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荷山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0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2用一支温度计给两个病人量体温,第一个病人的体温为38,在给第二个人测体温时 医生没有甩体温计,第二人的实际体温为37,则测量的结果为()A37B38C38.5D高于38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如图正确的是()A和B和C和D都正确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冒“白气”C深秋,学校操场的小草上有露水D严冬,湖水结成冰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冰雪的消融B初夏雾的形成C深秋草上露的形成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6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7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物质水银煤油酒精水凝固点()38.8301170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8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BCD9如图甲,将温度计插入装有碎冰的烧杯中,把这个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物态变化过程叫液化B冰在t2时刻开始熔化C冰在t3时刻的内能为零D冰在t4时刻的分子动能比t3时刻大10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氧熔点/391064108315153410259272A电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进钢水中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D在256时,氢是固态12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他从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支冰糕,发现冰糕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糕在冒“白气”; 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对上述“粉”、“白气”和“汗”的解释正确的是()A白花花的“粉”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糕冒“白气”是水汽化造成的C茶杯壁的“汗”是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D所述三种现象,都是放热的过程13动物本身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狗的表皮无汗腺,它通过将舌头伸出嘴外加快水分蒸发来降温B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1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15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B都不会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16如图所示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7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再凝华18霜是由下列的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19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凝华B汽化、升华C凝固、熔化D蒸发、沸腾20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这其中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干冰升华,再液化B干冰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C干冰汽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D干冰液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常用的温标是,用符号来表示,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把作为冰点,即0,把作为沸点,即100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37的正常人体温,如果当天气温为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22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三种状态存在,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有关23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热量,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24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剧烈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并且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25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这是因为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热,但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26在我国青藏高原,有的边防哨所海拔在5000m以上,水的沸点不足70,这是因为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7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早晨我们常常会看到铁丝网上的针状的霜;霜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28花生从田中收获后要晒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该怎么晾晒会干的比较快,并解释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2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熔化过程经历了min(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但要继续热30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3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刚从游泳池出来,被风一吹感觉很冷,为什么?蒸发是 过程,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可以加快蒸发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分开始蒸发,风一吹加快了 从而加快了蒸发所以人感到冷(2)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 现象的缘故(3)三个实验小组探究“石蜡熔化规律”“海波熔化规律”“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时间0123456甲温度/9797.59899999999乙温度/35404550556166丙温度/46474848484849根据记录你判断:甲是,乙是,丙是(4)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放入沸水中是95,再放入另一种液体中,读数是23,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32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如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如下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分析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填“有关”或“无关”)【交流评估】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法3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时间(分)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699(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热,但温度(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表格数据纠正后,在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荷山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0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考点】温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或环境温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体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不符合题意;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是温度在25左右符合题意;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略高于0,不会达到25不符合题意故选C2用一支温度计给两个病人量体温,第一个病人的体温为38,在给第二个人测体温时 医生没有甩体温计,第二人的实际体温为37,则测量的结果为()A37B38C38.5D高于38【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第一个病人的体温为38,体温计读数是38,没有甩的直接用来测量第二个人病人的体温,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故选B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如图正确的是()A和B和C和D都正确【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根据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来判断图中操作的正误【解答】解:观察原图可知: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了被测液体;操作错误;操作符合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正确;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操作错误;和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不垂直;操作错误;视线与温度计垂直,符合读数方法;操作正确;所以操作正确的有和故选B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冒“白气”C深秋,学校操场的小草上有露水D严冬,湖水结成冰【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固态的冰雪熔化为液态的水;故A错误;B、仲夏,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发生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学校操场的小草上有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D、严冬,湖水结成冰,是水凝固为固态的冰;故D正确;故选D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冰雪的消融B初夏雾的形成C深秋草上露的形成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判断出属于熔化的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熔化的特点,熔化是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固态变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6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雪融化时是一种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较低【解答】解:当雪融化时,由于是固态的雪变成水,所以这是一个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比下雪时更冷;故选B7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物质水银煤油酒精水凝固点()38.8301170A体温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要使温度计能测量较低的温度,那么内部物质的凝固点得小于当地的温度,结合各物质的凝固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由于水银的凝固点是39,所以体温计和水银温度计不可以测出南极的温度;煤油的凝固点也高于90,所以不能使用;酒精的凝固点是117,低于南极的最低温度,所以可以使用;故选C8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晶体凝固过程的是()ABCD【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是: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其中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中有一水平线段,而非晶体没有【解答】解:A、温度有上升的趋势,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并且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符合题意;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物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9如图甲,将温度计插入装有碎冰的烧杯中,把这个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物态变化过程叫液化B冰在t2时刻开始熔化C冰在t3时刻的内能为零D冰在t4时刻的分子动能比t3时刻大【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2)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3)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分子动能越大【解答】解:A、给冰加热,冰变成水,这个物态变化过程叫熔化,故A错误;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冰在t2时刻达到熔点,开始熔化,故B正确;C、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冰在t3时刻的内能为零,说法错误;D、t4和t3时刻温度相同,分子动能相同,故D错误故选B10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质量增多B冰质量增多C水和冰质量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解答】解: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把冰拿到0的房间里,虽然达到了熔点,但是冰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冰不能吸热,水也不能结冰,所以水和冰质量不变故选C11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氧熔点/391064108315153410259272A电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纯金掉进钢水中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D在256时,氢是固态【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能利用常见的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来判断物质的状态;以及选择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则,测低温的时候,测温物质的凝固点低于被测温度【解答】解:A、钨的熔点高,所以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故A正确B、金的熔点是低于钢的熔点,金掉入钢水中,液态的钢的温度一定高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会熔化故B正确C、水银温度计不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因为在零下38.5时,水银已经开始凝固所以不能使用,故C正确D、由表格知道:氢的熔点是259,在零下256时,氢已经熔化,所以是液态故D错误故选D12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他从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支冰糕,发现冰糕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糕在冒“白气”; 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对上述“粉”、“白气”和“汗”的解释正确的是()A白花花的“粉”是水凝固而成的B冰糕冒“白气”是水汽化造成的C茶杯壁的“汗”是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D所述三种现象,都是放热的过程【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物质由气态遇冷放出热量变为液态的变化是液化,液化要放热;(2)物质由气态遇冷放出热量变为固态的变化时凝华,凝华要放出热量【解答】解: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固态小冰晶附着在冰糕上,形成“粉”,这是凝华现象,水蒸气凝华时要放出热量,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放出热量,变为液态的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白气”,这是液化现象,要发出热量,故B错误;C、冰糕放在茶杯中,冰糕熔化或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使茶杯壁温度降低,低于周围空气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茶杯壁放出热量,变成小水珠附着在茶杯壁上,我们看到茶杯壁“出汗”,这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上述三种现象中都要放出热量,都是放热过程,故D正确;故选D13动物本身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狗的表皮无汗腺,它通过将舌头伸出嘴外加快水分蒸发来降温B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D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蒸发是吸热的狗的表皮无汗腺,它通过将舌头伸出嘴外加快水分蒸发,蒸发吸热,所以可降温泥鳅身上的粘液使表面更光滑,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当壁虎的脚掌压到天花板上,将里的气体压出,内部压强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所以是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骆驼脚掌宽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解答】解:蒸发是吸热的狗的表皮无汗腺,它将舌头伸出嘴外,舌头上的水分蒸发,蒸发吸热,所以可降温A正确泥鳅身上的粘液使表面更光滑,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B正确当壁虎的脚掌压到天花板上,将里的气体压出,内部压强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强,大气压把它的脚掌压在天花板上所以是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C正确骆驼脚掌宽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D错误故选D1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蒸发时温度不升高C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1)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2)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以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3)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不仅可以发生在液体表面还可以发生在液体内部,蒸发具有吸热制冷的作用【解答】解: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只能在特定的温度(沸点)才能发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液体沸腾时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不仅可以发生在液体表面还可以发生在液体内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属于汽化的两种方式,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B都不会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液体沸腾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甲试管中装的是水,烧杯中的水即使沸腾,温度最高也是100,这样的话,即使试管中的水能够达到100,但达到100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不会沸腾;乙试管中装的是酒精,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水的沸点,会从水中不断吸热,会沸腾故选D16如图所示是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在AB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水在BC段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首先通过图象分析水沸腾不同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AB段与BC段有着明显的区别,再对照横纵坐标,寻找这种区别的实质【解答】解:因为水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会沸腾,这一温度就是水的沸点,而且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升高从图象中可以看出,AB段温度一直在升高,因此水还没有沸腾BC段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水正在沸腾故选D17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下列哪种现象()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再凝华【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解答】解: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冷灯泡内壁,在灯的内壁上又凝华,即物态变化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故选D18霜是由下列的哪一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熔化B液化C升华D凝华【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分析霜的形成过程然后与物态变化的定义去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直接凝结而形成的小冰粒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故选D19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能放出热量的是()A液化、凝华B汽化、升华C凝固、熔化D蒸发、沸腾【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1)物态变化有六种形式: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解答】解:六种物态变化中,能够放出热量的是凝固、液化、凝华;故选A20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这其中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干冰升华,再液化B干冰升华,空气中水蒸气液化C干冰汽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D干冰液化,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制造舞台效果的物理学原理的了解: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解答】解:A、干冰升华后以气体二氧化碳的形式弥散到空气中,不会再液化,所以该选项不正确B、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以该选项正确C、干冰从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是汽化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D、干冰从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是液化现象,所以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常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用符号来表示,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冰点,即0,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沸点,即100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37的正常人体温,如果当天气温为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38【考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分析】(1)根据温度的定义、单位填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3)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解答】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常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其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它是这样来规定的: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把沸水的温度作为100;由于体温计的构造特殊,液泡上方有一缩口,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未经下甩不会自动下来,用后再次使用必须用力向下甩正常人的体温低于38,里面的液体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来,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8故答案为:摄氏温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3822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固态物质(或固体)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温度有关【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分析】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物质有体积,但形状不固定;物质的三态变化都与温度有关【解答】解: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固态物质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物质的三态变化都与温度有关,即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温度有关;故答案为:固态;液态;气态;固态物质(或固体);温度23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吸收热量,熔化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解答】解: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答案为:吸收;熔化24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剧烈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并且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吸热使火箭头部温度不致过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熔化和汽化都是吸收热量的,不至于使火箭头部温度过高而烧坏【解答】解:火箭头部的特殊材料是固态,吸收热量变为液态,这个过程是熔化特殊材料的液态吸收热量变为气态,这个过程是汽化故答案为:熔化;吸热25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这是因为冰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晶体熔化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故答案为:熔化;吸;不变26在我国青藏高原,有的边防哨所海拔在5000m以上,水的沸点不足70,这是因为当地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分析】海拔较高的地区,空气稀薄,气压小,小于1标准大气压,并且水的沸点低,低于100【解答】解: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一般情况下,海平面附近的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因此高原地区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小于100,这也是这一地区水的煮沸点低于100的原因故答案为:小于27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早晨我们常常会看到铁丝网上的针状的霜;霜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此过程要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出热量【解答】解: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要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凝华;放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28花生从田中收获后要晒干,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该怎么晾晒会干的比较快,并解释【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都和蒸发的快慢有关【解答】答:放在阳光下晾晒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花生要摊开,可以增加液体的表面积; 这样都可以加快液体的蒸发,使花生干的比较快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6分)2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乙(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经历了6min(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分析】(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可从加热时是否容易使冰均匀受热角度进行比较;(3)根据图象可判断冰的熔点以有读出熔化所用的时间;(4)根据图象的特点可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与吸热情况【解答】解:(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3)分析图象可知,在0时,图线呈水平,此时的温度就是冰的熔点,熔化经历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4)读图丙可知,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乙;(3)0; 6;(4)不变; 吸30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6(2)图丙是老师根据两组同学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选填“升高”或“不变”)(3)由图丙可知,两组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水的质量不同【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温度计在读数的时候,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液面所指示的来读数(2)根据图象及水沸腾时的特点判断出水的沸点;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进行解答(3)同样的装置,水温上升的快慢不同,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解答】解:(1)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即上述三种情况中,甲属于俯视,即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丙是仰视,即读数会偏小即只有B是正确的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其读数为96;(2)由图象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由于沸点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3)观察图丙中的图象可知,两组同学水升温的快慢不同,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故答案为:(1)B;96;(2)99;小于;不变;(3)水的质量不同31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刚从游泳池出来,被风一吹感觉很冷,为什么?蒸发是汽化吸热 过程,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可以加快蒸发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分开始蒸发,风一吹加快了人体表面空气流速 从而加快了蒸发所以人感到冷(2)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升华 现象的缘故(3)三个实验小组探究“石蜡熔化规律”“海波熔化规律”“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时间0123456甲温度/9797.59899999999乙温度/35404550556166丙温度/46474848484849根据记录你判断:甲是水,乙是石蜡,丙是海波(4)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放入沸水中是95,再放入另一种液体中,读数是23,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26【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沸腾及沸腾条件;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1)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汽化要吸热液体蒸发具有致冷作用;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空气的流动速度及液体的表面积有关(2)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3)蜡是非晶体,而海波是晶体,根据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水的沸腾特点进行判断(4)本题依据摄氏温度的规定,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的100等分刻度是均匀的按比例式算出【解答】解:(1)当人从水中出来时,身体表面会有很多水,水会蒸发吸热,降低人体温度;当有风吹过时,使人体表面空气流速加快,蒸发加快,带走身体的热量更多,所以风一吹更冷(2)固体的冰可以之间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3)甲的温度达到99后温度保持不变,可见是水的沸腾过程,所以甲是水;乙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应是非晶体石蜡;丙温度达到48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丙是晶体海波;(4)由于准确的刻度和不准确的刻度都是均匀的,所以对应的长度是成正比的,可以列出比例式: =;解得:X26故答案为:(1)汽化吸热;人体表面空气流速;(2)升华;(3)水;石蜡;海波;(4)2632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二Unit3词汇精讲精炼(原卷版)
- 消防类别面试题目及答案
- 西藏法院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加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温州文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6606-2018人类工效学 车辆驾驶员眼睛位置》
- 龙岩高一联考数学试卷
- 泰安护士面试题目及答案
- 刘家岭小学数学试卷
- 全国初中数学试卷
- 健康传播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承载带行业市场产销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江苏科丽尔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光学电子级粘合剂、4000吨电子级丙烯酸脂压敏胶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测量班部门管理制度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5)解读
- CJ/T 327-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检查井盖
- 产品售后服务方案模板
-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夜市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 医学课堂教学设计核心要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