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第三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 2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记住 400、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使学生理解季风活动对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影响,并记住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使学生知道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4使学生学会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特点。 5使学生学会运用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学会运用降水量年际变化曲线图 ,分析、概括我国降水年际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的特点及其成因 2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季风活动、锋面雨带与降水的关系 教具准备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2 / 13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气温和降水是最重要的气候要素。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我国气温 和温度带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学习有关我国降水和干湿地区的知识。 板书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讲授新课) 提问 让学生看本节课文前面的 “ 想一想 ” 小栏目,提问:七月份正值雨季,这时候出差去吐鲁番是否需要带雨具?九月份我国多数地方秋高气爽,这时期出差去广州是否要带雨具?为什么?(答案:七月份出差去吐鲁番不需要带雨具,因为吐鲁番的全年降水很少,即使在七月份也很少降雨;九月份出差去广州应该带上雨具,因为这时虽然我国大多数地方秋高气爽,但广州雨季还没有结束,经常有阴雨天气。) 讲述 从上面回答的问题可以看出,了解我国各地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生活实际中是有用处的。在生产建设中也要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如修建水库或建桥梁时,要考虑当地夏季最大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否则,遇有特大暴雨,水3 / 13 库有溢洪、桥梁有坍塌的危险。 读图 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 1600 毫米的地区。 (答案: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2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什么地方?它与一月份的哪条等温线大体上是一致的? (答案: 大致通 过淮河秦岭一线,西接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0 等温线。) 3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哪些地方? (答案:大致从大兴安岭斜向西南,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附近,到达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4找出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西北内陆地区和青藏高原的西部、北部) 5找出学校所在省、区、市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答案:略) 4比较图上东南沿海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答案 :东南沿海的房屋多有屋脊,房顶坡度较大,上面砌有防水的砖瓦,并留有流水沟,易于排水。西北内陆地区房屋多为平顶,上面也没有流水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房屋建筑,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沛,而西北内陆地区降4 / 13 水稀少的特点。) 提问 从以上读图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可让学生讨论,然后再回答) 归纳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 一、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对东亚、南亚降水的影响。 提问 为什么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呢? (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 归纳 主要是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板书 1原因: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读图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 411 和图 412 ,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答案: 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南、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 区,甚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2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考虑,为什么西北内陆地区5 / 13 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 深居内陆,距海远。 地形闭塞,有山脉阻挡)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以哪些山脉为界? (可辅以中国地形图,或使用叠加投影片效果会更好。) (答案: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讲述 习惯上,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显著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一般来讲,季风区内降水较多,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季 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西北是非季风区,此线东南是季风区。 板书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读图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的 “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 ,回答以下问题: 1四个城市降水较多的各是哪几个月? (答案:广州 5 9 月,武汉 5 8 月,北京 7、 8 两月,哈尔滨 7、 8 两月。) 2比较四地降水量的年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明显 的差异? 6 / 13 (答案: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 7、 8 两月降水多。不同点是广州、武汉雨季时间长,年降水量比较大;北京和哈尔滨雨季时间短,年降水量比较小。) 小结 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这个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 80。 各地的雨季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 二、降水集中夏秋两季 1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雨季短 承转 那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雨季长短不一样呢? 板书 2季风活动与锋面雨带 讲述 在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季风活动、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请同学们看课文中的 “ 锋面雨带示意图 ”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7 / 13 (教师可边讲述边画出冷、暖气流交汇和锋面雨带形成的示意图。) 板书 3雨带推移与各地雨季 读图填表 阅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图 1720),并结合课文内容,填出下表: 提问 说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和雨带移动的规律是怎样的。 归纳 一般年份,从五月中旬开始夏季风便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随着夏季风势力增强北进,锋面雨带随之向北推移。六月中旬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我国由南向北开始进入雨季。九月,夏季风势力减弱南退,雨带随之迅速南撤,我国由北向南雨季雨带结束。因此,我国各地雨季长短差别很大: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 4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读图 看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示意图,说出六月和七、八两月雨带的分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关系。 讲述 六月,夏季风北进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上的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相持,使锋面雨带在这里徘徊时间长达一个月左右,形成连绵细雨。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8 / 13 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七、八月份,雨带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随之出现晴朗天气,降水相对减少,形成伏旱。伏旱时期,炎暑骄阳,蒸发旺盛,又正是水稻生长旺盛、极需要水的时期。因此,伏旱往往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布置作业) 选做复习题第 1、 2 题。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 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新课引入) 我国年降水量在时间上分布,除了表现在季节上分配之外,还表现在年与年之间的变化上,这就是降水的年际变化。 (讲授新课) 读图 让学生阅读 “ 北京 1951 1980 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从 1951 年至 1980 年的 30 年间,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其降水量约是多少毫米?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是多少毫米? (答案: 1959 年最多,降水量达 1600 多毫米; 1965 年最少,只有 250 毫米。) 2对照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9 / 13 (答案: 600 毫米左右。) 3结论是什么? (答案:北京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板书 三、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讲述 总的来看,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但相对而言,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内陆干旱区更大。 我国各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年份季风活动不规律,夏季风进退反常。例如:在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而夏季风弱, 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较正常年份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从而使得我国各地各年的降水量差别很大。如果某些地方在某一年的降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出现水灾或旱灾。 提问 近几年来,我们这里每年降水量的多少都一样吗?降水量年际变化如何?请举例说明。(学生议论,教师再用当地的降水资料加以说明。) 板书 四、干湿地区 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怎样的? 2 800 毫米、 400 毫米、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分布在哪一 线? 讲述 由于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因此各地的10 / 13 水分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方湿润,有的地方干旱。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是由这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所决定的。当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就湿润;反之,气候则干旱。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我国可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板书 1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读图 阅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并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湿 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一条等降水量线?(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归纳 通过读图我们可以看出,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可将我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半湿润地区,西部是半干旱、干旱地区。东部地区又大致以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西部则以200 毫米等降水量 线为界,大致可分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11 / 13 板书 2干湿地区的分布 读图填表 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并对照中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填写下表: 讲述 不同的干湿地区,反映了不同的水分条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十分明显。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大致相当于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耕作农业区。湿润地区以水田耕作农业为主,半湿润地区以旱地耕作农业为主。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则是我国主要的草原牧业地区。 (复习巩固) 1课文 “ 想一想 ” :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 布考虑,为什么我国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北方还是南方,发展农业生产都不能单纯依靠天然降水,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水利措施呢?(答案: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必须依靠水利灌溉。东部地区,即使是南方湿润地区,由于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在少雨季节和降水偏少的年份,天然降水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同样要依靠水利措施,才能保证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2课文 “ 做一做 ” 练习: 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 _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_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又是温度带中的 _带与 _带的分界线,干12 / 13 湿地区中的 _地区与 _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 0 ; 800 毫米;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黑龙江省最北部干旱地区 中温带华北平原 暖温带珠江三角洲半干旱地区 亚热带塔里木盆地 热带内蒙古高原半湿润地区 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西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16届九年级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步入书林 第18课《窗》的艺术辩证法说课稿 沪教版五四制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案例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3.1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 洛龙区执行申请书范本
- 工业建筑施工安全环境管理措施
- 第14课 金鸡报晓-光敏传感器和多任务的应用说课稿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2012九年级下册-清华大学版2012
- 2025年广州市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合同(出租方版)
- 政府决算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财经类-财经商贸大类
- 重庆市大学城高中英语 Unit 5 Art and Culture Reading2说课稿 重庆大学版必修3
- T-CAV 032-2025 T-CAS 1061-2025 生物制品临床研究术语
-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与制度汇编
- 感知与判断-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 2025版二手车买卖合同电子签约服务协议
- 2025年时事政治试题库及答案(共550题)
- 学校征兵经费管理办法
- 临床数据使用管理办法
- 助理医师题库及答案
- 酒店mod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老鼠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