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II)卷.doc_第1页
2020届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II)卷.doc_第2页
2020届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II)卷.doc_第3页
2020届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II)卷.doc_第4页
2020届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I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 迎面走来的行人B . 路旁的树木C . 小红骑的自行车D . 从身边超越的汽车2. (2分)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 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若以表示氖原子,则氖气可用下列( )模型表示A . B . C . D . 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用凸透镜制作B .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 .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D .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5. (2分)宝岛台湾是地震多发地区,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 .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B . 海浪的冲刷C . 台风的影响D . 气温的变化6. (2分)下列关于实验结束刷洗试管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用手心顶住试管的底部,用毛刷猛力上下刷洗B . 若试管中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秃头毛刷用力刷洗C . 先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再在自来水下用试管刷轻轻刷洗D . 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7. (2分)生活在水沟或水池中,细胞质中具带形螺旋状叶绿体的藻类植物是( )A . 水绵B . 紫菜C . 衣藻D . 小球藻8. (2分)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 A . 酵母菌B . 乳酸菌C . 醋酸菌D . 曲霉9. (2分)正常人的主要生殖器官,除了产生生殖细胞以外,还能分泌( )A . 雄性激素B . 雌性激素C . 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D .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10. (2分)今年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443是他根据记录数据绘成的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根据图可以判断( )A .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大B .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小C .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大D .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小11. (2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青蛙的发育过程,即( )A . 受精卵 幼蛙 蝌蚪 成蛙B .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C . 受精卵 胚胎 幼蛙 成蛙D . 受精卵 幼蛙 成蛙12. (2分)物体在距离凸透镜40cm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若将物距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 )A . 可能是虚像B . 可能是等大的像C . 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 .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13. (2分)如图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装置图,该实验中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A .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B . 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C . 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D . 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熔化14. (2分)如图是黑头鸥群体中,配对个体的百分率与卵孵化率之间的关系图。纵轴表示群内配对开始产卵个体占群体中的百分率,横轴表示这些个体生的卵可以成功孵化成雏鸟的百分率。分析该图可以得出( )A . 越晚生殖,孵化率越高B . 生殖越同步,孵化率越高C . 生殖越同步,孵化率越低D . 孵化率与生殖个体比率无关15. (2分)A,B是一条平直公路边上的两块路牌,一只小鸟和一辆小车同时分别由A、B两路牌相向运动,小鸟飞到小车正上方立即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折返飞回A并停留在路牌处;再过一段时间,小车也行驶到A。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t1=2t2。则( ) A . 小鸟与汽车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 小鸟与汽车通过的总路程之比为3:1C . 小鸟到达A时,汽车到达AB中点D . 从出发到相遇这段时间内,小鸟与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16. (2分)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 . 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C .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D .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7. (1分)如图所示的植物结构层次中 属于器官的是_。18. (2分) 2016年9月4日5日,G20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在文艺晚会的美丽的爱情传说版块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在悠扬的琴声中,一把美轮美奂、光彩流转的折扇,缓缓打开(如图)。其中水下部分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湖边的观众看到演员水面下的脚似乎变短了,这是光的_引起的。整台晚会美轮美奂、诗情画意,惊艳了世界。19. (4分)某人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请判断这个人相对于下列各种参照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a以地面上的建筑为参照物,这个人是_;b以他所乘坐的车厢为参照物,这个人是_;c这个人相对于另一辆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汽车是_;d这个人相对于另一辆同样快慢、反向行驶的汽车是_。20. (2分)“春暖花开相约紫云山”。3月,嘉祥首届杏花节在纸坊镇紫云山举行。春意浓,百花争相放,千亩杏花竞相吐艳,美不胜收如图为杏花的传粉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图表示的是杏花的传粉过程,有时候还可以采用_方式来提高植物传粉质量。(2)“金太阳杏”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其鲜嫩的果肉主要是由_发育来的。21. (3分)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如图所示)。我国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大都集中在西南地区。下列关于它们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有( )(可多选,填序号)。A . 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岩石破坏B . 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C . 该地区降水集中D . 该地区植被破坏严重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4分)22. (3分)大课间活动,男女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投篮比赛,小明发现男、女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行”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猜想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篮球的型号有关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的材料有关于是,小组同学们用两只充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质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参与到研究性学习小组中,一起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序号球的型号下落高度/cm地面材料反弹高度/cm1#7120木质802#7120水泥903#7150水泥1104#6120木质80(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_两组数据进行分析(2)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下落高度和_ 有关,与_ 无关。23. (6分)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丽丽想做实验证实该洗手液是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1)提出问题:_(2)作出假设:_. (3)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稀释为1%的洗手液溶液 实验步骤: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所示).在A、B两个区域的土壤中分别放入20条蚯蚓,盖上纸盒盖,置于室温;每天向A区域喷洒1%洗手液溶液10mL,向B区域喷洒清水10mL;两周后,翻开土壤,分别统计A、B两个区域中存活蚯蚓的数量.实验结果:A区域存活的蚯蚓有2条,B区域有18条.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理由是_.b.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c.假如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则应取他们的_作为实验的最终数据.(4)得出结论:_. 24. (6分)小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就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的关系(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移动蜡烛B , 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确定了_的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丽用光屏代替蜡烛B , 她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25. (2分)实验操作要规范,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事故。如图所示的两种错误操作,都会引起试管破裂。(1)图甲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高于试管 底,试管口的冷凝水在_作用下会流到试管底。(2)图乙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未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撤去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在_作用下会流入试管。26. (7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是防止热量_;B的作用是_。(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选填“左”或“右”)图;(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5)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四、 分析计算题 (共2题;共12分)27. (7分)某工厂在装配一件设备时,不小心把一个用镁合金制造的精密空心小球掉到一个又深、又小的坚固的水泥小洞中(该小球的密度为1.64103kg/m3),用各种工具都取不出来,有人提出往小洞中倒入某种溶液使小球浮起的方法。现有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20406080100硝酸钾31.664.0110.0169.0246.0氯化钾34.040.045.051.156.7(1)在保证不损坏小球的前提下,理论上可以用上表中_物质配制成溶液,倒入小洞中使小球浮起。(溶质溶于水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该溶液的最低温度应保持在_以上。 (3)在以上计算所得的最低温度时,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8. (5分)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是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气=340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70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0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