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_5_第1页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_5_第2页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_5_第3页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_5_第4页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_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学案 【本章概述】 19 世纪晚期到 20 世纪初期是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世界发生,美、德、英、法、俄、日等国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和社会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美、德、英、法、俄、日、意、奥、荷、比、西、葡等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亚洲变成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被列强瓜分,拉美也受到新的侵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非拉人民也开展新的斗争,以挽救民族命运,掀起反帝高潮。社会主义运动也在欧美发展,重要成果是列宁主义诞生。由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激化,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并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建议】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成果、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及影响美、德、英、法、俄、日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特征 2 / 142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列强对亚、非、拉美地区的瓜分日本对中、朝侵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3亚非拉民族运动的发展:亚洲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4列宁主义诞生:列宁主义诞生的背景及经过 5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尖锐化同盟国与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简况及影响 【知识点拨】 1关于垄断组织的形成 19 世纪晚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新的科学技术带来新兴工业如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这些工业生产规模相当大,集中的程度也相当高,所以资本也日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社会财富也集中于这些人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这些大资本家控制一些部门的生产、价格、市场等,获得高额利润。早期垄断组织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均为英文音译),后来还有跨行业的垄断组织康来恩。19 世纪晚期到 20 世纪初期,有名的垄断组织有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的美国钢铁公司、福特财团的汽车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德国电气总公司、西门子公司、克虏伯公司、英国的壳牌石油公司等。 3 / 142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点 列宁在 20 世纪初对当时的帝国主义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提出帝国主义的最基本特征是垄断:“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列宁用一句话来解释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319 世纪晚期20 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的不平衡性 这一时期,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经济发展速度、政治体制、殖民扩张过程等的不同,使政治和经济的不平衡性加剧,矛盾尖锐,难以调和。主要国家简况见4 / 14下表: 可以看出:19 世纪晚期到 20 世纪初期,美国和德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英法发展较慢,德国超过英法。德国统治集团对德国占殖民地较少十分不满,加上德国是军阀的、容克地主的和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军事封建性很强,所以,德国与英、法、俄的矛盾逐步尖锐。德国与近邻、并且历史上有渊源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结成了军事政治同盟三国同盟。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在议会声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则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在未来世纪里,德意志人民不做铁锤,便将做铁砧了。”(1899 年 12 月 11 日演说) 4关于早期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有三次: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 18981899 年,美国挑起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当时,古巴人民正在进行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5 / 14争。停泊在古巴港口的美国军舰“缅因”号因“内部原因”爆炸。美国称“西班牙人炸了美国军舰” ,遂向西班牙宣战。结果美国夺取了原属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等地,并实际控制了古巴。 18991912 年,英国挑起了向荷兰人后裔布尔人争夺南非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的战争,又称布尔战争或南非战争。英国调来 20 万大军打败布尔人。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成为英国殖民地。 19041905 年,日本挑起与俄国的争夺东亚霸权的战争。1895 年,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俄国认为日本夺走了应属自己控制的地盘,便联络盟友法国,又联络德国(德国想占山东半岛),三国共同向日本施加压力。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又交付 3000 万两白银为赎辽费。日本在实力增强后,向俄国“复仇” 。1904 年 2 月 8 日,日本突然袭击俄国在旅顺的舰队,以后又在辽东半岛打败俄国陆军。1905 年 5 月,在朝鲜海峡,日本又打败俄国远征舰队。俄国国内 1905 年革命正在发展。在美国斡旋下,俄国与日本签订和约,承认朝鲜是日本势力范围,割让库页岛南部及附近岛屿,将旅顺大连租借权和东清铁路南段及支线权转让给日本。 5关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斗争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6 / 14高潮,习惯被总称为“亚洲的觉醒” 。 “亚洲的觉醒”出自列宁 1913 年 5 月 7 日发表的一篇政论文章亚洲的觉醒 。列宁指出:“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完全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在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的运动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继俄国 1905 年的运动之后,民主运动席卷了整个亚洲土耳其、波斯、中国。在英属印度,动乱也正在加剧。值得注意的是:革命民主运动现在又遍及人口近四千万的英属印度爪哇岛等荷属殖民地。世界资本主义和 1905 年的俄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几万万被压迫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要求新的生活,要求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 ”这一时期的斗争,中国有 1898 年的戊戌变法、18991900 年的义和团运动、19111912 年的辛亥革命、其后的二次革命(1913)、护国运动(19151916)、护法运动(19171918)等;伊朗有 19051911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有19081909 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有 19051908 年的反英斗争,朝鲜有 190719 年的义兵运动等。 6日本早期对外扩张 1868 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势力发展极快,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朝鲜、中国首当其冲,深受其害。1870 年日本外交官佐田白茅在给政府的建议7 / 14征韩论中就暴露了其野心。佐田白茅称:“全皇国(指日本)为一大城,则若虾夷(指北海道)、吕宋(指菲律宾)、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 1874 年,日本派军队约 4 千人侵略台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率兵到台抗击日军。美英向清政府施压,清朝与日本签约,赔 50 万两白银,实际上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控制。琉球国王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置之不理。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王,改琉球为冲绳县,吞并琉球。 1876 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1882 年又签订仁川条约 ,加紧侵朝。1894 年日本又发动侵略中国战争,割占台湾省,朝鲜半岛从中国“独立” ,实际受日本控制。1900 年,日本又参加了八国联军,与英法俄美德奥意共同侵略中国。第二年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 19041905 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附近发生战争,结果日本夺得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权,割占库页岛南部。1905 年日本又迫使朝鲜签订保护条约,控制了朝鲜内政、外交、军事、立法、司法等方面权力,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 。1910 年,日本勾结朝鲜卖国贼总理大臣李完用,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迫使国王李熙承认。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 【方法指导】 8 / 141生产力发展再次引起社会变革 19 世纪晚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蓬勃发展起来。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新机器、新交通工具、新能源、新动力、新通讯工具的出现使整个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出现。新的无产阶级出现,使工人队伍继续扩大。西方国家形成帝国主义。亚非拉地区进一步遭到侵略,成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世界纳入到一个大市场中,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复习时,可结合政治课上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深对该问题的认识。 2把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与本章内容结合复习掌握 19 世纪晚期20 世纪初期,在世界大变动大发展的局势下,中国历史也呈现许多新情况,如:维新思想发展,反帝义和团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帝国主义加紧侵华(侵略战争、资本输出、瓜分狂潮等)。这些是与帝国主义形成、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列强加紧侵华等密切相连的。复习时,可把已有的中国近代史史实与世界近代史第四章内容结合起来,中外历史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全面的世界近代历史。这样结合起来,也等于又把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复习了一遍。 3注意抓住帝国主义国家特点,分析原因和影响 9 / 14教材介绍了英、法、美、德、日、俄等 6 个帝国主义国家形成时期的特点。复习时要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影响。以英国为例:英国占有 3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曾经拥有世界霸权,工业生产曾超过法、德、美三国之和。列宁称之为“殖民帝国主义” 。德国生产发展和统一以后,向英国霸权挑战;英国殖民地人民不断斗争削弱英帝国的力量。所以,在英、德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间发生了世界战争;印度、埃及、爱尔兰等人民的斗争又打击了英国,缩小了英帝国的地盘。 4注意了解本章历史涉及的地图知识 本章涉及到整个世界的范围,复习时要把地理知识引入。历史教材中的东北亚地图(日俄战争)、亚洲地图(殖民国家的侵略)、非洲地图(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巴尔干地图(一战前夕)、欧洲地图(同盟图与协约国;一战形势)等,应认真阅读,了解地理要素(山、河、海、城、岛、半岛、海湾等)。用这些重要的地理要素联系起相关的历史知识。 【疑难解析】 例 1 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回答:(1)(4)题。 (1)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18 世纪末向外扩展 10 / 14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BcD (3)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由国家主导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 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ABcD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11 / 14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分析:该题涉及三次科技革命,跨度较大。(1)题中“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显然不对。(2)题中“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当为一次工业革命。(3)题中,日本私营企业多数由国营演变而来。(4)可结合政治,第一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答案:(1)c(2)A(3)A(4)B 例 219 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重要原因是() 进行领土扩张和西进运动 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发展迅速 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内战后工业、农业得到较协调的发展 ABcD 分析:本题考查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项是教材列出的,项不是重要原因。 答案:A 例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12 / 14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分析:由于一战双方主要国家都想瓜分世界,并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故可定战争性质。 答案:c 例 4 下列历史事件,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A1905 年俄国革命 B朝鲜义兵运动 c印度国民大会党建立 D20 世纪初土耳其革命 分析:朝鲜义兵运动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是爱国官兵的反日武装斗争。 答案:B 例 519 世纪后期德国和英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成因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分析:此题考查是否掌握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及原因的能力。应分别叙述英国和德国情况。 答案: 英国经济发展速度迟缓,德国经济迅速崛起。 英国作为“殖民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取得巨额利润,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