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科学探究D卷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B . 熄灭酒精灯C . 闻气味D . 滴加试液2. (2分)某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的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A . 身高约为150cmB . 质量约为55kgC . 洗澡的适宣水温约为42左右D . 一次喝水约为50L3. (2分)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两周后现象如图,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的( )A . 水B . 无机盐C . 阳光D . 温度4. (2分)分类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是小李整理的一些科学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味 B . 振荡试管 C . 贮存气体 D . 倾倒液体 6. (2分)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目的A将一小片pH试纸湿润后放在玻璃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某溶液的pHB制取蒸馏水时,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C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D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释浓硫酸A . AB . BC . CD . D7. (2分)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A . 上网搜索资料B . 去图书馆查阅书刊C . 进行人口普查D . 用放大镜看蚜虫8. (2分)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C .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D .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9. (2分)“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实质是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变换为简单的熟悉问题找出其中的规律下列四个实例中体现了“等效替代法”的是( )A . 选用一个10的电阻代替两个20并联时的电阻B . 选用磁感线形象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C . 选用轻绳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D . 选用同一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0. (2分)(2014义乌)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如图是小珂同学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12. (2分)实验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方式,也是生物学学习的内容在探究一个因子对于生命现象的影响时,多数要设计对照实验,但也有例外的情况下列实验活动不需要设计对照的是( ) A . 淀粉透过透析袋B . 蛋白质的检测C . 观察鸡小肠的结构D . 柠檬酸钠的抗凝血作用13. (2分)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C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D . 戊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并搅拌,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引起酸液飞溅二、 探究题 (共12题;共40分)14. (2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针对这一现象,某同学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提出问题:_作出假设:鼠妇可能喜欢阴暗的环境。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另一侧盖上_,再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能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实验结论:15. (3分)腐肉能否生蛆的实验探究 (1)探究目的: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探究并证明腐肉能够生蛆 材料器具:苍蝇数只,两个完全相同的罐头瓶,纱布若干,肉两块 提出问题:_?作出假设:_(2)探究方案: 乙瓶瓶口_,肉暴露于空气中甲乙两瓶都置于有苍蝇的环境中(实验要求有适宜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甲乙两瓶中的现象(实验时间长一些,夏季半天到两天)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讨论实验假设是否合理,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结果:_讨论结论:_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组实验,原因:_16. (3分)(2014绍兴)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_。(2)尼达姆的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3)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_的猜想。(4)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A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_(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17. (3分)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_。 (2)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mm35102050泡泡的产生容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_。(3)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_。(4)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 。 18. (3分)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公民健康的“隐形杀手”,污染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家装饰品等。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有无影响,科研人员选取 30 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并平均分为 3 组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30 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注:醋酸铅是一种含铅化合物)注射剂剂 量注射方法检测方法甲?1kg 体重注射 10mg每 3 天皮下注射一次每10 天检测1 次血红蛋白含量乙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丙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请你回答:(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_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若此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符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 A . 放弃该实验B . 如实记录,重新再做实验C . 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D . 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3)根据右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_(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_。19.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氢氧化钙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他们对反应后溶质大胆提出猜想,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哪些成分?【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1)【猜想与假设】猜想:溶液中的溶质只有_; 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HCl;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猜想: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Ca(OH)2、HCl。(2)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_是不正确的。为了验证余下的哪一个猜想是正确的,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 (3)【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_猜想不正确再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里面加入适量CaCO3有气泡生成猜想_不正确猜想_正确(4)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 (5)【拓展】还可以单独用下列哪种物质来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_。 ACuO BAgNO3CCu D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0. (4分)菖蒲是一种湿地植物,菖蒲幼苗对污水是否有净化作用呢?某研究小组利用如下材料展开研究:不同地点采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普通池塘水(可视为正常水样)3种水样,菖蒲幼苗若干,透明玻璃缸若干个,测定BOD的设备。(注:BOD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量”,BOD越高,则表明污染越严重。)【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设计要求步骤一:测定实验用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的BOD。获取实验证据步骤二:取3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三个缸分别标上1号、2号和3号。取材编号步骤三:1号、2号、3号缸中分别倒入5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普通池塘水,并分别放入5株大小、长势相似的菖蒲幼苗。处理对照步骤四:将三个缸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相同且足够长的一段时间后,重新测定各缸水样的BOD。获取实验证据步骤五:重复上述实验3次(或以上),记录数据求平均值。增加实验可靠性(1)步骤三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选填“1号缸”或“2号缸”或“3号缸”) (2)若实验结果是_,则说明菖蒲幼苗对污水有净化作用。 21. (4分)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验证空气比氧气的体积分数,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瓶内中间,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下。图乙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他用激光笔点燃红磷。【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有氧气剩余;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点燃白磷。(1)【得出结论】分析图乙得出,猜想_正确(填“”或“”)。(2)【反思交流】根据本实验的结论,教材中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3)曲线DE段氧式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 (4)查阅资料,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利用铁的缓慢氧化,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如图丙将足量细铁丝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 22. (3分)大豆种子具有 2 片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小明认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要求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分别标为 A、B; 选取大小相近、具有完整胚的活大豆种子 40 颗,经充分浸泡后,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将一组每粒大豆种子的子叶均除去一片后,平铺在A 培养皿中;将另一组大豆种子_。设置对照实验将 A、B 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同时浇适量且等量的水。控制实验条件每天观察并记录_,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和记录【问题交流】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明发现 A、B 两组种子大部分都萌发且萌发率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小红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小明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_。23. (3分)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序号衣服材质衣服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透过率1天蚕丝112%225%3化纤128%4214%5全棉T恤(白色)17%6全棉T恤(黑色)14%(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_。(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24. (4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1)做出假设: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3)查阅资料: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包括: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二氧化硫有毒,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 , 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1)做出假设:_ ;(2)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 (3)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现象说明_ ,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4)结论:原假设_ (填“成立”或“不成立”)25. (5分)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又开展了酶专一性的实验研究。【查阅资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美,在相关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缸色。【实验器材】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实验过程】取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下表一:实验现象:甲、乙试管内均显红色。【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还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相机租赁合同范本英文
- 食堂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 塑料成品模具合同范本
- 钢管产品订货合同范本
- 企业招聘中介合同范本
- 众筹合同范本
- 武装押运租车合同范本
- 衣柜拆装服务合同范本
- 单位音响租赁合同范本
- 承包羊舍建设合同范本
- 学校开荒保洁服务方案
-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2025校园招聘笔试内容
- DB32-T 3144-2016普通高校单位综合能耗、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 劳动合同样本范例2025年
- 文档管理与归档制度
- 《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现状调查》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2年12月修订)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护理
- 三甲医院临床试验机构-31 V00 专业组备案及考核SOP
- 电缆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山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样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