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20(八下第二单元).doc_第1页
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20(八下第二单元).doc_第2页
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20(八下第二单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第一轮复习讲义20【复习内容】1、八下第二单元文学常识、常用词语;2、古诗: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天净沙 秋思;3、古文:活板;4、文言词汇:举、恶、顾、足【文学常识】1、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毛泽东。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有三个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1)论点就是作者的思想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和中心。一般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论据包括:一种叫做事实论据,包括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事实胜于雄辩”,采用事实论据可以使观点更有说服力;另一种叫做道理论据,包括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论述、格言、言语以及一些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等。道理论据一般都具有权威性,能够有力证明论点的正确。(3)论证方法主要有摆事实和讲道理,或者可以分为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对比法等等。2、敬业与乐业节选自饮冰室合集敬业与乐业。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3、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4、渔家傲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作有范文正公集。5、天净沙 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常用词语】不远万里 派遣(qin) 以身殉(xn)职 狭隘(i) 热忱(chn) 拈(nin)轻怕重 漠不关心 纯粹 佩服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鄙薄 敬业乐群 不二法门 旁骛(w) 解剖(pu) 佝(gu)偻(lu) 亵(xi)渎(d) 强聒(gu)不舍 骈(pin)进 胸襟(jn) 摒(bng)弃 和睦(m) 迥(jing)异 豁(hu)达 芥蒂(d) 嫉(j)妒 姑息放纵 脆弱 卑鄙 赫(h)赫战功 无足轻重 显赫 全神贯(gun)注 携(xi)带 缅(min)怀 风尘仆仆 流连忘返 诱惑 【古诗复习】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注释:(1)饯别:以酒食送行。(2)长风:远风、大丰。(3)酣高楼:在高楼上尽情畅饮。酣,饮酒尽兴。(4)蓬莱文章:指汉代文学作品。(5)骨,比喻文学作品刚健的风格。(6)清发:清新秀发。(7)逸兴:豪迈超逸的兴致。(8)壮思:雄心壮志。(9)揽:取。(10)不称意:不如意。(11)明朝:第二天早晨。(12)散发:古人束发戴冠,散发有不受拘束、放荡不羁和不再出仕两重意思。(13)弄扁舟:这里是归隐江湖的意思。扁舟:小船。大意:一个个昨日弃我而去,不可稍留;接踵而至的今日,多少烦恼忧愁涌上心头。遥望秋空,万里长风吹送鸿雁南飞。面对这样的美景,激起高楼畅饮的豪情。您的文章有建安时代的风格,我的诗句像谢朓那样清新秀发。都怀着高雅超越凡俗的兴致,雄心壮志飞动,想上青天把明月揽在手中。抽刀断水,水流得更急,举杯消愁,更增添许多无法排遣的愁思。人活在尘世间不能称心如意,那我明天就散着头发,驾一叶扁舟,归隐江湖。赏析:本首诗是诗人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2、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注释:昏,傍晚。断肠:形容悲痛到极点。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2) 大意:缠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傍晚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桥畔住着几户人家,年代久远的驿道上,游子在瑟瑟秋风中,骑着瘦马缓慢前行。傍晚的太阳向西坠落,悲痛到极点的游子,漂泊在天边极远的地方。(3)赏析: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小令动静结合,借景言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古文复习】活板1、 注释:(1)板印:用雕版印刷。(2)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之,指“板印书籍”。(3)已后:即“以后”,“已”同“以”。(4)庆历:宋仁宗年号。(5)布衣:平民。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6)钱唇:铜钱的边缘。(7)和:混合。(8)冒:蒙,盖。(9)范:框子。(10)持就火炀之:把它拿到火上烤。炀,烤。(11)药:指上文说得松脂、蜡等物。(12)字平如砥: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13)具:准备好。(14)更互:交替、轮流。(15)就:完成。(16)印:字印。(17)以纸帖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18)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19)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20)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21)文理:纹理,质地。(22)兼:又。(23)不可取:拿不下来。(24)燔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25)讫:终了,完毕。(26)拂:擦拭,掸去。(27)殊不:一点也不。(28)群从:堂兄弟及侄子辈。2、 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绝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及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板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印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又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3、 主旨:本文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文言词汇】1、 举:举大计亦死(发动)死即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