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溧水县教育局教研室朱信春 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张晓琳 溧水县 一 试题引导学生去关注教材 认真读书 下列行为中 能体现有责任意识的是A 刘汀答应与同学周日上午10 30到校出黑板报 能按时到达B 吴小玉假期打工时不慎将公司的宣传画丢失 能按价赔偿C 许苇作为班长感到班级有许多事都要自己去做 想不做了D 李泽群发现班级值日同学卫生打扫不干净 要求同学再扫一遍 二 试题突出重点 抓住基础 要求学生应知应会 24 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勤学勇敢C 自强不息D 国家统一11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A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B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C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 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成长 以德目为纲目 在内容上 以德育资源为素材 在目的上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为追求 力图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 一位帮人按摩为生的盲眼阿婆 一直住在小镇郊外 一天 他找到水电老板问道 你可不可以在我家门前的墙上装几盏路灯 老板很惊讶 说 阿婆 你眼睛看不见 安装路灯干什么 从前 没有人路过 没觉得有装灯的必要 现在我存了一点钱 而且路过的人愈来愈多 为了让人来往方便 请帮我装几盏灯吧 盲人阿婆装路灯的消息第二天传遍了全镇 所有的人被阿婆的善心所感动 1 2分 请为这故事作一个续想 2 4分 细微之处见精神 明代朱柏序在 治家格言 中写道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维念物力维艰 节约是一种美德 为此 你能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什么 有一个国民党将军 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 因为是败军之将 不被重用了 他辞职去了南非 做点小生意 那时候的南非 奉行种族隔离 黄种人是有色人种 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在后排 前排属于白种人 1964年10月 这位先生习惯性地往后走 司机对他说 你不用坐后排了 难道你没看到今天的报纸 中国爆炸了原子弹 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是值得自豪的民族 从今天起 中国人可以坐前排了 老先生听过之后高兴地跳了起来 停了一会他喃喃念道 很可惜 我现在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他泪流满面地说 这车我不坐了 我下车走路 请运用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认识 8分 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以上两题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判断 提出解决方法 对学生的情与理 个人与集体的利益矛盾冲突下的行为分析 较好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价值 四 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 感悟 反思 体验了市教研室所主张的体验式教学的思路 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 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挥 有一个国民党将军 从大陆败退到台湾后 因为是败军之将 不被重用了 他辞职去了南非 做点小生意 那时候的南非 奉行种族隔离 黄种人是有色人种 在公共汽车上必须坐在后排 前排属于白种人 1964年10月 这位先生习惯性地往后走 司机对他说 你不用坐后排了 难道你没看到今天的报纸 中国爆炸了原子弹 能造出原子弹的民族是值得自豪的民族 从今天起 中国人可以坐前排了 老先生听过之后高兴地跳了起来 停了一会他喃喃念道 很可惜 我现在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他泪流满面地说 这车我不坐了 我下车走路 运用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认识 五 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据统计 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每年高达680亿元 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长江全流域每年因水土流失入海泥沙达7亿吨 长江全流域的污水排放是以每年3 的幅度增长 因此有人提出 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 1 请运用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8分 2 近几年来 秦淮河水质较以前相比有了一定的下降 请试分析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4分 本题要求学生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的两者关系 既要看到经济的重要 又要理解环境的重要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一种物质 困难时期 人们整天想的就是能吃顿饭 袁隆平曾经做过一个梦 试验田中的水稻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 通过试验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已达1000多斤 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现了他的梦想 到2003年杂交水稻为中国累计增产5000多亿公斤 袁隆平以其杰出贡献获得了国家所设立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1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认识 8分 2 科技的进步 离不开教育 试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国家重视教育事业 4分 一 命题依据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增强责任意识 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感受科技创新 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 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体验性目标 感受 体会 养成 立志 考试内容 一 单元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二 知识点 1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2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 科教兴国 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答题时没有思维的过程 拿到题目就写 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 2 不按题目的要求去做 审题不清 随意性大 3 不能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 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 不能深入地理解分析材料 4 角度单一 重复 不能多角度 多层次 辩证地分析问题 5 说话不完整 表达不明确 条理不清晰 学科术语缺乏 6 基础知识薄弱 答题时题题翻书 依赖书本 典型分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来源生产实践并随生产的发展显示越来越重要力量 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 陈辰 这种答案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答 1 袁隆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主动为国分忧 勇担重任 与国家共渡难关 这是爱国的表现 2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并随着生产的发展 显示出重要的力量 科学发展的每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3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发展有赖于它的提高 4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5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 通过奖励在科学技术发明 进步 创新的人才 鼓励创新 从而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窦淑媛 1 袁隆平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一个负自责任的公民 说明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袁隆平通过实验取得成功说明科学技术来源于生产实践 他的成功为我国生产力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说明科学发展的每次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发展有赖于它的提高 3 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体现了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也体现了人才强国战略 说明政府对人才的重视 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政府重视科技与人才 要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重要举措 通过奖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桥隧工职业综合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者之初级社会综合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员》职业技能及安全施工知识试题与答案
- 山西晋中市平遥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设施农业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同法下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合同的具体规定
- 摄像仪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课程
- 2025年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材料性能学(第2版)付华课件1-弹性变形
- GB/T 4909.4-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4部分:扭转试验
- GB/T 15155-1994滤波器用压电陶瓷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 PDCA质量持续改进案例一:降低ICU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商场开荒保洁计划书
- 初中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维护祖国统一)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作业设计样例
- 幼儿园绘本故事:《骄傲的大公鸡》 课件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PCR管八联管滤芯吸头等耗材质检和储存程序
- DBJ 53-T-46-2012 云南省城镇道路及夜景照明工程施工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