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求谏同步练习_第1页
高中语文求谏同步练习_第2页
高中语文求谏同步练习_第3页
高中语文求谏同步练习_第4页
高中语文求谏同步练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求求 谏谏 一 基础巩固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必须极言规谏 极言 竭力陈说 B 纵不合朕心 朕亦不以为忤忤 冒犯 触犯 C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勖 慰问 D 但思正人匡谏正人 正直的人 解析 C 项 勖 勉励 答案 C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C 于是乃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此则危亡之祸 可反手而待也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解析 B 项 均为介词 对于 A 项 介词 因为 介词 把 C 项 副词 于是 就 副词 竟然 D 项 连词 表 修饰 连词 表转折 答案 B 3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 A 项 凭借 垫着 B 项 写作 劝酒 C 项 征兆 苗头 开端 D 项 对待 际遇 机会 答案 C 4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 皆失其举措 B 此之谓自谦 C 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 D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解析 A 项 古义 举止失当 今义 举动 措施 B 项 古义 自我满足 今义 自己表示谦虚 C 项 古 义 相互对待 今义 遇到 相见 答案 D 二 阅读鉴赏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 5 8 题 贞观八年 太宗谓侍臣曰 朕每闲居静坐 则自内省 恒恐上不称天心 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 谏 欲令耳目外通 下无怨滞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多有怖慑 言语致失次第 寻常奏事 情犹如此 况欲谏诤 必当畏犯逆鳞 所以每有谏者 纵不合朕心 朕亦不以为忤 若即嗔责 深恐人怀战惧 岂 肯更言 贞观十六年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自知者明 信为难矣 如属文之士 伎巧之徒 皆自谓己长 他人不及 若名工文匠 商略诋诃 芜词拙迹 于是乃见 由是言之 人君须得匡谏之臣 举其愆过 一日万机 一人听断 虽复忧劳 安能尽善 常念魏徵随事谏正 多中朕失 如明镜鉴形 美恶必见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贞观十七年 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 昔舜造漆器 禹雕其俎 当时谏者十有余人 食器之 间 何须苦谏 遂良对曰 雕琢害农事 纂组伤女工 首创奢淫 危亡之渐 漆器不已 必金为之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金器不已 必玉为之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及其满盈 无所复谏 太宗曰 卿言是矣 朕所为事 若有不当 或在其渐 或已将终 皆宜进谏 比见前史 或有人臣谏事 遂答云 业已为之 或道 业已许之 竟不为停改 此则危亡之祸 可反手而待也 5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比 近来 B 必当畏犯逆鳞逆 倒生的 C 自知者明 信为难矣信 确实 D 首创奢淫 危亡之渐渐 逐渐 解析 D 项 渐 的意思是 征兆 苗头 开端 答案 D 6 6 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 全部是太宗极力 求谏 原因的一项是 恒恐上不称天心 下为百姓所怨 纵不合朕心 朕亦不以为忤 自知者明 信为难矣 人君须得匡谏之臣 举其愆过 一日万机 一人听断 虽复忧劳 安能尽善 诤臣必谏其渐 及 其满盈 无所复谏 A B C D 解析 是说太宗的做法 是说进谏的时间 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A 7 7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从前来奏事的大臣们有时神情惊慌 语无伦次的情况推测 臣子们 奏事 尚且惶恐 进谏 更应畏惧 B 太宗以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如果互相品评比较 就能发现杂乱无章的文辞与低劣的技艺 类比 说明人君也须纳谏 C 魏徵在发现太宗的错后 能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规谏 太宗曾在朝臣面前赐酒给如魏徵一样敢谏 的房玄龄等以示勉励 D 太宗曾问褚遂良有关舜 禹的谏臣对装饰食物器具之事也苦苦规谏的原因 褚遂良说这是禁止奢 侈 防微杜渐 解析 C 项 魏徵 能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规谏 理解错误 原文是 随事谏正 即不分时机 答案 C 8 8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但思正人匡谏 欲令耳目外通 下无怨滞 2 若名工文匠 商略诋诃 芜词拙迹 于是乃见 3 雕琢害农事 纂组伤女工 首创奢淫 危亡之渐 解析 翻译要点为 但 耳目外通 商略诋诃 芜词 纂组 等词 参考答案 1 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 希望自己能知道外界对政事的看法 使百姓不怨结于 心而阻滞不通 2 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 商讨品评 呵斥指责 杂乱无章的文辞 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 了 3 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 编织精美织物会耽误妇女织布做衣的工作 首先倡导奢侈淫逸 之风 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 9 13 题 唐太宗论 苏 辙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唐太宗之贤 自西汉以来 一人而已 任贤使能 将相莫非其人 恭俭节用 天下几至刑措 自三代以 下 未见其比也 然传子至孙 遭武氏之乱 子孙为戮 不绝如线 后世推原其故而不得 以吾观之 惜乎其未闻大道也哉 贞观之间 天下既平 征伐四夷 灭突厥 夷高昌 残吐谷浑 兵出四克 务胜而不知止 最后亲征 高丽 大臣力争不从 仅而克之 其贤于隋氏者 幸一胜耳 而帝安为之 原其意 亦欲夸当世 高后 世耳 太子承乾既立十余年 复宠魏王泰 使兄弟相倾 承乾既废 晋王 嫡子也 欲立泰 而使异日 传位晋王 疑不能决 至引佩刀自刺 大臣救之而止 父子之间 以爱故轻予夺至于如此 帝尝得秘谶 言唐后必中微 有女武代王 以问李淳风 欲求而杀之 淳风曰 其兆既已成 在 宫中矣 天之所命 不可去也 徒使疑似之戮 淫及无辜 且自今已往四十年 其人已老 老则仁 虽 受终易姓 必不能绝李氏 若杀之复生壮者 多杀而逞 则子孙无遗类矣 帝用其言而止 然犹以 疑似杀李君羡 夫天命之不可易 惟修德或能已之 而帝欲以杀人弭之 难哉 帝之老也 将择大臣以辅少主 李绩起于布衣 忠力劲果 有节侠之气 尝事李密 友单雄信 密 败 不忍以其地求利 密死 不废旧君之礼 雄信将戮 以股肉啖之 使与俱死 帝以是为可用 疾革 谓 高宗 尔于绩无恩 今以事出之 我死 即授以仆射 高宗从之 及废皇后 立武昭仪 召绩与长 孙无忌 褚遂良计之 绩称疾不至 帝曰 皇后无子 罪莫大于绝嗣 将废之 遂良等不可 他 日绩见 帝曰 将立昭仪 而顾命大臣皆以为不可 今止矣 曰 此陛下家事 不须问外人 由此废立之议遂定 绩 匹夫之侠也 以死徇人不以为难 至于礼义之重 社稷所由安危 绩不知也 而帝以为可以属幼孤 寄天下 过矣 且使绩信贤 托国于父 竭忠力以报其子 可矣 何至父逐之 子 复之 而后可哉 挟数以待臣下 于义既已薄矣 凡此皆不知道之过也 苟不知道 则凡所施于世 必有逆天理 失人心 而不自知者 故楚昭王 惟知大道 虽失国而必复 太宗惟不知道 虽天下既安且治 而几至于绝灭 选自 栾城后集卷十 有删节 9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三代以下 未见其比也 比 等同 B 原其意 亦欲夸当世 高后世耳原 原来 C 夫天命之不可易易 改变 D 而帝以为可以属幼孤属 托付 解析 B 项 原 推究 答案 B 1010 下列各组语句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解析 A 项 为 均为介词 被 为了 B 项 于 介词 表比较 C 项 之 助词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 独立性 D 项 以 连词 表目的 来 答案 A 1111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现唐太宗 未闻大道 的一组是 恭俭节用 天下几至刑措 兵出四克 务胜而不知止 复宠魏王泰 使兄弟相倾 徒使疑似之戮 淫及无辜 皇后无子 罪莫大于绝嗣 将废之 挟数以待臣下 于义既已薄矣 A B C D 解析 表现唐太宗的治国之才 是李淳风的假设 是高宗的行为 答案 D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12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唐太宗能任人唯才 以仁德治国 是夏 商 周三代以来独一无二的贤君 B 作者认为唐太宗亲征高丽 就是想要在当世炫耀自己的武功 提高自己在后世的影响罢了 C 作者认为唐太宗不注意修养德行 却听信李淳风的话错杀了李君羡 埋下了女武代王的祸根 D 作者认为李绩虽能尽忠效力 却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 唐太宗把天下托付给他 铸成了大错 解析 C 项 唐太宗杀李君羡并不是听信李淳风的话 答案 C 13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任贤使能 将相莫非其人 恭俭节用 天下几至刑措 2 苟不知道 则凡所施于世 必有逆天理 失人心 而不自知者 参考答案 1 他任用有才能的人 手下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 恭谨俭约节省费用 治理天下几 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 2 如果不明白治世原则 那么凡是在世上施行的政策 一定有违背天理 丧失人心 却不知道是 自己错误的 参考译文 像唐太宗这样有才能的人 从西汉以来 只有这一人罢了 他任用有才能的人 手下 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 恭谨俭约节省费用 治理天下几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 自从夏 商 周三个朝代以来 没有见过能够和他相匹敌的 然而传位给儿子再到孙子 就遭受武氏之乱 子 孙被杀 局势危急 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后世人从本原上推究落得这样结局的原因却找不到 以我看来 可惜的是他不明白治世原则啊 贞观年间 天下平定以后 征伐四周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 灭掉突厥 消灭高昌 打败吐谷浑 兵 出四方 攻无不克 追求胜利而不知停止 最后御驾亲征高丽 大臣极力劝阻却不听从 结果只是攻 占几座城池 他超过隋朝的是 幸而获得一次胜利罢了 而太宗对做这些事感到很满足 推究他的本 意 就是想要在当世炫耀 提高自己在后世的影响罢了 长子承乾被立为太子已经十多年了 却又宠 爱魏王李泰 使兄弟互相倾轧 承乾被废太子以后 晋王李治 也是太宗的嫡子 太宗想要立李泰为 太子 而让李泰将来传位给晋王 犹豫而不能决断 以至于举起佩刀要刺自己 大臣阻止他才停下来 父子之间 因为宠爱的缘故而随意赐予和剥夺到了这种地步 唐太宗曾经得到一个神秘的谶语 说大唐以后一定会中道衰微 将有女主武王取代其天下 太 宗拿这个谶语来问李淳风 想要找到这个女人杀了她 李淳风说 这预兆既然已经形成 这人就在 宫中啊 这是上天的定数 不可除掉 只会使似是而非的杀戮 祸及无辜 况且从今以后四十年 那 人已年老 年老了就会仁慈 即使承受帝位改变姓氏 一定不能断绝李氏香火 如果杀了她 上天一 定会重新生出一个更年轻的 恣意多杀 那么你的子孙恐怕就没有幸存者啊 太宗采纳了他的意 见就不再追究 然而还是因为疑心杀了李君羡 天命不能改变 只有修养德行或许才能使它消除 而太宗想要靠杀人消除它 难以办到啊 太宗年纪老了 将要挑选大臣来辅佐少主 李绩出身于平民 尽忠效力 刚毅果敢 有重节操的 侠士之气 曾侍奉李密 和单雄信交好 李密战败 李绩不忍心凭借他的地盘谋求私利 李密死后 李绩没有舍弃对旧君的礼节 单雄信将要被杀时 李绩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单雄信吃 让自己的 肉与单雄信一起死 太宗因此认为李绩可以重用 太宗病情危急时 对高宗说 你对李绩没有恩 惠 我现在借故贬他出京 我死后 你就任命他担任仆射 高宗听从了太宗的安排 等到高宗要废 皇后 立武昭仪时 召李绩与长孙无忌 褚遂良商议这件事 李绩称有病没有到 高宗说 皇后没 有生儿子 罪过没有比断绝后代更大的了 将要废掉她 褚遂良等人没有答应 过了几天 李绩觐 见 高宗说 我将要立武昭仪为皇后 而顾命大臣都认为不可以 现在中止了 李绩说 这是陛 下的家事 不须问外人 因此废立的事就确定了 李绩 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 以死来依从他人不 认为困难 至于礼义之重 社稷安危的根源 李绩却不明白 而太宗认为可以把幼孤托付给他 把天 下托付给他 这就错了 况且假使李绩确实有才能 太宗把国家托付给他 尽心尽力来回报他的儿子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就可以了 何至于父驱逐他 子又起用他 而后才可以呢 怀着权术来对待臣下 在义的方面就已经 不厚道了 所有这些都是他不明白治世原则的过错啊 如果不明白治世原则 那么凡是在世上施行 的政策 一定有违背天理 丧失人心 却不知道是自己错误的 所以楚昭王正是因为明白治世原则 虽然丧失了国家而一定能恢复 唐太宗正是因为不明白治世原则 虽然天下已经治理得非常安定 却几乎到了绝灭的结局 三 语言表达 1414 小张是刚上任的女秘书 公司老总让她亲自上门送三副对联 你替她想想该送给谁才合适 1 门前绿水声声笑 屋后青山步步春 2 室有芝兰春自永 人如松柏岁长新 3 辛勤浇灌敢叫梓楠成大木 呕心沥血能让枯藤发新枝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