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B卷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初中科学实验中,需要使用0.9%的生理盐水作为试剂的是( ) A . 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B . 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C .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D .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 (2分)下列长度接近1cm的是( )A . 课本的厚度B . 铅笔的长度C . 课本的宽度D . 茶杯的高度3. (2分)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 A . 相同B . 不同C . 相似D . 随意4. (2分)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 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活动B . 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C . 在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D . 用声波干扰水中的海豚,观察海豚的反应5. (2分)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 . B . C . D . 6. (2分)(2015丽水)规范的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熄灭酒精灯 B . 倾倒液体C . 过滤泥浆水 D . 滴加液体7. (2分)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 .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 . 科学的观察不需要测量D .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8. (2分)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 . 或B . 或C . 或D . 或9. (2分)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家蚕详细研究家蚕的发育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是( )A . 调查法B . 观察法C . 模拟法D . 搜集资料法10. (2分)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 . 取一定量的粗盐B . 溶解C . 过滤D . 蒸发11. (2分)在科学学习中,对数据的估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毫米B . 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克C . 教室的体积大概是200分米3D .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12. (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分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取样品,加入碳酸钠溶液B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将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体C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 滴加稀盐酸,直到刚好无气泡产生A . AB . BC . CD . D13.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 . 进实验室前一定要对即将进行的科学实验进行充分预习B . 通过品尝来确定实验室中某种试剂的味道C .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一些不太容易被肉眼看清的物体D .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要先预热二、 探究题 (共12题;共40分)14. (2分)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细胞类型增值代数端粒酶活性正常体细胞5060无癌细胞无限有实验步骤:将癌细胞平均分成A、B两组;_;纪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结果预测及分析:_。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15. (3分)(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材料:酸碱调节剂钾肥附近的土壤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大花盆3只 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实验过程: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请回答:(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 的。A . 提出问题B . 建立假设C . 得出结论(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3)请在右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4)小明建议爸爸在此荒地种植西瓜时,应追施适量的_(用化学式表示)和钾肥进行改良。16. (3分)为了探究碱的性质,甲乙两组同学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通人CO2气体。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甲组同学认为CO2能与石灰水反应,但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而乙组同学认为CO2也能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 (1)为证明自己的现点,乙组同学又设计并做了以下实验: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并从甲图中选出正确的制取装置_。(填“A”或“B”)收集一瓶CO2气体,注入烧碱溶液后立即塞上带有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如乙图所示),振荡后观察刊瓶内气球膨大。由此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2)甲组同学提出反驳:因为CO2会溶于水,所以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即用_代替烧碱溶液进行实验,如果观察到气球膨大程度_(填“增大”或“减小”),才能最终证明乙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17. (3分)下文是某学生从对棒棒糖溶解速度的观察引出的思考,试根据下文所叙述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棒棒糖为何溶得快一次,弟弟在吃棒棒糖时,把糖浸在水杯里玩,由于棒还拿在弟弟的手里,棒棒糖只能浸在水的上部。我发现被溶解的糖不断往下流,看上去溶得很快,马上联想到平时放在水中沉底的冰糖好象没有溶得这么快。我当即让弟弟把棒棒糖放在杯底,观察了一段时间,觉得溶解的速度慢多了。难道深度也会影响溶解的速度?为此,我与同学做了下面的实验。实验器材:6只500毫升量筒、细棉线、晶体糖(1.5cm1.5cm 1.5cm)、自来水实验步骤:往各量筒中加入500毫升自来水;用细棉线一端将晶体糖系好,另一端与木棒系好;将糖放入量筒中。木棒架在量筒上,调整糖块位置到各个预定的深度(如表所列);实验时测得室温为26;分别记下每次测量的结果(见下表):量筒编号ABCDEF离液面的深度1.5cm4 cm8 cm12 cm16 cm20 cm完全溶解的时间1小时12分1小时19分1小时32分1小时46分2小时5分2小时24分(1)在6组实验中需要控制使得各组都相同的变量有_;(至少填出两个) (2)从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 18. (3分)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呼吸,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第一步:选取15条大小、活力相同的金鱼,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第二步:三组金鱼分别放入溶氧量不同的三个鱼缸中;第三步: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实验组溶氧量饲养环境一分钟每条鱼鳃盖开合的平均次数浮头现象甲6mg/L去除氯气的自来水110浮头次数多乙8mg/L去除氯气的自来水73浮头次数比甲组少丙10mg/L去除氯气的自来水58不浮头(1)兴趣小组设计此实验过程是基于何种假设?_(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雷阵雨前,鱼塘里的鱼“浮头”次数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19. (3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 (2)制取气体时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有_(填字母)。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可选择A或B,用B装置的优点之一是_。 20. (4分)菖蒲是一种湿地植物,菖蒲幼苗对污水是否有净化作用呢?某研究小组利用如下材料展开研究:不同地点采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普通池塘水(可视为正常水样)3种水样,菖蒲幼苗若干,透明玻璃缸若干个,测定BOD的设备。(注:BOD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BOD越高,则表明污染越严重。)【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设计要求步骤一:测定实验用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的BOD。获取实验证据步骤二:取3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三个缸分别标上1号、2号和3号。取材编号步骤三:1号、2号、3号缸中分别倒入5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并分别放入5株大小、长势相似的菖蒲幼苗。处理对照步骤四:将三个缸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同且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重新测定各缸水样的BOD。获取实验证据步骤五: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以上),记录数据求平均值。增加实验可靠性(1)步骤三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选填“1号缸”或“2号缸”或“3号缸”) (2)若实验结果是_,则说明菖蒲幼苗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21. (4分)小曹与小宛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质量相同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初始温度为 _。 (2)按照计划操作,小曹与小宛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10203040150180泡沫塑料组水温/80645550412120棉絮组水温/805643 282020分析两组水在第150mn到180mi水温的变化可以知道他们做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 _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水在降温时是有规律的,根据水在降温时的规律,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 . 46B . 43C . 39D . 35(4)小曹与小宛是采用了“在相同时间内比较水温下降了多少”的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你还可以采用 _方法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5)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你认为小曹同学在测量温度的时候,选择是_温度计。(水银或酒精 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22. (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之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世界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某科学探究小组因考虑到“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他们做了几组实验。 (1)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白色膜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由表1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决定的。(2)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大棚外膜的颜色蓝色无色紫色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温度363636一天中棚内的最高温度385030光的通过量90%98%50%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_色更好。23. (3分)(2012金华)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小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收集唾液并与蒸馏水按11的体积比制成唾液稀释液;步骤二:取可溶性淀粉1克,放入烧杯中,加入99毫升,搅拌,缓慢加热,溶解,制成1%的淀粉溶液并冷却至室温;步骤三:取4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按表中物质的量依次加入各试管并振荡,放置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浴中保存10分钟;步骤四:取出试管,分别滴加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溶液的变化情况如表。试管编号ABCD加入物质淀粉溶液/毫升4444蒸馏水/毫升2000唾液稀释液/毫升0222保存温度/37371000保存时间/分10101010加入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变蓝变蓝(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2)收集唾液的方法是_;(3)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所支持的实验假设是_。24. (4分)查阅资料发现,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为了验证该信息并进一步探究硫酸铜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粒子,小明进行了如下分析及实验。 (1)验证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要确定硫酸铜溶液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外,还需要验证在化学反应前后硫酸铜溶液的_不变。 (2)探究硫酸铜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粒子的实验设计(已知H+对本实验无影响): 硫酸铜溶液中有三种粒子,其中的Cu2+、SO42-都可能起催化作用。步骤一: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步骤二: _;步骤三: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得田结论。(3)工业上可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硫酸铜。现有如下两种方法: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Cu CuO CuSO4。小明认为方法比方法要好,请简述理由_。(写出两点)25. (5分)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I-)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唾液,然后摇匀。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试管号1%淀粉溶液1%稀硫酸蒸馏水碘液12mL01mL2滴22mL1mL02滴(1)小金的对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说明理由。 _。 (2)小金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 _。 (3)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金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_。 (4)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柯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 _。 三、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26. (3分)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CH4所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