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金丰中学高三文化经典复习训练(3)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注子华:即公西华。 冉子:即冉有。 釜:古代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庾:古代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古代一秉等于十六斛,十斗为一斛。 原思:即子思。宰:家宰,管家。邻里乡党:古代25家为里,500家为党,12500家为乡。此处指子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孔子对冉有为公西华请求补助粮食与给子思俸米分别取什么态度?(3分) 请从孔子的态度中,概括孔子助人所遵循的原则。(3分)2.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注】要:通“邀”,求取,追求。(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爵”指仁义忠信等,孟子认为这些是天然值得尊崇的。B.“人爵”则是偏重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完全靠人委任、封赏或世袭取得。C. “天爵”、 “人爵”思想,与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贯通为一体,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D.孟子所谓的“天爵”,是一个追求的过程、修炼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逐渐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2)这段话主要讲了“天爵”“人爵”,请根据选段谈谈你对“天爵”和“人爵”的看法。(3分)答: 3. (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共6分,每小题3分) (甲)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孟子告子上) (乙)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 【注】蓰:五倍。蒸民:众民。彝:常。(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C.文中孔子对诗经的赞叹说明,孔子也认为万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4阅读下面论语有关选段的内容,回答问题。(6分)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注】孳孳:同“孜孜”,勤勉。彀率:拉开弓的标准。引:张弓。发:发箭。(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要根据受教育者才智的高低来传授不同程度的内容,比较高深的学问只能传授给中等以上才智的人。B、公孙丑认为“道”虽然至高至美,但会让人觉得难以企及,因此建议降低标准,以鼓励从学者不断地努力上进。C、孟子以高明的工匠和神射手弈都不改变技术标准为喻,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D、善于教射箭的人,拉开弓只作跃跃欲射得姿态,而不把箭射出去,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教人学道要善于启发引导。(2)从以上两个选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样体现“中道而立”的思想?(3分)5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九)注 或:同“惑”,怪。王:有的研究者认为是齐宣王。数:技艺。(1)对文段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足以让人感到奇怪。B文段用“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弈秋诲棋”两个比喻来论证问题。C由于大王穷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规劝他闭门思过。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棋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棋艺远不如前一个。(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和上面选段孟子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请结合上面选段孟子的话,谈谈你的理解。答: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注】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的“恕”的理解。7.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注】达:通达,显达。闻:有名望。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1)子张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2分) (2)请简要分析孔子在与子张对话时所阐述的观点。(4分)8.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1)儒家着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对物质生活的沉溺。下列引文中,并非陈述此种意旨的一项是( )(3分)A、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C、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D、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2)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注】南宫适:适,同“括”,即南容。羿:传说中的射箭能手。奡(o):传说中寒浞的儿子,后来为夏朝中兴之主少康所杀。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禹稷:禹,夏朝开国之君,善于治水。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种植庄稼。问:南宫适为什么能够得到孔子的赞扬?(3分) 2012届金丰中学高三文化经典复习训练(3)参考答案1.译文(1)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2)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2.答案(1)答:不愿意多补助公西华粮食,而愿意多给子思俸米。(2)答:君子周急不继富,即助人应当讲求“雪中送炭”,而不能“锦上添花”3.(1)B项 获得“人爵“也需要通过人的勤奋努力和成就等。(2)【答案示例】孟子把追求个人的功名利禄比作追求人爵,而把向人间散播仁义忠信,无私奉献比作追求天爵。我认为追求天爵优于追求人爵,因为前者一方面可以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还会生出无尽的快乐;后者会生出种种烦恼痛苦。【参考译文】孟子说:“有天赐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义忠信,不厌倦地乐于行善, 这是天赐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水天渠成地获得人授的爵位。现在的人修养天赐的爵位,其目的就是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丢弃了天赐的爵位。这可真是糊涂得很啊!最终(他的人爵)也一定会丧失的。”4.(1)C.解析: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则规律,民众把握了常规,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话并不能说明他也认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2).示例一: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主张人要向自身探寻这些美德,并且坚持不舍,就会成就“懿德”;而如果舍弃了,就可能沉沦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说过“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给予的,对它的探求,如果寻求就能得到,舍弃就会失去,那么对“仁义礼智”的探求就属于有益于得到的探求。5.(1)C(“意在说明教学的标准定得高,才能提升笨拙的从学者的能力”有误。(2)“中道而立”就是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从学者才智水平的高低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正是中道的体现。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启发到位又不要包办代替,这种恰到好处的指导也是中道的体现。6(1)答案:C。(2)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专心、恒心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的的关键所在。参考译文 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讲解。另外一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来了,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另一人一起在学,却不如人家学得好了。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7 (1)孔子认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可见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同时孔子强调,仁德的人应该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要帮助别人有所建树。如此看来,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到让他人好,要尽社会责任。 (2)孔子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7(1)子张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和礼义。(2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孔子从内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对人谦恭有礼,才算的是真正的通达。(4分。意思对即可) 翻译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8(1)A(A句的理解:就礼节来说,奢者流于浮华,俭者嫌于质朴;但如果两者取其一,宁可质朴些。因为礼节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A句与“着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对物质生活的沉溺”的意旨无关。)【参考译文】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单位内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风湿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分享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练习题)自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面试宝典市场策略与团队管理模拟题集
- 2025年交通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考试题目公开
- 2026届山西省临晋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桡骨骨折病人护理
- 贵州省铜仁市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 人力资源员工旅游活动方案
- 日照市东港区禹海红旗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与良种繁育示范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 外贸报价单英文模板excel报价单表格模板
- 夜间专项施工专项方案
- 糖尿病足病历讨论
- GB/T 20028-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应用阿累尼乌斯图推算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
- GB/T 13008-2010混流泵、轴流泵技术条件
- GA/T 1499-2018卷帘门安全性要求
-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课件
- 气道评估与处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