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分类法、模型法等,以下用到模型法的是( )A . 根据生物能否进行光合作用分为植物和动物B . 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C .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D . 将一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轻轻靠在发声的音叉上,乒乓球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2. (2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 1.63米=1.63米100厘米=163厘米B . 1.63米=1.63100厘米=163厘米C . 1.63米=1.63100 =163厘米D . 1.63米=1.63米100 =163厘米3. (2分)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的周长时,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然后在纸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两孔之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圆柱体的周长( )A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B . 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C . 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D . 实验方法没有错误4. (2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26cm的是( )A . 教室黑板长B . 双人课桌长C . 物理课本长D . 铅笔芯直径5. (2分)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 . 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C .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D . 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象竹子6. (2分)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将香菇菌种经无菌操作后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组;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 . 水分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B . 培养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C . 磁场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D . 光照对香菇生长是否有影响7. (2分)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5kgB .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C . 拿起2个鸡蛋的力约1ND . 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8. (2分)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B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D .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9. (2分)对体温计进行消毒时,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A . 用酒精外焰灼烧B . 用医用酒精棉花擦拭C . 用沸水冲洗D . 在沸水中煮一定时间10. (2分)一块玉米地里 出现了几株白化苗,不久它们就死亡了,其根本原因是( )A . 幼苗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 . 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养料C . 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水分D . 幼苗生长的地方光照不足11. (2分)生物在生存发展中,形态结构会发生一些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下列生物的特征不是与干旱环境相适应的是 ( ) A . 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B .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C . 仙人掌的茎变得非常肥厚,叶成刺状D . 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12. (2分)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B . 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 . 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D . 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13. (2分)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 ( )A . 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B . 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C . 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D . 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14. (2分)海洋用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质量,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质量为66.6g,后来同桌小媛指出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质量应是( ) A . 60.6gB . 65.4gC . 53.4gD . 63.4g15. (2分)张大妈播下花生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水浸田,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 A . 温度较低B . 缺少阳光C . 缺少空气D . 缺少肥料16. (2分)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 )A . 甲最长B . 乙最长C . 丙最长D . 一样长17. (2分)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仙人掌的叶片变成了刺状是为了适应高温环境B . 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C . 影响喜马拉雅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D .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与水分因素密切相关18. (2分)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下列关于“错误的操作”导致结果的偏差中,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错误的操作结果A用皮卷尺紧贴沙坑面测量某同学的跳远成绩偏大B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C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D测量铜丝的直径时,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缠绕紧偏小A . AB . BC . CD . D19. (2分)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0. (2分)正确使用物理实验器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器材所指示的数据,读数正确的是( )A . 电流表:2.40AB . 天平:62.4gC . 温度计:17D . 速度表:70m/s二、 填空题 (共13题;共41分)21. (4分)实验室配制溶液时,有以下操作:溶解 称量 计算 装瓶存放,贴上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现欲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操作步骤为_(填序号)(2)溶解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有_、_(3)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或“”)5%22. (2分)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冰块,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的指针向 _倾斜了,原因是_。23. (4分)分析下列语句,说明它们分别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_花朵受昆虫刺激而收拢_千里之堤毁于蚁穴_大树底下好乘凉_24. (4分)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古埃及石刻上已有所记载。(1)“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2)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_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3)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形成_。(4)小麦幼苗能独立生长的标志是_。25.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辽阔的草原上,鹿群在自由自在地吃着青草,人们在草地上尽情地唱歌、跳舞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和土壤等,让小草长得很茂盛但如果鹿群大量增加,或人类过度对资源进行开发,都可能使草原遭到破坏影响草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_影响草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_影响鹿群生存的生物因素有哪些?_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的生存可以_环境26. (5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 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_(3)制定并实施探宄方案:在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静置两分钟,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在此实验中设置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的目的是_(4)分析结果,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5)做完实验后,怎样处理鼠妇?_27. (2分)蹦极是一项极限体育运动,如图所示,A点最高点、B点为弹性绳自然伸长的位置,蹦极人在C点受弹性绳的弹力与自身重力相等,D点是能下落到的最低点在蹦极人从A点下落到D点的过程中,_(填“B”、“C”或“D”)点动能最大,在这个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_能(不计空气阻力)28. (5分)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种植有大片水稻,除此之外还有蛇、青蛙、昆虫、杂草等请问影响其中一棵水稻生长的生物因素有哪些_、_、_、_、_ 29. (1分)距今79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了多细胞藻类,并不断出现大量繁殖,它们光合作用所放出的大量氧气中的一部分在大气层上层被进一步氧化成臭氧,从而使生物从海洋向陆地登陆生活成为可能。在生物与环境关系上,这事例说明了_。 30. (3分)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线,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_。31. (1分)称量物体质量时,天平盘中有50g砝码一只、l0g砝码一只,当移动游码至2.4g刻度时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g32. (2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cm,若想要使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可采取的方法是_。 33. (4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 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 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该量筒的最小刻度为_。 (2)你做此实验将选择_(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3)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比较大的是_,理由是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1分)34. (6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J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_和_。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 .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B .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C .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D .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35. (8分)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橡皮泥形状长方体圆柱体圆环形碎块橡皮泥质量m/克28282828(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 (3)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 . 类比法B . 综合法C . 归纳法D . 等效法36. (3分)下图为几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示意图。试分析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图注:1、不透光锡纸筒;2、不透光锡纸小帽;3、不透光罩;4、切去尖端;5、琼脂块;6、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1)比较 A、B和D三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在这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实验组是_(填相应的字母)。 (2)为了得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的生长”的结论,可以比较哪二组实验?_(填相应的字母)37. (4分)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_。 (3)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_B处(填“”)。 (4)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