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23).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23).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23).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23).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2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23)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15cmB . 中学生在1s内心跳约70 次C . 八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5ND . 人步行的速度为10m/s2. (2分)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00g(水=1.0103kg/m3 , 酒精=0.8103kg/m3),则该瓶的容积是( ) A . 350cm3B . 300cm3C . 250cm3D . 150cm33. (2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9 m/s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一定为10.2m/s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4. (2分)决定音调高低的条件是( ) A . 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 . 发声体振幅越小,音调越高C .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高D .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 (2分)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会发出声音B .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做振幅C . 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D .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每秒20次到2万次6.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B .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为40C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7. (2分)乘坐自动扶梯的礼仪规范中提到: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这不仅是国际大都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面是静止的B . 右侧站立的人是运动的C . 扶梯是运动的D .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8. (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 声波能传递能量C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9. (2分)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随后发生爆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以陨石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B . 陨石坠落时受到了地球的吸引C . 陨石坠落时与大气摩擦,内能减小D . 陨石坠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10. (2分)下列各种情况中,一支金属圆棒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放在火炉上给它加热B . 用砂轮对它进行加工C . 宇航员把它带到太空中D . 用机器把它轧成一块金属板11. (2分)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 )A . 没有黑点的像B . 一片漆黑C . 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D . 有一个缩小的黑点像12. (2分)(2016福州)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26分)13. (8分)_、_、_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_小华的调色板上如果有_、_、_三种颜色的颜料,他也能通过颜料混合画出各种色彩的图画,这说明色光的混合规律跟颜料的混合规律是_ 14. (3分)身高1.75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_m如果平面镜向他移动0.5m,他的像高_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在的像相对于原来的像移动了_m16. (2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 17.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再调节_、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物距为15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放大/缩小)的实像 18. (2分)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处时,亮斑在B点的_(上方/下方/原处),当水面到达CD时,亮斑在B点的_(上方/下方/原处)19. (2分)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若把甲物体截去一半,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20. (4分)为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同学找来不间材质的物体A和物体B若干个做实验(1)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该同学通过旋转右侧的平衡螺母使得天平平衡(如图甲所示)老师指出这样操作错误,这是因为_(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g(3)经过一系列实验该同学得到了多组数据,很据数据分别画出了物体A和物体B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不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选填“相同”或“不同”)正因为如此,物理学引入了“密度”概念,由图象丙知:实验所选用物体A的密度为_kg/m3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1. (5分)用一根很细的橡皮筋拴住一乒乓球并将它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画出乒乓球受力示意图 22. (5分)如图所示,凸透镜与水面平行,一侧的焦点恰好在水面上,水中一束入射光线射向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这束光线发生反射和折射后的光路图。23. (5分)21.(2015吉林)请在图1中画出蜗牛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请在图2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请在图3的方框中正确填入开关和灯泡的符号四、 实验题 (共3题;共15分)24. (5分)小春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L/cm琴弦的横截面积S/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春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 设计实验B . 收集数据C . 进行猜想D . 分析与论证你认为小春要完成本实验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的顺序应该是 (只填字母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要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这个物理量与这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到,请你再列举一个用到这种方法的探究实验_25. (6分)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选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对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3)将图乙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原因是_ 26. (4分)小林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小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20cm3);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45cm3);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3(25cm3);D小木球从水中取出擦干后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m(11.2g);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1)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木=_g/cm3 此值要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林发现用天平测量的误差较大如不用天平,只需在A、B、C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测出木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步骤:_(用字母表示出测出量)根据你所补充的步骤,用字母表示以上各量,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木=_(已知水的密度为水)五、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27. (5分)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铁轨上匀速行驶,鸣笛后2s内收到前方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此时司机立即刹车问刹车处司机距障碍物多远? 28. (5分)如图所示,边长为0.1米均匀正方体甲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地面上,乙容器高0.3米,内盛有0.2米深的水。正方体甲的密度为5103千克/米3。求:甲的质量。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现分别把一个体积为310-3米3的物体丙放在正方体甲上方和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中,甲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恰好为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的2.5倍,求物体丙的密度。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