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ppt_第1页
实验3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ppt_第2页
实验3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ppt_第3页
实验3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ppt_第4页
实验3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二氧化硫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填料塔的基本结构及其吸收净化废气中SO2的工作原理 2 实验分析填料塔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3 改变空塔速度 观察填料塔内气液接触状况和液泛现象 4 掌握测定填料吸收塔的吸收效率及压降的方法 5 测定化学吸收体系 碱液吸收SO2 的体积吸收系数 二 实验原理 吸收液从高位液槽通过转子流量计由填料塔上部经喷淋装置进入塔内 流经填料表面 由塔下部排出 进入受液槽 空气由空压机进入缓冲灌 SO2由SO2钢瓶进入缓冲灌 经缓冲灌混合后的含SO2空气从塔底进气口进入填料塔内 通过填料层与NaOH喷淋吸收液充分混合 接触 吸收 尾气由塔顶排出 吸收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2NaOH SO2 Na2SO3 H2ONa2SO3 SO2 H2O 2NaHSO3 三 实验装置 流程和仪器 技术指标1 动力装置布置为负压式2 塔径 100mm3 塔高 800mm4 板间距 400mm5 SO2进气浓度 0 1 0 5 6 空塔气速 0 5 1 2m s7 压力损失 500Pa m8 液气比 1 10L m39 喷淋密度 6 8m3 m2 h 10 雾沫夹带 小于7 11 处理气量约 25m3 h12 吸收效率约 80 13 填料 25mm空心多面球14 塑料混合缓冲灌 0 5m315 电源380V三相四线制功率1500W16 环境温度 5 40 整体外形尺寸 2000mm 500mm 2000mm 1 微电脑进气SO2浓度检测系统1套2 微电脑在线风量检测系统1套3 微电脑在线风速检测系统1套4 微电脑在线风压检测系统1套5 10英寸液晶显示器1套6 在线温度 湿度检测系统1套 7 配套分析处理软件1套 能记录保存实验数据 数据变化曲线分析 取样时间设定 工作效率自动换算等功能 8 数据处理分析系统1套 9 计算机通讯接口1套 10 控制检测系统开关电源1套11 专用测压软管1套12 气体混合罐1套 13 系统静压测口2个14 配气装置1套 15 液体流量计1只16 耐酸耐碱水泵1台 17 液体喷淋分配装置1套18 储液水箱1个19 调节球阀1套20 进出口风管1套 21 人工取样口6个22 高压离心通风机1台 23 风量调节阀1套 24 漏电保护开关1个25 指示按钮开关3只 26 加药口1个27 SO2配气系统1套 废气流量计1个 SO2气体10L SO2专用钢瓶1个 28 折板除雾器1套29 空心多面球填料若干30 电源线1批 31 工作电压表1个 工作电流表 四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室内空气环境参数的测定 包括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当地大气压力等参数测定 计算空气中水蒸气体积分数 除尘系统中气体含湿量 2 检查系统是否漏气 并在储液槽中注入配置好的5 的碱溶液 3 打开吸收塔的进液阀 并调节液体流量 使液体均匀喷淋 并沿填料表面缓慢流下 以充分润湿填料表面 当液体由塔底流出后 将液体流量调节至100L h左右 4 开高压离心风机 调节气体流量 使塔内出现液泛 仔细观察此时的气液接触状况 并记录下液泛的气速 5 逐渐减小气体流量 在液泛现象消失后 即在接近液泛现象 吸收塔能正常工作时 开启SO2气瓶 并调节其流量 6 经数分钟 待塔内操作完全稳定后 测定研究处理风量 气体浓度对吸收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 7 实验完毕后 先关掉SO2气瓶 待1 2min后再停止供液 最后停止鼓入空气 五 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 室内空气环境参数测定本实验中有关空气的温度 压力 含湿量等环境参数记录和整理 2 测定研究处理风量 液气比 气体浓度对SO2吸收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 六 实验结果讨论 1 从风量 液气比 气体浓度对SO2吸收效率及压力损失的影响曲线 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 通过该实验 你认为实验中还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