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2.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过滤粗盐溶液B . 收集氧气C . 加热溶液D . 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3. (2分)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家召开,现在的机器人可以和你对话,帮你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还可以自动充电补充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会繁殖B . 机器人是生物C . 机器人不能进行新陈代谢D . 构成机器人的基本单位是细胞4. (2分)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可以有多个,比如:安培是电流的单位,由公式I=U/R推得伏特姆也是电流的单位。根据以上信息可知,下列不属于功和功率单位的是( ) A . 功:牛米B . 功:瓦秒C . 功率:牛/秒D . 功率:焦/秒5. (2分)西红柿酸甜可口,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A . 细胞B . 组织C . 器官D . 系统6. (2分)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问题后可以应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 ) A . 作出假设B . 制定计划C . 实施计划D . 得出结论7. (2分)对下列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B . 的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输导组织C . 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 . 的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成两份,细胞核再分裂8. (2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2. 45cmB . 12.4cmC . 12.35cmD . 12.350cm9. (2分)许多科学实验涉及操作上“先”与“后”的问题,若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先将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减小阻值B .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C . 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D .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10. (2分)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 .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 . 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 . 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11. (2分)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A .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 .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 . 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 .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12. (2分)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关于下列四位同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芝麻与黄豆混合后体积变小,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B . 将稀盐酸加到某固体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该固体是碳酸盐C . 将两本书相对放在一起并向中间移动,看到书本向上隆起证明地球板块不断运动D . 在测试反应快慢的实验中,被测者接到尺的部位越靠近上端,说明反应越快,这里运用了放大法13. (2分)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 AB . BC . CD . D14. (2分)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B .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C .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D .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5. (2分)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 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 .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二、 简答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共9题;共20分)16. (3分)观察图的家用自来水表的刻度,它们的刻度表示测量的是什么量_(填“体积”或“质量”);读数多大?_。 17. (1分)鸡蛋的形状是_。鸡蛋的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位于鸡蛋_(填“稍大”或“稍小”)的一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的浮沉状况是_;然后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_。18. (3分)最近,为了保护一只迁徙候鸟的生存环境,我市相关部门紧急叫停白鹭洲公园小岛的休整工作。这只候鸟叫紫背苇鳽jian(如图甲),常栖息于水塘、沼泽地等处。 (1)构成紫背苇鳽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 (2)如图乙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紫背苇鳽位于_(选填字母)。 (3)除鸟类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可多选) A . 斑马B . 虾C . 蝴蝶D . 蛇E . 水母F . 鲸19. (3分)如图甲所示为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的情景: (1)请你指出图甲中的两处错误操作:_ _。(2)纠正错误后继续称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克。 20. (2分)对二甲苯(简称 PX)是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微毒、具有可燃性。PX 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 PX 的一点化学性质:_。 (2)常温下液态 PX 易蒸发变成气态,若环境温度升高,PX 的蒸发快慢将如何变化?_。 (3)由于人们对 PX 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建设 PX 化工厂的看法不一。下列观点中属于不支持建设 PX 化工厂的有 。(可多选)A . 我国 PX 供需缺口不断增大,且国内现有生产 PX 地区均未见影响居民健康的报道B . 针对我国现有的技术设备,国外生产 PX 的成功案例可参考价值不高C . 生产 PX 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 . 生产 PX 的过程中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危害,目前没有相关专业机构可以鉴定21. (2分)2018年5月5日,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喷发。 (1)火山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请再举一例由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灾害:_。 (2)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流入海洋,导致海洋上空形成浓厚的白雾,白雾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填物态变化名称) 22. (2分)央视一套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炖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炖鱼时,满屋飘香是由于_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_方式改变的。 23. (1分)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必要的。答: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必要。这块石蜡的体积是_。24. (3.0分)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点的经纬度是_。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半球。 (2)图所示三个图幅大小相同的 “城市规划”地图,三个城市中,_城区面积最大。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7空格,每空2分,共34分) (共5题;共34分)25. (8分)小明在实验室探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水的凝固特点,他画出了该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线可知,含盐的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小明查找资料,记录了盐水的质量分数X与对应的凝固点t,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质量分数X/%1.57.013.620.023.123.724.9凝固点t/-0.9-4.4-9.8-16.6-21.2-17.4-9.5由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盐水浓度的增加,其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_。(3)根据上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食盐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_。 26. (6分)小明发现某植物园在阴雨天时会用红光和蓝光对植物进行照射,他认为阴雨天分别用这两种单色光照射植物都会促进光合作用,于是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1)植物光合作用强弱可以用释放氧气的速度进行比较,也可以用_进行比较。(2)请利用下列器材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步骤:实验器材:500毫升的烧杯、漏斗、50毫升的量筒各若干;新鲜金鱼藻(水生植物)若干:清水;功率相同的红光灯、蓝光灯各一只;天平;刻度尺;计时器。27. (6分)小科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某品牌可乐的密度。请回答相关问题: 小科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存右盘中放入50g、20g、10g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将杯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入量筒中,量筒内可乐的体积如图乙所示;测出剩余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可乐的密度是_gcm3。计算出密度后,小科发现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这样会使小科测量的密度值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8. (8.0分)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A/B)的高度,确保使用外焰加热。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得出结论。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答出一个即可) 29. (6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 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瓶子编号体积/cm3质量/g现象A2214.4跑出米面B2838.6未跑出米面C14450.2跑出米面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_(选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_(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_。四、 分析、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30题4分,31题6分,32题6 (共3题;共16分)30. (4分)小柯是个善于观察的学生,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无风的、寒冷的冬天,用吸管沿水平方向吹出的肥皂泡是先上升,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下降(如图)而这种现象在火热的夏天不明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冬天吹肥皂泡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计空气阻力) 31. (6分)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 以下,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忙碌中把体温计直接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个人的体温记录都是39 。请问甲、乙两人中谁可能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32. (6分)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