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ppt_第1页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ppt_第2页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ppt_第3页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ppt_第4页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 2 3 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 4 考纲点击 1 光 热 水 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2 寒潮 台风 暴雨洪涝 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5 气候资源 指可以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 能源 观赏游览价值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一 气候资源 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 1 概念 6 1 中国太阳辐射总量 西部优于东部 青藏高原地区最丰富 分布 影响 太阳能发电 2 气候资源的分布 开发利用 7 2 中国热量资源 南方优于北方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 形成高寒区 农业 决定农作物的分布和复种指数 影响 旅游 冬季严寒气候发展冰雕艺术 分布 8 光照和热量的区分光照强弱是太阳辐射能多少的表现 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角和云量多少 热量资源是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的热量多少 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 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 热量状况的最直观描述就是温度 光照强 热量不一定高 热量条件好 光照也不一定强 9 3 中国降水 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 南方地区优于北方地区 分布 水利建设要考虑当地的降水条件和蒸发条件 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 公路 铁路建设必须考虑降水条件 影响 10 4 中国风力资源 分布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三北地区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 污染企业布局时应考虑风向 影响 11 下图是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B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C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地表平坦D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D 12 河西走廊号称 风电走廊 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靠近冬季风源地 地形平坦 植被覆盖率低 风力大 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 地面风速强盛 13 2012新课标 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 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 判断甲 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 2 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 感悟高考 14 2013新课标1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使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 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5 2015新课标1 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 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 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16 二 气象灾害 1 概念气象灾害 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台风寒潮干旱暴雨洪涝雪灾低温霜冻干热风龙卷风沙尘暴 你知道有哪些气象灾害现象 17 1 台风 成因和分布 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 以上的广阔海面上 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时间 夏秋季节 18 气压 时间 风速 危害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19 防御措施 工程 非工程 监测与预报 建立减灾应急体系 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沿海防护林体系 20 成因 来多去少 自然原因 A 水系特征 a 流域广 支流多 b 河道弯曲 水流不畅 B 地形特征 地势低洼C 气候特征 降水多且集中 人为原因 A 植被破坏 流域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淤积B 围湖造田 2 暴雨洪涝 因大雨 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 渍水的现象 21 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锋面雨带的推移 22 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 防洪保险 洪水监测 预警系统 退耕还湖 移民建镇 植树造林 整治河道 修建水库 修建分洪区 加固堤坝 23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 土地缺水的一种现象 3 干旱 原因 降水量和蒸发量 降水季节 年际变化大 人口稠密 工农业发达 需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 浪费多 利用率低 防御措施 保水 节水是根本 兴修水利 植树造林 调整农业结构 培育耐旱作物 开源节流 加强管理 防治污染 24 4 寒潮 由于强冷空气的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并伴有大风 雨雪 冻害等现象 成因和分布 冷锋 冬半年 及时预报 做好防寒准备 防御措施 25 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使空气特别混浊 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5 沙尘暴 时间和分布 冬春季节 北方地区 动力 多大风天气 沙源 气候干旱 植被稀疏 表土 地表 疏松人为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原因 防御措施 植树种草 改善生态环境 26 2013新课标1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使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 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原因 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多暴雨 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 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 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 河水暴涨 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 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 地势较高 地形起伏和缓 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 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修建沿河防洪堤 27 2012新课标 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 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 1 判断甲 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6分 2 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分 1 甲为地震 西临太平洋 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乙为飓风 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 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6分 2 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 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 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4分 28 2013新课标2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 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 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 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 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 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东北 农作物春播秋收 一年一熟 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 2分 春播推迟7 10天 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 10天 3分 错过适宜的播种期 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 3分 所以 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 质量会降低 2分 29 2015新课标1 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 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 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 M城被水淹80多天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30 2015新课标2 近年来 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图7 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31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 全球气候变暖2 臭氧层破坏3 酸雨 32 2 酸雨 1 酸雨的污染源 工业排放的废气 汽车排放的尾气 火山灰等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一般把PH值小于5 6的降水称为酸雨 33 使河湖水酸化 影响鱼类生长繁殖 乃至大量死亡 使土壤酸化 导致农作物减产 腐蚀树叶 影响森林生长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2 危害 34 欧洲西部 中国南方地区 北美东部 3 酸雨的全球分布 35 4 防治措施 节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排 开发新能源 开发洁净煤技术 控制机动车污染 工业污染控制 调整能源结构 最主要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 36 3 臭氧层的破坏 1 成因 氟氯烃化合物 如氟利昂 的排放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