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权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赠与合同之法定撤销权 作者:王一敏 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6 年第 26 期 摘 要 赠与合同是我国合同法第十一章规定的一种典型的无偿合同,我国现行的赠与合同制度尚存在着一些可探讨之处。如:为增强其可操作性,应当详细规定赠与人法定撤销权的条件、行使中的具体问题,并扩大法定撤销权的适用范围;对于法定撤销权适用存在的法律漏洞应予以填补,以增强其合理性。 关键词 赠与合同 法定撤销权 任意撤销权 作者简介:王一敏,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在职法律硕士、江苏周瑞昌律师事务所律师,研究方向:行政法。 中图分 类号: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1009-059209-013-02 一、法定撤销权 法定撤销权的定义 合同法规定了赠与人的两种具体的撤销权:任意撤销权与法定撤销权。法定撤销权,是指在法定事由出现时享有撤销权的人撤销赠与的权利。法定撤销权与任意撤销权的区别主要有如下两点: 2 / 19 第一,权利主体不同。任意撤销权的权利主体是赠与人,而法定撤销权的 权利主体是赠与人或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 第二,行使撤销权的情形不同。对于任意撤销权,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行使。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不得行使任意撤销权:标的物已经交付或已经办理登记手续;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而对于法定撤销权,不论赠与采用何种形式,无论标的物是否已经交付或转移登记,也不管是否经过公证以及赠与是否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只要符合法定条件,撤销权人均可行使。因此,法定撤销权与赠与合同的性质并无关联。 法定撤销权的行使条 件 赠与合同中赠与人系无偿转让财产,如出现与赠与人订立赠与合同时相悖的情形时,应当允许其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撤销赠与合同。我国合同法第 192 条对法定撤销权作了详细规定,具体有如下三种情形: 龙源期刊网 .cn 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制度研究 作者:王佰玲 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 年第 03 期 摘要: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3 / 19 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其特点是赠与的无偿性和诺成性。为了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法律赋予赠与人及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赠与撤销权。本文对赠与合同的法理依据、任意撤销、法定撤销、撤销权的行使及后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法定撤销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的特点之一,是一般仅赠与人单方负履约义务,且在赠与合同中,受赠人在接受赠与物时,无需向赠与人支付相应的对价,这就使赠与人与受赠人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一般来说,赠与人单方面负有义务,受赠人单方面享有权利。因此为了协调赠与 人与受赠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律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而撤销权根据自身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 一、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得由赠与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合同法第 186条规定了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为了保护受赠人的利益,第 186条对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条件进行了限制,主要是时间限制和范围限制。合同法第 186 条第 1 款对赠与人行使任意4 / 19 撤销权的时间加以了限制,即只能在赠与 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体而言,对于动产,需在交付之前撤销;对于不动产和需要登记的动产,需在登记之前撤销。第 186条第 2 款对赠与人行使任意撤销权的范围进行了限制,即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行使任意撤销权。对于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予合同来说,赠与人不仅负有承诺赠与的法律义务,而且负有赈灾扶贫救困的道德义务。为了维护这类赠与法律关系的稳定,完成道德义务,本条款明确规定赠与是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在交付赠与 财产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的规定。从公证的效力来说,合同经过国家公证机关的公证,直接具有申请法院执行的效力。 所以,这类合同不得撤销。这对于严肃国家公证机关的公证力,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保证财产权利关系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 二、赠与合同中的法定撤销权 篇一:赠与合同撤销 法定撤销权可以撤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而任意撤销权不可以撤销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法定撤销事由即包括不履行抚养义务。 退一步说,即使法定撤销权行使不了,也可以以情5 / 19 势变更条款对抗,即:赠与人的 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案例一:白某常年在外,家乡四间平房由其妹妹管理。去年平房要拆迁,妹妹建议他将其中两间赠与自己,不用办理过户,只要公证一下赠与合同,拆迁时他就可以分两套房子,将来再还给他,这样将来他的两个儿子就可以一人一套了。白某觉得妹妹想得很是周到 ,就按照妹妹的意思办理了公证赠与。 后拆迁办因其房产证未予变更最终还是仅分给了白某一套房产,可是妹妹却拿着公证的赠与合同要求他履行赠与,将其分到的房产分给自己一半。这时候白某才 意识到这是个严肃的法律问题,遂到石景山区广宁司法所咨询自己是否有权撤销赠与合同。 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合同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对于所有权已经转移的赠与、具有公益性质的赠与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只有在受赠人出现法定情形时,赠与人才可以撤销赠与。可以撤销赠与合同的法定情形包括如下三种: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本案中,白某的妹妹正是基于公证赠与不可随 意撤销的法律规定,要求白某履行赠与合同。白6 / 19 某妹妹又不具备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节,只能按照赠与合同履行赠与。法律人士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不当利益,这样往往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案例二: 案例 甲将房屋赠与给其大儿子乙,并办理了公证。乙凭赠与公证将该房屋过户到其名下。房屋到手后,乙某拒不履行对甲的赡养义务,采取了对甲不管不问的遗弃行为。甲现反悔要求撤销房屋赠与协议,将房屋收回。 争议焦点 一、甲认为乙房屋到手后,拒不履行对其赡养义务,依法应撤销房屋赠 与协议,收回房屋。 二、乙认为房屋赠与协议已经过公证,不可撤销。 律师评述 本案争议焦点,关键要搞清楚赠与任意撤销和赠与法定撤销两个概念。赠与的任意撤销权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人基于自己的意思而撤销赠与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186 条是针对任意撤销而规定的。该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赠与的法定撤销权是指只要出现法律规定的事由,不论赠与合同依据 何种形式订立,也不论该赠与合同是否已履行,赠与人均可撤销赠与。7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192 条是针对法定撤销权而规定的。该条规定:“受赠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抚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本案乙只注意到合同法第 186 条第二款的规定,但忽视了本条是针对办理了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行使任意撤销权而作的规定。但根据合同法第 192 条的规定,不论赠与合同是以何种形式订立的,只要出现本条法定事由,赠与人就可依法撤销赠与合同。本案乙不履行 对甲的赡养义务,符合合同法第 192 条第 项规定的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法定事由。因此本案甲的主张正确。乙以办理了公证的赠与合同不能撤销,显然是对法律规定的误解。篇二:关于赠与合同撤销权的文献综述 关于赠与合同撤销权的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大多数人告别了产品 短缺时代并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一部分人已经率先富了起来。相应地,社会生活中的赠与行为也明显增多,赠与物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今的赠与物不但种类繁多,而 且赠与物的价值也是今非昔比,赠与在财产流转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赠与合同己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合同。如何规范生活中的赠与行8 / 19 为,把赠与行为纳入健全的法律轨道显得更加重要。由于赠与合同的无偿性,受赠人无需付出相应对价即可获得赠与财产,于是,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应该对赠与人给予更多的保护,赠与合同的撤销权正是为此规定。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出我国赠与合同的规定还有一些的不足,亟需完善,比如 :体系逻辑混乱,部分法条规定不明,对公益赠与合同的相关限制也不明确等等。为此国内过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是专家 学者的相关论点。 一、国内研究现状 朱淼在 赠与合同制度辨析说赠与合同是典型的单务合同、无偿合同。其在单务合同、无偿合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与买卖合同在双务合同、有偿合同中的地位相似,单务、无偿性是其最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和特征,赠与合同在赠与人和受赠人意思表示一致时成立,赠与人在无利益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给付,受赠人在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情况下收获利益。 宁红丽在赠与人“撤销权”的厘定与赠与制度的基本构造说赠与合同的无偿单方给与行为,不符合公平等价交易原则,也不符合 法律正义。法律应该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尽量平衡当事人间的利益。正是对当事人各方利益保护的需要,这才有了撤销权制度存在的法律上的基础,法律通过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来保护赠与人的利益。法律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的主要目的就9 / 19 是赋予赠与人在与受赠人达成合意后以悔约权,使赠与人不致因一时冲动、感情用事等情形下,将财物无偿给予他人,而受法律上的约束,遭受财产上的损失。 王明晖在合同法中五种撤销权辨析一文中说,赠与往往是基于感情及救助等因素而进行的,赠与人须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但如果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 响其生产和生活的,若要求其履行赠与义务,事实上将成为不可能。因为对于一般赠与合同而言,即使赠与人并未发生经济状况的恶化,在标的物转移之前有权通过行使任意撤销权免除赠与义务,有无此条的规定并不影响赠与人的权利的行使,因此应当认为该条适用于上述两类赠与合同,但在适用时应严格掌握,防止赠与人滥用权利规避其赠与义务。 姬新江,赵家琪对赠与合同撤销的法律思考一文中说合同撤销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享有合同撤销权的主体撤销的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即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或意思表示有瑕疵。其二,合同撤销 权须由享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行使,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行使,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都不得依职权主动撤销合同。其三,合同撤销权是撤销权人享有的权利。撤销权人是否行使撤销权,应由权利人自由决定。其四,合同撤销权在行使之前,合同仍然是有效的,但一旦被撤销则自始无效。同时,撤销权人享有的撤销权依法定原因而消灭后,不得再主张撤销。 10 / 19 吕舜林在赠与撤销权实务问题探讨一文中说形成权是在特定情形下,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依自己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它意味着合意原则的偏离,因此,必须具有合理 性。这种合理性,既可以因为形成权相对人的事先表示同意,也可以有法律本身作出规定。如 :重大误解,基于对意思表示真实的要求而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 行为 ;根本违约、预期违约,基于给付障碍而规定的合同的法定解除权。 汪渊智,李志忠在赠与合同的撤销一文中提到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仅凭单方撤销的意思表示就可使合同自始归于无效的权利。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在性质上属于形成权,与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从行使的时间来看,都是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前行使 ;从权利主体来看,撤销权的主体都为法律着重保护 的一方当事人,另一方当事人不享有此权利 ;从行使的方式来看,享有权利的一方向相对方为之即可。 胡晓军在赠与合同撤销权问题研究一文中说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不具有溯及力,如果赠与物的权利己部分移转,则任意撤销权只对未转移部分发生效力,对已移转部分不发生效力 ;而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一经行使,则合同自始无效。因11 / 19 此,赠与合同中的任意撤销权和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形式。 王荣珍在论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与赠与人的责任一文中说一般而言,赠与 行为是赠与人实施的,原则上赠与的法定撤销应由赡与人亲自为之,但当赠与人无法行使法定撤销权时,转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继承人行使应是理所当然的。赠与人的继承人在受赠人的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的情况下,有权行使撤销权 ;而赠与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在受赠人的行为致使赠与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有权行使撤销权。这种撤销权的行使同样是因为赠与人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仅仅是因为受赠人的行为己经使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再行使撤销权,因此,法律规定由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 夏凤英在论赠与人的撤销 权中说赠与合同的撤销,必须以赠与的有效成立为前提。如果没有有效成立的赠与合同,赠与人就没有交付赠与财产的义务,也就无交付前行使任意撤销权的问题。因此,任意撤销权的行使尚须具备赠与有效成立的条件。任意撤销权的行使时间必须是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前,即赠与标的物尚未交付或未移转登记。如果财产权利己经转移,则赠与合同已经实际履行,对于已经履行的合同,合同当事人不得反悔,除非具有法定事由,否则不得撤销赠与合同。 12 / 19 冀国栋在论赠与合同的效力拘束中说在赠与合同中,若赠与标的物已为交付或登记,不得撤销 ;若标 的物一部分已交付或登一记,则仅得就未交付或登一记部分为撤销,己交付或登记部分不得撤销。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甚至规定“立有字据之赠与”不得撤销。 梁丽金在论赠与合同说赠与人的撤销权在其所为的赠与行为中,都是以赠与人作出的赠与意思表示为对象,纵观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这两者的意思表示都是不存在瑕疵的,而是之后的一些因素导致赠与人行使其撤销权,因此属于意思表示无瑕疵的撤销。共有权人基于赠与一致意思表示将其共有财产赠与受赠人,因而在行使撤销权时,也应建立在共有人双方达成一致情况下才可行使,共 有人单独一方不能行使撤销权。 金熙哲在赠与合同研究说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是赠与人后来出现反悔或者受赠人作出了过错的行为;要约人撤销要约应满足的条件,撤销的通知必须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就要到达受要约人;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行使的前提是,法定代理人对合同尚未追认之前;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的行使,必须是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前提是,债务人实施了对债权有害的行为,阻碍债权的实现。 熊斌在赠与合同若干问题研究说赠与合同中的13 / 19 任意撤销权制度在于对赠与合同的效力作出一定 限制,这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制度目的是相同的,附失效条件的合同虽已成立并生效,在条件成就时,既赠与人行使撤销权时,合同才失效。在把赠与合同理解为诺成性合同的前提下,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赠与合同便成立并立即生效,但基于赠与合同的单务性和无偿性,在赠与物交付前,它对赠与人无真正约束力,赠与人可以随意行使任意撤销权而使赠与合同失效 二、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日本民法典的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性、不要式合同,同时赠与合同双方都享有撤销权,但如果赠与双方当事人签订了书面的合同,双方 都不再享有任意撤销权。即,赠与合同在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种时就成立,在赠与合同履行之前,赠与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行使撤销权,但排除了通过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虽然从立法上,赠与 2 事人双方都 享有任意撤销权,实际上受赠人行使该撤销权的可能性不大,设立撤销权的初衷是要优待赠与人。 意大利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在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上规定的相同之处为,其强调赠与的形式,赠与必须以公证的方式做出,否则不生效,但对于价格低廉的赠与,可以通过履行来弥补形式上的不足。 14 / 19 法国民法典 中,规定的赠与是一种财产取得的方式,对于生前赠与,需要经过受赠人的同意,即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但规定,赠与必须经过公证方能生效,已经履行的赠与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国民法规定的赠与合同为要式,必须经过公证方能生效,这与大陆法系的规定有所不同 结论 赠与是指赠与人无偿的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受赠人 ,而受赠人不需要给付对价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其强调的是赠与具有无偿性和单务性 ,基于民法的公平原则 ,为了维系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 ,法律赋予赠与人任意撤销权用以保护赠与人 ,即赠与人享有在赠与的财产 权利转移给受赠人之前 ,可以以自己单方的意思表示 ,撤销赠与的权利。赠与合同撤销权制度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平衡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在立法上仍有一定的欠缺 ,所以我们要在立法上尽量要去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使该制度能够进一步的完善 ,将使赠与合同撤销权的制度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功能 ,为法律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 ,我们应当对于赠与合同的撤销权的行使在立法上作更加严密的规定 ,使其任意撤销权与法定撤销权能够都在社会事务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让我们有法可依 ,从而可以更好的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利。 参考文献 15 / 19 1 朱淼 .赠与合同制度辨析 j. 平原大学学报 . 2016 2 宁红丽 .赠与人“撤销权”的厘定与赠与制度的基本构造 j. 暨南学报 . 2016 3 王明晖 .合同法中五种撤销权辨析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16 4 黄雅静,李新庄 .有限责任公司解散清算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2016 5 姬新江,赵家琪 .对赠与合同撤销的法律思考j. 暨南学报 . 2016 6 吕舜林 .赠与撤销权 实务问题探讨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16 7 汪渊智,李志忠 .赠与合同的撤销 j. 兰州学刊 . 2016 8 胡晓军 .赠与合同撤销权问题研究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16 9 王荣珍 .论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与赠与人的责任 j. 社会科学家 . 2016 10 夏凤英 .论赠与人的撤销权 j.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 201601) 11 冀国栋 .论赠与合同的效力拘束 d. 中国政法大学 2016 16 / 19 12 梁丽金 .论赠与合同 d. 华东政法学院 2016 13 金熙哲 .赠与合同研究 d. 黑龙江大学 2016 14 赵守东 .附负担赠与合同研究 d. 黑龙江大学 2016 15 熊斌 .赠与合同若干问题研究 d. 暨南大学 2016 16 吴彬 .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讨 d. 安徽大学 2016 篇三:关于赠与合同撤销权的文献综述 关于赠与合同撤销权的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 到改善,大多数人告别了产品短缺时代并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一部分人已经率先富了起来。相应地,社会生活中的赠与行为也明显增多,赠与物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今的赠与物不但 种类繁多,而且赠与物的价值也是今非昔比,赠与在财产流转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赠与合同己经成为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合同。如何规范生活中的赠与行为,把赠与行为纳入健全的法律轨道显得更加重要。由于赠与合同的无偿性,受赠人无需付出相应对价即可获得赠与财产,于是,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应该对赠与人给予更多的保护,赠与合同的 撤销权正是为此规定。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出我国赠与合同的规定还有一些的不足,亟需完善,比如 :体17 / 19 系逻辑混乱,部分法条规定不明,对公益赠与合同的相关限制也不明确等等。为此国内过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是专家学者的相关论点。 一、国内研究现状 朱淼在 赠与合同制度辨析说赠与合同是典型的单务合同、无偿合同。其在单务合同、无偿合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与买卖合同在双务合同、有偿合同中的地位相似,单务、无偿性是其最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和特征,赠与合同在赠与人和受赠人意思 表示一致时成立,赠与人在无利益回报的情况下做出给付,受赠人在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情况下收获利益。 宁红丽在赠与人“撤销权”的厘定与赠与制度的基本构造说赠与合同的无偿单方给与行为,不符合公平等价交易原则,也不符合法律正义。法律应该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尽量平衡当事人间的利益。正是对当事人各方利益保护的需要,这才有了撤销权制度存在的法律上的基础,法律通过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来保护赠与人的利益。法律赋予赠与人以撤销权的主要目的就是赋予赠与人在与受赠人达成合意后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读书拍卖会活动方案
- 工会培训式活动方案
- 小猫黏土活动方案
- 巧克力王国国庆活动方案
- 小班慢跑活动方案
- 小学野营活动方案
- 市北区工会活动方案
- 小学谢师宴活动方案
- 市井火锅活动方案
- 巧手绣花活动方案
- (2025)党内法规知识测试题库及答案
- 餐饮老人临时用工协议书
- T/SHSOT 015.1-2024皮肤角质层胶带剥离方法及应用第1部分:角质层剥离方法
- 2025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技术人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豆角丝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消防心理测试题或答案及答案
- AR眼镜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洞察阐释
- 全国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其他安全》真题卷(2025年)
- 南开大学-商业健康保险与医药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团体补充医疗保险改革新视角-2025年3月20日
- 《杭州市电化学储能电站防火设计导则》(试行)2025
- 弱电安防施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