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ppt_第1页
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ppt_第2页
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ppt_第3页
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ppt_第4页
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旅游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伦理环境科学理论生态系统理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 1 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2 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 严肃忧虑 3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人类对环境的正式挑战4 我们共同的未来 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可持续性 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 指的是保持林业和渔业资源延续不断的一种管理战略 20世纪50年代末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在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 于1962年发表了环境保护科普著作 寂静的春天 作者通过对污染物富集 迁移 转化的描写 阐明了人类同大气 海洋 河流 土壤 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寂静的春天 雷切尔 卡逊 目录译序前言第一章明天的寓言第二章忍耐的义务第三章死神的特效药第四章地表水和地下海第五章土壤的王国第六章地球的绿色斗篷第七章不必要的大破坏第八章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第九章死亡的河流第十章自天而降的灾难第十一章超过了波尔基亚家族的梦想第十二章人类的代价第十三章通过一个狭小的窗户第十四章每四个中有一个第十五章大自然在反抗第十六章崩溃声隆隆第十七章另外的道路索引附录 主要文献来源目录 增长的极限 引起世界反响的 严肃忧虑 1968年 来自世界各国的几十位科学家 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等学者聚会罗马 成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 罗马俱乐部 并与1972年提交了俱乐部成立后的第一份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 报告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报告认为 由于世界人口增长 粮食生产 工业发展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五项基本因素的运行方式是指数增长而非线形增长 全球的增长将会因为粮食短缺和环境破坏于下世纪某个时段使地球的支撑力达到极限 最好的方法是限制增长 即 零增长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第一座里程碑 人类对环境的正式挑战 公害事件的发生 范围规模的不断扩大 环境运动不断的深入 使得环境保护进入了国际社会生活 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会聚一堂 共同讨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问题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大会通过 人类环境宣言 向全球呼吁 现在已经达到历史上这样一个时刻 我们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 必须更加谨慎的考虑他们对环境产生的后果 自此 联合国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我们共同的未来 第二个里程碑 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 1983年3月成立了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任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并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研究报告 我们的未来 该报告分为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挑战 共同的努力 三大部分 指出 需要一种全新的发展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 持续的发展不仅仅能够于某一时期在某些地区实现 而是要在整个星球上延续到遥远的未来 这种全新的发展道路就是 可持续发展 报告中首次采纳 可持续性 和 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已由单纯注重环境问题逐步转移到环境与发展二者的关系上来 在这一背景下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UNCED 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通过了 地球宪章 和 21世纪议程 两个纲领性文件 会议一致同意 发达国家对全球环境恶化负有主要责任 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作为官方发展援助并以优惠条件转让有益于环境的技术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 会议反映了世界各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 大会为人类高举可持续发展旗帜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出了总动员 使人类迈出了跨向新文明的关键性一步 联合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 级别最高 与会人数最多 筹备时间最长 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国际会议 二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一 布伦特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我们共同的未来 是这样定义可持续发展的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包括了三个要素 人类需要 基本需要 高层需要 资源限制 环境和资源的承受力 公平 代间 代际 二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1 着重于自然属性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源于生态学 即所谓 生态持续性 EcologicalSustainability 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IUCN 1991年对可持续性的定义是 可持续的使用 是指在其可再生能力 速度 的范围内使用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资源 2 着重于社会属性的定义1991年 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联合国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共同发表了 保护地球 可持续生存战略 CaringfortheEarth 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 其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3 着重于经济属性的定义这类定义均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看成是经济发展 在 经济 自然环境 不足和发展 中 作者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4 着重于科技属性的定义这主要是从技术选择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倾向这一定义的学者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和有效的技术 尽可能接近 零排放 或者 密闭式 的工艺方法 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 发展 和 增长 增长 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一般用GDP grossdomesticproduct 和GNP衡量 发展 经济增长和经济 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增长 手段 发展 目标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发展是增长的结果绿色GDP是衡量发展的新尺度 二 什么是 可持续性 可持续经济基本内容 区域开发 资源配置 生产力布局 结构优化 供需平衡手段 三高 改变为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可持续生态基本内容 生态平衡 资源保护 永续利用手段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合理的平衡可持续社会基本内容 社会发展 社会分配 社会公正 利益均衡手段 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取得合理的均衡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 公平性原则代间 代际 二 持续性原则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 三 共同性原则地球具有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 三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历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释义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 提出了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 草案 构筑了可持续旅游的基本理论框架 阐述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目标 1993年 一本专门以可持续旅游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 可持续旅游 在英国问世 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研究进入一国新的起点 1995年4月在西班牙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专门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 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是1990年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的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 草案提出的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的需要 二是世界旅游组织顾问爱德华英斯基普的定义 认为可持续旅游就是要保护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 文化资源 其他资源 使其为当今社会谋利的同时也能为将来所用 三是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出版了 旅游与环境丛书 指在维持文化完整 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 满足人们对经济 社会和审美的要求 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 又可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 旅游持续续发展的概念可以概括为 在充分考虑旅游与自然资源 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前提下 把旅游开发建立在生态环境承受力之上 努力谋求旅游业与资源 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 并能造福于后代子孙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释义 两点 第一 发展 是主体 必须不断发展 在发展中考虑可持续性 第二 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 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可持续性 三者相互独立 又相互影响 并互为因果 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会议上 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 强化其生态环境意识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第二节生态环境伦理 生态环境伦理的概念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西方生态环境伦理的形成与发展生态环境伦理的基本内容 一 生态环境伦理的概念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危机一直困扰着人类 尽管人们采用各种方法试图缓解和消除生态危机 但危机没被缓解反而加剧 原因何在 生态伦理学的诞生 传统伦理学基本属于人际伦理学范畴 涉及研究对象基本是人际道德 生态环境伦理实质 承认各种非人类存在物拥有独立于人类的 内在价值 及人类必须予以尊重的 生存权利 生态环境伦理学试图用道德来约束人对自然的行为 是人类的一次深刻的角色转变 即由自然征服者变成自然调节者 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强制性的政策法规 更需要道德的力量 生态环境伦理的概念 是指体现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理性思维与道德规范 它是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道德问题的理论 其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一个恰当的道德根据和规范 二 中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 管子 八观 山林虽广 草木虽美 禁发必要有时 国虽充盈 金玉虽多 宫室必有度 江海虽广 池泽虽博 龟鳖虽多 网罟必有正 依据动植物生长规律 在其生长发育阶段禁止或限制砍伐和捕猎 保护自然资源准则就是让禽兽草木繁殖生长 以供人类长期使用 中国古代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 可以集中概括为四个字 天人合一 老子 庄子等 古代中国先民理想中的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开创了世界环境伦理思想的先河 三 西方生态环境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1 人类中心主义 20世纪70年代前 阻碍伦理信念的演进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 大自然对人类只有工具性价值 而无内在价值人类具有优越性 故超越自然万物人类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 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 人作为理性存在物 是惟一的道德代理 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物种 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的价值 只有工具价值 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 2 天赋权利信念推动环境伦理的发展人道主义强调动物的自由与生存权利反对因为动物缺乏推理能力 而剥夺其生存权利 人类有自由与生存的权利 动物也应该有 人类应该将伦理范围扩大 使动物成为受益者 功利主义呼吁善待为人类服务的兽类18世纪的功利主义者边沁认为引起最大痛苦的行为就是最不合伦理的行为 他反对笛卡尔认为动物只是没有知觉的机器的理论 他认为伦理范围应包含动物 特别是为人类服劳役的牛马 应给予兽类以道德地位 动物解放运动鼓吹动物的天赋权利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 西方社会掀起一场社会和政治运动 主张维护动物的权利 即动物解放运动 辛格为代表的 动物解放论 和以雷根为代表的 动物权利论 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盛行的年代 人类往往以一种麻木不仁的态度来对待动物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 甚至为了变态的娱乐而疯狂地残害动物 在19世纪 一种新的动物伦理观产生了 这就是人道中心主义者 功利主义者等倡导的主张仁慈对待动物 尽量减少动物所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的伦理观及推动动物解放运动全面发展的动物权利 解放论伦理观 辛格于1973年发表 动物的解放 一文 认为动物能感受痛苦与愉快 它们应该获得人类的道德考虑 并予以生存权利 他认为将动物排除在道德考虑之外 正似早期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将黑人与妇女排除在道德考虑之外 剥夺它们的权利是不道德的 同样的 物种主义也是不道德的 不能由于它们不是与我们同一物种而歧视它们 不该认为动物无语言能力而不给予道德考虑 正如无语言能力的婴儿一样 雷根是动物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他提出了生命主体的概念 他认为凡是生命主体都是具有传承的或天赋的价值 值得人类尊重 因此对所有动物都应该给予道德考虑 与以往的以仁慈对待动物为主旨的动物保护运动相比 动物解放运动力图实现的目标 废除动物工厂在狭窄 拥挤而黑暗的动物工厂中 动物仅仅被当作一种产品 而非一个生命来对待 反对以猎杀动物为目标的户外运动角斗士相互厮杀 打猎 钓鱼是残酷而邪恶的素食主义 具有伦理义务 并拒绝穿戴动物皮毛制品 释放被拘禁于实验室和城市动物园中的动物 3 生命中心伦理倡导尊重生命个体人类经过多年的努力 将伦理的范围逐渐自人类扩展至非人类 即所谓对自然界的生物体给予道德考虑 此类学说称为生命中心主义 1 施韦泽的 敬畏生命 伦理基本内容 所谓的伦理 就是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 一个人 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 把植物和动物视为他的同胞 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 他才是道德的 因为 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 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关联 休戚与共的 他认为 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 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 所以对动物的善良行为是伦理的天然要求 不考虑人类对动物行为的伦理是不完整的伦理 施韦泽 其人 阿尔贝 施韦泽 于1875生于阿尔萨斯 当时隶属德国 青年时代多才多艺 不仅是一位神学和哲学双料博士 而且还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的研究家 1905年 已经30岁的施韦泽突然决定放弃所有的地位 将奔赴非洲丛林去当一名乡村医生 为达到这一目的 他转而习医 38岁时学成 这一年 1913年 他以医学博士的身份携新婚的妻子海伦娜去了法国殖民地赤道非洲的伦巴兰 今加蓬共和国境内 创办了一所丛林诊所 并在蛮荒丛林中行医达五十余年 1954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但他将奖金用来建麻风村 90岁时逝世于非洲 被人称 非洲之父 在非洲恶劣的条件下 写下了大量有关文化和伦理学和著作 创立了 敬畏生命伦理学 这种伦理学后来被誉为 标志西方道德进步的一个里程碑 施韦泽言论 我的生命对我来说充满了意义 我身旁的这些生命一定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要别人尊重我的生命 那么我也必须尊重其它的生命 道德观在西方世界一直就仅限于人与人之间 这是非常狭隘的 我们应该要有无界限的道德观 包括对动物也一样 除非你能够拥抱并接纳所有的生物 而不只是将爱心局限于人类而已 不然你不算真正拥有怜悯之心 除非人类能够将爱心延伸到所有的生物上 否则人类将永远无法找到和平 倘若欧洲人的幸福对非洲人的苦难无丝毫帮助 那幸福必然是有缺陷的 贡献 施韦泽的伦理思想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 把道德共同体的范围从人类扩大到 人 自然 系统 施韦泽被公认为是生态环境伦理的创始人之一 2 泰勒的尊重自然环境伦理学说美国纽约大学的哲学教授 于1986年出版 尊重自然 一书 并宣称尊重自然就是他的环境伦理学说 泰勒的生命中心伦理学说认为所有生物具有自身的善和天赋价值 值得具有道德能力的道德者的尊重 持有这种态度的道德者应具有一套品德标准和行为法则 作为他们自己的伦理原理 所谓行为法则就是对生命个体不伤害 不干扰 诚信和补偿性的公正等法则 4 生态中心伦理主张给生态系统整体以道德地位生态中心伦理是基于自然世界具有内在价值的哲学前提 包含大地伦理和深层次生态学 1 莱昂波尔德的大地伦理思想他提出像山一样思考 其寓意是 山虽然无法进行思考 但是山的存在所体现的却是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岩石 土地间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他认为人应该扩大社区的范围 涵盖土壤 水 植物和动物 整个说就是大地 人类只是这社区的成员之一 必须尊重与他一起生存的其他成员 自然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 而这个权利并非人类所赐 大地伦理的理论主张 一个真实的环境伦理 就是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而不是由于它对人类的生存和福祉具有意义 而且人类对自然世界有伦理责任 约在1947年 他完成了 沙乡的沉思 20年后该书成为环境主义运动的思想火炬 被称为 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 圣经 他也被公认为生态环境伦理的创始人之一 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他的大地伦理观 并以其伦理作为手段约束自己 以保护自然 拯救地球 2 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奈斯1974年创立深层生态学 认为人类应保护所有物种 否定人类超越自然的态度 人类必须承认动物 植物和生态系统均具有内在价值 并非它们仅有的工具性价值 例如 热带雨林中的昆虫与植物的多样性应受到保护 并非这些生物可能产生抗癌物质 而是这种多样性具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 深层生态学认为今日的环境危机是起源于现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而现今所采取的解决环境危机的方法是基于浅层生态学的 以人类为中心伦理的肤浅方法解决污染和资源问题 这是无济于事的方法 深层生态学者认为环境危机的解决惟有依靠改变现代人的哲学观点 改变个人和文化的意识形态结构 培养生态良知 四 生态环境伦理的基本内容 生态环境伦理以尊重和保持生态环境为宗旨 以未来人类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共存共荣 生态伦理突出强调在改造自然中要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 要尊重和保护环境 不能急功近利 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生态环境伦理的基本内容1 强调大自然的整体性和谐性整体和谐性指人类生存的大地 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 完整的有机体 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制约的 2 强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自然是可供人类享用的 但自然的可享用性是有条件的 它是以自然中生物的多样性为具体内容和保证的 这表明 人类的享乐和发展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互为条件的 3 尊重自然的权利a 承认生物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