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元素的循环和物质的转化C卷一、 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表中物质、用途、反应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用途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A过氧化氢制氧气H2O2=H2+O2分解反应B稀硫酸制氢气2Fe+3H2SO4=Fe(SO4)3+3H2复分解反应C生石灰干燥剂CaO+H2O=Ca(OH)2化合反应D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O+CuO Cu+CO2置换反应A . AB . BC . CD . D二、 探究题 (共1题;共4分)2. (4分)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方案。(查阅资料可知:CuO+H2Cu+H2O;CuO+COCu+CO2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 (2)若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那么依据的现象是_。 (3)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出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 (4)图1方案中B装置可用来吸收CO2但没有现象。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方案。则图2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3. (5分)(2015杭州)铜跟浓硫酸的反应原理是Cu+2H2SO4(浓)CuSO4+SO2+2H2O,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硫酸铜,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B装置用来收集SO2(已知SO2的密度大于CO2的密度),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2)图中C装置的作用是放置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B瓶中,装置D的作用是。(3)充分反应后,烧瓶中的铜片仍有剩余,那么硫酸是否也有剩余呢?该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待烧瓶冷却后,将烧瓶中的混合物稀释、过滤、用滤液做了如下实验。实验1:用pH试纸测试滤液pH,其中pH约为1实验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现象。你认为 可以说明明矾有剩余(选填“实验1”或“实验2”)(4)以铜片与浓硫酸为原料用上述方法制取硫酸铜,存在的缺陷有 (答出两点即可)。第 3 页 共 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题;共2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圈绕制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防腐木围栏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电力光纤到户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4.同舟共济 二年级上册成功训练教案(表格)长春版
- 玻纤织布带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拉链制作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化工检修钳工作业指导书
- 2025年不锈钢波纹管补偿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损伤演化规律与有限元模拟-洞察及研究
- Unit 4《Lesson4 I love my famil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T-SDLPA 0001-2024 研究型病房建设和配置标准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真题及答案
- 湘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设计
- DL∕T 1576-2016 6kV~35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香氛系统市场深度调查及前景预测分析研究报告
- 小学数学速算方法大全
- 个人每月收支记录表模板
- 分镜头设计-教案
- 人教二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