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1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2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3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4页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19-2020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9:古诗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 (4分)阅读诗文,完成下面各题。赠刘景文苏轼荷_擎雨盖,菊残犹_傲霜枝。_君须_,_橙_橘_。(1)把诗补充完整。荷_擎雨盖,菊残犹_傲霜枝。_君须_,_橙_橘_。(2)诗中写了_、_两种花。(3)诗中写了_、_两种水果。(4)诗中的“擎雨盖”指的是( )A . 荷叶B . 荷花(5)诗中的“傲霜枝”指的是( )A . 花枯后留在枝头上B . 花凋(dio)谢后落下枝头(6)后两句诗写的是( )A . 春天B . 夏天C . 秋天D . 冬天2. (11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选择下列字词的正确解释。 径_ A小路 B经过生_ A生活 B产生,生出坐_ A座位 B因为擎_ A举,向上托 B拿取君_ A君主 B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2)诗人_在山行中描写了_、_、_、_、_、_六种景物,其中最让他心醉的景象是_和_。赠刘景文中描写了_、_、_、_四种景物,其中能让人感受到丰收景象的是_和_。 (3)两首诗虽然描写的是同一个季节,但在写法上略有不同。两首古诗前两句都是写景,但到了后两句时,第一首古诗是_,第二首古诗是_。 (4)你最喜欢以下描写秋天的诗句中的哪一句?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写一写。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C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3.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村孩子的画邱易东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飘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龄。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岸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在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写下来。 _ _ _(2)在山村孩子的画里,_、_和_是画面的主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这句诗的理解。 (4)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5)山村孩子还会画什么?请你仿照诗句写一写。 _是画面的主角让_。_,_,_。4. (21分)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沙白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1)填一填。 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比作一叶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诗人通过观察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选一选。 “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个“坐”字,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表明秋天悄然而至B . 轻轻悄悄的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C . 诗人通过一个“坐”字表现出对秋天的失望和落寞之情5. (11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游山西村(节选)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足:足够,丰盛。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1)这首诗写的是_(谁)去_(哪里)游玩时的情形。 (2)诗的第一、二句是_(写景 叙事),第三、四句是_(写景 叙事)。 (3)诗的前两句体现了山西村的村民 。 A . 助人为乐B . 热情好客C . 体贴细心D . 无私奉献(4)结合注释,写一写后两句诗的意思:_。这两句诗中蕴含的哲理是_。 A.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我们就能迎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明天。B.面对困难时要懂得变通,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就再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决。C.看问题要全面客观,否则就容易陷入困境,寸步难行二、 文言文阅读 (共7题;共39分)6. (6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7. (7分)诗歌鉴赏。 茅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姐。_,_。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作者是_(朝代)词人_。 (2)把原文补充完整。 (3)解释下列词语。 茅檐:_。无赖:_。(4)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 从词的内容看,作者不喜欢“小儿”,因为他太顽皮、太淘气了。 B . 这首词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8.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画线句子如何停顿,用“/”标出来。 为是其智弗若与?(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惟弈秋之为听(3)解释文中两处划线的字。 之_之_(4)学弈一文告诉我们:_。 9. (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者斩之;三围四围,求高明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絜之百围 絜:丈量B . 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到 辍:中止C . 奈何哉其相物也 相:看待D . 不可以适河 适:适合(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 以至于此其大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C . 使予也而有用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 几死,乃今得之 而后乃今将图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匠人去齐国的曲辕看到了一棵被当作神树的栎树,树冠高大,树身粗壮,看的人如同赶集一样多,而木匠师徒对此却不屑一顾。B . 木匠认为栎树是百无一用的散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粗大。文章以寓言的形式阐述了无用而用的深刻道理,贴切自然,形象生动。C . 许多树木正因为对常人有用而中途夭折,不能成材,世间许多事物都是如此。栎树因为无用才活得长久,又因为长寿而被世人尊为神树。D . 文章善于运用对比说理。宋国荆氏生产楸树、柏树和桑树,这些树常为人所用而被砍伐,相反,在祭祀时许多有缺陷的牛、猪和人却得以保全。10. (4分)阅读课文画蛇添足,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解释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词。 其:_之:_遂:_亡:_。(2)说说你对画蛇添足的理解。 11. (6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太丘舍去_相委而去_下车引之_甚聪惠_(2)翻译下面句子。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12. (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誉之曰(称赞)B . 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 . 吾矛之利(好处)D . 其人弗能应也(不)(2)自相矛盾选自_,它比喻_。 第 16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