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 淮阴工学院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实验指导书编者陈勇交通工程学院xx7年年11月月010日实验一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测试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1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拆解及装复。 2掌握交流发电机各部零件及总成的检查。 3正确进行交流发电机的检测与试验。 4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静态检测。 5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动态检测。 三、实验器材1电器试验台一台,硅整流交流发电机一台;2台钳及平台、蓄电池各一;一字、十字起子大小各一,开口、梅花扳手各一套;3万用表、弹簧秤、游标卡尺或钢板尺、拉器、百分表各一;V形铁一对;4内外搭铁型晶体管电子调节器各一个;5两只2W/12V或者3W/24V灯泡,镊子一个,导线及接头夹子若干。 四、实验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一)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拆解及清洗1拧下电刷组件的两个固定螺钉,取下电刷组件;2拧下后轴承盖的三个固定螺钉,取下后轴承防尘盖,再拧下后轴承处的紧固螺母;3拧下前后端盖的连接螺栓,轻敲前后端盖,使前后端盖分离;4从后端盖上拆下定子绕组端头,使定子总成与后端盖分离;5拆下整流器总成;6拆下皮带轮固定螺母,从转子上取下皮带轮、半圆键、风扇和前端盖;7用布或棉纱蘸适量清洗剂擦洗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电刷及其它机件。 (二)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装复首先向轴承中填充2/3的润滑脂,再按拆解的反顺序装复 (1)将前端盖、风扇、半圆键和皮带轮依次装到转子轴上,并用螺母紧固; (2)将整流板、定子绕组依次装入后端盖; (3)将两端盖装合在一起,并拧紧联接螺栓; (4)拧紧后端盖轴承紧固螺母,装好轴承盖; (5)装电刷组件; (6)装复后,转动发动机皮带轮,转子转动平顺,无摩擦及碰击声。 (三)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试验1试验台试验1)空载试验以硅整流发电机为例。 试验步骤如下将被试发电机固紧在试验台夹具上,选好套简与橡皮接头,调整夹具,找好同轴度。 夹具夹紧程度应适当,不能过紧或过松。 如图1所示,根据发电机14V额定电压、负极搭铁要求,用连接导线将插孔39与发电机“磁场”(F2)、“电枢”(+)接线柱相连,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5与37,用连接导线连接发电机“磁场”接柱Fl与搭铁接线住,相应操作65。 根据电机旋转正方向,慢慢摇动手轮使转速逐渐上升,双察转速表13与直流电压表12。 待电压升至约13V时,拨出连接35与37的导线。 调整电机转速,使电压稳定在14V。 若转速低于1150r/min说明发电机空载性能良好;若大于此值说明空载性能差。 图1空载试验2)满载试验硅整发电机在试验台上的装夹与空载试验相同。 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40与41,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9与发电机“电枢”接线柱,府连接导线连接发电机“电枢”与“磁场”Fl接线柱搭铁。 旋转开关27至低速档转速量程开关至01000rmin档。 根据电机旋转正方向,摇动手轮,使电机升速。 待电压建立后。 拔下连接插孔35与37的导线,用连接导线连接插孔37与38,将开关7转至高速档,转速量程开关转至05000rmin档。 逐渐转动手轮提高转速,并相应摇动电阻器手轮增大发电机输出。 观察电流表、转速表、电压表,当输出电流达36A、电压为14V时,若转速低于规定转速,说明发电机负载性能好;若高于此值,说明发电机负载性能差。 3)注意事项 (1)试验前、认真观看万能试验台仪表板上的各种标志; (2)应按实习步骤进行电路连接。 有关附件及插孔,待指导教师确认后方可进行电路连接,连续完毕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才能进行试验; (3)使用试验台时,应将台面清理干净,不能将被测试品、工具、附件等堆放在台上; (4)注意操作安全听从指导教师安排;(四)调节器的检测与试1.搭铁型式的检测按图2a接好线路;图2电子调节器搭铁型式的检测将电源电压U调到12V;接通开关K,若小灯泡不亮,则该调节器为内搭铁型调节器;若小灯泡亮,则该调节器为外搭铁型调节器。 2万能试验台测试将晶体管调节器和配套标准发电机装在万能电器试验台上,按图3连接好线路,然后逐步提高发电机转速到规定值,再逐步变化负载电流,调节器的调压值和各种负载下的电压差值应符合试验技术要求。 否则,应予以检修或更换。 图3发电机调节器试验 五、实验数据、现象记录1.画出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2.画出发电机外特性曲线;3.画出发电机输出特性曲线。 六、注意事项1.分离前后端盖时,不要硬敲乱撬,要使用拉器。 2.使用万用表检测时,应注意万用表型号和档位的选择。 实验二起动机性能测试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1掌握起动机的拆装方法。 2掌握起动机的检修方法。 3正确使用电器万能试验台检验起动机的工作性能。 三、实验器材1电器万能试验台、起动机、蓄电池各一;2一字起子、十字起子、尖嘴钳、扭力扳手各一,开口扳手一套,台钳一架;3万用表、游标卡尺、百分表及V形铁、弹簧秤、厚薄规各一,00号砂纸、锯片若干; 四、技术标准和要求1电枢轴径向圆跳动应不大于0.100.15mm,电枢轴的轴向间隙不大于0.051.00mm;轴颈外径与衬套内径配合间隙应为0.0350.077mm最大不超过0.15mm。 2换向器失圆度不大于0.05mm,换向器直径不小于标准值1.10mm。 3电刷磨损后的高度不应小于电刷原高度的一半,一般不小于10mm;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面不低于80%;电刷弹簧的弹力,应为11.7614.7N。 4QD121型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限位环间隙为4.51mm,驱动齿轮端面与端盖凸缘距离为3234mm。 5以QD124型起动机为例,空转试验时,电压12V,起动机转速不低于5000r/min,电流不大于90A;全制动试验时,电压8V,电流不大于650A,扭矩不小于29.4Nm。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一)解体起动机1清除外部尘污和油垢;2拆下防尘箍,用铁丝钩提起电刷弹簧,将电刷取出;3取下穿心螺栓,分离前端盖、外壳和电枢;4拆下中间轴承板、拔叉和啮合器;5解体后,清洗擦拭各零件。 金属零件用煤油或汽油,绝缘零件用布或浸汽油的布擦拭。 (二)起动机装复与调整1起动机装复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装复 (1)将离合器和移动叉装入后端盖内; (2)装入中间轴承支撑板; (3)将电枢轴插入后端盖内; (4)装上电动机外壳和前端盖,并用长螺栓结合紧; (5)装电刷和防尘罩; (6)装起动机开关。 起动机装复后应转动灵活,各摩擦部位涂润滑油予以润滑,电枢轴的轴向间隙应符合标准。 (三)使用电器万能试验台检验起动机的工作性能1空载试验如图1所示,将起动机夹在夹具上,接好试验线路,接通起动机电路,起动机应运转均匀,无碰擦声,且电刷无强烈火花产生。 此时电压表、电流表、转速表和读数应符合规定。 若电流高而转速低,说明起动机装配过紧或电枢磁场绕组有短路或搭铁故障;若电流和转速都小,说明电路中接触电阻过大,有接触不良之处。 图1空载试验2全制动试验(扭矩试验)如图2所示,将起动机夹紧在试验台上,使制动力矩杠杆(扭力杠杆)的一端夹住起动机起动齿轮。 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接通起动机电路(接通时间不大于5s),观察单向滑轮是否打滑,并迅速记下电流表、电压表和弹簧秤读数,然后与原技术标准相对照。 若扭矩小而电流大,说明电枢和磁场绕组中有搭铁短路故障;若扭矩和电流都小,说明电路中有接触不良之处;若驱动齿轮不转而电枢轴有缓慢转动,说明单向滑轮打滑。 图2全制动试验 六、实验数据、现象记录型号规格空载特性全制动特性额定电压(V)额定功率(KW)电压(V)电流不大于(A)转速不小于(r/min)电压(v)电流不小于(A)扭矩不小于(Nm) 七、注意事项1用蓄电池测试电磁开关和起动机时,检查时间不宜过长。 2起动机夹在电器万能试验台夹具上时,注意一定和驱动轴同轴。 实验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实验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1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传感器的检测方法;3.掌握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在各种工况下控制方法。 三、实验器材1Motronic M1.5发动机控制系统模拟试验系统一套;2点火正时灯一个;3数字示波器,万用表一台;4常用工具若干。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图1Motronic M1.5发动机控制模拟试验系统Motronic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点火控制和燃油喷射控制的发动机管理系统。 Motronic实验模版清晰、鲜明、直观的展示了汽车点火控制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它通过插件式线束连接器安全、方便、可靠地把传感器与执行器连接起来。 所有与主控单元之间均通过4mm插座和桥式插头连接,插头的另一端与学生测量工作台相连,构成控制单元与学生测量台之间的信号通道。 只需移动其中任何一个桥式插头就可设置故障,点火提前角和喷油量的信号变化可以立刻在实验平台上显示出来。 该系统组合了燃油喷射、高质量混合气配制和正确的点火正时,在火花点燃发动机全部运行工况范围内提供相互支持。 Motronic M1.5发动机控制模拟试验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 Motronic将所有发动机控制用电子系统结合在一个单独的控制单元(ECU)中,如图2所示。 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监测装置(传感器)收集所需的运行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控制单元ECU,ECU内部的输入电路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发动机目前的瞬间运行工况,从而确定此时的最佳点火提前角,通过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发动机的点火正时。 M3030301515274849951464544336371753313116543412226422140411119281055136327123115图2电子控制单元(ECU)1发动机转速、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信号测取 (1)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结构原理与信号测取1-永久磁铁2-壳体3-发动机壳体4-软铁芯5-线圈6-有一个基准点的齿圈图3发动机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曲轴上的是一个带有57个齿的齿圈,其中故意缺掉了1齿,齿的运动信号由一个电感式转速传感器进行记录,这一传感器由一个永磁体和一个带有铜绕组的软铁芯组成(如图3)。 当铁磁体齿轮的各齿在传感器近旁通过时,传感器中的磁场感生一个个交流电压信号。 这一交流电压的幅值随着传感器与齿轮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大。 当发动机在极低转速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获得足够大的电压。 ECU中的检测回路将具有高频振荡的正弦电压信号转换成具有恒定幅值的矩形波电压。 484912S N示波器图4曲轴位置传感器测试原理图矩形波电压的触发边沿通过一个中断输入信号传送到计算机。 当触发边沿的间隔是相邻前后两个触发边沿间隔的两倍时,该齿沟的位置波记录下来。 通过确定齿沟的位置可以得出1号缸和4号缸的曲轴位置。 计算机再根据时间对曲轴位置进行计算。 交流电压脉冲信号也就等于信号轮通过传感器的齿数,所以当计算机测得信号脉冲的频率,也就获得了发动机的转速。 由于信号轮上有两个缺齿,所以当曲轴位置传感器每转360,就有一个大的交流信号与该信号刚对应,就是活塞上止点位置,为点火提前角计算基准。 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测试原理如图4所示。 (2)发动机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结构原理与信号测取凸轮轴控制着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其转速为曲轴转速的一半。 当一个活塞运行到其上止点时,凸轮根据进排气门的设定值来决定汽缸是处于需进行点火的压缩冲程还是处于排气冲程。 曲轴的位置则不能提供这一信息。 点火装置所配备的高压分电器与凸轮间是直接机械连接,则转子将会自动地指向对应的气缸。 每一个气缸都具有独立的喷油正时的系统,从而通过对凸轮轴的位置进行监测,ECU获得霍尔传感器对凸轮轴位置测定的信号,结合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从而可以确定并控制每个缸的点火信号。 凸轮轴霍尔传感器信号测试原理如图5。 V CC=5示波器+1+02-3图5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测试原理2水温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原理与信号测取安装在冷却液水道上的水温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水温的变化情况。 ECU会根据水温的变化从水温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 进气温度传感器是被安装在空气流量计上,进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冲入气缸空气密度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混合气的燃烧速率,所以点火提前角也会根据进气温度的变化进行修正。 (1)水温传感器的测量ECU4526V信号R传感器地线+-温度传感器5V图6水温传感器测量原理图根据如图6所示的水温传感器测量原理图,将万用表的正极接在45端子上,将负极接地。 测量水温传感器电阻时,将万用表转钮调在20K的档位上,然后测量水温传感器电阻。 测量水温传感器电压时,将万用表转钮调在20V的档位上进行测量。 转动如图6示的水温传感器调节转钮,分别测出不同水温下水温传感器的阻值及电压,填写在表5中,并画出变化曲线。 (2)进气温度的测量根据如图7所示的进气温度传感器测量原理图,将万用表的正极接在44端子上,将负极接地。 测量进气温度传感器电阻时,将万用表转钮调在20K的档位上,然后测量进气温度传感器电阻。 测量进气温度传感器电压时,将万用表转钮调在20V的档位上进行测量。 转动如图7示的进气温度传感器调节转钮,分别测出不同进气温度下进气温度温传感器的阻值及电压,填写在表6中,并画出变化曲线。 4426信号R传感器地线进气温度传感器5VV+-127图7进气温度传感器测量原理3电控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试验研究为了更好的探究点火提前角的变化及ECU控制,设计以下几个试验,测量在不同工况下点火提前角,探究点火提前角的变化规律。 探究ECU是如何根据传感器信号进行点火提前角修正的。 图8点火提前角测量原理图根据图8示的测试原理图测量点火提前角,将点火正时灯电源红色接头接蓄电池正极,再将黑色接头接蓄电池负极,黑色传感接头接到点火的高压线上。 在测量之前将点火提前角检查调整旋钮调零。 接着打开电源和点火开关,根据以下几个试验的要求,控制曲轴转速、水温、进气温度、发动机负荷等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变量然后打开曲轴转动开关,调节转速旋钮,将曲轴转速控制好。 把点火正时灯对着曲轴上的红色标记,此时的地方是上止点的位置,在曲轴转速稳定下来后,打开点火正时灯,照出标记所在位置并记录点火提前角。 最后根据试验改变变量再测量点火提前角。 记录在下列表格内。 最后根据得出的数据,对点火提前角的变化进行分析。 (1)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模拟试验点火正时脉谱图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ECU的只读存储器(ROM)内。 对每个速度和负载,点火正时都经过计算并存储起来。 点火正时脉谱图是一个三维图空间图,即发动机转速负荷点火提前角。 变量参数为空气流量(空气流量计)和转速。 若负荷和转速增大,则ECU提供浓的混合气。 根据不同的负荷和转速,ECU来计算出喷油脉宽和点火正时。 按照表1调整控制参数,测量恒速下,不同负荷的点火提前角。 试验结果填写在表7。 表1控制参数(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模拟试验)进气温度冷却水温节气门开度进气流量翼片转角发动机转速氧传感器信号电压电阻2080PLr/min0.5V220 (2)发动机水温的模拟试验按照表2调整控制参数,测量不同水温时的点火提前角,试验结果填写在表8中。 表2控制参数(发动机水温的模拟试验)进气温度冷却水温节气门开度进气流量翼片转角发动机转速氧传感器信号电压电阻20PL352500r/min0.5V220 (3)发动机进气温度的模拟试验按照表3调整控制参数,测量不同水温时的点火提前角,试验结果填写在表9中。 表3控制参数(发动机进气温度的模拟试验)进气温度冷却水温节气门开度进气流量翼片转角发动机转速氧传感器信号电压电阻80PL,FL35,8025000.5V220 (4)起动的模拟试验按照表4调整控制参数,测量起动工况下不同水温和不同转速时的点火提前角,试验结果填写在表10中。 表4控制参数(起动的模拟试验)进气温度冷却水温节气门开度进气流量翼片转角发动机转速氧传感器信号电压电阻0IR15850r/min0.5V220 五、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试验台之前,应检查电源和接线是否正确等具体情况;2试验台通电的情况下禁止插拔各接线端子,注意设备使用安全。 六、实验数据记录表5水温传感器电阻值和电压值水温t()电阻值R NTC(K)电压值U NTC(V)-20-1001020304050607080表6进气温度传感器电阻值和电压值进气温度t()电阻值R(K)电压值U(V)-20-100102030表7发动机负荷和转速的模拟试验进气流量翼片转角()点火提前角()1000r/min2000r/min3000r/min4000r/min5000r/min6000r/min3035404550556065707580表8发动机水温的模拟试验冷却水温()-20-100+10+20+30+40+50+60+70+80点火提前角()表9发动机进气温度的模拟试验进气温度()点火提前角()PL FL-20-100+10+20+30表10起动的模拟试验点火提前角()150xx00400500600700800冷却水温=-20冷却水温=20冷却水温=80 七、思考题或讨论题1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点火系统上的作用?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点火系统上的作用?3如何使用点火正时灯进行点火提前角的测量?实验四四汽车电动辅助装置实验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1掌握电动刮水器、门窗、后视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分析电动刮水器、门窗、后视镜系统线路特点。 三、实验器材1桑塔纳3000汽车原厂电路图一套;2桑塔纳3000电器试验台一台;3相关测试仪表若干。 四、技术标准和要求画的电动刮水器、门窗、后视镜系统电路图,要符合电路图规范。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拆画汽车电动刮水器、门窗、后视镜系统电路图,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电流流向,结合原车实际的线路连接进行验证,最后画出该系统的电路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1.电动刮水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电动门窗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后视镜系统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六、注意事项1将原理图与总线路图对应起来;2要注明电路主要元件名称。 七、实验数据、现象记录按照要求画出电动刮水器、门窗、后视镜系统线路图并分析。 实验五五汽车全车电路的识别和熟悉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1读懂汽车全车电路图。 2分析全车各个系统工作原理和线路电流走向。 3拆画全车各个系统电路图。 三、实验器材1桑塔纳3000汽车总电路图一套;2绘图工具(包括直尺、绘图尺、笔等)一套;3桑塔纳3000实物电路试验台一台。 四、技术标准和要求拆画的系统电路图要符合电路图规范。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拆画汽车系统电路图,是指在全面分析某车型总电路图的基础上,以某一系统电路为研究主体,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电流流向,结合原车实际的线路连接进行验证,最后拆画出该系统的电路图来,如文后所附桑塔纳3000全车典型的电源、起动、转向、喇叭线路图。 六、注意事项1将原理图与总线路图对应起来;2要注明电路主要元件名称。 七、实验数据、现象记录按照要求拆画全车电源、起动、转向、喇叭线路图。 实验六六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模拟实验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巩固理论课程学习内容;熟悉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基本喷油量的控制方法,熟悉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喷油量的修正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掌握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 三、实验内容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组成2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工作原理3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基本喷油量的控制方法4电子控制燃油喷射装置喷油量的修正方法 四、实验器材1Motronic M1.5发动机控制系统模拟试验系统一套;2数字示波器,万用表一台;3常用工具若干。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图1Motronic M1.5发动机控制模拟试验系统Motronic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点火控制和燃油喷射控制的发动机管理系统。 Motronic实验模版清晰、鲜明、直观的展示了汽车点火控制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它通过插件式线束连接器安全、方便、可靠地把传感器与执行器连接起来。 所有与主控单元之间均通过4mm插座和桥式插头连接,插头的另一端与学生测量工作台相连,构成控制单元与学生测量台之间的信号通道。 只需移动其中任何一个桥式插头就可设置故障,点火提前角和喷油量的信号变化可以立刻在实验平台上显示出来。 该系统组合了燃油喷射、高质量混合气配制和正确的点火正时,在火花点燃发动机全部运行工况范围内提供相互支持。 Motronic M1.5发动机控制模拟试验系统整体结构如图1。 Motronic将所有发动机控制用电子系统结合在一个单独的控制单元(ECU)中,如图2所示。 安装在发动机上的监测装置(传感器)收集所需的运行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控制单元ECU,ECU内部的输入电路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发动机目前的瞬间运行工况,从而确定此时的最佳喷油量,通过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执行元件实现最佳的喷油脉宽的控制。 M3030301515274849951464544336371753313116543412226422140411119281055136327123115图2电子控制单元(ECU) 六、实验步骤1.将示波器连接到实验系统,按下表进行各参数调整。 喷油信号如下图所示。 NTC airNTC engineTV LMn Lambdasimulation Octancoding2080PL452500rpm0.5V2202.喷油脉宽控制按下表对各参数进行调整NTC airNTC engineTV LMn Lambdasimulation Octancoding202040FL701500rpm0.5V220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测量调整不同的发动机水温,读取不同水温时喷油脉宽和空气流量计的开度,并填入下表中。 NTC engineinOpening timeof thevalve t j inms Airflow sensorin%20100102030401)什么引起了喷油量的变化?2)画出最短喷油脉宽和最大喷油脉宽时,两种喷油信号波形图。 3.水温对喷油脉宽的影响根据下表,将Motronic M1.5实验面板各参数进行调节。 NTC airDKS TVn Lambdasimulation Octancoding0PL FL2500rpm0.5V2201)按下表改变水温大小,测量喷油脉宽,并将测量值填入下表。 水温()xx0406080喷油脉宽tj(ms)注在-20时,在最初几秒内,开始值稳定回落。 等到喷射信号不在发生变化为止。 把绝缘变压器连接到示波器上。 2)水温对喷油量有何影响?当水温逐浙升高时,喷油量逐浙减少。 4.空气流量对喷油脉宽的影响。 1)根据下表空气流量计的翼片转动的角度,测量相应的信号电压U LM,并填入下表中。 翼片转动角度()信号电压U LM(V)05102030405060708085902)改变翼片不同位置,测量喷油脉宽,并填入下表中。 按下表,调整面板上各参数。 注在下面的实验中,若使用示波器测量,则必须将绝缘继电器连接到示波器上。 NTC airNTC engineDKS LMn Lambdasimulation Octancoding2080PL2000rpm0.5V220翼片转动角度()30405060喷油脉宽(ms)3)翼片的开度对喷油脉宽有何影响?5.进气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进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充入气缸空气密度的改变,从而影响混合气的燃烧速率,为此,喷油脉宽和点火提前角均根据进气温度进行修正。 测电阻时,必须将点火开关关闭,且拔下ECU上44号端子的插头。 进气温度()电阻值(K)信号电压(V)20100+10+20+30比较水温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与电压。 水温传感器和进气温度传感器具有相同的电阻值和电压值。 6.进气温度对喷油脉宽的影响按下表,调整面板上各参数。 NTC engineDKS LMn Lambdasimulation Octancoding80PL403000rpm0.5V2201)测量不同进气温度下的喷油脉宽,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中。 进气温度()20100+10+20+30喷油脉冲(ms)2)进气温度是如何影响喷油脉宽的?7.减速断油为了节省燃油,降低排放,在高速运转时,突然关闭节气门时,喷油信号中断。 当发动机转速降到接近怠速速度时,重新开始喷油。 发动机减速断油和恢复供油的转速取决于发动机和水温的高低。 按下表,调整面板上各参数。 NTC airNTC engineDKS LMn Lambdasimulation Octancoding20IR(PL)15rpm0.5V2201)测量不同水温下发动机减速断油时转速,及恢复供油时的转速。 发动机水温()200+40+80减速断油时的转速恢复供油的转速水温与所测得的转速之间有何关系?说明水温与减速断油转速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思考题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基本燃油喷射量如何确定?针对不同的工况,需要进行哪些修正?实验七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本试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在不同的换档参数(油门、车速)和油温,不同的工作模式条件下,有不同的换档位置和速比变化。 2实验内容2.1观察自动变速器在D档时不同的工作模式条件下的换档位置,速比变化;2.2观察自动变速器油温传感器信号对自动变速器换档信号的影响;2.3观察换档电磁阀的逻辑组合。 3实验装备简介本实验采用德国ELWE公司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仿真教学试验系统。 图2-1给出该仿真教学试验系统由电源供给板,自动变速器仿真板,控制单元板,换档开关板四块教学模板搭建而成。 图3-1自动变速器仿真系统对象为配置欧宝/通用轿车的自动变速器。 控制板上安装有OBD-诊断接口;系统可由PC机或诊断仪读取控制单元中存储的故障信息。 换档特性曲线可在WinAT软件支持下在PC机上存储和显示。 系统采用动力、经济、冬季、强制降档四种工作模式。 工作载荷采用油门开度的百分率分级模拟,发动机转速采用频率可调的信号发生器。 电气总线供电方式采用大众公司的四线系。 四块教学模块通过8个4mm的联接插座连结成仿真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整体。 换档电磁阀、锁止电磁阀的数码管位于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单元板上。 在开关上安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档位开关,油门百分率调节旋钮,以及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等。 在仿真板上安装有发动机曲轴转速,液力变矩器涡轮转速,自动变速器输出轴转速,车速和档位指示表头等。 发动机曲轴转速由变频调节旋钮控制。 4实验方法和步骤4.1油门开度不变,改变发动机转速(注由于自动变速器仿真板上不存在片式离合器、制动器、带式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等动力传递元件,依靠改变发动机转速来改变车速只是一件仿真方法,严格来说不够科学!),观察换档位置,观察换档电磁阀A、B动作,观察锁止电磁阀动作。 4.1.1接通电源15号和30号线,连接电源接地31号线,将档位指示开关拨至D档;4.1.2选择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模式开关(动力、经济、冬季、强制降档)至动力档;4.1.3选择油温传感器位置c?80以上;4.1.4调节油门开度百分率分级开关至45%;4.1.5调节发动机转速旋钮使发动机转速至850r/min;4.1.6进一步旋动发动机转速控制旋钮,让发动机转速从850r/min上升到3800r/min,观察动力换档模式条件下,各档的升档和降档过程;观察换档电磁阀A和B的动作过程和逻辑组合;观察液力变矩器锁止电磁阀的动作过程;4.1.7变换自动变速器为经济工作模式,重复上述4.1.4至4.1.6过程,观察换档位置如何变化;4.1.8将油温转感器位置调至?0C,重复4.1.4至4.1.6过程,观察换档表头如何变化;4.1.9试验结束,将换档位开关拨至P档,发动机转速旋钮归零,油门百分率分级开关归零。 4.2发动机转速不变,(注:同4.1注)改变油门开度百分率,观察换档位置,观察换档电磁阀A、B动作,观察锁止电磁阀动作。 4.2.1同4.1.1至4.1.3,并使油门百分率旋钮处于30%4.2.2调节发动机转速旋钮,使发动机转速升至3200r/min3800r/min;4.2.3连续调节油门开度百分率分级开关至60%;4.2.4观察动力换档模式条件下,各档位的升档和降档过程,观察换档电磁阀A和B的动作和逻辑组合;观察液力变矩器锁止电磁阀的动作过程;4.2.5正反向重复4.1中4.1.7,观察换档位置如何变化;4.2.6试验结束,将档门开关拨至P档,发动机转速旋钮归零。 4、3实验数据处理4.3.1画出档位升换挡油门开度车速图。 4.3.2画出档位降换挡油门开度车速图。 5.实验结论15.1油门开度不变,动力型换档的同档升档车速(变速器输出转速)高于经济型换档的同档升档车速(变速器输出转速),低档升降档时,车速变化的幅度更大;25.2车速(变速器输出转速)不变,油门开度愈大,变速器对应的工作档位愈低;35.3自动变速器是提前升档,推迟降档,同档位的升档车速与降档车速不重合;45.4变速器油温过低,自动变速器限制升至超速档。 6、原始实验数据附表实验数据油温80(一)普通模式节气门开度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1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30%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4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60%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7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8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二)动力模式节气门开度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1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30%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4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60%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7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节气门开度8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1换2锁止阀2换33换4电磁阀14换33换2电磁阀22换1(三)雪地模式节气门开度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锁止阀3换4电磁阀14换3电磁阀2节气门开度1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锁止阀3换4电磁阀14换3电磁阀2节气门开度30%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锁止阀3换4电磁阀14换3电磁阀2节气门开度4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锁止阀3换4电磁阀14换3电磁阀2节气门开度60%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锁止阀3换4电磁阀14换3电磁阀2节气门开度75%曲轴转速涡轮转速输出转速车速1234锁止阀3换4电磁阀14换3电磁阀2实验八八汽车空调系统模拟实验 一、实验课时2学时 二、主要内容及目的1加深对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汽车空调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分析方法。 三、实验器材1汽车空调模拟试验台二台;2空调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若干;3常用拆装工具若干;4万用表等测量工具若干。 四、实验原理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或积累器)、膨胀阀(或节流孔管)、蒸发器、风扇和控制电路组成,其制冷循环示意如图1所示。 压缩机的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制冷蒸汽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蒸汽,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