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二)莲山课件 k设计方案(二)第一课时三维目标1.反复朗读,体会本诗的意境美。2.了解象征的有关知识。导语设计播放持油纸伞幻灯片,导入新课。文本解读信息筛选本诗写了哪些意象?明确:1.雨巷。作者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濛濛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2.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作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暮春,寂寥的雨,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塑造了一个撑着油纸伞在2 / 14风雨中独立销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3.丁香。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能力提升“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有句俗语叫“文如其人” 。作者戴望舒是怎样一个人呢?明确:雨巷产生的 1927 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黑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看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 年 3 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3 / 14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恼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 ,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离开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合作探究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明确:意象:“雨巷” “我” “丁香” “姑娘” “太息般的眼光” “颓圮的篱墙”在诗中,这些形象形式上各自独立,但却使我们觉得形象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共同具有某些东西,构成了一种特殊关系。拓展探究1.本诗深受象征主义的影响,课外搜集材料,对本诗的象征主义特点进行探究。4 / 14明确:戴望舒早期的创作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象征愁心。 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气息。 “丁香空结雨中愁” ,没有比“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 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的想象。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形象。 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5 / 142.探究雨巷的音节特色。明确:(1)总体节奏:舒缓悠扬。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行首。 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有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第四节“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也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2)诗歌的压韵。雨巷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节押“ang”二到三次,如“雨巷” “悠长” “彷徨” “姑娘” “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的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6 / 14也是音节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服务的。(3)雨巷不但使用“ang”的韵尾,而且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加深幽深空蒙的意境。“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了诗人追求美好理想,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4)诗歌的用词。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 “愁怨” “凄清” “太息” “凄婉” “颓圮” “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 “芬芳” “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诗中主要意象的分析和音节特色的探究,深切体会到了这首诗的含蓄美、画面美和音乐美。作业设计7 / 141.优秀的篇章总有较强的音乐性和韵律感。这首诗在音节上灵动变化而又富有生命力,读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给人以音乐的享受。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注意它的节拍、韵脚和词句的排列形式。并从诗中选一节,进行朗诵比赛,并谈谈获得了怎样独特的审美快感。2.把握一首诗,要从意象着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沾染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雨巷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朦胧,为了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作者采用了哪些意象?板书设计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象征(理想)设计方案(二)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学习再别康桥 ,侧重欣赏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2.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主题。教学设计导语设计“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学史的新篇章。新思想新观念的出现,必然呼唤着表达形式的革新,于是新诗应运而生了。此时的中国诗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用8 / 14新的诗歌样式抒写心中的灵性并产生了众多的诗歌流派。活跃于 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诗坛的新月诗派便是其中之一。以诗歌奉献于个人理想的个人主义诗人徐志摩就是这个诗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再别康桥 。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徐志摩(1897-1931) ,原名徐章垿,浙江海宁人。1931年 11 月 19 日,因飞机失事遇难。1918-1922 年先后在美、英留学,旅英期间开始写作新诗。他创作丰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他一生留下 4 部诗集: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云游 。徐志摩是个个性主义者,他有“单纯的信仰” ,信仰个性绝对自由的理想,他为理想奋斗,一生都在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的表现,向往英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是,当时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也好,超阶级的人性和自由也好,与时代潮流是相悖的,最后徐志摩“流入颓废的怀疑”之中。四部诗集真实地记录了徐志摩由“单纯的信仰”逐步变为“颓废的怀疑”的过程。康桥,现通译“剑桥” ,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 1920 年 9 月离开美国到达英国,在剑桥大学皇家学9 / 14院做旁听生学习政治,于 1922 年 8 月下旬离英回国。这期间和稍后,他写了诗康桥西野暮色 (1922) 、 康桥再会罢 (1922) 、 康河晚照即景 (1923) ,1926 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 年秋,徐志摩再到英国,重访剑桥大学,并于同年 11 月 6 日回国途中在轮船上作再别康桥这首诗。2.基础积累识记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青荇()长篙()浮藻()漫溯()斑斓()笙箫()信息筛选1.学生再读全诗,注意诗歌的韵脚,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明确:全诗共七节,先后用了“” “” “”“” “” “” “”等韵脚。诗歌从整体上看,用韵不一致,但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自然会有一种旋律感。这也正是徐志摩乃至整个新月派诗歌音乐美的追求和实践的体现。2.学生三读全诗,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明确:本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字(间夹八字句) ,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有种建筑的美。10 / 14(解说:反复诵读是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以上通过三次朗读,学生对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是很容易感受到的,同时也为理解内容奠定了基础)3.学生结合注释默读诗歌,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梳理诗歌结构。明确:第一节: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康河的情景;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第五节:写诗人流连忘返,泛舟放歌的情形;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第七节:呼应开头。合作探究1.提问并讨论:第二、三、四、五节在表现诗人情感上的层次是怎样的?从整体上看诗人的情感特点是什么?明确:首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欣喜和眷恋的心情,视金柳为新娘,康桥魅力无穷;其次,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诗人与康桥柔波融为一体;再次,写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 ,康桥是诗人的精神家园;最后,写撑篙泛舟,在星辉里欢快放歌。四节诗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情感步步升腾。总的来说,此时11 / 14诗人的心情该是兴奋而热烈的。2.提问:诗中写道“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又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阅读一、六、七节,试想诗人此时的心情如何?明确:写诗人悄悄别离康桥时的苍凉与无奈,只好静思默想,用无声把这种心情推向极致。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又是凄婉而哀伤的。3.学生讨论:上述诗人的感情反差是怎样造成的?这种反差又说明了什么?出示投影:徐志摩是个至性至情之人。他的至性至情就融化在他一生对于“爱、自由、美”的顽强不悔的追求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徐志摩是位纯情的理想主义者, “爱、自由、美”是他人生理想的全部内涵。 (霍秀全理想主义的深情告白)1921 年春,徐志摩横跨英吉利海峡到康桥是为了师从哲学家罗素,虽未能如愿,但罗素的思想对其影响确实很大。罗素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东西。 ”(我的信仰 )徐志摩在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人是自然的产儿,就好比枝头的花与鸟是自然的产儿;这是极肤浅的道理,当然。但我要没有过康桥的日子,我就不会有这样的自信。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12 / 14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命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徐志摩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在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他曾希望中国也能生一个像西方资本主义那样的宁馨儿,渴望祖国也能建立起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但事与愿违,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不可能实现他的希望。学生通过阅读以上材料,经教师点拨后明确:诗人情感的巨大反差,是他从梦想跌入现实后心理轨迹的真实体现。康桥夕阳中的金柳,碧绿的水草,以及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构成的康河晚景,正如诗人自由的理想王国,它给了诗人多少欣慰与兴奋!当诗人“梦”回故里,祖国残酷的现实又使他不得不与“理想王国”作深情的告别,哀伤之情油然而生。解说:对本诗情感基调和主题的理解是本诗解读的一个重难点,教师应补充一些与诗人相关的资料,从对诗中物象的分析中窥视诗人的情路历程,也可提供一些其他观点供学生讨论。如职高新教材在“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极浓的诗。首节起笔三个轻轻的 ,写出了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感情,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轻柔缠绵的基调;中间四节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渗透了诗13 / 14人无限的情思;第六节是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铁厂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钠与水酸的反应课件
- 原监理合同作废补充协议
- 人工养殖合同协议书模板
- 卖树砍树合同协议书范本
- 公司转让个人的合同范本
- 债务债权合同解除协议书
- 临时聘用工人合同协议书
- psim软件授权协议书
- 吊车吊装协议书合同范本
- 儿童眼保健知识课件
- 《Unit 6 Find your way》教案-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5年茶叶加工工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带答案
- 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晋中辅警考试真题
- GB/T 45660-2025电子装联技术电子模块
- 机械装配技术课件
- 邮政快递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洞察阐释
- 班级纪律班会课件
- 呼吸衰竭个案查房
- 教育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