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的制作_第1页
景泰蓝的制作_第2页
景泰蓝的制作_第3页
景泰蓝的制作_第4页
景泰蓝的制作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一 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语言结构 二 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三 学会一般说明文的写法 单元课时安排 景泰蓝的制作 三课时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三课时 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 三课时 景泰蓝的制作 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按照生产制作顺序 抓住事物特征 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加深学生对我国工艺品和手工艺工人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的了解 2 理解课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的特点 比较各种说明方法的不同效果 3 体会课文平实质朴而又准确严密的语言特色 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语言建明介绍事物的能 力 教学重点 1 按照生产制作顺序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 景泰蓝制作过程的主要特征是手工操作 这集 中表现在主要工序里操作性的动词上 2 内容安排上突出重点 详略得当 全文共三个部分 一 三部分各成一个段 非常简明 第二部分介绍六道制作工序 第二道工序 掐丝 和第三道工序 点蓝 是重点 掐丝 这一道工序包括 6 段 重点在 粘铜丝 上 包含构图 点蓝 这一道工序包括 4 段 重 点说明填色 3 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明了本文的主题 作者在景泰蓝制作过程中 融入的感情 体会 以此来表达本文的主题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一 导入 大家肯定都见过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 中国的手工艺制作品有着非常深远的历 史 那么这样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究竟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国传 统的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二 题解 景泰蓝是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 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 又因当时多用蓝 色釉料 所以得名 景泰蓝 景泰蓝和我国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品一样 是中华民族灿烂 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叶圣陶先生生前曾想写一组文章 把一些珍贵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都 记录下来 可惜只写了两篇 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 手工艺绝活日见 珍稀的今天 来读读叶圣陶先生的这篇遗作 会激起我们对悠久历史文化的缅怀 对我国 手工艺工人精湛技艺的赞叹 唤起我们的创新意识 三 作者介绍 叶圣陶 1894 1988 原名叶绍钧 江苏苏州人 著名作家 教育家 早年与沈雁冰 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 文学研究会 著名作品有 倪焕之 多收了三五斗 童话集 稻 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等 解放后 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教 育部副部长等职 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的称号 四 朗读课文 五 分析课文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主体部分又分为几个层次 景泰蓝的制作 一文介绍了工艺独特 工艺水平要求高 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高级工艺 品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 1 段 点明参观的时间 地点和内容 交代了写作的目的 说一说人们喜 爱的手工艺品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这一部分交待了写作的缘起 引出后文 第二部分 第 2 16 段 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技术 这是本 文的主体部分 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 2 3 段 介绍制作景泰蓝的第一道工序 制胎 第 2 段先说明制作铜胎的原料是红铜 接着举圆盘 花瓶 方盒子三个例子说明景泰蓝铜 胎的打制方法 第 3 段将景泰蓝的制胎与铜器作坊的工作相比较 说明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引出下文 第二层 第 4 9 段 介绍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 掐丝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的关键工序 作者对它介绍得十分详细 第 4 段先下定义简要解释什么是掐丝 然后以粘一棵柳树为例 具体说明掐丝的操作方法 3 第 5 段介绍景泰蓝是掐丝工人和负责图样设计的美术家合作的成果 第 6 段说明景泰蓝制品上的图案 全是线条画 而且一般是繁笔 的科学道理 第 7 段列数字作较着重说明景泰蓝掐丝细密费工的特点 第 8 9 两段介绍的烧焊和酸洗是掐丝的辅助工序 作者简要带过 第三层 第 10 13 段 介绍制作景泰蓝第三道工序 点蓝 点蓝也是景泰蓝制作的关键工 序 是作者继 掐丝 之后又一详写内容 第 10 段介绍 点蓝 和 景泰蓝 名称的由来 第 11 段说明色料的原料 第 12 段说明色料的研制方法 第 13 段介绍点蓝的操作方法与具体过程 第四层 第 14 16 段 分别介绍了烧蓝 打镀和镀金三道工序 第三部分 第 17 段 概括整个制作过程 强调景泰蓝制作 全部工作是手工 的特点 照 应了开头 结束全文 四 作业 1 文章怎样自始至终扣住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这一特点的 2 在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时 又怎样扣住突出其中的重点 附板书 总起 1 节 简要说明写作的缘由和目的 2 3 段 制胎 一层 4 9 段 掐丝 二层 分说 2 16 节 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方法 过程 10 13 段 点蓝 三 层 14 段 烧蓝 15 段 打镀 四层 16 段 镀金 总结 17 节 概括整个制作过程 强调景泰蓝制作 全部工作是手工 的特点 照应了开头 结束全文 第二课时 一 阅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文文 章章 结结 构构 层层 次次 4 1 景泰蓝的制作分几道工序 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 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 为什么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 3 介绍六大工序时 使用了哪些起过渡作用的词句 明确 1 景泰蓝的制作分几道工序 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答 景泰蓝的工艺程序是 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镀金 文章严格按照景泰蓝 的六大生产工序依次逐项介绍 所以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完全是说明对象 景泰蓝的 制作过程 的客观反映 就每个工序来说 也是按制作程序来说明的 例如说明 掐丝 这一工序时 依次写 粘铜丝 烧焊 硫酸煮 清水洗 说明 点蓝 这一工序时 依次 写 研磨色料 筛选色料 填上色料 三填三烧 在六大工序中 详写掐丝和点蓝 因为 这两道工序是决定景泰的独特风格和质量的关键工序 在详写这两道关键工序时 又能突 出其中的重点 例如 写 掐丝 时 突出了 粘铜丝 怎样粘铜丝 为什么粘铜丝时要 用繁笔 粘铜丝是如何艰难 写 点蓝 时 突出 填上色料 盛色料的工具 舀色料 的家伙 色料填在什么地方 每个小格填多少 什么时候拿去烧 如何烧 烧了以后又如 何填 一共填几回 烧几回 2 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 为什么详写掐丝和点蓝两道工序 这两道工序最复杂 最精细 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 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 的特点 这两道最重要 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 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 不为别人所熟知的 3 介绍六大工序时 使用了哪些起过渡作用的词句 介绍六大工序时 很注意各道工序的衔接 注意使用起过渡作用的词句 在第 1 段末总提 现在把它的制作过程说一说 后 第 2 段由 拿红铜作胎 开始介绍制胎 并在第 3 段 开头点出 制胎 这一术语 第 4 段开头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 交代出工序名称 4 至 9 段详细介绍之后 第 10 段开头用 于是轮到涂色料的工作了 他们管这个工作叫点蓝 承上启下 转入第三道工序 第 14 段开头 现在该说烧的工作了 标志着第四道工序的开 始 第 15 段 涂了三回烧了三回以后 就是打磨的工作了 第 16 段 可是全部工作还没 完 还得镀金 等句都起过渡的作用 第 17 段 全部工作是手工 一句以 全部 二字结 束了整个制作过程的介绍 条理性十分明显 二 小结并思考 三 布置作业 5 第三课时 一 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要点 二 阅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 作者还运用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等术语 这些术语 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准确的 有什么好处呢 举例说明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 作者还运用了 掐丝 蓝 烧蓝 打磨 等术语 这 些术语的使用都是必要的 准确的 概括了制作时动作的特点 这是因为 1 可以避免说 外行话 2 术语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 最能准确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点和内 容 恰当地使用术语 能够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炼 3 正确地使用术语 能使文章眉目清楚 读者也容易把握这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再看作者使用口语 由于大量使用口语 好似与 读者交谈 清楚明白 通俗易懂 亲切自然 2 在各道工序的说明中 作者运用了哪些种说明方法 请以第四节为例 简要分析 本文综合运用了下定义 打比方 作比较 举例子 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第一句说明 什么叫掐丝 是下定义 以粘一棵柳树为例 说明如何掐丝 用的是举例 每片叶子两笔 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大右括号 是比喻 最后把掐丝与刺绣比较 说明掐丝的对象和材料 则是比较 由于多种说明方法互相补充和配合 使 掐丝 这道关键工序的说明比较完整 具体 三 总结 1 归结中心意思 文章详细地说明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