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_第1页
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_第2页
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_第3页
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_第4页
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第四章 第一节 短暂的隋朝莲山课件m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隋的建立和统一;隋统一的原因及意义;隋朝重要的建设项目:兴建两都,广设仓库,开通运河,修筑驰道;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和隋的灭亡。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隋统一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魏晋南北朝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已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隋的统一就是客观条件和统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以此培养学生联系地发展地看待历史的能力。2通过分析隋朝各项建设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辛勤劳动之上的,以此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探求历史本质的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运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2 / 7国家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它不仅开创了隋朝的繁荣局面,而且为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隋朝既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又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短暂的朝代。隋朝速亡,如秦朝一样是由于暴政。隋末农民战争一举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学要点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隋的建立2隋统一的原因和影响二、隋朝的建设1兴建两都2广设仓库3开通运河4修筑驰道三、隋炀帝暴政和隋的灭亡1炀帝的暴政:滥用民力;征伐高丽;奢侈腐化;严刑峻法2隋的灭亡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隋的灭亡教学重点和难点3 / 7本节重点:隋统一的原因,隋的建设。本节难点:隋国力强,为什么很快灭亡?课时和教具一课时,隋朝疆域图教学过程一、引言分析本章引言包含四层意思:第一层,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来看,同一时期西欧和亚洲的历史特征有明显不同:西欧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期,亚洲则是生机勃勃。由此看出,亚洲历史的发展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第二层,亚洲的生机勃勃具体表现在两个国家,一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隋、唐王朝。还应该强调,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上主要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桥梁作用,使东方文明源源不断传入西方,推动了西方历史的进步。第三层,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交往、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揭示隋、唐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第四层,进一步指出隋、唐在历史上对亚洲,尤其对东亚国家的深远影响,由此说明当时的中国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和巨大贡献。二、隋的建立和统一4 / 71隋的建立,从隋代周讲起。原因:杨坚之父杨忠是北周开国功臣,杨坚本人掌握北周的军政大权,为夺取帝位创造了条件。隋的统一。建议教师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朝代更替表,形象地说明这段历史是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隋的建立和统一。2隋统一的原因,从四个方面分析:(1)联系所学魏晋南北朝内容,说明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条件和因素:从人民愿望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这些都为隋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2)隋文帝即位后, “勤劳思政” ,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这是统一的重要条件之一。 (3)隋朝的强大与此时南方陈朝的腐朽形成明显对比,隋灭陈是历史的必然。3统一的意义。请学生回答隋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前提条件。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三、隋朝的建设5 / 71兴建两都。教材说明两都是隋文帝时修建的大兴城和隋炀帝时营建的东京洛阳。教师要说明三点:(1)两都的兴建是隋朝在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力量的前提下,以此来从事营建工作的。 (2)大兴城的兴建,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规划高超水平的标志,也是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它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影响,堪称“世界第一城” 。而东京洛阳不仅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的重心。尤其是运河开通后,洛阳成为两段运河的衔接点,成为南北经济交流和物资集中的枢纽。(3)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历史名城唐代长安和洛阳,实际营建的朝代在隋而不在唐。2广设仓库。那时,仓库粮食储量之大,令人惊叹。这反映了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隋朝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封建经济日益发达,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农民的见证。3开通运河。讲清以下问题:(1)首先了解开通运河的时间。 (2)看图认识运河的起止地点及中心,并且掌握运河由哪几段组成。 (3)启发学生思考“运河为什么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a运河南起余杭,中经洛阳,北到涿郡,贯通南北,因此有利于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6 / 7b运河各水路交汇处商业日益繁荣,成为繁盛的都会,也是物资和人文荟萃的地方。c运河对后世乃至今天都发挥着重大作用。4修筑驰道。讲清下列三个问题:(1)首先看图了解隋炀帝时修筑的两条重要驰道。 (2)隋炀帝虽为巡游而修驰道,但客观上改善了北方的交通状况。 (3)修整道路,交通便利,促使沿途经济繁荣,而繁荣的经济又促使交通的发展,彼此互为影响,相得益彰。启发学生思考:“隋朝的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对你有什么启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阐述:(1)这些建设项目无疑巩固了统一,繁荣了经济。 (2)隋朝统治者进行的发展经济的建设,是通过压榨人民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繁荣之际,阶级矛盾也日趋激烈了。四、隋炀帝的暴政和隋的灭亡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先启发学生讨论“隋炀帝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最突出的表现在于:隋炀帝对内大兴土木,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大量的劳动力用于非生产上,导致劳动力空前缺乏,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农民起义的爆发。7 / 7关于“隋的灭亡” ,教师应讲清:1隋末农民起义是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局部到全国,最终形成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举起大旗,揭开了全国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封建史籍所谓“群盗蜂起,不可胜数” ,说明农民起义的烽火已遍地燃烧。3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农民军队伍,在中原消灭了大量隋军,切断江都与洛阳的联系,隋炀帝被困于江都,不能控制全国,给隋朝以沉重打击。以瓦岗军为中坚,加上全国各地起义军的配合,隋朝的灭亡已不可避免。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