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_第1页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_第2页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_第3页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_第4页
食品营养与健康绪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营养与健康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营养学基础 7大营养素 第三章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五大类 第四章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 膳食指南 第五章营养失衡与疾病 营养性疾病 第六章食品安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我国公众营养与健康现状第二节我国政府改善公众营养的措施 思考题一 1 什么是健康 哪些生活习惯有害健康 2 良好的公众营养和健康状况 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何关系 3 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是否合理 有何重要意义 4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主要普查了哪几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5 在公众营养状况方面 我国仍面临的双重挑战是什么 营养 健康 1 什么是健康 健康 在我国古代 体壮为健 心怡为康 也就是说古代的健康标准 一要身体好 二要心情好 20世纪9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健康解释为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方面都健全 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1 四维健康观 健康 2 三维健康观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指出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 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 精神上 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 即生物 心理 社会三维健康观 一 现状 3 健康五要素 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研究指出 个体只有在身体 情绪 智力 精神和社会等五个方面都健康 才算真正的健康 一 现状 我国人均寿命 50年代35岁 60年代57岁 现在67 88岁 距离日本整整差20岁 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下降6岁 据上海社科院05年初公布的 知识分子健康调查 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 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了调查时期的53岁 这比1964年 40年前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人均寿命75 85岁低了20多岁 我国国民健康现状 一 现状 高知分子 过劳死 频发 过劳死 指的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 即 由于工作时间过长 劳动强度加重 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精疲力竭 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 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过劳死 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链接 高知分子 过劳死 频发 萧亮中 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 终年32岁 06年1月5日凌晨萧亮中在睡梦中突然逝世 击倒这位年轻人的 是过度的劳累和生活压力 以及他内心郁积着的焦虑 焦连伟 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 终年36岁 06年1月22日晚焦连伟突然发病去世 亲属及同事认为 这或许与他长期的超负荷工作 心理和生活压力过大有关 链接 高知分子 过劳死 频发 高文焕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终年46岁 06年1月26日中午 高文焕因肺腺癌不治去世 医生诊断认为 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何勇 男 浙大数学系教授 博导 终年36岁 浙大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还兼科研 教学 学术交流任务 因 弥散性肝癌晚期 于06年8月5日逝世 家属与学校同事公认的死亡原因是过度劳累 09 6 5央视主持人罗京病逝北京 48岁 05 8 演员傅彪死于肝癌 42岁 根本原因 过劳死 02 9 歌手高枫死于PCP肺炎 年仅38岁 漠视健康和生命 是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 慢性病和过劳死呈上升趋势 70 多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 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和脱离亚健康的困绕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提升生命品质 据统计 我国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比例为 健康人群75 亚健康人群20 病人5 介于中间状态的亚健康人群正在不断扩大 而中年人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 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5不1带 即不看病 不检查 不休假 不疗养 睡不足和带病干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主要有以下表现 躯体慢性疲劳 心理焦虑 情感上人际关系淡化 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偏差 更严重者还会出现行为失常 无序和不当 如何测出是否处在亚健康状态 自测题 1 严重脱发 5分2 情绪低落 经常对着窗外发呆 3分3 记忆力下降 经常丢三落四 10分4 害怕进办公室 厌倦工作 5分5 不愿面对同事 有想独处的渴望 5分6 工作效率下降 已引起上司的不满 5分7 工作状态差 常无故生气 无法发泄 5分 8 食欲下降 5分9 盼望早逃离办公室回家 5分10 对污染 噪声敏感 更渴望宁静 5分11 不热衷聚会 强打精神 勉强应酬 2分12 晚上常睡不着 睡眠质量差 多梦 10分13 体重减轻 10分14 免疫力下降 经常感冒 5分 是 则记分 否 则不记分 总分 分 健康警告 总分 分 反思生活方式是否规律 劳逸结合 饮食是否合理 总分 80分 该找医生咨询 采取相应的运动加营养的措施 链接 三类疾病对中青年威胁最大 压力大 负荷重的中青年最容易患哪些病 1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 高血压 高血脂以及一些代谢综合征 这些老年常见病现已成中青年常见病 2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胃病 肝病等 主要与中青年饮食 生活不规律有关 3神经系统疾病长期睡眠不好 会导致脑供血不足 从而诱发神经系统疾病 链接 青年人对健康的认知程度 1 你觉得现在健康状况怎么样 A 很好 38 B 好 41 C 一般 14 D 差 6 E 不清楚 1 2 你如何确定自己的健康状况 A 凭感觉 43 B 医生 20 C 定期健康检查 28 D 专家讨论 7 E 其他 2 3 你对亚健康的危害了解吗 A 了解 34 B 不太清楚 30 C 听说过 35 D 不知道 1 4 你最关心哪方面的健康 A 心脑血管疾病 24 B 消化系统疾病 16 C 性生理问题 8 D 营养运动 23 E 心理健康 23 F 其他 6 5 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对付肿瘤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等现代都市人越来越容易患的疾病A 看医生 18 B 健康管理机构 20 C 体育锻炼 47 D 保健食品 4 E 顺其自然 11 你关心过你的健康状况吗 哪些生活方式有害健康 中国人健康生活调查 世界卫生组织有句名言 疾病本身三分之一可以预防 三分之一通过早期治疗可以好转 三分之一通过治疗可以改善 健康的生命源于 科学的运动和合理的营养 生活方式决定寿命长短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一份瑞典研究报告说 生活方式可决定寿命长短 健康长寿的秘诀在于心态乐观 饮食均衡和生活有规律 报告指出 世界总人口中 只有1 4的人的长寿是遗传因素决定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 能否长寿取决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报告说 欧洲僧侣的平均寿命高于一般人的平均寿命 原因就在于他们遵守作息时间 生活没有压力 而压力是导致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 对荷兰1000名老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 心态乐观者活得较久 因为他们的生活态度更积极 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强 相形之下 态度消极的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 报告还说 饮食均衡是日本冲绳居民的长寿秘诀 冲绳是世界上99岁以上居民占当地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 冲绳居民的主要食品是鱼 蔬菜和豆制品 人的寿命 40 不取决于自己 但60 取决于自己 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衡营养心情舒畅适量运动 一 现状 一 现状 我国公众营养现状 中国公众营养知识调查表 2004中国学生营养宣传年组委会 1 你知道营养的完整定义吗 2 你知道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吗 3 什么叫合理营养 4 什么叫平衡膳食 5 膳食中的十大平衡是什么 6 合理营养的八大原则是什么 一 现状 7 你知道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的主要内容吗 8 你知道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的主要内容吗 9 你知道 中国学生营养日 的基本情况吗 10 儿童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 青少年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2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是什么 13 人体需要的能量是什么 一 现状 14 人体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哪三种营养素 15 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 16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7 蛋白质如何分类 18 钙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19 磷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20 铁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一 现状 21 锌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22 维生素A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23 维生素B2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24 维生素C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25 维生素D缺乏症的表现是什么 如何食补 26 学生营养素缺乏的常见病症是什么 如何食补 一 现状 27 婴儿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28 幼儿与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29 学龄儿童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30 青少年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31 孕妇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32 乳母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33 老年人的膳食原则是什么 一 现状 34 中老年人多吃哪些食物有好处 35 中老年应少吃哪些食物 36 营养学家把食物分为几类 如何分类 37 如何计算超重还是消瘦 38 食品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39 如何保持孩子的正常食欲 40 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 一 现状 41 如何纠正孩子的挑食和偏食 42 哪些食物适合做早餐 43 常喝牛奶有哪些好处 44 与营养有关的疾病有哪些 45 从少年开始注意营养可以预防哪些中老年疾病 46 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的3个原则是什么 47 哪种做饭做菜的方法损失营养最少 48 你知道 国家大豆行动计划 吗 49 你知道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吗 50 饮食习惯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一 现状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 一 现状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说 2008年中国的GDP总量为300670亿人民币 按照08年的平均汇率6 948 1美元计算 折合为43274亿美元 去年人均GDP已达到3266 8美元 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台阶 世界银行公布2008各国GDP最新排名 中国升至世界第三 中国人均GDP 2005年1700美元2007年2460美元2008年3266 8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之后 城镇化 工业化的进程会加快 居民的消费类型 消费行为也会发生重大的转变 国内外实践表明 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 由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的时期是居民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 也是营养干预的最佳时期 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是否合理 将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在正是中国预防营养相关疾病的关键时期 如果再过10年 20年才预防 造成大量慢性病 其后果将会严重地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这绝非危言耸听 一 现状 1 公众营养状况影响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 营养是人口素质的决定因素之一 当前公众营养的总体状况并不令人满意 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居民营养状况并未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得到同步改善 在原有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的同时 又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新情况 这种状况是对我国国民素质和健康的巨大威胁 也是对公费医疗体系和医疗保险事业的严峻挑战 资料链接 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2004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居民罹患营养不良和营养性相关疾病的人数以亿计 全国约有2 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 200万儿童生长迟缓 意味着这部份人群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水平永远难以达到正常水平 将大大降低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 微量营养素缺乏已成为全国居民的普遍问题 肥胖 糖尿病等营养相关疾病也在快速增长 据对其中4类疾病统计 患病人数达6 2亿人次 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 发展中国家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生产力损失占GDP的3 5 据此估算 2008我国GDP总值30万亿一年生产力损失 9000亿 1 5万亿这仅是最直接 可计算的经济损失 尚没包括每年1 6万亿元医疗费用中和营养相关的疾病部分 公众营养水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 贫困地区因营养不良致病 因病返贫 形成恶性循环而难以摆脱困境 此外 由于营养相关疾病造成英才早逝 患者家庭痛苦动荡 公费医疗 负担巨大 医疗保险压力日增 公众营养水平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此外 我国的公众营养工作也较为薄弱 表现在公众营养教育和指导严重不足 营养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营养产品开发水平和产业发展均较落后 营养和教育决定人口素质 这也是我们将营养问题提到一个重要位置的原因 它不仅仅是针对贫困人群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影响 2 改善公众营养是政府的一项职能 改善公众营养和健康状况关乎国家宏观大局 关乎中华民族千秋万代 具有长远的战略性和社会公益性 所以应成为政府的一种公共职能 美国公众营养改善方面的投入每年高达五六百亿美元 日本用立法的方式来保护国民营养 这方面 我国不仅比世界发达国家落后60年 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 我国也落后于泰国 印度30年左右 从上个世纪40年代始 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陆续采取包括国家立法在内的多种政策措施来积极改善国民营养 这些国家的普遍做法是突出政府的领导作用 专门机构负责 开展营养规划和立法 跨行业协调 通过项目运作模式推进了营养事业的发展 据诺贝尔奖获得者福格尔研究 西欧近200年来经济发展和北欧工业革命极盛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一半以上要归功于居民营养 体质的改善和体格发育的增长 资料链接 国际经验的启迪与借鉴 美国美国在1941年开始营养立法 在以后的20多年中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营养法规政策体系 1946年 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 学校午餐法 此后 儿童营养法 妇女 婴幼儿特殊营养补充规划 儿童夏季食物供应规划 等相继出台 日本 日本从1947年开始出台系列营养相关法规 国家进行营养投入 把营养作为促进发展的手段和措施 日本在1947年实施 营养师法 1952年出台 营养改善法 1954年颁布 学校供餐法 1958年公布 日本厨师法 这些法律实施后 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 如今已使日本国民营养状况充分改善 平均身高和智力水平明显提高 日本18岁青年平均身高 cm 二 措施 40年代后期 日本政府先后颁布和实施了与营养相关的法律 日本通过50多年的国民营养改善 使国民体质得到普遍提高 被西方学者誉为 人类体质的发展奇迹 泰国泰国制订了营养改善行动规划并纳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由于其营养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人口素质得到提高 从上个世纪60 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 各国 学生奶计划 二 措施 公众营养的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程度 注重公众营养改善是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是否合理 将会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 改善公众营养关关系到国家发展 民族昌盛的千秋伟业 具有强烈的战略性和社会公益性 公众营养改善事业的发展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 持久的 多层次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要求 创造新的消费市场 就业岗位和经济发展机遇 3 公众营养改善行动规划的目标和重点 十一五 期间我国公众营养改善行动规划的总体目标为 全面理解和重视公众营养对人类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 均衡的营养需求 逐步减轻营养摄入不足和营养摄入失衡两类营养不良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的遗传潜能 维护人民健康 促进人口素质全面提高 鼓励创新研发符合国民需要的各类营养产品 通过发展营养产业启动新的消费市场和就业领域 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公众营养改善行动规划的重点人群 儿童和老年人 重点地区 贫困地区 最主要的改善途径 主食品强化 开展全国范围的 针对各类人群的公众营养宣传教育活动 以营养科学为指导 调整农业 食品工业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营养产业 应作为最重要的保障手段 链接 公共营养师 我国政府近年举措 1997年 国务院发布了由11个部委联合制定的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2001年 国务院颁布了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01 2010年 1989年5月20日 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启动了 中国学生营养日 活动 二 措施 1999年 农业部等7个部委局联合在北京 上海 天津 广州 沈阳开展 学生奶计划 的试点工作 取得了良好效果 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 大豆行动计划 2005年国家 大豆行动计划 标志商标使用工作正式启动 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国家 大豆行动计划 的健康实施 二 措施 2004年完成了首次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调查 2004年3月 卫生部召开了有国务院法制办工作人员参加的 中国营养改善法 立法工作研讨会 立法可行性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二 措施 第一部分背景 目的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 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 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 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性质 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二 措施 第一部分背景 时间 02 8月 02 12月范围 覆盖全国31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 不含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 132个调查点 调查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共抽取71971户 调查总计272023人 调查内容 包括询问调查 医学体检 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四个部分 二 措施 第二部分主要结果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 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 一 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 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二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三 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四 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二 措施 第二部分主要结果 二 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 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二 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 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高血压 糖尿病 超重和肥胖 血脂异常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二 措施 有数据显示 现阶段大城市中 2002年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 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 8 肥胖率为7 1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 超重比例高达25 成人患营养性疾病 仅肥胖症 脂肪肝 糖尿病 高血压 类 约6 2亿人次 预计今后10年 中国成人和儿童的肥胖将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中国人肥胖率正在增长 肥胖带来的不仅有糖尿病 也是冠心病 高血压 高血脂发生的危险因素 世界糖尿病日主题 战胜肥胖 预防糖尿病 世界心脏病日主题 远离肥胖 健康心脏 可见世界范围内对于肥胖重视已成为预防慢性病的首选措施 另外一个方面 在全世界范围内 无论是来自于中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还是高收入的地区 慢性病的死亡率随着肥胖症患者的增加而继续呈上升趋势 因此肥胖本身 以及肥胖所导致的疾患的医药费用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包括癌症 艾滋病在内的其它疾病 并且已经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医药费用耗劫的第一大危险 体质指数BMI bodymassindex BMI 体重 kg 身高m 2BMI 18 5 23 9 正常24 0 27 9 超重 28 0 肥胖 18 5 消瘦 青少年适宜体重应控制在以下BMI标准之下 营养性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营养性疾病在整个疾病谱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发病范围越来越宽 涉及到婴幼儿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等各类人群 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病年龄都在提前 扩张趋势 高收入 中 低收入居民 由城市 农村扩张 城市居民畜肉类 油脂类食物消费过多 脂肪供能比已达到35 而谷类食物供能比仅达到47 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5 65 的合理区间 农村居民每日谷类食物消费量从1992年的593 8克到2002年的471 5克 下降幅度为20 6 此外 我国谷类食物消费中 米 面之外的其他谷类和薯类消费比例偏低 而且仍在较快下降 豆类和奶类制品的消费量尽管增长 但幅度仍过低 食盐摄入过多 这些现象均应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 第三部分拟采取的措施 政策支持 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 一 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尽快制定相关法规 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 十一 五 发展规划 二 加强对农业 食品加工 销售流通等领域的科学指导 发挥其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三 加强公众教育 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 措施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二 措施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2004年10月12日 公众营养改善被纳入国策 06年3月 两会 期间 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 被写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 这是首次将公众营养改善问题提上五年规划纲要 草案 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被写入 十一五 规划纲要 这是我国营养改善事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是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启动和推进我国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标志 是我国政府改善国民素质 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最具战略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公众营养与公众营养改善行动 在 十一五 规划纲要 草案 首次对 公众营养 及 公众营养改善行动 给出明确定义 公众营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食物营养的供给和保障水平 以及与其相应的体格 智力生长发育和健康的总体状况 公众营养改善行动是由政府统一领导 社会各界参与的一系列涉及公众营养改善活动的总称 如何改善公众营养水平 改善公众营养通常有三条途径 即合理膳食食物强化营养素补充他们各有其优点和不足 如何改善公众营养水平 措施1合理膳食从本质上说 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 食物多样化应是最主要的途径 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条件 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等限制 要在较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尤其是贫困地区实现目标就很困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营养摄入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从了解的情况看 营养盲 超过文盲的现象比较突出 必须加大全民教育力度 尤其是从学生抓起 当前正是我国病谱转变的关键时期 大力宣传营养知识 推动营养改善工作 可以有效地遏制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发展速度 使 预防为主 的医疗卫生方针真正得以实现 如何改善公众营养水平 措施2强化食品根据世界各国成功经验 强化食品是改善公众营养的最佳途径 实行主食品强化成本低 见效快 易操作 它对解决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都非常适宜 目前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用立法或倡导方式推行面粉强化 可喜的是 我国已开始行动 从1993年开始 陆续启动了 盐加碘 营养强化面粉 酱油加铁 食用油加维生素 等公众营养改善项目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营养强化面粉大规模食用效果首次在兰州公布 04年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粮食局 卫生部组成的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组 于2002年在甘肃兰州地区和河北承德围场县开展西部退耕还林补助面粉营养强化试点工作 近3万人食用营养强化面粉已有1年半左右 项目组对食用效果进行了跟踪调查 2004年10月26日 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在兰州首次向媒体公布了大规模食用初步调查结果 调查组发现食用强化面粉后 试点人群的微营养素如维生素A B1 B2 尼克酸 叶酸 铁 锌等摄人量全面提高 在试点人群中 食用强化面粉的育龄妇女的血清维生素A明显提高 河北承德围场县食用强化面粉的育龄妇女的血清维生素A含量从观察初期的0 34mg L上升至0 37m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