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验员检验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架 在分析工作中 洗净玻璃仪器是一个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也是一个技术性的工作 玻璃仪器特别是容量器皿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洗涤 化学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必须是十分洁净的 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 甚至导致实验失败 洗涤时应根据污物性质和实验要求选择不同方法 1玻璃仪器的洗涤 常用的烧杯 三角瓶 量筒等一般玻璃仪器洗涤时 先用自来水冲去灰尘 再用毛刷蘸取洗衣粉等洗涤剂直接刷洗内外表面 刷洗时 使毛刷在盛有水的玻璃仪器里转动或上下移动 但用力不得过猛 否则容易把玻璃仪器 尤其是试管 底部损坏 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用纯化水淋洗三次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 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滴定管 比色管 容量瓶和移液管等量器不用毛刷刷洗 根据油污程度选择适当的洗涤剂洗 1玻璃仪器的洗涤 附 几种常用洗涤液的配制和使用 铬酸洗涤液 1 取工业硫酸100ml置于烧杯内 小心加热 然后慢慢加入5g研细的重铬酸钾粉末 边加边搅拌 继续加热至冒烟为止 待冷却后 贮存在有盖的玻璃容器内 2 称取20g研细的重铬酸钾粉末 置于20ml水中加热溶解 冷却后缓缓加入360ml浓硫酸 待冷却后 贮存在有磨口塞的小口玻璃瓶中 器皿用铬酸洗液时应特别小心 因铬酸洗液为强氧化剂 腐蚀性强 易烫伤皮肤 烧坏衣服 铬有毒 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绝对不能用口吸 只能用吸耳球 具体操作如下 1 使用洗液前 必须先将器皿用自来水和毛刷洗涤 倾尽器皿内水 以免洗液被水稀释后降低洗涤的效率 铬酸洗涤液 2 用过的洗液不能随意乱倒 只要洗液未变为绿色 应倒回原瓶 以备下次再用 若洗液变为绿色 表明洗液已失去去污力 要倒入废液缸内 另行处理 决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 3 用洗液洗涤后的仪器 应用自来水冲净 用纯化水润洗内部3次 铬酸洗涤液 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取高锰酸钾4g溶于少量水中 向该溶液中慢慢加入100ml10 的NaOH溶液 混匀 用于洗涤被油或有机物沾污的器皿注意事项 1洗后的器皿上如残留有MnO2沉淀物 可用盐酸或草酸洗液洗涤 2洗液不应在所洗的器皿中长期存留 草酸洗液 5 10g草酸溶于100ml水中 加入少量浓盐酸 用于洗涤KMnO4洗液洗涤后在玻璃器皿上产生的MnO2污迹 注意事项 必要时可加热使用 碘 碘化钾洗液 1g碘和2g碘化钾溶与水 加水稀释至100ml 用于洗涤AgNO3的褐色沾污物 碱性乙醇洗液 6g氢氧化钠溶于6ml水中 加入50ml乙醇 用于洗涤被油脂或某些有机物沾污的器皿 注意事项 1洗液贮于胶塞瓶中 不宜久存 易失效 2防止挥发和着火 2玻璃仪器的干燥 2 1控干干燥法 又叫风干 是最简单易行的干燥方法 2 2烘干干燥法 将仪器放入烘箱中 控制温度在105 左右烘干 2 3吹干干燥法 用电吹风快速吹干玻璃器皿 2 4烤干干燥法 用酒精灯或红外灯加热烤干玻璃器皿 2玻璃仪器的干燥 2 5有机溶剂干燥 对一些不能加热的厚壁或有精密刻度的仪器 如试剂瓶 吸滤瓶 比色皿 容量瓶 滴定管和吸量管等 可加入少量易挥发且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 如丙酮 无水乙醇等 转动仪器使溶剂浸润内壁后倒出 如此反复操作2 3次 便可借助残余溶剂的挥发将水分带走 如果实验中急用干燥的玻璃仪器 也可用此法进行快速干燥 3样品的过滤处理 在药物分析过程中 样品的溶解必须充分 如过滤时要保证滤液的浓度不能被改变 定量分析 滤纸和滤器必须干燥 根据标准的要求弃去初滤液 取续滤液进行实验或做进一步稀释再进行实验 3样品的过滤处理 如果是为了制备样品 非定量 在使用过滤纸前 可用水湿润滤纸后再使用 因为干的滤纸不但过滤效果不佳 尤其是当样品体积较少时 滤纸会吸附样品 影响实验结果 3样品的过滤处理 3样品的过滤处理 对于比较澄清的样品宜选用扇形滤纸折叠方式 对于比较浑浊的样品 胶状沉淀宜选用折扇型滤纸折叠方式 沉淀越细 所选用的滤纸宜越致密 国产滤纸份快速 中速 慢速三种 慢速滤纸质地致密 可以加热 加热时要使用试管夹 夹持试管的中上部 一般大试管直接加热 小试管用水浴加热 反应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 2 加热时 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 3 管口向上倾斜约45 不准对着自己或他人 防止液体溅出伤人 4试管的使用 固体样品加热时生成气体 硫化氢 氨气 的操作 宜选用细的硬质试管 开始加热时 管口略向下倾斜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 再在固体样品处加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或冷凝水倒流而炸裂 注意 1 该类型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往往有刺激性或毒性 操作时应在通风处或室外进行 2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骤冷 防止破裂 如不能将加热的试管放到冷的实验台上 4试管的使用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 酒精的加入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 3 也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 3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后 必须用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 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不要碰倒酒精灯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不要惊慌 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5酒精灯的使用 5酒精灯的使用 6胶头滴管的使用 滴管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 用于滴加少量的液体 吸取试液时先将滴管提出液面 挤出胶头中的空气 再把滴管伸入试液中吸取 向试管中滴液时 不能把滴管伸入试管中 以免滴管碰到试管壁而被污染 滴加试液要一滴一滴地加 并边加边振摇 另有规定除外 注意观察现象 6胶头滴管的使用 吸有试剂的滴管不可倒置 以免试剂流入滴头 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 以免沾污滴管 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 以备再用 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6胶头滴管的使用 使用量筒量液时 应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 使眼睛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 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 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 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7量筒的使用 7量筒的使用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 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 不要用大量筒计量小体积 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 否则都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误差可能达到10 我们必須在选择使用量筒前考虑此精确度是否可行 量筒是厚壁容器 绝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 也不能在其中溶解物质 稀释和混合液体 更不能用做反应容器 7量筒的使用 8移液管的使用 移液管 用于精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移液管的使用 用右手大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上方 将吸管插入待吸液下2 3cm处 左手拿吸耳球 先将空气压出 然后把球尖端紧按到吸管口上 慢慢松开握球的手指 溶液逐渐吸入管内 待溶液超过吸管标线时 迅速移开吸耳球 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 将管向上提离开液面 8移液管的使用 另取一洁净的烧杯 将移液管垂直管尖紧贴已倾斜的小烧杯内壁 微微松动食指 并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捻转吸管 将液面平稳下降 直至溶液弯液面下端与标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按住管口 使液滴不再流出 左手改拿接受容器 并使接受容器倾斜30 将管尖紧贴接受容器内壁 松开右手食指 使溶液自然流出 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 再等待15s取出吸管 8移液管的使用 移液管的使用图文解释1应把吸球内的空气尽量挤压 并把吸球贴近移液管 8移液管的使用 2释放吸球 并让它吸取烧杯中的液体 在吸取少量液体时要留心不要吸入空气 以免污染吸球 8移液管的使用 完成吸取后 尽快以手指代替吸球阻塞移液管 虽然没有硬性规定要用那一只手指 不过建议您用较灵活敏感的一只 8移液管的使用 释放液体时 试验人员应将试管侧放 让试管协助液体由移液管释放出来时 试验人员不应强行把有关液体排出 因为这样会影响检测结果 8移液管的使用 使用移液管时 因为水份子有附着力 能依附在移液管内壁 因此 按正确的方法读取准确结果 8移液管的使用 另外 当把液体由移液管释放出来时 由于水份子的附着力 会有部份液体依附在移液管的管尖中 这是正常现象 8移液管的使用 最后 基于传染病 安全及健康理由 试验者应使用吸球吸收液体 而不应使用口部吮取 8移液管的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用少许移取液润洗2 3次 2吸液时需用吸耳球 一般手拿吸耳球 右手持移液管 3控制液面时 应使视线 刻度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处于同一水平 4放液时移液管要垂直 尖端触及容器壁 放液完毕 尖端残留液应保留 不能吹入容器 试纸的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pH试纸 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 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 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 观察颜色的变化 判断溶液的性质 9试纸的使用 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 一般先用纯化水把试纸润湿 粘在玻璃棒的一端 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试管口 注意不要接触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 使用pH试纸测定水溶液的pH值时 不能用纯化水润湿试纸 9试纸的使用 用于搅拌溶液帮助固体物质的溶解 搅拌时不可用力过猛 勿碰击器壁 以防止破裂 过滤时引流液体 蒸发时搅拌液体防止局部过热而飞溅 蘸取少量液体 注意随时洗涤 不可将浸液的棒端放在桌面上 以防污染 10玻璃棒的使用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 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11萃取 11萃取 操作要点 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是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 最常使用的萃取器皿为分液漏斗 1 漏斗盖和活塞应用细绳系于漏斗上 防止滑出跌碎 2 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仔细检查 玻璃塞和活塞是否紧密配套 然后在活塞孔两边轻轻地抹上一层凡士林 或甘油淀润滑剂 插上活塞旋转一下 再看是否漏水 甘油淀润滑剂配制 取甘油22g 加入可溶性淀粉9g 加热至140 保持30分钟并不断搅拌 放冷 即得 11萃取 11萃取 3 将漏斗固定 关好活塞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 溶液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 3 塞好塞子 11萃取 4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 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 以左手握住旋塞 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 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萃取时 振荡初期应放气数次 以免漏斗内气压过大 5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 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将水溶液倒回分液漏斗 再用新的萃取剂萃取 如此重复3 5次 11萃取 11萃取 值得注意的是 1 分液时一定要尽可能分离干净 有时在两相间可能出现一些絮状物 也应同时放去 下层 2 要弄清哪一层是水溶液 若搞不清 可任取一层的少量液体 置于试管中 并滴少量自来水 若分为两层 说明该液体为有机相 若加水后不分层则是水溶液 11萃取 3 在萃取碱性液体或振摇漏斗过于激烈时 往往会使溶液发生乳化现象 有时两相液体的相对密度相差较小或因一些轻质絮状沉淀夹杂在混合液中 致使两相界线不明显 造成分离困难 11萃取 解决乳化问题的办法是 A较长时间静置 B加入少量电解质 以增加水相的密度 利用盐析作用 破坏乳化现象 C若因碱性物质而乳化 可加入少量稀酸来破坏 D也可以递加数滴乙醇 改变其表面张力 促使两相分层 E当含有絮状沉淀时 可将两相液体进行过滤 11萃取 4 分液漏斗使用完毕 应用水洗净 擦去旋塞和孔道中的凡士林 在顶塞和旋塞处垫上纸条 以防久置粘结 1试剂试药的取用1 1固体试药的取用1 2液体试剂的取用2试剂试药的存放 12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2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试剂试药的取用试剂试药的取用在满足鉴别的前提下 从经济和环保上考虑 取用量应越少越好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1 2mL 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试剂试药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要随意丢弃 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1 1固体试药的取用取用固体试药一般用药匙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 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先使试管倾斜 把盛有试药的药匙 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 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12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 2液体试剂的取用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 取用细口瓶里的试液时 先拿下瓶塞 倒放在桌上 然后拿起瓶子 标签应对着手心 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为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 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深基坑支护与盾构掘进综合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休闲区搭棚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版企业股权转让与合同终止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设项目采购谈判服务标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供用水合作协议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代理记账服务与税务筹划及申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法律培训与咨询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绿色建筑合作精简范本协议建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杭州商铺租赁合同-含租赁双方信用评估及管理
- 二零二五年度中草药养生产品原料采购合同
- DL T774-2015规程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电气工程师职称评审个人业务自传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胫骨横向骨搬移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运用
- 物资供应投标书范本
- 汉译巴利三藏中部3-后五十篇
-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 2011-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转换对照表
- 《现代汉语》PPT课件(223页PPT)
- 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修订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