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赵化九年级下期一学月语文考试题.doc_第1页
2010年赵化九年级下期一学月语文考试题.doc_第2页
2010年赵化九年级下期一学月语文考试题.doc_第3页
2010年赵化九年级下期一学月语文考试题.doc_第4页
2010年赵化九年级下期一学月语文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化中心校九年级(下)第一学月语文考试题学校_班级_姓名_ 说明:1、本次考试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用钢笔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第一卷 选择题(共51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璀璨cu 眸子m 热忱chn 腌臜zB、秀颀q 猗郁q 禀赋bn 阔绰chuC、矜持jng 桑梓xn 贿赂lu 巾帼guD、羼水chn 皲裂jn 狡黠xi 谄媚ch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人情事故 无病呻吟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B、若有所失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节衣缩食C、索然无味 煞费苦心 猝不及防 不缀劳作D、六神无主 刮目相看 崭露头角 消声匿迹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本来就很穷困。B、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手就会马上离开。C、惘然: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D、荡然无存:空荡荡的没有一点保存。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A、 B、C、 D、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排比|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比喻)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吗?(反问)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诗全编,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B、故乡选自鲁迅全集,作者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揭示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C、白杨礼赞选自茅盾全集,作者茅盾,当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本文的体裁是小说,抒情线索是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D、给巴特勒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文中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窃贼对圆明园大肆窃掠、放火焚烧的罪行。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最近发了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B、到安吉旅游,竹博园不可不去,因为它浓缩了中国五千年的竹文明史。C、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D、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8、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出迷人的风姿。A、监测 维护 显现 B、检测 维护 显见C、检测 维持 显现 D、监测 维持 显见9、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华西都市报26日报道 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三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规划建设中的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等三大园区,面积达566平方公里。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将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物馆在内的8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细汇报。A、 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B、 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C、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D、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566平方公里。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走向真善美 有人说:生活是一个万花筒,它使人眼花缭乱。 有人说:生活是一条河,它有时平静如镜,有时激湍奔腾;它有泾流,也有漩涡;它有时水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浊浪排空,暗礁四伏。 但是,不管它多么纷纭复杂,瞬息万变,在人类生活中,又总是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可循的。纵观人类生活的长河,我们可以透过错综复杂的万千现象,拨开层层历史迷雾,捉住这样一个基本的真实和历史的脉络:走向真善美。 在生活中,真善美总是与假丑恶并存,而且前者总是在不断战胜后者中发展的。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追求真理和美好事物的仁人志士,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在风雨如晦的年代,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解放祖国的理论和方法,慷慨辞国,东渡日本,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是要到邻国去精心探求真理来改造社会,并且下了最大的决心,即使壮志难酬也要为理想献身。这种志向和追求真理旅途中的喜悦,在他到日本后所写的雨中岚山这首诗中又抒发出来:“潇潇雨,雾雾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华罗庚则是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表现了一个炎黄子孙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1980年,他放弃了美国的洋房和汽车,毅然回国。在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在美国的留学生的公开信,其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为祖国的美好未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我们赞美为真理献身的英雄,赞美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不已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我们还要赞美各条战线上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旗帜鲜明地同精神污染作斗争的战士。生活中确实还有一些藏污纳垢的角落,有旧社会的沉渣泛起,也有乘对外开放之机偷运进来的精神垃圾。这就构成了我们社会中某些丑恶现象存在的原因。有的以讲卫生为宗旨的读物,却刊出了一些极不“卫生”的,宣扬色情、恐怖的文章;有的标明讲科学的刊物,却发表阴森可怕的闹鬼故事;还有的杂志竟宣传所谓“性解放”。这类用离奇怪诞的情节和感官刺激手段以招徕顾客,攫取钱财的做法,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本来,从粗野到文明,从迷信到科学,从动物的本能到高尚的情感,这是历史的进步。而搞精神污染那一套,却正好相反,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返祖”现象。其中散布黄色下流货色的,则简直是“兽性的复归“,害处极大。 然则,生活的主流,还是走向真善美。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向来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美德。在有些人抵不住“一切向钱看”的诱惑,向赵公元帅虔诚顶礼的时候,有的同志大声疾呼“宁为清贫,不为浊富“,坚持了正确的方向。这八个字,铿锵有力,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是要富的,这就是靠勤劳和智慧使生活富裕起来。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让真善美之花在祖国大地上越开越灿烂。10、这段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B、 | C、 | | D、 | |11、这篇文章论证的中心论点是( )A、无论人类生活是多么纷纭复杂,瞬息万变,它的主流和它基本的事实与事实脉络都是走向真善美。B、在生活中,真善美总是与假恶丑并存,而且前者是在不断战胜后者中发展的。C、中国人民有志气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向来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美德。D、我们是要富的,这就是靠勤劳和智慧使生活富裕起来。12、对第段论证的论点和论证层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证的论点是:生活中的种种腐朽没落思想和一切丑恶现象是一种精神上的“返祖”现象和历史的倒退。B、作者先赞美跟精神污染作斗争的战士。C、接着摆出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D、最后又摆出种种精神污染的现象。13、“生活确实是复杂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一句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该在的位置是( )A、全文开头第一句 B、第段开头第一句C、第段开头第一句 D、第段开头第一句三、阅读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4、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山共色 共色:同样的颜色。B、水皆缥碧缥碧 :青白色。C、急湍甚箭 甚箭 :即“甚于箭”,比箭还快。D、皆生寒树 寒树:寒冷中依然葱茏的树。、15、对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B、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如诗一般押韵。C、经纶世务:治理社会事务。D、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1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概括了全文描写的富春江景色。B、第二自然段写江水的颜色、清澈、深度,静态和动态,都突出表现一个“异”字。C、第三自然段中“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给本是静止的山赋予了奋发向上的无穷的生命力。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写出了作者超然尘世的隐逸之心。17、对下列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描述行旅所见抒发自己心志的一封信,属议论文。作者吴均,北朝梁文学家。B、第一自然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C、第三自然段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D、作者描写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的图景。 第二卷(共99分)四、文言诗词(14分)1、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_。” 两句诗写初春的花草也充分写出了春天的景色。 “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这几句词用高度艺术化的语言,表现出诗人盼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大志。 “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 “_,洪炉照破夜沉沉。”(于谦咏煤炭) “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白云千载空悠悠(闲静的样子)B、晴川历历汉阳树(清晰的样子)C、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D、烟波江上使人愁(有烟雾的波涛汹涌澎湃) 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意思_ _。(2分) 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A、 诗的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让人觉得黄鹤楼是仙人留下的,充满神秘色彩。 ( )B、 颈联诗意一转,进入写景,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 ) C、 诗的尾联写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白居易登黄鹤楼诗兴大发,因见此诗立即打消了写诗的念头,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2分) 生命的暗示 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zo)热的苦夏,(zo)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远的钟楼上,响起了(yu)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驶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识吗?是因为深谙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万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唯有钟声,以其绝对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呼唤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沌之间,生命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丧失。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的展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展示_、 _ 、_ 、_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贪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肆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和悲壮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伟大的“混血儿”。由此我们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与蔑视,再伟大的巨人也有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伟大的片刻。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毕竟,生命只属于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又有可能在新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时,死亡反而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生。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生命价值的客观性和历史性,使不绝于耳的喧嚣显得极其微不足道。一时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远是生命的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烦恼就真正解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对于这个千古之迹,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提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难认识自己的,也就难找自己生命的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最悲惨的结局就在于,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的有效转化。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然而相当多的人知道濒临死亡也没有弄清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这正是人类的悲剧所在。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身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1、 根据第一自然段中的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zo _热的苦夏 yu_长的钟声2、 文中有两处“昏睡”,请结合具体语境,分别解释(3分)昏睡_昏睡_3、第自然段“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这句话的意思并不荒诞,请分析,然后按要求填空(3分) 作者因秋虫鸣叫而认为它_,由此联想到_,进而联想到_。4、 阅读第自然段,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依次填写相应的词语(4分)_ _ _ _5、 第自然段中加点的“那时”指的是_(2分)6、 阅读全文,你认为“生命的暗示”主要有哪两点?(4分)_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阅读大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_,_、_; _, _、_。8、为2005年春节晚会上出现的一幅对联的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选配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五千年盛世欣太平今日 B、九万里中华创锦绣未来C、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D、十三亿尧舜建古国文明六、作文(6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灿烂一片。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在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 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芳香。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字不少于600字。 赵化中心校2011级九(下)第一学月检测 语 文 答 题 卷学校_ 姓名_ 得分_题号第一卷第二卷四五六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51分)题号123456选项题号789101112选项题号131415161718选项 第二卷(主观题,共99分)四、文言诗词(14分)1、按要求默写(5分) 乱花渐欲迷人眼,,_。 _,西北望,射天狼。 长风破浪会有时,_。 _,洪炉照破夜沉沉。 问君能有几多愁?_。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意思_(2分) 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A、( ) B、( ) C、( ) D、(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22分)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分) zo_热的苦夏 yu_长的钟声2、(3分)文中有两处“昏睡”,请结合具体语境,分别解释。昏睡_ 昏睡_3、第自然段“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这句话的意思并不荒诞,请分析。然后按要求填空(3分)作者因秋虫鸣叫而认为它_,由此联想到_,进而联想到_。4、阅读第自然段,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依次填写相应的词语(4分) _ _ _ _5、第自然段中加点的“那时”指的是_(2分)6、阅读全文,你认为“生命的暗示”主要有哪两点?(4分)_7、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阅读大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_,_ 、_; _ ,_、_。8、选对联( )(2分)六、作文(63分)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字不少于600字。 赵化中心校2011级九(下)第一学月检测 语 文 答 题 卷学校_ 姓名_ 得分_题号第一卷第二卷四五六得分 第一卷(选择题 共51分)题号123456选项题号789101112选项题号131415161718选项 第二卷(主观题,共99分)四、文言诗词(14分)1、按要求默写(5分) 乱花渐欲迷人眼,,_。 _,西北望,射天狼。 长风破浪会有时,_。 _,洪炉照破夜沉沉。 问君能有几多愁?_。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意思_(2分) 判断下面对这首诗分析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A、( ) B、( ) C、( ) D、( )五、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