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西门豹》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西门豹》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西门豹》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西门豹》同步练习(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西门豹》同步练习(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西门豹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3题;共140分)1. (3分)选字组词。溉概大_ 灌_ _括2. (8分)我会比(比一比,再组词)。门_运_庆_带_问_远_庄_常_3. (8分)比一比,再组词。幻_净_桌_执_幼_挣_卓_折_4. (3分)写反义词围拢_ 允许_ 开心_5.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麻烦满意6. (4分)联系句意,说说下面几种脸色各表示什么含义。(1)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土色:_(2)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菜色:_(3)我的小妹妹有着红扑扑的小圆脸。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十分可爱。红扑扑:_(4)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苍白:_7. (8分)按课文西门豹内容填空。 课文记述了西门豹在治理_时,破除了_的迷信,惩治了_及官员,以及_的为民做好事。按_的顺序记叙的,西门豹先_,接着_惩治巫婆官绅,最后_。8. (5分)找一找,组成新字,再组词。 女 委 禾 石 亲斤 更 希 鬼 息_9. (2分)选字填空A.颗B.棵我们家的小院里有一_葫芦。夜晚的天空,无数_星星在眨着眼睛。10. (5分)西门豹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呢? 11. (8分)看拼音,写词语。 hung ww pchu gut d_m fanqi roq dogun gi_12. (4分)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疾:疾病;痛苦;痛恨;急速;猛烈。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_他的爷爷劳累过度,积劳成疾。_当领导的要及时了解老百姓的疾苦。_鲁智深疾恶如仇,三拳打死了镇关西。_13.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今天他可能会来。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14.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乡下人家,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5. (3分)查字典“拆”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部,再查_画,组词_16. (13分)积累园。 (1)日积月累。 _,祸从口出。_,自用则小。八月暖,九月温,_。(2)看到下面的梅花图,我会想到宋代诗人卢钺写的_诗的前两句“_,_”。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诗的后两句“_,_”则蕴含了“_,寸有所长”的道理。 (3)_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_,诸儿_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_,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7. (6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田地_ 人烟_ _的姑娘人口越来_ 磕头_ 开凿_18. (5分)你们觉得西门豹这样说高明在哪里? 19. (13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爸爸告诉我说_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地方_他惊奇地说_谁把我的破被子换走了_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_这个谜比_一寸光阴一寸金_寸金难买寸光阴_还让我感到可怕_比_光阴似箭_日月如梭_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_20. (8分)读一读,写出下边的词语音节。老师_花朵_白鹅_小雨_21. (6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劲:A趣味;B力气;C精神;D神情、态度他的手劲儿真大。 _下棋没劲 , 不如打电脑。 _瞧他那股骄傲劲儿。 _缠:A缠绕;B纠缠;C应付。这人真难缠 , 跟他说了半天,他就是不走。 _这个箩筐缠了几根铁线后,很牢固。 _半天了,他还缠着我不放,我只好给他钱,打发他去买火柴。_22. (8分)辨字组词。捕_ 吞_ 搭_ 沙_铺_ 蚕_ 塔_ 吵_23. (5分)修改病句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增长。二、 阅读题 (共1题;共13分)24. (1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年之后(1)老者在树上钉钉子有什么目的?他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_(2)与漫画中的老者所犯的错误最为接近的一项是_ A . 杞人忧天B . 守株待兔C . 刻舟求剑D . 南辕北辙(3)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 (4)文言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B舟止 ,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_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 _这个故事启示我们_,成语_就是出自这个故事。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3题;共140分)1-1、2-1、3-1、4-1、5-1、6-1、6-2、6-3、6-4、6-5、6-6、6-7、6-8、7-1、8-1、9-1、10-1、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