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工程图设计.ppt_第1页
机械产品工程图设计.ppt_第2页
机械产品工程图设计.ppt_第3页
机械产品工程图设计.ppt_第4页
机械产品工程图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机械产品工程图设计 4 1Pro E工程图设计的基本知识4 2工程图设计实例4 3小节 4 1Pro E工程图设计的基本知识 4 1 1进入工程图模式单击 文件 新建 或者单击工具栏中的新建图标 弹出如图4 1 新建 对话框 文件类型选择 绘图 在 名称 一栏中显示的 drw0001 为软件默认的文件名 可由用户更改 取消勾选 使用缺省模板 Pro E的缺省模板并不符合国标 单击 确定 打开如图4 2 新制图 对话框 4 1 2工程图环境设置在下拉菜单中单击 文件 属性 或在绘图区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 系统弹出立即菜单选择 属性 系统弹出如图4 3属性菜单管理器 选择 绘图选项 打开 选项 设置窗口如图4 4所示 设置参数如表4 1 选项 参数更改表 下一页 返回 4 1Pro E工程图设计的基本知识 4 1 3工程图格式文件设计在出不同模型的工程图时 都需要使用一些共有的元素 比如图框 标题栏 企业标志 Logo 等 把这些共有元素集中起来放在一个文件中 作为样板文件或称格式文件 Format 可以重复使用 步骤1 进入格式文件设计环境步骤2 绘制图框 1 单击绘制图框中右侧草绘工具栏中的 偏移 工具 然后单击左边图纸边界 在文本输入框中参照偏距箭头显示的方向输入 25 单击文本输入框右侧完成按钮或按鼠标中键结束输入 绘制出左边图框线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1Pro E工程图设计的基本知识 2 在偏移工具按下时 可选择图元选择管理器链的 链图元 按下 ctrl 键连续单击其余三条图纸边界 单击 选取对话框 中的 确定 按钮 在文本输入框中输入 5 输入负值表示偏移方向与箭头指示方向相反 绘制其余三条图框边线 3 在下拉菜单栏中单击 编辑 修剪 拐角 按下 ctrl 键并依次单击要修剪的边 修改完成后A3图纸图框如图4 10所示 步骤3 创建标题栏创建如图4 11标题栏 步骤4 使用格式文件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4 2 1轴的零件图设计轴是机械中的常用零件 主要由旋转特征构成 轴上一般开有键槽 轴的工程图主要是轴的注释图及断面的设计 步骤1 设置工作目录并创建轴零件 1 单击菜单 文件 设置工作目录 将工作目录设置为轴零件所在目录 并将以前所做A3幅面格式文件 ch04 A3prt frm 也复制到该目录 2 创建文件名为 shaft prt 的轴的实体模型 轴零件图如图4 19所示 3 保存文件 下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步骤2 新建工程图文件 1 单击工具栏的新建图标 类型 选择 绘图 名称 栏输入 shaft 为文件名 取消勾选 使用缺省模板 单击 确定 打开 新制图 窗口 2 单击 缺省模型 右侧 浏览 按钮 打开模型 shaft prt 指定模板 选择 格式为空 单击 格式 栏右侧 浏览 按钮 打开格式文件 ch04 A3prt frm 单击 确定 按钮进入工程图模式 步骤3 设置工程图的选项参数步骤4 主视图的建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1 单击菜单 插入 绘图视图 一般 或单击工具栏 创建一般视图 工具图标 在绘图区空白处单击放置视图 此时轴零件以三维形式出现在绘图区 且弹出 绘图视图 窗口 类别 选择 视图类型 模型视图名 选择 TOP 单击 应用 零件转为以基准面 TOP 为视图平面的二维显示 类别 选择 视图显示 在 显示线型 下拉列表中选择 无隐藏线 将视图改为不显示隐藏线的线框模式 如图4 22 最后单击 关闭 退出 绘图视图 窗口 绘图视图 的窗口内容依照左侧 类别 栏的选择而变化 提供对工程图视图的各种控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2 修改视图缺省比例 双击绘图区左下角 比例 1 1 在消息区文本输入行中输入 2 单击 将视图缺省比例修改为2 1 3 点击 确定 按钮 主视图创建完成 步骤5 建立旋转视图 1 创建两键槽断面的 X截面 此操作可以在三维模型中创建 打开轴零件 shaft prt 单击菜单栏的 视图 视图管理器 打开 视图管理器 窗口 单击 X截面 新建 在删除名称 Xsec0001 后键入 A 作为该截面名称 回车打开 剖截面创建 菜单管理器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选择 平面 完成 产生基准 偏距 完成 选择模型左端面为偏距参照面 如图4 27所示 菜单管理器中选择 输入值 如图4 28所示 依照图4 27中箭头方向输入偏距值 40 mm 单击 菜单管理器中单击 完成 X 截面 A 创建完成 如图4 29所示 2 单击下拉菜单 插入 绘图视图 旋转 选择主视图 单击主视图上方空白处放置截面 A 同时弹出 绘图视图 窗口 单击 确定 关闭窗口 移动 截面A 到合适位置 3 单击下拉菜单 插入 绘图视图 旋转 选择主视图 单击主视图上方空白处放置截面 B 同时弹出 绘图视图 窗口 在 绘图视图 窗口中 旋转视图属性 为截面 B 然后单击 确定 即可将 B 截面显示出来 移动 截面B 到合适位置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步骤6 创建局部放大图步骤7 保存文件步骤8 尺寸标注工程图中的尺寸标注 应以显示驱动尺寸为主 以保持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间良好的关联性 提升工作效率 步骤9 公差和配合标注步骤10 添加注释在Pro E工程图中可以添加各种注释 包括文本和符号 可以跟尺寸组合在一起 用引线 或无引线 连接到模型的某一条或几条边上 或者自由定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步骤11 添加表面粗糙度 1 单击下拉菜单 插入 表面光洁度 系统弹出 得到符号 管理器 选择 检索 出现 打开 对话框 其中可以检索到Pro E所带的三种表面粗糙度符号 generic 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式获得 machined 表示表面使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车 铣 钻 磨等 unmachined 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例如铸 锻等 2 打开 machined 文件夹 内含不带粗糙度值的符号文件 no value1 sym 和带粗糙度值的符号文件 standard1 sym 选择 standard1 sym 打开 弹出 实例依附 菜单 选择 法向 然后单击选择轴表面 在文本输入行输入粗糙度值 1 6 回车结束输入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3 放置右上角 其余 粗糙度符号 先用插入注释的方法 在绘图区右上角插入 其余 单击菜单栏的 插入 表面光洁度 检索到 standard1 sym 打开并设置依附方式为 无引线 然后在注释 其余 右侧单击 文本输入行中输入粗糙度值 3 2 后回车 步骤12 保存工程图文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4 2 2涡轮减速器箱体零件图设计涡轮减速器箱体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应使用多种视图结合剖视图表达结构尺寸 步骤1 创建箱体零件新建箱体零件 文件名 xiangti prt 零件图如图4 55 步骤2 新建工程图文件 1 单击菜单 文件 设置工作目录 将工作目录设置为箱体零件 xiangti prt 所在目录 并将以前所做A3幅面格式文件 ch04 A3prt frm 复制一份到该目录 2 单击工具栏的新建图标 在 新建 窗口选择 绘图 在 名称 栏输入 xiangti 作为文件名 取消勾选 使用缺省模板 单击 确定 按钮打开 新制图 窗口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3 在 新制图 窗口中 单击 缺省模型 右侧 浏览 按钮 找到并打开模型 xiangti prt 指定模板 处选择 格式为空 单击 格式 栏右侧 浏览 按钮 找到并打开格式文件 ch04 A3prt frm 最后单击 确定 进入工程图模式 步骤3 设置工程图选项参数步骤4 三视图的建立箱体三视图如图4 59所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步骤5 创建剖视图 1 将侧视图改为局部剖视 视图名为 A 选中侧视图 右键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 打开 绘图视图 窗口 选择 剖面 2D截面 单击图标 因为没有可用的 X截面 所以弹出 剖截面创建 菜单以创建新的截面 单击 完成 输入截面名 A 回车 在主视图中选择 FRONT 基准面 回到 绘图视图 窗口 单击 箭头显示 下方空格 然后选择主视图 箭头放置视图 单击 应用 可看到侧视图已做全剖 选择 剖切区域 下拉列表中的 局部 在测试图某边上选择参考点 图中十字标记所示 围绕参考点作样条曲线 按中键闭合 单击 确定 关闭 绘图视图 窗口 侧视图已修改为局部剖视图 侧视图下方的视图名 视图A A 可按修改注释的方法删除文字 视图 然后拖动至视图上方 2 俯视图做半剖视 视图名为 C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3 主视图做全剖 剖截面选择俯视图中的 RIGHT 基准面 视图名H 不添加箭头 不需要显示主视图的视图名和箭头 可选中注释 视图H H 单击鼠标右键 弹出立即菜单 选择 拭除 4 双击要修改的剖面线 弹出 修改剖面线 菜单管理器 选择 间距 然后在 修改模式 中选 一半 加倍 或 值 指定数值 单击 完成 退出剖面线修改 步骤6 添加辅助视图 1 选择菜单栏的 插入 绘图视图 辅助 在侧视图中选择如图4 66的零件边 鼠标在侧视图左侧空白区单击以放置右视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2 双击刚添加的右视图打开 绘图视图 窗口 类别 视图类型 中修改 视图名 为 B 勾选 添加投影箭头 类别 视图显示 中修改 显示线型 为 无隐藏线 相切边显示样式 为 无 单击 应用 选择类别 可见区域 视图可见性 选 局部视图 在图4 67中某实体边上单击作为参照点 围绕参照点做样条曲线 以定义视图的可见区域 取消勾选 在视图上显示样条边界 单击 应用 选择类别 对齐 取消勾选 将此视图与其他视图对齐 单击 确定 关闭 绘图视图 窗口 此时可移动视图到主视图左侧合适位置 3 移动侧视图中的辅助视图箭头及文字 B 使他们重合 如图4 68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4 单击菜单栏的 插入 注释 在 注释类型 菜单管理器中选择 无引线 制作注释 在辅助视图上方单击以指定注释放置位置 注释内容输入 B 按两次回车结束输入 单击 完成 返回 退出 然后移动注释文字 B 到合适位置 作为辅助视图的视图名 步骤7 添加其他视图步骤8 显示尺寸步骤9 标注表面粗糙度步骤10 添加注释和技术要求 1 插入无引线的注释 其余 放置在绘图区右上角粗糙度符号左边 2 单击菜单 插入 注释 选择 无引线 制作注释 鼠标指针变为 在绘图区的合适位置单击放置注释并出现文本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输入框 输入 技术要求 然后回车 接着键入一个空格后回车 用来添加一个空行 继续输入 1 铸件应经时效处理 以消除内应力 回车 输入 2 未注倒圆角R2 最后连续两次回车结束技术要求的输入 步骤11 去掉筋板的剖面线步骤12 保存工程图文件单击菜单 文件 保存 或者在工具栏单击保存按钮 打开 保存对象 对话框 单击 确定 文件被保存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4 2 3支顶装配工程图设计装配工程图用来表达装配体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其内容包括一组视图 必要的尺寸标注 序号和明细表 以及技术要求 装配图中的视图应能正确 完整 清晰和简便的表达装配体工作原理 零件的主要结构和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装配关系 装配图中的尺寸通常只标注必要的尺寸 即反应装配体性能 规格 外形及装配 检验 安装时所必须的一些尺寸 序号和明细表是装配图特有的 为了便于读图和图样管理 也为了便于备料和组织生产 有必要对装配体中每一种零 部件进行编号并填写在明细表中 技术要求用来说明对装配体的性能 装配 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和条件 下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步骤1 创建支顶各零件 1 单击菜单 文件 新建 2 创建如图4 83的顶碗零件 文件名为 04 dingwan prt 3 创建顶杆零件如图4 84所示 文件取名 04 dinggan prt 4 为各零件设计参数 这些参数在出装配图时将自动填充在明细表中 5 为各零件指定密度和添加关系 用于自动计算零件重量 步骤2 创建支顶组件单击菜单 文件 新建 或者单击工具栏新建图标 弹出 新建 对话框 文件类型选 组件 子类型 设计 文件名输入 04 zhiding prt 取消勾选 使用缺省模板 单击 确定 按钮 弹出 新文件选项 对话框 在模板列表中选择 mmns asm design 单击 确定 进入组件设计界面 创建如图4 91的支顶组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步骤3 创建装配图的格式文件 1 参见4 1 3 新建一个格式文件 2 设置选项 3 建立如图4 93的表格 4 定义表格重复区域 5 在重复区域中输入参数 步骤4 进入装配工程图模式步骤5 添加视图 1 添加一般视图 单击菜单 插入 绘图视图 一般 或单击工具栏 插入一般视图 图标 在绘图区合适位置单击放置视图 类别 选择 视图类型 模型视图名 选择 FRONT 应用 再选择 类别 视图显示 显示线型 选择 无隐藏线 相切边显示样式 选择 无 单击 确定 关闭 绘图视图 窗口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4 2工程图设计实例 2 添加俯视图 选择正视图 单击菜单 插入 绘图视图 投影 在正视图下方单击放置俯视图 双击俯视图打开 绘图视图 对话框 在 类别 视图显示 中修改 显示线型 为 无隐藏线 相切边显示样式 为 无 然后关闭 绘图视图 窗口 步骤6 将正视图修改为全剖视图步骤7 标注尺寸步骤8 添加球标步骤9 添加技术要求单击菜单 插入 注释 在 注释类型 菜单管理器中选择 无引线 单击 制作注释 在绘图区合适位置单击 输入注释内容后连按两次回车结束 步骤10 保存装配图完成的装配工程图如图4 112 单击工具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