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景观调研报告_第1页
道路景观调研报告_第2页
道路景观调研报告_第3页
道路景观调研报告_第4页
道路景观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4道路景观调研报告一、道路概况该道路位于江宁开发区,是南北走向的一条道路。该道路由多条景观隔离带分割成主干道,非机动车道还有人行道。主干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二、道路设计的理念1、安全性理念体现为以运行速度代替设计时速、注重路段的衔接和曲线组合、中央分隔带、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道路渠化和人行道中合理的盲道设置。2、舒适性理念人们衡量城市道路的好坏标准,已经已过去的“宽阔平坦”变化到“畅、洁、适、美”下。此道路以人为本,做到了符合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避免感觉上的单调,而产生的视觉疲劳。3、景观性理念满足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因地制宜,完美的结合高差。三、道路景观设计要点1、道路景观功能此主干道的分隔带以及路内侧绿化带为主要景观,2 / 24中心景观高起,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均采用隔离带相分离,使城市道路辅以大量的绿化,形成良好的视觉环境。 灌木以金边黄杨和红花继木相间隔种植,绿化也想当丰富,有美人蕉、海桐、枫树、枇杷树等多个品种。色彩不一,通过树种的不同高度,形成多个层次.2、道路空间景观分析3、道路景观选用材质马路表面材质为沥青,道路绿化带路缘石为砖砌护栏。行道路面在铺地上本着经济、美观、的原则,选择源自地方自然材料的条石、片石铺装为主,条石色调以青石色、淡灰色为主基调,具有高强、耐磨、防滑等优越性。盲道用的为盲道砖,绿化带里设置景观石,和植物融为一体,给人视觉上的享受。4、道路植物配置的设计主干道两侧设置了双向灯,采用双侧对称布置,灯杆置于绿化隔离带中,路灯杆间距离为 20 米左右。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用小灌木相隔,灌木群地面之间对称铺设 4 个落地灯,既起到了夜间照明的作用,又突出了美的效果。人行道内侧设大片绿化带,其中也间隔较大的设置3 / 24了另一种路灯,用以人行道的照明。人行道的各种路口设缘石坡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则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盲道大约 30 厘米左右,盲道避开了井盖铺设,盲道的颜色为中黄色。 在人行横道线范围内,设置缘石坡道,并与街对面两两对齐。在缘石坡道中间铺设行进块材,底部铺设提示块材,与人行道的盲道形成系统。四、总结感想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4 / 24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 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 、 “线” 、 “面” 、 “带” 、 “网” 、 “片”,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一、道路概况该道路位于江宁开发区,是南北走向的一条道路。该道路由多条景观隔离带分割成主干道,非机动车道还有人行道。主干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二、道路设计的理念1、安全性理念体现为以运行速度代替设计时速、注重路段的衔接和曲线组合、中央分隔带、标志标线的合理设置、道路渠化和人行道中合理的盲道设置。2、舒适性理念人们衡量城市道路的好坏标准,已经已过去的“宽阔平坦”变化到“畅、洁、适、美”下。此道路以人为本,做到了符合驾驶员的视觉和5 / 24心理要求,避免感觉上的单调,而产生的视觉疲劳。3、景观性理念满足安全、快速、舒适、经济的使用功能,因地制宜,完美的结合高差。三、道路景观设计要点1、道路景观功能此主干道的分隔带以及路内侧绿化带为主要景观,中心景观高起,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均采用隔离带相分离,使城市道路辅以大量的绿化,形成良好的视觉环境。 灌木以金边黄杨和红花继木相间隔种植,绿化也想当丰富,有 美人蕉、海桐、枫树、枇杷树等多个品种。色彩不 一,通过树种的不同高度,形成多个层次 .2、道路空间景观分析3、道路景观选用材质马路表面材质为沥青,道路绿化带路缘石为砖砌护栏。行道路面在铺地上本着经济、美观、的原则,选择源自地方自然材料的条石、片石铺装为主,条石色调以青石色、淡灰色为主基调,具有高强、耐磨、防滑等优越性。盲道用6 / 24的为盲道砖,绿化带里设置景观石,和植物融为一体,给人视觉上的享受。4、道路植物配置的设计 主干道两侧设置了双向灯,采用双侧对称布置,灯杆置于绿化隔离带中,路灯杆间距离为 20 米左右。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用小灌木相隔,灌木群地面之间对称铺设 4 个落地灯,既起到了夜间照明的作用,又突出了美的效果。 人行道内侧设大片绿化带,其中也间隔较大的设置了另一种路灯,用以人行道的照明。人行道的各种路口设缘石坡道,在行进盲 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则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盲道大约 30 厘米左右,盲道避开了井盖 铺设,盲道的颜色为中黄色。 在人行横道线 范围内,设置缘石坡道,并与街对面两两对 齐。在缘石坡道中间铺设行进块材,底部铺设提示块材,与人行道的盲道形成系统。四、总结感想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是人们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工细琢的园林式的道路绿化是自然景观的提炼和再现,是人工艺术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再创造,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7 / 24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具有生命力,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的标志。道路绿化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用植物生态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循环的根本出路。 建设园林化的道路应采取大手笔、大色块的绿化手法,主要道路绿化带的理想宽度至少是30m,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材料的生态效应,只有树立大园林的观念,克服以往的“一条路,两行树;绿化小打小闹”的做法,才能使城市环境面貌跃上一个新台阶。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单靠道路绿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建设“点” 、 “线” 、 “面” 、 “带” 、 “网” 、“片”,等多层次、多结构、多组团城乡一体化的大园林绿化体系。篇二:城市景观设计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目的及意义、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 水上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意义:8 / 24水上公园式天津著名的综合性水景公园,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公园内的景观设计布局、 小品设施、公园内部交通流线。通过调研了解公园景观设计从而体会城市景观设计原理。为了我们对本科课程中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并通过本次调研对所学城市景观设计知识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展示。综合学习已建成的并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建筑风格及当地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完成对景观设计概论的了解与学习,并辅助城市规划专业做好设计。还需要需要进行对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定向调研,收集大量公园景观设计资料。本课题与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具有综合性特点。二、调研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水上公园实地调研参观、拍照。 技术路线:沿公园大体流线三湖五岛进行游览,再对沿途的景观进行细致调研分析调研时间: 2016 年 11 月 2 日调研地点: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 1 正文 第一章 简介三、调研内容1、简介水上公园始建于 1950 年,面积为 125 公顷。其中,9 / 24水面面积为 75 公顷,陆 地面积为 50 公顷,绿化面积达 35万平米,园林花木近 200 个品种,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建园近 60 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几代园林建设者的辛勤耕耘,形成了风光秀丽、水波粼粼的风景名胜区。1991 年,被天津市民评为“津门十景”之一“龙潭浮翠” ;XX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 aaaa 级旅游风景区;2016 年,水上公园经过大规模景观提升改造,定位为“北方西湖,水上四季” 。 水上公园由三湖五岛构成。环湖绿树成荫,湖面荷花吐艳,玉带碧水之间众岛与眺远亭遥相辉映;七座石拱桥与多处仿明清建筑争相媲美;三处明清式长廊镶嵌绿荫之中,姿态婀娜,引人入胜;“水景长堤” 、 “水晶广场”多姿水景,步移景异,诱人眼帘;盆景园、神户园、水生植物园风格独具,美不胜收;翠堤览胜、桃柳宜春、秋宇清霜、冬宜雪韵等景观区域季相突出,风貌宜人。胜似西湖美景珠落津门。水上公园游乐区,以“津门小迪斯尼乐园”著称。其间, “过山车” 、 “激流勇进” 、 “摇摆锤” 、 “空中飞人”等大型游艺机惊险刺激、回味无10 / 24穷。湖面上,仿古龙舟、高速快艇穿梭其中,近 300 余条各式游船让游客尽享水上美景。 图 1 水上公园全景图 22、区位分析水上公园附近餐饮、娱乐场所、居住区密集,导致该地区道路近期交通高峰时段车流量增长明显。公园位于水上公园北道、水上公园东路、宾水西道和水上公园西路所围成的区域中。而动物园也与水上公园紧紧相连。水上公园北侧是餐饮街,东侧则是被居民区包围。在它的东北方向有天津著名的天塔景区与它交相辉映,而东南方向则有天津体育馆和天津奥林匹克中心。区位交通也是十分的便利:东有主干道卫津南路带来大量的车流人流,北有地铁站带来更多的游客。 图 3 红旗南路凌宾路交口图4 水上公园北道 图 2 水上公园区位图 图 5 水上公园东路天塔道交口 33、交通流线公园由三湖五岛组成。游客流线大致从主入口东门进来依次穿过春岛、夏岛、秋岛、冬岛或瀛岛观赏,整个公园流线清晰合理,景观与道路相结合交相呼应。而西湖、东湖、南湖11 / 24及长条湖,湖湖相连,湖中散落大小岛屿十三座,座座形态迥异,景色各不相同,曲桥拱桥串连玉珠,楼台亭阁古朴典雅,奇花异草争相斗艳,林木葱笼绿阴浓重。 图 6: 公园总平面图44、景观分析主要景区分析主次入口:在水上公园的主次入口处都种植了高大的乔灌木,如一进入主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在开敞的空间上布置的三个大型的盆栽类景观,每个盆栽都是由一个高大的乔木为主要景观并配以一些低矮的球状灌木以及颜色鲜艳的花卉。这样的布置很好的削弱了开敞空间带来的茫然感,对人们的路线有引导性。而在北面的次入口则是在入口的道路两边依次种植了海棠等乔木,有比较强的秩序感和引导性。园内道路: 图 7 水上公园东门 在 09 年左右天津市对水上公园进行了重新的改造,现在在靠近水上公园东路、北路、西路三侧的外围绿化带已经完成了苗木移接,虽然由于树木时间尚短还未能成荫,但是也初见规模。水上公园东路、西路两侧绿化带现在使用的12 / 24是灌木、宿根花卉、草坪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北路的绿化带则以大规格油松、海棠等为主,从北门进入之后会给人一种进入森林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由于树木过小还不明显,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成为一小片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森林” 。另外,靠近公园北侧 2000平方米的大型温室也已初步建成,依靠先进的温室设施,公园的园林花卉专家培育出更多更美的花卉,使得水上公园的花种类更加丰富、颜色更加美丽鲜艳。水岸景观: 水上公园本就是以湖水面积大著称,其中岸景观的设计也是独具匠心。首先是水上植物,水上公园有很多的水上浮游类植物,比在位于规划区西侧面积最大的水面浅水区就大面积栽种西湖红莲和各色芙蓉。在夏天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效果。再配以沿水岸密植的芦苇林、大片的蒲、水葱等和落羽杉、海棠、紫叶李等乔灌图 9 水岸景观水如上达的香木,成为有背景和前景的园林。从水生植物、亲水性植物到耐湿性植物、旱生植物,构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环境,并吸引候鸟至此嬉戏。而在今年三月,随着春暖花开,在现有 莲花的基础上政府又13 / 24将玛珊姑娘、霞妃等万余株名贵品种睡莲、观赏莲被移植到水生植 5 篇三:道路绿化现状调查报告 2016 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 调 查 报 告 长沙市园林管理局 2016 年 8 月 2016 年长沙市城市主要道路绿化现状 调查报告市园林管理局,2016 年 8 月 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绿色城市建设,及时掌握我市道路绿化建设情况,更好地开展下一步道路绿化建设工作,2016 年 7 月,我局组织系统内具有高级园林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及专家 20 余人,分成 10 个调查组,分赴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长沙县、岳麓区、湘江新区、高新区、望城区等十个区,通过对辖区内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实地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调查范围及目标调查组对长沙城区主要道路绿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从专业的角度作出现状分析、客观评价和对策建议,为下一步长沙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性意见。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绿化形式、道路14 / 24的行道树、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的绿化现状、道路绿化植物的种类、配臵模式及景观效果等。 2 本次调查的长沙市道路汇总表 注:以上统计的道路数据为本次总的各区分级道路条数。二、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沙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长沙市道路绿化具有一定的基础,据统计,433 条道路中,道路绿化达标的占%,人行道绿化覆盖率达到 80%以上的道路占%,行道树共采用了 25 个品种。长沙市老城区有部分道路绿化效果较好,行道树规格大、遮阴效果好,此类道路原基础设施好,树池覆盖得当,行道树栽植时间比较久,期间也未随意移栽,同时养护管理得当,形成了良好的林荫道效果,如黄土岭路、麓山南路、迎宾路等,少数立交桥垂直绿化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2016 年上半年“绿色城市”建设中,我市对城区重点主次干道的绿化景观提质改造工作。从本 3 次调查反馈的整体效果来看,提质改造已经初步使长沙城市绿化景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其中韶山路、芙蓉北路、新花侯路、麓云路、文轩路、云栖路绿量大,绿化效果好,是提质15 / 24改造的亮点。 德政园路 劳动路 黄土岭路 麓山南路迎宾路 漓湘路 4紫凤公园 湘府西路 韶山路 花侯路芙蓉路开元中路 5 篇四:景观调研报告一、 调研时间:2016-2016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二、 调研内容:居住区景观设计三、 调研地点:四、 报告内容: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居住形态的基本表现,也是城市居民生活中极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居住区景观规划必须满足居民最基本的居住活动,它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为了更加形象具体的认识居住区的景观规划,对其景观规划设计,环境条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对周边居住区展开实地调研。 小区地理位置与交通示意图 百盛园小区遵循城市发展方向,占据 新区绝佳地段。根据 “北移西扩” 的城市规划蓝图,驿北新区已打造成 为驻马店的行政、文教及高档居住板 块。而位于市文明大道与开源大道交 会处,两条主干道纵横支撑起北区城 市框架,交通极为便利通畅。同时紧 16 / 24邻天中广场、市委、市政府等,城市核心优势极为明显。 位于经济开发区纬二路西段,共 19 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 106923m2。占地面积约50 亩,共分两期开发,由 7 栋 26 层纯高层现代建筑组成。毗邻天中广场、清河公园、文明大道与开源大道绿化带,6 大公园生活系统,5 重公园景观系统,完全人车分流设计,不管从自然景观,人文科技,还是医疗卫生,交通,都是不错的居住环境。 小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置地百盛园设计方正、动静分区、干湿分离, 为居者创造一房一公园的理想生活空间。正 因为如此,置地百盛园大力追捧,小区内的机动车道路是沿外环线布置,将中轴线和小 区后边的宽道做成景观带,中轴线上的景观带布置了老年人和儿童锻炼身体的器械和座椅,同时还布置了休闲娱乐的休闲广场。营造了一个文化人文景观带。这样内线是行人路线,外线是机动车路线,这样既减少了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交叉次数,同时为行人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优美的内线路径。这很重要,因为现在不管是建筑设计,还是规划设计,都讲究“以人为本” 。 小区内的楼房都是坐北朝南,属一户南北均有开窗 的户型,这样可保证室内能形成穿堂风,已于室内 通风换气。而且这种户型设17 / 24计都保证每天有充足的 日照,且不易受西晒。高度适宜,楼间距符合规范,站在小区内,感觉十 分舒适。既因为高度而感觉建筑的拥挤,也没有因为楼间距离而显得空旷。做的恰到好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城市景观绿地系统课程作业城市道路绿化调研报告以厦门环岛南路曾厝垵段为例08 城规谢炜尧 072112103508 建一 陈晨 0813121001陈飞 0813121002高赫 0813121005指导老师:刘仁芳【前言】厦门经济特区是一座年轻、美丽、充满活力的“海上花园”城市。地处亚热带,气候终年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树木花卉的生长。绿带、沙滩、大海,让美丽的厦门为世人瞩目。而厦门环岛路是城市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形成著名的滨海风景旅游休闲区,其景观建设以公共性、多样性和立体化为原则,分别对路线景观元素、海岸线边界景观元素、节点景观元素、区域景观元素和标志性景观元素进行设计,以求建立一个层次清晰的城市景观体系。18 / 24第一章 区域概况和调研对象区域概况环岛路是厦门城市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滨海地带环绕了约 34 的厦门岛,全长约 42km,按双向六车道设计。是厦门著名的滨海旅游风景休闲区。环岛路景观以道路为纽带,以滨海沿岸为重点,以山体背景为依托,将道路、绿地、沙滩、蓝天、碧海有机结合,旨在创建一条集观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彩色海滨走廊,充分发挥了自然环境对建筑形式与人类活动的领衔作用。调研对象本次调研选择了厦门市环岛路白城-香山路段中的曾厝垵路段进行重点研究。调研区域从龙虎山路与环岛南路交接点出发,到曾厝垵小学公交站止。通过对路边绿带,中央隔离带,以及道路两侧景观空间的观察及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图 1厦门环岛路整体概况图 2 厦门环岛路曾厝垵段景观一瞥第二章 环岛路曾厝垵段实地调研19 / 24路线景观元素绿化是滨海道路景观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软化、美化道路生硬感,提供舒适的行驶条件,改善小气候,还可起到组织交通的导向作用,是道路景观建设成败的准则。道路景观元素主要包括道路中心的绿化隔离带,道路两侧路沿石、行道树绿化,交叉路口以及建筑入口景观设计。 道路的整体景观环岛南路为厦门市环岛主干道,也是厦门重要的旅游景观性道路。环岛南路路宽 4460 米,为双向 6 车道,绿化带 80100 米。路中有三条绿化隔离带;北侧有宽约 50 米的防护林带;南侧为海岸线景观带。沿海景观带中有多个景观节点。环岛南路与自然岸线相结合,临海见海,道路平曲线与自然岸线相协调,沙滩、优美岸线和海景得到充分展现,是游人进行海滨特色娱乐、观光活动的天然场所。景观设计采用规划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园林表现手法,将两幅路分开,种植大片林地、花境,以弱化现代城市道路线性景观单一的缺点,图 3 环岛路曾厝垵段整体概况20 / 24营造“车在林中走”的生态型道路景观氛围,强化厦门滨海“椰风海韵”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分隔带绿化景观环岛南路由三条绿化分隔带分隔成四条路,形成四板五带式的城市交通干道。其中中间分隔带宽 5 米,两边分隔带宽 2 米。中间分隔带种植草坪,孤植美丽针葵。中间分隔带没有种植高大乔木,以低矮灌木为主,令海景渗透,形成良图 4 环岛路曾厝垵段道路断面图 好视线。两边分隔带种植草坪、黄金榕、三角梅、加拿利海枣以及大王椰子。低矮的黄金榕高度约为米,三角梅高米,海藻高约为米,大王椰子约 7 米。从而从低到高的灌木乔木构成一个形成从丰富的垂直景观层次。图 6 景观层次丰富的两侧分隔带 图 5 中间分隔带的植物配置行道树绿带景观路边人行道行道树以榕树为主,树冠高度在 2 米以上。榕树枝叶较为茂密,能够有效阻挡沿海吹过来的海风。同时也为在海边行走的行人提供了遮挡烈日的树荫。车行道与人行道中间的绿化带21 / 24行道树以大王椰子和加拿利海枣为主。大王椰子 5 米以上的树冠不会给汽车的行驶带来任何的障碍。交叉路口的绿化种植设计 图 7 滨海行道树的植物配置 图 8 两侧绿化带行道树 环岛路作为城市交通主干道,宽度较大,因此设置为避开车辆使行人能安全过街的安全岛,行人在交叉路口的道路中央可作短时间的停留,岛上行人停留的部分进行方格砖铺装,而其它部分种植草皮或低矮灌木,防止视线遮挡。道路设施景观元素停车场绿化 图 9 交叉路口的配置调研路段的主要停车方式是路边停靠,停车较为方便,但对道路宽度略有影响。为免影响交通,路段沿海设有一个小型的临时停车场,采用路边凹入式的平面布局,但周围并无绿化分隔带,只是简易的水泥铺地。与周边景致相比,略显粗陋,需要种植绿化来改进。可在四周植有落叶及常绿乔木、花灌木、草地、绿篱等,场内可全部铺装。图 10 路边停车位示意图 图 11 港湾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