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讲.ppt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讲.ppt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讲.ppt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讲.ppt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部分第六单元第一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城市与环境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 考纲解读 1 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2 理解不同等级城市功能的差异 一 城市区位分析1 区位因素 山脉 河流 湖泊 海洋 矿产资源地 铁路枢纽 历史继承性 2 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 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 2 城镇较多 3 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沿河 沿湖 沿海地区 4 在 著名旅游地 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点拨 城市区位因素的差异与变化 1 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历史文化胜地 2 城市的分布是与人口 生产力的分布相一致的 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 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3 每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其发展历程中区位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 即城市诞生 壮大 衰落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不同的因素 二 城市土地利用 思维升华1 现代城市中工业区位有何特点 答案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并且趋向于沿主要的交通干线分布 三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 城市功能分区 1 类型多样 2 影响因素 历史文化因素 交通运输状况等 自然地理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商业 服务 金融 贸易 信息 交通运输 2 城市空间结构 1 西方有上图中A B 和C 三种理论模式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和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同时又因地制宜 自由布置 同心圆 扇形 多核心 思维升华2 市中心多形成商业中心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城市地价随离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 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商业活动需要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群 而市中心人流量大 故在市中心商业付租最高 从而形成商业中心 四 中心地理论1 含义 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 2 城镇体系特点 1 城镇规模大小与数量成 2 中心地服务范围表现为以 反比 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 3 高级中心地比低级中心地 4 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 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服务范围大 彼此相距远 数目少 点拨 城市服务范围及其界线 1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其本身外 还包括其周围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2 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3 在非均质地区 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 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考点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分析与评价步骤知识精析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地形 气候 河流 资源 交通 政治 经济 军事以及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城市进行区位分析时 一般要经过三个步骤 1 确定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首先要从城市刚诞生时的情况来分析 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把城市吸引到它目前所在的地方的 其次是要分析对该城市的发展有促进和限制性作用的因素 再通过对多因素作用的大小强弱进 行对比分析 就可以确定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2 考虑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发展早期 军事 宗教等因素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而现代社会中 这些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微弱了 科技 旅游等因 素在过去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小或没有 现在却成了某些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日本因科技而兴起的筑波科学城 一些原来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由于资源枯竭 其区位因素也在发展变化之中 交通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也很明显 如我国的扬州 济宁 等城市曾因临近运河 水运发达而成为当时商贸繁荣的城市 后来又因运河淤塞 水运衰落和偏离京沪铁路等原因而发展缓慢 3 构建城市区位分析首先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 看其在一定区域内的位置特点及其与河流 海 洋 重要交通干线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其次是考虑所在地区的地形 气候 河流等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最后是从资源 交通 科技 经济腹地 人口状况 发展历史 工业基础 国家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城市发展的优势 潜力与不足 学以致用1 读京津唐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试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影响天津市的区位因素 2 随着天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哪些城市区位因素正在发生变化 解析 本题组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 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需要从地形 气候 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 政治 科技 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着手 据图可知 天津位于沿海平原 地势平坦 气候优越 水源和资源丰富 加上便利的交通以及地理位置等 使其发展的条件相当优越 答案 1 自然地理因素 位于沿海平原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便于生产和生活 温带季风气候 深受海洋影响 海河两岸 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 天津附近有丰富的海盐 石油 煤 铁等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工矿业的发展 社会经济因 素 位于京沪 京哈铁路交会处 又紧靠海河入海口 既是沿海 沿河 沿铁路干线交会处 又是 首都门户 和直辖市 这些区位因素都促进了天津市的发展 2 交通 自然资源 政治等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 科技 旅游等因素对城市发展将突显出来 考点2城市功能区及其影响因素母图导航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信息解读 城市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费昂贵 一般为经济地租最高的商业区 外围地区土地使用费较低 为工业和住宅的分布区 城市内部不同地段的土地利用效率不同 地价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经济因素影响下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竞争日益显著 深度链接 1 三种城市功能分区 2 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1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 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2 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 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 进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具体分析如下 市中心 有多条道路穿过 通达度最高 地租最高 形成地租最高峰 一般为商业用地 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 通达度差 地租较低 一般为住宅用地 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 地租较高 形成地租次高峰 多为商业用地 学法指导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判读方法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 立体图 等值线图等 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 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 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 常见类型如下所示 1 坐标图 2 立体图 3 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在判读这类图时 注意抓住距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 从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两方面看 一般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 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区域形成工业区 学以致用2 2011 高考江苏卷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与上图中M 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2 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 土地形状不规整B 交通不便C 远离市中心D 受铁路影响 解析 1 从图例可以看出 从M 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六类 五类 四类 三类 四类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六类 符合图C的地价等级变化特点 2 P区域地价等级为四类 虽然交通便利 也在市中心 但是受铁路的影响 噪音较大 地价比周边地区低 答案 1 C 2 D 考点3城市等级与城市的功能 服务范围 数目 距离之间的关系知识精析1 不同等级的城市 提供的服务种类 服务范围 彼此间距离 数目等存在着差异 具体如下表所示 2 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 等级低的城市不一定具有 城市等级的变化是具有条件的 如位于资源丰富地区 交通枢纽上的城市有条件发展成级别较高的城市 3 在一地区内 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学法指导图解城市等级 城市职能 服务范围 城市数目之间的关系 学以致用3 2012 本溪模拟 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所示城市 A 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B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 乙 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 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B 乙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 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 赢利多 C 丙城市有快餐店 可能没有大酒店 这是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服务范围大D 甲城市规模比乙城市大 提供的服务更高级 因而快餐店数量比乙城市少 但大酒店数量比乙城市多 解析 1 根据图中城市规模可确定应该有四级城市等级 一般来说 城市规模越大 城市服务范围越大 相应城市等级就高 数量越少 而不同等级的城市 服务功能也不相同 一般规模越大 服务功能越强 2 快餐店与大酒店服务功能和等级不同 在城市中的数量也不 同 但总体而言 不论什么规模的城市 快餐店的数量都比大酒店的数量多 是因为快餐店的服务范围小 而大酒店的服务范围大 因此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 可能会没有大酒店 答案 1 B 2 C 1考向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011 高考福建文综卷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 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 解决了80 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 1 2 题 1 该国公共住房 A 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 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 沿快捷 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2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 功能分区 基础设施B 人口分布 产业结构C 土地价格 休闲娱乐D 环境质量 历史文化 思路点拨 1 读图可知 该国的公共住房多沿着巴士线 快速交通线分布 故D项正确 2 图中显示 该国的公共住房除靠近巴士线 快速交通线和站点等公共基础设施外 还多位于工业区与中心城区之间 这样既可方便人们上下班 又可方便购物 故A项正确 标准答案 1 D 2 A 命题立意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考查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这一知识点 解题时要明确公共住房集中地区也是住宅区 难度适中 2考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011 高考山东文综卷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 乙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 1 2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82 2000年 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 1982 2000年 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 最有可能的是 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B C D 思路点拨 1 读图可知 1982 2000年 甲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 度在逐渐下降 乙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逐渐上升 故A项错误 1982 2000年 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在上升 故B项错误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密度不论在哪个地段都大于乙城市 且甲城市的占地面积远大于乙城市 说明2000年甲城 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大 故C项错误 比较甲 乙两个城市 不论人口还是占地面积 甲城市都远远大于乙城市 说明甲城市的等级高于乙城市 故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小 故D项正确 2 根据图中2000年甲 乙两城市的商务楼相对高度可知 甲 城市的M处不是商务楼最高处 说明M处不是中心商务区 故 错误 乙城市的P处是商务楼最高处 说明P处是中心商务区 故 正确 甲城市的N处人口比周围地区多 且商务楼的高度比周围地区高 说明N处分布着卫星城 故 正确 乙城市的Q处人 口数量不比周围地区多 商务楼高度也不比周围地区高 说明没有卫星城分布 故 错误 综上所述 B项正确 标准答案 1 D 2 B 命题立意 本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试题涉及城市人口的分布和随时间推移的变化 城市等级高低与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分布 城市卫星城的分布等等 难度一般 分析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题 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1 从考查内容来看 主要考查城市土地利用与主要功能区 2011年江苏卷 2009年安徽卷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如2011年山东卷等内容 2 从命题角度来看 以城镇布局图为背景 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是命题的常考点乃至必考点 以某城市功能区布局图为切入点 考查功能区的布局及形成原因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命题重点 也是高考的常考知识点 3 从考查能力来看 主要考查读图分析 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对基本知识 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 近年来各地房价迅速上升 使得工薪阶层的买房梦更难实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各地开始兴建廉租房 以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下图为某城市简图 读图回答1 2题 1 图中可兴建廉租房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 选D 廉租房相当于低级住宅 丁地地处郊外 地租低廉 2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用地需要统一规划 下列叙述较合理的是 A 甲地处于市中心 方便人们上下班 可以大量兴建住宅B 乙地交通条件优越 在四个地点中地租最高 C 丙地位于城市边缘 濒临湖泊 环境优美 可兴建高级住宅区D 丁地位于城市郊区 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 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解析 选C 甲地处于市中心 土地租金很高 应以商业活动为主 故A选项错误 四个地点中地租最高的是 甲地 故B选项错误 大型商业区应布局在市中心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故D选项错误 根据丙地所具有的自然环境可以看出 该地距市区较近 故在丙地可以兴建高级住宅区 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承担某种或某几种职能的 大城市往往承担多种职能 服务范围广 因此其人口规模大 城市等级高 读下图 完成3 4题 3 与图中大城市的形成条件最相似的城市是 A 济南B 上海C 拉萨D 北京 4 影响城市规模和等级提升的关键因素是 资源条件 交通条件 地理位置 地形条件 气候条件A B C D 解析 第3题 身兼图中三种职能且具有港口优势的上海 与图中大城市的形成条件最相似 第4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