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1-2)(I)卷.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1-2)(I)卷.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1-2)(I)卷.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1-2)(I)卷.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1-2)(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试卷(1-2)(I)卷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 . 地球上水量多,不存在水资源不足问题C . 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D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2. (2分)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B .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C .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D . 地下淡水、冰川水、海洋水3. (2分)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 . 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 . 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 . 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 . 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4. (2分)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 pH 试纸上B . 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并边倒边搅拌C . 称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可以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垫有等大滤纸的天平托盘上D .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手拿试管,液体也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5. (2分)小华在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概念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如图,4个位置中,天气最晴朗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的天气系统,将会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B . 乙图中2结构若是传入神经的部分,则可感受外界刺激C . 丙图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低于右边D . 丁图鼠洞中空气流动方向为BCA8. (2分)2016 年 10 月 17 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发生 6.3 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化学沉降(用明矾)消毒杀菌(用漂白粉)自然沉降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 . B . C . D . 9. (2分)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 溶液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D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10. (2分)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 . n的数值是12C . 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D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1. (2分)如图是某人表演的空手“吸”易拉罐魔术。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 . 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尽可能挤出易拉罐和手之间的空气B . 该魔术表演成功的关键是手对易拉罐的摩擦力要大于易拉罐重力C . 易拉罐保持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大气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 易拉罐保持静止时,易拉罐的重力和易拉罐对手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2. (2分)刮大风的天气,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如果迎风走路或骑车,一阵大风刮来时,我们无法用嘴或鼻子吸进空气,但可以向外吐气,当一阵风过去又恢复了正常呼吸,其原因是( )A . 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吸气B . 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小,使人难以呼气C . 风大时,脸上空气压强变大,压得人难以吸气D . 与气压没关系,是人缺乏锻炼13. (2分)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右下图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Bt的水硝酸钾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C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D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A . AB . BC . CD . D14. (2分)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 , 则( ) A . F甲=F乙 B . F甲F丁C . F乙F丙D . F丙F丁15. (2分)2018年12月15日天台天气预报:中雨,降水量8毫米-12毫米,西北风2级,全天气温7-12,当前相对湿度95%。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 . 当日平均气温是 9.5B . 西北风是指东北吹向西南的风C .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D . 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16. (2分)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 .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 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D . 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17. (2分)东阳市气象台某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局部有小雨,温度 1423,东北风 45 级,阵风 6 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东北风”可通过风向标测定B . “阵风 6 级”可通过风速仪测定C . “温度 1423”可通过温度计测定D . “明天多云转阴”说明明天由高气压控制18. (2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图为充分搅拌后的现象,图为加热到50时的现象(不考虑水分蒸发),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N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B . 图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 图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 图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19. (2分)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B、C三种液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A . A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B液体密度最大B .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C液体的密度最大C . 木棍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液体密度最大D . 木棍在C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液体密度最大20. (2分)用刻度尺、塑料碗、大烧杯(底面积为S)等器材测量金属球的体积和质量,他先在烧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碗轻轻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1;将金属球放在塑料碗中,放入球后的状态如图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2;将塑料碗中的金属球轻放入烧杯中,如图丙所示,测出此时烧杯内水的深度为h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金属球的体积是(h3一h2)SB . 丙中金属球受到水的浮力是水g (h2一hl)SC . 金属球的质量是水(h2一h1)SD . 金属球的密度是水(h3一hl)/ (h2一h1)二、 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共7题;共20分)21. (2分)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A、B、C三层中。C是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事_(填序号)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_(填序号)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升高温度上升不同地表的对流层是一样的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剧烈的水平运动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4分)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开头两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水循环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当于水循环中的_环节,“奔流到海不复回”相当 于水循环中的_环节。在三大类水循环途径中,诗中所描述的应该属于_循环。 23. (2分)如图甲所示的覆杯实验中: (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存在_的证据。 (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该同学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抽气机不断从玻璃罩内抽气,原先预计可以看到纸片会掉下来的现象却没有发生。你认为同学A的实验设计思想是否合理?_;分析实验不能达到预计效果的原因是_。 24. (3分)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_,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_。25. (2分)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的浮力为_N,放手后物体将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N。 26. (3分)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_。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 A . 移动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27. (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若t1=20,则A物质的溶解性为_(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如何变成不饱和溶液?_(3)t3时,欲用1000克水分别配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所加溶质的质量从大到小为_。(4)A物质中含有少量B物质,可用_方法提纯。 三、 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共3题;共22分)28. (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 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 。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 (2)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 (4)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 所示,则该小组同学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_ml(取整数)。 29. (8分)小科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 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 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_。(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会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0. (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比较甲、丙可以求出_; (2)比较乙、丁可以求出_; (3)比较(1)、(2)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四、 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31题4分,第32题6分,第33题8 (共3题;共18分)31. (4分)我市地处沿海,风力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各项大型风力发电项目的建设,我市将成为广东省知名风力发电基地。如图甲是某地风力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损等性能,通常用密度_(选填“大”或“小”)、硬度大的复合材料制成;叶片性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由于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而产生_差,使风叶旋转; (3)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发电机是利用_原理,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某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以知道,当风速在V1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发电机组的电功率_; (5)请你根据图象判断,台风来临时,能否给风力发电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_(选填“能”或“不能”)。 32. (6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成分,取50克该废液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绘出右图,其中纵坐标表示沉淀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碳酸钠溶液的质量。请回答: (1)分析图像可知,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_(2)如图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为_(3)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3. (8.0分)工程上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方法是把几个浮筒灌满水,每个浮筒的体积约为0.06m3 , 让这些浮筒都沉到水底,潜水员再用钢索把它们栓在沉船的两侧。然后,打捞工程船上的压缩机开动起来,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就可以浮起来。(水的密度取1.0103kg/m 3) (1)浮筒浸在水中的浮力方向为_; (2)沉船从水底直至浮出水面前,浮力大小怎么变?_(3)每个浮筒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