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第三 人文精神的弘扬第四 古代散文的楷模第五 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六 史记 中的故事成为后代戏剧的取材对象 47 第七节作品讲授 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 兵少食尽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 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 常幸从 骏马名骓 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 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48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直夜溃围南出 驰走 平明 汉军乃觉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 田父绐曰 左 左 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身七十余战 所当者破 所击者服 未尝败北 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 此天之亡我 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 愿为诸君快战 必三胜之 为诸君溃围 斩将 刈旗 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 49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 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 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 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 追项王 项王嗔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乃分军为三 复围之 项王乃驰 复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 复聚其骑 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 何如 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50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 船待 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 地方千里 众数十万人 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 汉军至 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 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 所当无敌 尝一日行千里 不忍杀之 以赐公 51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曰 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 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邑万户 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 余骑相蹂践争项王 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 郎中骑杨喜 骑司马吕马童 郎中吕胜 杨武 各得其一体 五人共会其体 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 封吕马童为中水侯 封王翳为杜衍侯 封杨喜为赤泉侯 封杨武为吴防侯 封吕胜为涅阳侯 52 项王已死 楚地皆降汉 独鲁不下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为其守礼义 为主死节 乃持项王头示鲁 鲁父兄乃降 始 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 及其死 鲁最后下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汉王为发哀 泣之而去 诸项氏枝属 汉王皆不诛 乃封项伯为射阳侯 桃侯 平皋侯 玄武侯皆项氏 赐姓刘 53 太史公曰 吾闻之周生曰 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 何兴之暴也 夫秦失其政 陈涉首难 豪杰蜂起 相与并争 不可胜数 然羽非有尺寸 乘势起陇亩之中 三年 遂将五诸侯灭秦 分裂天下 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 号为 霸王 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而自立 怨王侯叛己 难矣 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