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园林植物病害知识 病原物的寄生性 致病性及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一 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病原物 能引起植物生病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物 按病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 传统地将其分为 1 专性寄生物是寄生性最强的一类生物 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中吸取营养物质 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物体上生长发育 如病毒 类病毒 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真菌中的锈菌 白粉菌 霜霉菌等 这类寄生物难于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大叶黄杨白粉病 2 兼性腐生物 强寄生物 以寄生为主 当条件改变时也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 如外担子菌 外子囊菌 黑粉菌及多数叶斑病菌和细菌中的黄单胞杆菌 桃缩叶病 万年青炭疽病 3 兼性寄生物 弱寄生物 以腐生生活为主 在适宜条件下也能兼营寄生生活 它们很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它在营寄生生活时 常分泌酶和毒素 将寄主的细胞和组织杀死 从中吸取营养物质 如引起苗木猝倒病的丝核菌 镰刀菌 腐霉菌和细菌中的青枯假单胞杆菌等 镰刀菌 4 专性腐生物只能以无生命的有机体或无机物质作为营养来源 不能侵害活的生物有机体 专营腐生生活 如许多木材腐朽菌 木材上的木耳 蘑菇等腐朽菌等 Luttrell 1974 将病原物寄生性分为3大类 活养生物 在自然界只能从活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 并在活组织上完成其生活史 当组织死亡之后 它们即停止生长或随之死亡 专性寄生物 如病毒 全寄生性种子植物 真菌中的锈菌 白粉菌和霜霉菌 半活养生物 能侵染活组织 并在其中吸收营养 但当组织死亡后 还能继续生长并形成孢子 如外囊菌以及许多叶斑病菌 黑星病菌都属于此类 它们虽能人工培养 但在培养基上往往生长发育不良 死养生物 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组织之前先将细胞杀死 然后侵入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进行腐生生活 死养生物较易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 一种寄生物往往只能适应一定种类的寄主植物 寄生物对寄主种类一般都有一定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性有宽有窄 有的只能寄生在亲缘关系相近的几种寄主植物上或二种植物上 如蔷薇单囊壳菌只侵染几种蔷薇 相反 有的病原物则能寄生在很多种甚至成百上千种植物上 如立枯丝核菌能侵染约200多种植物 灰霉菌则能侵染上千种植物 一般来说 寄主范围的宽窄 往往与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有一定的联系 活养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窄 病毒虽是活养生物 它的寄主范围却很广 而死养生物通常寄主范围较广泛 月季 蔷薇 八仙花 非洲菊 佛手 鹤望兰 有些病原物的种类虽然形态相同 但它们只能分别寄生在一定的属或种的寄主植物上 称为专化性 有的病原物只能分别寄生在一定品种的寄主植物上 称为生理小种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或特殊的适应性称为寄生专化性 病原物不仅对寄主的种类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对供养寄主的组织器官都有严格的选择性 其所表现的选择性一般是决定于它们具有的酶的种类与活性 了解病原物的寄主范围 对于设计轮作防病和铲除野生寄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病原物的致病性p41病原物的致病性 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诱发病害的能力 即对寄主组织破坏和毒害的能力或作用 病原物的致病性可概括为四点 吸取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生长不良 分泌果胶质酶 脂肪酶 纤维素酶等各种酶 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 分泌各种有毒物质 毒害和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分泌生长刺激素 刺激细胞过度分裂和增大而变畸形 三 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及变异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是密切相关的 寄生性不同的病原物 其致病性也不同 一般死养生物多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对寄主组织的破坏较大 通常在入侵之前或之后不久便使寄主细胞和组织发生急剧的坏死 然后从死组织中吸取营养物质 主要危害植物的死组织或受伤组织 或为害生长衰弱 生活力降低的植株 并且常分泌酶或毒素杀死寄主细胞和组织 然后从死组织中吸取养料 病部通常表现腐烂 溃疡 斑点等坏死型的病状 活养生物对寄主大的破坏和毒害要缓和的多 它们需要从寄主活细胞中吸取养料 若将寄主细胞 组织迅速杀死 也就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结束 受害部分通常表现褪色 畸形等病状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的范围 寄生位置及延续时间等 也都影响病害的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 因此 在一定的条件下 致病力低的病原 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病害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是病原物的一种生物学特性 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这种特性受基因的控制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可以遗传 也可以发生变异 病原物大多是微生物 个体小 繁殖快 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往往由于种间杂交 环境条件的改变 高温 光 紫外线 放射性同位素 有毒物质和不正常的营养等都会引起病原物的突变 四 园林植物的抗病性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 其受基因控制 范德普兰克 Vanderplank 把植物的抗病性划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只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作用 即指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受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侵害时 其抗性表现有明显的差异 若用柱状图表示 对不同生物型或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有高有低 呈垂直分布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相应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都起作用 水平抗性又称非专化性抗性或一般抗性 同一植物的一系列不同品种受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所侵害 其抗性表现比较一致 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 发病较重称为感病 发病很严重的称为严重感病 如很多杨树对松杨栅锈菌感病 但青杨受害最重 发病轻的称为抗病 高度抗病的称为高抗或免疫 感病和抗病之间存在着感病或抗病程度不等的各种中间类型 一 植物的抗病机制避病是指感病植物在某种条件下避免发病 或避免某种病害的盛发 一般是让植物生长期与病菌侵入期错开 使植物避开病菌的侵害 如适当早播 使苗木最易感病的时期与病菌大量活动的时期错开 即可减少苗木猝倒病的发生 避病的特点是受病原物的影响小 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抗病是指植物可以抵抗病原物的侵入 扩展或毒害 即植物真正抵抗病原物侵染的能力 抗侵入外部形态结构 气孔的结构 多少 大小及开闭时间的长短和迟早 伤口愈合速度 植物体表外渗物质 抗扩展寄主内部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决定了寄主本身的抗扩展特性 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后要继续扩展 寄主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壁的坚韧程度就成为抵抗病原物在寄主组织内扩展蔓延的重要因素 耐病 抗呈现 植物受到侵染之后 病菌在寄主体内可以生长繁殖 也可以进行再侵染 但不表现症状 或仅发生轻微症状 或发病虽重 但对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较小 如大叶黄杨白粉病 这是由于植物的生化活动抵制了病原物的冲击 因而对植物生长发育及品质影响不大 免疫在植物病理学中 高度抗病性也称为免疫性 是指寄主植物能抵抗病原物的侵入 病原物不能在寄主上建立寄生关系 或者病原物虽能在寄主上建立初步的寄生关系 但由于寄主的抗病作用 使侵入的病原物不久即死亡 寄主不表现任何症状 植物的抗病性不是固定不变的 植物本身的变异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都可使抗病性增强或减弱 二 植物抗病性的变异自然杂交和遗传杂交是植物抗病性在遗传上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杂交可以选育出优良抗病品种 当前世界上已培育出菊花 香石竹 金鱼草等抗锈病的新品种 也培育出了抗紫菀萎蔫病的翠菊品种以及抗菊花叶线虫病的菊花品种等等 外界栽培条件和环境条件也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偏施氮肥 温度不适 水分失调 光照不足等 都会使植物生长衰弱或组织幼嫩 从而降低其抗病性 如月季白粉病 在氮肥过多 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易发生 不同种的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植株 或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 不同发育阶段 其抗病性也不完全相同 如在苗茎未木质化之前 苗木易感染猝倒病 木质化以后病菌就无法入侵 寄主生活力的强弱 对抗病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 植物生活力的减弱会导致抗病力的降低 这在由弱寄生菌引起的许多植物病害中表现更为突出 如杨树烂皮病 只发生在皮内含水量降低 生长衰弱的树木上 利用各种理化因素 如紫外线 光 超声波 同位素以及化学免疫剂处理种子和植株 也可以改变植物的抗病性 近年来 抗病树种的选育研究 特别注意到寄主植物在形态 解剖和生理上的抗病机制同病原菌的寄生性 致病性和品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深入探讨控制抗病性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第二单元园林植物病害知识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p43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目的 查明发病的原因 确定病原的种类 再根据病原特性和发病规律 对症下药 及时有效地防治病害 一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步骤园林植物病害的野外诊断 现场观察 根据症状特点区别是虫害 伤害还是病害 进一步区别是侵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注意调查和了解病株在田间的分布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 地形 地势 土质 肥水 农药及栽培管理的关系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 症状观察 症状观察是首要的诊断依据 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症状的典型性和诊断人的经验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室内鉴定 病害诊断 病原室内鉴定是借助放大镜 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保湿与保温器械设备等 根据不同病原的特性 采取不同手段 进一步观察病原物的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等特点 新病害还需请分类专家确诊 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原的分离培养和接种 病原诊断 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是园林植物病类诊断中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 接种鉴定又叫印证鉴定 就是通过接种使健康的园林植物产生相同症状 以明确病原 二 园林植物病害诊断应注意的问题不同的病原可导致相似的症状 相同的病原在同一寄主植物的不同发育期 不同的发病部位表现的症状不同 相同的病原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表现不同的症状 环境条件可影响病害的症状 缺素症 黄化症等生理性病害与病毒 支原体 类立克次氏体引起的病害症状类似 在病部的坏死组织上 可能有腐生菌 容易混淆误诊 三 柯赫法则p45 一 步骤 经常观察 了解一种微生物与某种病害的联系 从病组织上分离得到这种微生物 并将其单独在培养基上培养 使其生长繁殖 也就是纯培养 将纯培养的微生物接种到健康的寄主植物上感病后 发生原先观察到的症状 从接种发病的组织上再分离 又得到相同的微生物 经过上述四步 证明了染病组织上观察到的某种微生物 是这种病害的病原生物 明确了病原物和它的致病作用 病害的诊断完全具备了有利的根据 由于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病害发生规律的一些特异性 柯赫法则适于可以培养的真菌和细菌引起病害的诊断 对于其他则需按照法则的原则找出适当的研究方法 二 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病原物的纯培养问题 柯赫法则与自然不能完全一致 柯赫实验是在其他微生物不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在自然界微生物的区系是复杂的 关于环境条件的问题 柯赫法则不能解决复合侵染的病害 柯赫法则知识证明1种菌引起的1种病害 第二单元园林植物病害知识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p48 56 一 植物病害的侵染程序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展过程包括越冬 接触 侵入 潜育 发病 传播和再侵染等各环节 其中接触 侵入 潜育 发病四个时期是病害一次发生的全过程 称为侵染程序 简称病程 越冬 传播 病程三个环节称为侵染循环 大多数园林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在一年内完成 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发病 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全过程 一 接触期从病原物同寄主接触到开始入侵之前的一段时间称接触期 接触期的长短因病原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 病毒 植原体和类病毒的接触和侵入是同时完成的 细菌从接触到侵入几乎也是同时完成的 都没有明显的接触期 真菌接触期的长短不一 一般真菌的分生孢子寿命较短 同寄主接触后如不能在短期内萌发 即失去生命力 而当条件适宜时 孢子在几小时内即可萌发侵染 也有些真菌接触期可长达数月 例如 桃缩叶病菌的孢子在芽鳞内越冬 次年新叶初放时才进行侵染 在接触期 病原物在寄主体表的活动受外界环境条件 寄主的外渗物质 根周围和茎 叶表面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这些微生物与病原物之间产生明显的颉抗作用或刺激作用 因此 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接触并不一定都能导致侵染的发生 但是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是导致侵染的先决条件 阻止病原物同寄主植物感病部位接触可以防止或减少病害发生 二 侵入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期 称侵入期 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一般有三种 直接侵入真菌孢子萌发以后 可借助芽管的机械压力或酶的分解能力 直接穿透表皮层和角质层而侵入植物体内 大多数锈菌的担孢子都能钻透角质层而侵入 苗木立枯病菌可以从未木质化的表皮组织穿透侵入 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吸根直接穿透枝干皮层 少数植物线虫以口针从表皮直接侵入 真菌孢子直接穿透寄主表皮 自然孔口侵入有些真菌可以从气孔 皮孔 水孔 蜜腺等自然孔口侵入 如锈菌的夏孢子 许多叶斑病的病原菌都是从气孔侵入的 寄生性较强的细菌如假单孢杆菌 黄单胞杆菌多从自然孔口侵入 少数线虫也从自然孔口侵入 伤口侵入伤口的种类很多 如修枝伤 叶痕 虫伤 灼伤 冻伤及机械损伤等 病毒和支原体从伤口侵入 寄生性较弱的细菌如棒杆菌 野杆菌 欧氏杆菌多从伤口侵入 许多兼生真菌也从伤口侵入 内寄生植物线虫多从植物的伤口和裂口侵入 一般直接穿透侵入的病原物亦可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 而伤口侵入的多不能直接穿透或从自然孔口侵入 冻伤 虫伤 灼伤 机械伤 气孔 植物体表面的皮孔 皮孔 皮孔 叶面上的排水器官 水孔 1 水孔2 通水组织3 导管的末端 排水孔 病原物能否侵入寄主 建立寄生关系 这与病原物的种类 寄主的抗病性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环境条件中 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湿度和温度 大多数真菌孢子萌发都离不开水分 甚至必须在水滴中才能萌发 如蔷薇白粉病菌在相对湿度95 98 时 萌发率为99 2 而相对温度在28 30 时 萌发率只有53 5 南方的梅雨季节和北方的雨季 植物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 少雨干旱季节发病轻或不发病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真菌孢子的萌发 并缩短入侵所需的时间 此外 光照 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侵入也有一定影响 保护性杀菌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病原物侵入 喷洒保护剂 减少和保护伤口 控制侵染发生的条件 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措施 在防治侵染性病害上 侵入期是个关键时期 一些主要防治措施 多在于阻止病原物的侵入 三 潜育期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寄主表现症状为止这一段时期 称潜育期 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植物体内生长 蔓延 扩展和获得营养物质 水分的时期 潜育期是病原物与寄主矛盾斗争激烈的时期 潜育期的长短与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 寄主的生长情况 抗病性以及环境条件都有关系 如病毒 类病毒 植原体所引起病害的潜育期一般在3 27个月 常见的叶斑病潜育期一般为7 15d 幼苗立枯病潜育期只有几个小时 环境条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温度 在一定范围内 温度升高 潜育期缩短 如毛白杨锈病 在13 以下 潜育期为18d 15 17 为13d 20 为7d 了解潜育期是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的主要依据 四 发病期从寄主症状出现到病害进一步发展的一段时期称为发病期 这一阶段由于寄主受到病原物的干扰和破坏 在生理上 组织上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继而表现在形态上 病部呈现典型的症状 植物病害症状出现后 病原物仍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扩展时期 叶斑和枝干溃疡病斑都有不同程度扩大 病毒在寄主体内增殖和运转 病原细菌在病部出现菌脓 病原真菌或迟或早都会在病部产生繁殖体和孢子 在外界环境条件中 温度 湿度 光照等对真菌孢子的产生都有一定影响 植物病害症状停止发展后 寄主病部组织呈衰退状态或死亡 侵染过程停止 病原物繁殖体进行再侵染 病害继续蔓延扩展 初期 中期 末期 初期 中期 末期 二 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p51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是指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 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侵染循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病原物的越冬 病原物的传播 初侵染和再侵染 一 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 是其侵染循环中最薄弱的环节 加之潜育场所比较固定集中 较易控制和消灭 因此 掌握病原物的越冬方式 场所和条件 对防治植物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物越冬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病株 包括其他园林植物 转主寄主 病株是植物病害最重要的越冬场所 园林植物是多年生的 绝大多数病原物都能在病枝干 病根 病芽 病叶等组织内外越冬 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来源 枝干和根部病害病部的病原物 往往是这类病害多年的侵染来源 由于园林植物栽种方式的多样化 使得有些植物病害连年发生 温室花卉病害 常是次年露地栽培花卉的重要侵染来源 如花卉病毒病和白粉病等 病株 病株 病株 病落叶 2 病残体有病的枯枝 落叶和病果 也是病原物越冬场所 次年春天 产生大量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 如多种叶斑病菌都是在落叶上越冬的 3 土壤肥料对于土壤传播的病害或植物根部病害来说 土壤是最重要的或唯一的侵染来源 病原物以厚垣孢子 菌核 菌索等在土壤中休眠越冬 有的可存活数年之久 如苗木紫纹羽病菌 还有的病原物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如引起幼苗立枯病的腐霉菌和丝核菌 一般细菌在土壤内不能存活很久 当植物残体分解后 它们也渐趋死亡 此外 在肥料中常混有未经腐熟的病株残体成为侵染来源 4 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带病的种子 苗木 球茎 鳞茎 块根 接穗和其他繁殖材料 是病菌 病毒和植物菌原体等远距离传播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如百日菊黑斑病 百日菊细菌性叶斑病 瓜叶菊病毒病 天竺葵碎锦病毒病等 由此而长成的植株 不但本身发病 而且成为苗圃 田间 绿地的发病中心 通过连续再侵染不断蔓延扩展 甚至造成病害流行 种子 苗木 鳞茎 块根 接穗等带菌 合欢枯萎病 四季海棠线虫病 唐菖蒲青霉病 中国菟丝子 各种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不一定相同 有些病原物的越冬场所不止一处 然而所提供的初侵染源并不同等重要 查明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加以控制或消灭 是防治植物病害争取主动的有力措施 如对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的病原物 可采取收集并烧毁枯枝落叶 或将病残组织深埋土内的办法消灭病原物 二 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是侵染循环各个环节联系的纽带 它包括从有病部位或植株传到无病部位或植株 从有病地区传到无病地区 通过传播植物病害得以扩展蔓延和流行 因此 了解病害的传播途径和条件 设法杜绝传播 可以中断侵染循环 控制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1 气流传播真菌病害的孢子主要由气流传播 孢子数量很多 体小质轻 能在空中飘浮 风力传播孢子的有效距离依孢子性质 大小及风力的大小而不同 有的可达数千公里远 大多数真菌的孢子则降落在离形成处不远的地方 病原物传播的距离并不等于病菌侵染的有效距离 大部分孢子在传播途中死亡 活孢子在传播途中如遇不到合适的感病寄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也不能侵染 由气流传播的病原物传距较远 病害在林间分布均匀 防治比较复杂 除注意消灭当地侵染源外 还要防治外地传入的病原的侵染 2 雨水传播雨水和流水的传播作用是使混在胶质物中的真菌孢子和细菌得以溶化分散 并随水流和雨水的飞溅作用来传播 土壤中的根癌细菌可以通过灌溉水来传播 雨水还可将空中悬浮或移动的孢子打落在植物体上 水流传播不及气流传播远 一般来说 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病原物传播最快 气流传播 雨水传播 3 动物传播危害植物的害虫种类多 数量大 也是病毒 植原体和真菌 细菌 线虫病害的传播媒介 传毒昆虫不仅能携带病原物 而且在危害植物时 把病原物接种到所造成的伤口中去 如松材线虫病由松褐天牛传播 昆虫传播病菌的方式分体外带菌和体内带菌两种 体外带菌是非专化性的 一般是接触传播 体内带菌一般为专化性的 是损伤传播 4 人为传播人类活动在病害的传播上也非常重要 人类通过园艺操作和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远距离调运而传播病害 如某些潜伏在土壤中的病原物 在翻耕或抚育时常通过操作工具传播 许多病毒和植物菌原体可以借嫁接 修剪而传播 松材的大量调运 加速了松材线虫病的扩展和蔓延 加强植物检疫 是限制人为传播植物病害的有效措施 嫁接 嫁接 三 初侵染和再侵染越冬以后的病原物 在植物生长期引起的首次侵染 称为初侵染 在初侵染的病株上又可以产生孢子或其他繁殖体 进行再次传播引起的侵染称为再侵染 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 只有一个侵染过程没有再侵染的病害 称单病程病害 如梨桧锈病 防治较为简单 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 有多个侵染过程的病害 称多病程病害 这类病害的病原物一年发生多代 潜育期短 侵染期长 防治比较复杂 大多数植物病害都有再侵染 这类病害潜育期较短 如果条件有利 常常通过连续不断的再侵染 发展蔓延扩大危害 引起病害的流行 如月季黑斑病 菊花斑枯病 各种白粉病等 侵染循环模式图 植物病害的潜育期和再侵染有密切的关系 病害的潜育期短 再侵染的机会就多 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而缩短了潜育期 就可以增加再侵染的次数 如月季黑斑病的潜育期大约7 10d 在一个生长季节有多次再侵染 而芍药红斑病潜育期约1个月 再侵染次数就少 病害有无再侵染与防治有密切的关系 对只有初侵染的病害 只要清除越冬病原物 消灭初侵染源就可使病害得到防治 对于有再侵染的病害 除清除越冬病原物外 及时铲除发病中心 消灭再侵染源 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三 植物病害的流行p53植物病害在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区大面积发生 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称为病害的流行 病害的侵染过程反映个体发病规律 病害流行规律则是群体发病规律 防治病害的目的在于保护林木群体不因病害大量发生而减产 除检疫对象外 一般只要求防止流行 而不要求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托车涂装知识培训课件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桥梁施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版简易建筑工程合同与现行建筑工程合同对比分析
- 2025合作协议大棚合作协议范本
- 2025标准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协议书
- 投资建厂合作建设协议书
- 摄像相机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停车场使用权置换合同样本
- 2025有关餐饮行业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全国反诈骗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IATF16949中英文对照版2025-10-13新版
- 2025江苏徐州沛县经济开发区发展集团招聘工作人员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全单元听力材料文本及翻译
- 急性胰腺炎护理小讲课
- 电站安全急救课件
- 新型医药销售外包(CSO)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口腔诊室6S管理
- 临期保持食品管理制度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