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_第1页
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_第2页
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_第3页
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综采放顶煤注氮防火 0 引言引言 目前国内综采放顶煤工艺存在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即工作 面和采空区的防火问题 根据国外经验 采用向采空区注氮气 的方法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防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 下面笔 者结合如何向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注氮防火谈点经验 以供行探 讨 1 综采放顶煤防火的特点综采放顶煤防火的特点 1 1 采空区上部一旦发火难以接近不易处理 并且可随放 顶煤向下滑落而蔓延 1 2 采空区的 两道 自燃发火隐患突出 综采放顶煤残留在 采空区内的浮煤多 特别是靠 两道 侧及两放煤口间的三角煤 丢失严重 丢煤也相对集中 1 3 煤层开采厚度大 煤层生产能力高 又增加了放顶工 序 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 采空区浮煤与空气接触时间长 易 于氧化积热自燃 1 4 随着采高增加 采空区空间增大 顶板冒后堆积厚度 高 且顶 底板丢煤 采用常规的灌浆方法难以处理 1 5 瓦斯释放强度有所增加 综采放顶煤由于上方煤体被 整体破坏 瓦斯释放强度增大 并且瓦斯将伴随煤流由支架上 方漏向工作面 通风效果不如普通综采 2 采空区注氮防火的机理和作用采空区注氮防火的机理和作用 2 1 消除瓦斯爆炸危险 2 2 温度较低的氮气流入采空区 能对周围围岩和氧化发 热的煤炭起到吸热和降低温度的作用 2 3 使采空区呈现正压状态 致使新鲜空气难以流入采空 区内 2 4 采空区空气中氧含量减少 氮气含量增加 形成窒息 性气体 达到阻止煤炭自燃的作用 3 工作面概况工作面概况 ii863 工作面位于 ii86 采区二阶段 上邻尚未开采的 ii861 工作面 下邻 ii865 工作面采空区 南以东大巷煤柱为界 北邻 ii861 回风联巷 工作面走向长 692 米 倾斜宽 123 米 倾角 130 煤层厚度平均 8 5 米 自然发火期为 1 3 个月左右 工作 面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 4 注氮系统设计注氮系统设计 4 1 注氮管路布置在 ii86 运输上山上口新鲜风流中安装移 动式制氮机 取其氮源 将其生产出的氮气经敷设的管路直接 输送到采空区 敷设路线 ii86 运输上山 ii863 集中巷 ii863 机巷 见上附图 4 2 注氮量的确定 如果采用吨煤耗氮量计算 按采空区注氮后氧含量降到 5 0 以 下 ii863 这个工作面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120 万吨 月产 10 万 吨 日产 3300 吨计算 qh 1 式中 qh 日耗氮量 m3 d r 煤的密度 t m3 n1 管路输氮效率 60 n2 工作面输氮效率 50 a ii863 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t m1 氧的含量 21 m2 氮的含量 5 t 每年工作日 300d 则 qh 1 32820 m3 d 按日产 3300t 计算 吨煤耗氮量为 qd 9 9 m3 t 4 3 实践中如何选择制氮设备 根据吨煤耗氮量的计算 选择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制造的型号为 md 600 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机 该制氮机日 产氮气 33000m3 按 20h 计算 氮气纯度达 99 18 出口压力 为 0 1 0 4mpa 即能够满足矿井注氮气的需要 氮气纯度也符 合注氮的要求 4 4 注氮管网系统 注氮干管选用 4 寸铁皮管 支管选用 2 寸铁皮管 4 4 1 工作面管路的布置 ii863 工作面机巷内共布置两条 巷道 第一趟布置到工作面下隅角处 第二趟管路滞后 20m 4 4 2 注氮工艺 当工作面推进 20m 后 将第一根注氮管 埋入采空区 这时第一根注氮管开始向采空区注氮气 当工作 面推进 40m 后 将第二根注氮管埋入采空区 这时将第一根注 氮管掐断 做为第三根注氮管 将第二根注氮管的阀门打开向 采空区注氮 这样依此类推 5 效果分析效果分析 ii863 工作面遇断层 停产检修及推进速度缓慢期间 上隅 角 co 有明显上升趋势 超过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的 24m 通过预埋的注氮管路向采空区连续注氮 可将 co 浓度逐渐稳 定在 5m 以下 消除发火隐患 确保了 ii863 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6 几点建议几点建议 6 1 加强采空区内气体和温度监测检查 6 2 在满足人员呼吸和清除有害气体等规定以及与注氮量 相匹配后应考虑选择其较小的通风量 以减少采空区内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