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高中语文必修2(粤教版)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文言文测试卷(90分钟完卷,共150分)一、文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弃掷(zh ) 横槛(jin) 扁舟(bin) 旌旗(jng) B.参差(cn c) 数见不鲜(sh) 啄食(zhu) 妃嫔媵嫱(yng) C.一宿(xi) 忍俊不禁(jn) 桂棹(zho) 囷囷焉(qn) D.修葺(q) 窈窕(yo) 倚歌(y) 枕藉(j)2.下列句子中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几家能彀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以手阖门 举匏尊以相属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A. B. C. D.3.下列句子中对“举”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举起,动词)B.函谷举(发动起义,动词)C.举言谓新吏(开口,动词)D.举国欢庆(全,都,副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秦爱纷奢(吝惜) 使六国各爱其人(爱护) B.盘盘焉,囷囷焉(的样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译) C.殆有神护者(危险) 迨诸父异爨(及,等待) D.令人长号不自禁(忍住) 取之不禁,用之不竭(尽)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B.望美人兮天一分(貌美的女子) C.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到处) 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幸福利益)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汝可以模拟得之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及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作动词,切瓜) B.日过午已昏(形容词作动词,昏暗) C.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 显出白色) D.卒不忍独善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乌鹊南飞 侣鱼虾而友麋鹿 舞幽壑之潜蛟 朝歌夜弦 燕赵之收藏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骊山北构而西折 可惜焦土 A. / B./C. / D.9.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 B.呱呱而泣 扣舷而歌之 C.骊山北构而西折 而母立于兹 D.不敢言而敢怒 余扃牖而居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他日汝当用之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B.儿之成,则可待矣 顷之,持一象笏至 C.先妣抚之甚厚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三五之夜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B.汝其勿悲 汝其善抚之 C.其一犬坐于前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D.其声呜呜然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比去以手阖门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举匏尊以相属 挟飞仙以遨游 C.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室西连于中闺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13.下列各句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渺渺兮予怀 C.固一世之雄也 D.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14.下列文言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B.钟情如吾辈者,能忍之乎? 客有吹通宵者,倚歌而和之 C.渺渺兮予怀 桂棹兮兰桨 D.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妪,先大母婢也15.下列宾语前置句式分类最恰当的一组是( ) 而又何羡乎? 何以解忧?秦人不暇自哀 何为其然也?而今安在哉?何乐之有? 唯余马首是瞻何言复还来?时不我待唯利是图 A. / B. / C. / D. /二、阅读阿房宫赋(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4分)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6.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6=6分)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18. 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始皇的暴政不敢言而敢怒,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三、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5分)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9.请解释加点的实词。(14=4分)20.请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21.下列四组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相与枕藉乎舟中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且夫天地之间C.抱明月而长终 顺流而东也 D.不知东方之既白 目遇之而成色22.对文中“客”与“苏子”的观点转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客人高度称赞了曹操这样的英雄,委婉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伤感。B.客人大有“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苦恼和无可奈何。C.苏子的思想则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D.苏子还认为,只要投入大自然,能及时捕捉造化的各种美,人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四、阅读 项脊轩志(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共24分)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2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16=6分)24.翻译文中划线句。(15分) 2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志,是记事的书或者文章,如地方志、三国志等,作为一种文体,性质与“记”有相似之处。B.先妣,是对已逝世母亲、父亲以及长辈的称呼,而先嫔,是对已逝世妻子的称呼。C.束发,是指古代男童15岁时束发为髻,女子15岁结发则称之为“及笄”。D.象笏,象牙制作的长方形薄板,大臣手持上朝,上面可以书写有关内容以备忘。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共19分)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帝注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郊湛等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帝:晋武帝司马炎。2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 B.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夸耀 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 当:挡住 D.面陈饯吴之计 面:当面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沈以故吏免 竟以诡计令吴罢守B.每为边害,祜患之 石城以西,尽为晋有C.自是前后降者不绝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D.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 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28对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曹爽早年征召羊祜,羊祜拒绝,后来曹爽失败,羊祜免难。 B.羊祜在出镇南夏期间,开办学校,发展生产广积粮食,采取怀柔策略征服吴人民心,为后来晋灭吴奠定了基础。 C.羊祜用计平定边害,为晋国守边腾出了一半兵力。羊祜命腾出的将士去垦田种粮,使得晋军储备了十年的军粮。 D.羊祜率军外出打猎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吴人深服羊祜此举,称其“羊公”。30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2)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30分)3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32.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33.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的语句是:,。34.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35.赤壁赋中苏轼游赤壁时以精练笔墨写风平浪静的名句“ , ”历来为人称道。36.赤壁赋中苏轼以,三句写出了作者与朋友饮酒咏诗兴致飞扬的情景。37.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表现作者任由小船飘荡于广阔江面时的潇洒惬意。38.赤壁赋中苏轼用御风飞升的形象体验来表现精神自由的名句是 , ;,。39.赤壁赋中苏轼摹写客人兴尽悲来,箫声悲切的句子,。40.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夸饰客人箫声产生的效果。广州市第三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文言文测试卷答 题 卷 (共150分,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选择题(45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得分答 案二、阅读阿房宫赋(节选),完成题目。(14分)16.(1)锱铢: (2)呕哑: (3)举: (4)焦土: (5)灭: (6)暇:17.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翻译: 18.( )三、阅读赤壁赋(节选),完成题目。(15分)19.(1)西: (2)下: (3)东: (4)渔樵:20.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翻译: 21.( ) 22.( )四、阅读项脊轩志节选,完成题目。(24分)23.(1)葺: (2)垣墙: (3)胜:(4)凡: (5)竟: (6)禁:24.(1)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翻译: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翻译: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翻译: 25.(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22分)26.( ) 27.( ) 28.( ) 29.( )30.(1)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 翻译: (2)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翻译: 六、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30分)31. , 。32. , ; , 。33. , 。34. , , , 。35. , 36. , , 37. , 38. , ; , 。39. , , , , 。40. , 参考答案:(赋分请看问卷每道题目)一、选择题(45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得分答 案CDBBBBABBABBDCB二至四题略(题目材料全部来自四篇课文,以注释为准即可)五26.A(委:托付)27.C(均为代词,的人;A介词,因为/介词,用;B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被;D连词,表假设,如果/动词,像)28.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29.D(吴人称羊祜“羊公”,选项举措只是原因之一)30(1)将军统管万里疆域,怎么可以轻易出去呢?我如果今天死了,这营门才会开!(“都督”“安”“脱”各1分,句意2分) (2)羊祜率军走到吴国境内,割田里的谷子作军粮,每次都计算所侵占谷物的数量,然后送去丝绢作赔偿。(“行”“刈”“侵”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等到长大,博学能写文章,身高七尺三寸,须眉漂亮,善于谈论。与王沈一起被曹爽征召。王沈劝羊祜应征,羊祜说:“把自己交付给别人为别人做事,谈何容易。”等到曹爽失败,王沈因为是旧吏幸免,于是对羊祜说:“我常常记得你以前说的话。”羊祜说:“这不是开始时考虑到的。”他就是这样有先见之明又不自我夸耀。晋武帝有灭吴的打算,羊祜带领军队镇守南方,开办学校,安抚教化远近的百姓,深得江汉百姓之心。他向吴国人表明自己的诚意,凡投降的人要想离去,悉听尊便。吴国石城守军离襄阳七百多里,常在边关骚扰,羊祜很担忧这件事,最终用巧妙的计策让吴国撤去了石城守军。于是晋国防守边关的士兵减了一半,羊祜分出减下来的一半人去垦荒,垦田八百余顷,收成非常可观。羊祜初到荆州时,军队没有百日之粮,到他镇守荆州的后期,军中已有可用十年的粮食储备。有一次他想夜里走出军营,军司徐胤执戟挡住营门说:“将军统管万里疆域,怎么可以轻易出去呢?我如果今天死了,这营门才会开!”羊祜改变神色向他道歉,这以后就很少出军营了。羊祜率军占据险要地势,新筑五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