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计划书_第1页
颐和园计划书_第2页
颐和园计划书_第3页
颐和园计划书_第4页
颐和园计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颐和园计划书颐和园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感知内容1、师:大家看,我们课前播放的这些图片,是美丽的颐和园,它构思精巧,高清雅致,我国所有的园林都可见它的痕迹,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它有许多著名的景观,一道长廊 700多米,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举世闻名,是世界园林艺术中一颗闪亮的珍珠,而也正是因为它的名气,它曾两次招致烧毁。2、师: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作者的浏览顺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去那个美丽的公园细细浏览一番吧。板书课题。播放图 1。二、简单复习生字词1、师:好,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生字词,谁来为大家读一下?很好,大家认为有哪个字比较难写吗?学生可能回答:廊 比较难写。教师范写。2、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是从?,播放图片 3。三、品味文章语言2 / 12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首先向我们展示的哪里呢? 学生答:长廊。播放图片 4、5、6。师:它有哪些特点呢?学生答:长。2、师:不错,形容长的词句通常有哪些呢?大家能不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长廊的长?学生发言,教师重复、比较好的句子。师:在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说长廊很长,而是用了“一眼看不到边” ,然后说“这条长廊有 700 多米长,分成 273 间” ,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播放图片 7。在学生作答时,教师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学生默读课文,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明确,该段先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再从内部介绍长廊,最后说长廊两旁风景宜人,这是分层次描写事物的方法。在教学时,适时板书:长廊:700 多米,273 间,几千幅画,栽满花木。3、讨论:下列句子说明了什么?播放图片8、9、10。图 8 说明画的数量多,种类多。图 9 说明花的数量多,种类多。10 说明了昆明湖和长廊的位置关系。4、师:作者游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播放图片3 / 1212、13、14学生回答:佛香阁:八角形宝塔、半山腰、三层、黄色琉璃瓦排云殿:一排排 、金碧辉煌5、师:说完了排云殿,作者又向我介绍了什么呢?下面请大家阅读第四五段,大家最喜欢哪些句子呢?播放图片 15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读,学生答喜欢的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痕迹。6、师: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这句话,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播放 16、17。这句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哪个字你最喜欢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其从“镜子” “滑” “碧玉”“痕迹”等词语来体会昆明湖的“平静”的特点。作者写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滑过时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是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同时可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滑”字的生动,适时板书:昆明湖、镜子、滑。7、师: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多么安逸。舒适的画面啊!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坐在游船中,去感受昆明湖这种平静的美。 教师配音朗读这句话,学生闭眼4 / 12想象画面。8、师:从万寿山下来,作者来到了十七孔桥,他看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 5 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同桌讨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长堤、小岛,十七孔桥。播放图片十七孔桥,范读: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播放 23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由狮子的数量众多和姿态不一这两点引导学生去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指导学生朗读该句,要求读出民族自豪感。9、师:说了这么多,作者觉得自己把所有的景物都写出来了吗? 学生答:没有。师:他是怎么说的?学生齐答: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图片 24引导学生体会颐和园无尽的美。10、作业。1、试述颐和园整体布局特点 颐和园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有山有水这便是颐和园最初的山水地形。后来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5 / 12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的大的整体布局限定了大的框架。 颐和园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整治活动区、生活区、风景区。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主要的建筑有仁寿殿、乐寿堂、玉兰堂、宜芸馆等。而风景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有佛香阁、排云殿、长廊、十七孔桥、铜牛、知春亭等著名的建筑。这些知名建筑显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使用功能。 颐和园的布局也很好的表现出了空间概念。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地形本身的尺度就很大让人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空间感另外颐和园还巧妙地利用“借景”的手法来实现了空间的延伸。 2、颐和园及周边水系的关系以及园中理水的做法 以杭州西湖作为规划蓝本 北方园林之摹仿江南大致按其规划布局而仿建的颐和园就是仿造杭州西湖而建的。颐和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其一西湖在建清漪园时乾隆把西湖该为昆明湖从元、明以来就是京郊的一处风景名胜区。“西湖景”早就神似杭州西湖的口碑文人笔下亦多以前者直接比于后者的吟咏。并且有好事者也摹仿杭州的“西湖十景”来命名北京的西湖十景。其二当时翁山即后来的万寿山与西湖的位置有北山南水的态势。虽然这种北山南水的关系有点尴尬但这为摹仿西湖造景提供了有利的地貌基6 / 12础。这一点在营建中有为重要。其三乾隆对杭州西湖的喜爱杭州西湖素为乾隆所向往。 建成后的颐和园昆明湖水面的划分同杭州西湖一样都有一条湖堤把水面分成几块万寿山和昆明湖的位置关系与孤山和西湖相同都呈现北山南水的态势大致成南北走向苏堤在西湖中也成南北走向但是颐和园之摹拟杭州西湖并不是简单的抄袭可以说有“本于西湖高于西湖”的园林艺术效果。 造园与水利工程的完美结合 拦蓄西山、香山、寿安山一带的大小山泉和涧水通过石渡槽导入于玉泉山的水系再通过玉河汇入西湖结合兴建颐和园来拓宽、疏浚西湖作为蓄水库这三条水利工程完成后形成了玉泉山玉河昆明湖长河这样一个可以控制调节的供水系统。这个供水系统圆满地解决了通惠河上源的接济保证农田灌溉和园林用水。同时还创设了一条由西直门直达玉泉山静明园的长达十余公里的皇家专用水上游览路线。 昆明湖湖面经过开拓、改造后构成了山嵌水抱的形势。万寿山仿佛脱出于水面的岛山形成的北山南水这样的理想的山水格局湖面往北拓展直抵万寿山南麓龙王庙保留为湖中的一个大岛南湖岛。同时在西北角另开河道往北延伸经过万寿山西麓通过青龙桥沿着元代的白浮堰的引水故道接于北面的清河清河绕过万寿山西麓再分出一条支渠兜转而东沿北麓把原先的零星小河泡连缀成为一条河道“后溪河”也叫做后湖。湖面以东是一望无际的田畴平野7 / 12湖面以西则水泊连绵直抵玉泉山麓衬托更远处的西山群峰。高水湖和养水湖相继而凿并与昆明湖相临因此在前湖不是宫墙这样昆明湖大大扩大了圆明园内的景观使园内园外融为一体。 3、 根据建筑学知识对历史中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不同造型风格的亭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 独醒亭位于湖南省汨罗市玉笥山顶屈子祠前。根据屈原的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称“独醒亭” 。 亭为六角形状花岗石辅基红柱碧瓦彩绘藻井内绘二龙戏珠。该亭始建于汉代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 年移建于此。亭为六角形攒尖顶灰瓦角翼然微翘傲然伸于苍穹。亭为木结构呈铁红色周有靠背栏杆围护。花岗石辅基红柱碧瓦彩绘藻井内绘二龙戏珠天花藻井雕有金龙翔舞生气勃然。亭体不同凡响既古拙宽厚又有壮丽之风。亭前有现代文学宿将茅盾、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独醒亭”匾额。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苏州现存诸园中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北宋为文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称“沧浪亭” 。 “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进行修筑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并作沧浪亭记 。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8 / 12的风格。 沧浪亭为一方形石亭结构古雅飞檐凌空檐下为斗石刻四枋上有仙童、鸟兽及花卉图案。石柱上有石刻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 杜甫草堂亭原型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内的少陵亭而杜甫草堂正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 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成都杜甫草堂正门匾额的草堂二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 兰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寄居处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 鹅池碑亭系兰亭的园林建筑之一位于浙江绍兴为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建。因王羲之爱鹅故凿鹅池。亭中立一镌有“鹅池”的两字石碑 此碑系清同治年间立石头采自东湖碑高 193cm 宽 86cm 厚 28cm。鹅池碑亭在鹅池岸边是一个单檐三角攒尖顶亭。石柱、石梁、亭翼高高向上翘起造型轻巧翩若骛鸿有展翅欲飞之势。亭内有巨碑一方上面刻有鹅池两个大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传为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二人合写。 百坡亭位于四川省三苏公园。南宋嘉定 1214 年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根据苏东坡“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 ”的诗句在眉州修建了百坡亭。9 / 12百坡亭是一座桥亭一九二八年眉山人为纪念苏东坡并希望眉山有更多的东坡式的人物出现在三苏祠瑞莲西池修建了百坡亭。亭长二十米中间为八柱小亭攒尖式屋顶筒瓦房面。亭边设飞来椅供游人临池俯照。每当夏季莲花盛开游人观鱼赏荷趣味甚佳。 二泉亭位于江苏无锡的锡惠公园。二泉开凿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 779 年。有“龙津螭唾”之称。宋高宗赵构曾饮泉于此筑庭池上名二泉亭 。 二泉亭造型纤巧俊秀亭顶饰有双龙戏珠。庭中有辽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天下第二泉”的石碑。 浸月亭原亭坐落在江西九江甘棠湖中系东吴大将周瑜之点将台。后人因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故命名为浸月亭 。 一览亭原建于浙江温州。原名为江山一揽亭 。一览亭又名圣览亭。坐落于金华城区铁岭头附近一处高坡上。这里原是金华城区的制高点东耸八咏楼、天宁寺西布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祠堂南临双溪北濒明月楼、文昌阁一览亭鹤立其中。登高远眺北山芙蓉诸峰蔚然深秀东南数峰如万马奔驰西隅兰江诸山远在天际双溪二水在城下合流西去。四处为山岗、湖泊农庄似在烟云香霭之间寺观楼阁参差排列于山城雉堞之中举目一览无余故名。北京 6 天 5 夜旅行计划书行程安排10 / 126 月 24 日 星期日首都机场 -万商花园酒店6 月 25 日 星期一世界公园 -天坛 -前门大街 -王府井大街6 月 26 日 星期二天安门广场 -故宫博物院 -景山公园 -北海公园 -后酒吧街6 月 27 日 星期三八达岭长城6 月 28 日 星期四颐和园 圆明园 鸟巢、水立方6 月 29 日 星期五返程回家北京自由行计划安排6 月 24 日 星期日13:55 到达北京 前往入住酒店*1.机场大巴 1 线-大北窑【途径五站】-步行至国贸站-地铁 1 号线-八角游乐园站 下车【途径 17 站】-步行至 万商花园酒店*2.机场巴士 4 线【途径 13 站】-公主坟站 下车- 步行至公主坟西站-373 路、436 路【途径 13 站】- 鲁谷路衙11 / 12门口站 下车- 步行至 万商花园酒店补充资料:酒店名称:万商花园酒店 酒店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大街 1 号酒店地理图 及 周边示意图:公交:地铁 1 号线 摆站 621 路 959 路 663 路 622 路 621 路 472 路 527 路 389 路 728 路 941 路 337 路 436 路 373 路 354 路 308 路 958 路 212 夜班住宿费:内部价 1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