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 10cm/sB . 9cm/sC . 8cm/sD . 7cm/s2. (2分)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 . 地球B . 太阳C . “长征七号”D . “天宫二号”3.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都能发出声音,让我们听到B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 .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D . 动听的音乐永远不会是噪音4. (2分)如图所示,“狼外婆”叫门时,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 音调B . 响度C . 振幅D . 音色5. (2分)教学楼的楼道里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要求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角度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的( )A . 音调B . 音色C . 响度D . 速度6. (2分)录音棚的墙壁通常装有皮质材料的软包,如图所示,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 减弱声音的反射B . 增强声音的反射C . 增大声音的响度D . 提高装饰的效果7. (2分)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四个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位置摆放正确的应该是( )A . B . C . D . 8. (2分)如图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象,以下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是非晶体B . 在ab段之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 在bc段处于沸腾状态D . c到d是熔化过程9. (2分)自然界中水所发生物态变化的实例,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A . 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 太阳升起薄雾散去C . 路边小草上出现霜D . 玻璃窗上冰花消失10. (2分)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B . 欧姆:焦耳定律C . 焦耳:安培定则D . 安培:欧姆定律11. (2分)泰山女儿茶驰名中外,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是茶叶的升华现象B . 泡茶时,水面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现象C . 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 .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二、 多选题 (共2题;共5分)12. (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只能靠空气传播B .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形成的C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D . 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无关13. (3分)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 . 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 . 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 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三、 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14. (3分)人们无法凭肉眼看到物质内部的微小结构,对此,科学家们想出的有效方法是根据_的现象提出一种_的猜想,再_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15. (2分)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符号_表示16. (5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棉花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和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_,_(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左右,声具有_17. (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两个实验,图甲所示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图乙所示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 18. (2分)如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图乙的温度为_19. (2分)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先听到的那次响声是从_传来的;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 , 则声音在钢中的速度v钢=_。 四、 综合题 (共2题;共20分)20. (10分)一司机驾驶桑塔纳牌轿车于上午10时正从甲地进入“京沪高速”入口处时看到路边立有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又看见路边立有如图乙所示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10时30分,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泰安?21. (10分)“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加热. (1)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现象如何形成?煲盖跳动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2)为什么盅内的汤不会沸腾? 五、 实验题 (共3题;共17分)22. (7分)两个同学做“测平均速度”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图中秒表每格为一秒,(1)该实验的原理_;(2)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和_,对应的实验器材有_和_。 (3)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m/s,小车通过下半路段的平均速度v3=_m/s。 23. (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中a、b所示则 (1)图中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时间/min56789101112温度/9193979898989898(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 (3)小明在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则小明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当之处_ (4)小明实验时发现,水的沸点低于10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图丙_(给一种原因即可) 24. (5分)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六、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25. (5分)一辆汽车以30 m/s的速度向山崖前进,司机鸣笛后继续前进,5s后听到回声,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多选题 (共2题;共5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