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1第四 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新人教)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1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构成及构成各粒子的特征。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表找到相对原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会分析图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及构成各粒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思维联想、引入新授 1、分子和原子有何本质区别? 2、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吗? 二、进入新授 1、原子的构成 1)思考并回答: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水是由构成,水分子由构成。铁由构成,那么原子能否再分?原子怎样构成的? 2 / 312)学生阅读教材 P68-69 第一自然段,交流对原子的构成的了解。 (每一个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原子核(不带电) 原子 (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3)讨论:在原子中有带正电荷的质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你能画出氢原子的模型吗? 4)观察分析表 4-2,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A、核电荷数= B、 c、 2、相对原子质量 1)写一写一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思考:这样书写方便吗?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 2)引入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 理解: 3)练习查相对原子质量。71 页练习 3 4)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A、根据定义计算: 3 / 31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1/12 B、由质子数和中子数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想一想:相对原子质量为什么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三、课堂练习 1、199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 质子数和中子数 B 质子数和电子数 c 中子数和电子数 D 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3、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质子数是 16,则中子数是,电子数是,核电荷数是。 4、已知 1 个碳 12 原子原子质量为 nkg,1 个 A 原子的质量为 mkg,则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 5、1 个碳 12 原子的质量是10-26kg,1 个氯原子的质量是10-26kg,则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原子质4 / 31量为 m,核内中子数为 N 的原子 A,其核外电子数是。 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 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 D 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四、反思与体会 【教学后记】 课题 2 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会认识物质组成与构成不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物质组成与构成不同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授 5 / 31(1)一个碳-12 原子质量为 mkg,某原子质量为 n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原子是怎样构成的?相同的原子有什么共同点? 二、进入新授 1、元素的概念 阅读并讨论 P71 第二自然段 小结对元素的理解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试一试列表比较元素与原子。 元素 原子 区别 适用范围 联系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按质量分数计算,在地壳中含量前几位的元素依次是、 、_。记忆:“养闺女贴盖” 6 / 31并不是含量少作用就小。 三、讨论 P71讨论 四、活动与探究 阅读资料,了解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 从生物学或科普书刊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五、反思与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体会是: 【教学后记】 课题 2 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概念,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过程与方法: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授课,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教学方法】师生合作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7 / 31【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新授: 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铁 15 毫克,铜 2 毫克,锌毫克。锰 1 毫克这里所标的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二、进入新授 1、元素符号 为了便于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符号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 定义: 书写规则: 练习书写 钙元素镁元素氧元素铁元素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A、表示某元素 B、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c、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 c、S、Fe、Ar 等表示的意义。 思考:如何表示几个原子? 常见元素符号的记忆歌诀(讨论记忆方法) 元素周期表简介 阅读教材 P74 填写下列空白。 8 / 31科学家们根据,把它们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得等式=。 编排结构 周期: 族: 元素周期表共个周期,个族。 颜色分区:对金属非金属用不同颜色分区,并标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活动与探究 教材 P74“活动与探究” 四、课堂练习:P75/1、2、3、4 五、课外拓展: 讲述 116、118 号元素失踪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讨论。 六、板书设计 元素符号 为了便于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符号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 一、定义: 书写规则: 9 / 31练习书写 钙元素镁元素氧元素铁元素 二、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A、表示某元素 B、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c、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后记】 课题 3 离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过程与方法:边看边叙述或边讲边图式,用创设情景来展示电子分层运动,离子的形成等知识内容。 10 / 3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离子的形成的学习,使学生形成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离子的形成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以竞赛方式回忆 1-20 号元素符号的书写。 2、原子的结构及所带电荷的情况如何? 二、引入新授: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这些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三、进入新授: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阅读教材 P76 第二自然段后小结: 电子层: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有 1 层,最多的有层,第一层离核最近,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2 个) 2、认识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你知道各部分的含义吗?(阅读教材第三自然段) 11 / 313、观察表 4-4 后得出: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 第二层上最多排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1) 、阅读教材 P76 第四自然段至第一自然段后讨论: 理解: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 个(He 为 2 个)为一种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性结构是指。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化学性质不活泼。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而达到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一般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使最外层达到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活泼。 (2) 、小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有密切的关系。 三:练习:试一试画出氦、氖、氩,钠、镁、铝,氧、硫、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分析它们的化学性质。讨论如果要变成相对稳定结构会怎样? 四、板书设计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2 / 311、阅读教材 P76 第二自然段后小结: 电子层: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有 1 层,最多的有层,第一层离核最近,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 2 个)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 第二层上最多排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后记】 课题 3 离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离子的概念,并掌握它的形成规律及与原子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采用指导阅读、组织讨论来进行教学,让抽象思维变换为形象思维。 13 / 3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微观想象能力,推倒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离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离子的表示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回忆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分析讨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二、 、引入新授: 分析 11 号、17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后印入。 三、进入新授: (一)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书写要求:先写上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前,符号后,是“1”省略不写。 (3)练习书写离子符号: 14 / 31氢离子 H+镁离子 mg2+铝离子 Al3+氟离子 F-氧离子 o2-硫离子 S2- (4)离子符号的含义 例:2mg2+表示:一个镁离子表示:每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5)阴、阳离子由于引力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列如:Nacl 等。 (二)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概念 电性 15 / 31表示方法 相互转化 (三)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例: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例: 三、课堂练习 P78/1、2 四、板书设计 (一)离子的形成 (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书写要求:先写上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前,符号后,是“1”省略不写。 (3)练习书写离子符号: 氢离子 H+镁离子 mg2+铝离子 Al3+氟离子 F-氧离子 o2-硫离子 S2- 16 / 31(4)离子符号的含义 例:2mg2+表示:一个镁离子表示:每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5)阴、阳离子由于引力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列如:Nacl 等。 (二)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概念 电性 表示方法 17 / 31相互转化 【教学后记】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涵义,掌握一些简单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化学式前和化学式中有关数字的不同涵义。 过程与方法:多采用组织讨论、指导阅读、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简单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化学式的写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18 / 31一、复习旧知 默写常见元素符号的记忆歌诀。 写出物质分类表,每种物质各举两例,写出该物质的名称。 二、引入新授: 物质的名称很难表示一种物质的组成,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物质,在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三、进入新课: (一)化学式 阅读教材 P79 后小结: 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示子。 理解: 小组对话:H2o 表示的各种意义。 想一想:co2 表示什么意义呢? 小结: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A、表示某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c、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E、表示组成某物质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化学式的书写 金属:如 Fe、cu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固态非金属:如 c、P 19 / 31A、单质的书写稀有气体:如 He、Ne 用双原子表示气态非金属:如 o2、N2 B、化合物的书写(下课时) 多个原子或多个分子的表示方法。 练习: 多个原子的表示:3 个铁原子 2 个氢原子 多个分子的表示:3 个氢分子 2 个氯分子 m 个水分子 n 个二氧化碳分子 讨论:P79 符号 H、2H、H2、2H2 各具有什么意义? 小结: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系数后只具有微观意义。 化学式的读法: 单质化学式读法:除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外,其余直接读元素名称。 化合物化学式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 ,例如 Nacl 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 co 读作二氧化碳,Fe3o4 读作四氧化三铁。 练习读:cuArN2 三、活动与探究:P82 以邻座同学为一小组,对以下题目进行练习,并互相订正。 1、写出溴化钠、氯化钠、氯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20 / 312、读出以下化学式的名称: mno2cuoSo2kImgcl2 四、课堂练习:基础训练 五、板书设计化学式 一、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示子。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A、表示某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c、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 D、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E、表示组成某物质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二、化学式的书写 金属:如 Fe、cu 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固态非金属:如 c、P A、单质的书写稀有气体:如 He、Ne 用双原子表示气态非金属:如 o2、N2 B、化合物的书写(下课时) 【教学后记】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21 / 31根的化合价,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依据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组成。 过程与方法:应多采用组织讨论、指导阅读、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并使学生逐渐学会根据化学概念应用教学工具来解决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教学重点】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铁、氧气、铜、硫、磷、金、镁、氮气、氖气 2、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上述元素两两结合,可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其原子个数比为 二、进入新课 (一)化合价 定义: 理解: 22 / 31原子团(根)定义: 化合价表示方法+1+2-2-2 例:在化合物中:Na、ca、S、So4 想一想:化合价与离子的表示方法有何异同? +1+2-2-1 思考:为什么 Na 而非 Na,S 而非 S 呢? 化合价的确定及其规律 阅读教材 P81 页后填写 a、化合物中:氧为价,氢为价,金属元素一般显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价。 b、两个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化合价及根的化合价的记忆,记忆 P80 表 4-6。 活动与探究a、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 b、试着编写能帮助记忆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 化合价记忆歌诀:一价钾钠卤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三磷;二三铁、二四碳;二三四五氮;二四六硫锰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二)化合价的计算与应用 根据化合价原则书写化学式,看 P81 页例题 例:书写硫酸铝的化学式 23 / 31+3-2 a 正价前,负价后:AlSo4+3-2 b 交叉约简定个数:Al2(So4)3 +3-2 c 写右下,验正误:Al2(So4)3(+3)2+(-2)3=0 小结写法: 练习书写化学式: cl o oH So4 No3 co3 mg -3+1-4+1 24 / 31特例:NH3、cH4 根据化学式(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推断元素的化合价。a、讨论:P8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 的原则,已知氧为-2 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b、试确定 So3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是否正确。 如:ZnclHSo4mgoH2mgo2 是否正确,并改正。 三:课后练习:以单位为小组进行你问我答,练习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四、板书设计 化合价的规律 1、化合物中:氧为价,氢为价,金属元素一般显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价。 2、两个零: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教学后记】 课题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商25 / 31品、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定量的角度对物质进行讨论,让学生体验由定性到定量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数字及符号表示: 氖气一个镁原子 m 个水分子 n 个氯分子五个二氧化碳分子 n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回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 co2 为例) 二、引入新授: 化学式除了有质的意义,还有量的意义。 三、进入新课: (一)相对分子质量 定义: 26 / 31理解: (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阅读教材 P82 页“1”后, 小结:元素与元素之间用“+”号,元素与右下角数字之间用“”号。 练习:计算 cl2,2ca(oH)2 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计算物质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看 P82 页“2”后,明确计算格式 只写元素符号或名称,不写个数;打括号,化成最简比。练习;计算 So2、NH4No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阅读 P82 页“3”后,将该题简写成。 N%=2N/NH4No3100%=214/80100%=35% 合作练习:计算 NH4No3、co(NH2)2、 (NH4)2So4、NH4Hco3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按肥效(含氮量)由高到低排列。 活动与探究:P83 页(课后) ;P85 页第 11 题。 计算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例36g 水通电后最多能放出氧气多少 g? 27 / 31解:m(o)=36(o/H2o)100%=36(16/18)100%=32g 答:略。 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100g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铁多少 g? 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例吸入“笑气”会使人发笑。该气体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44,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4,则它的化学式为。 解:设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xoy,则 14x:16y=7:4 14x+16y=44 所以 x=2;y=1,故化学式为 N2o 四、课堂练习:某金属元素 R 的氧化物中,R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8,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试写出 R 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五、板书设计 (一)相对分子质量 (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物质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28 / 31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整理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原子的构成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