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_第1页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_第2页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_第3页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_第4页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1 2 1 喷射正时的控制喷射正时的控制 1 同时喷射 各缸喷油器同时打开 同时关闭 1 同时喷射控制电路 一根电源线 一个驱动回路 2 同时喷射信号波形 曲轴转一圈 喷油一次 一工作循环 喷油两次 根据曲轴位置信号确定 喷射时刻 3 同时喷射正时图 各缸同喷 一缸两喷 有储存 4 优点和缺点 优点 控制回路简单 成本低 易维修 缺点 有储存 喷射时刻不是最佳 各缸混合气不均匀 高速无影响 低速时因各缸雾化不同 怠速 不稳 2 分组喷射 3 分组喷射正时图 各组同喷 一缸一喷 有储存 基准缸 1 4 非基准缸 3 2 4 优点和缺点 优点 控制回路简单 成本低 易维修 性能比同时喷射提高 缺点 有储存 怠速不稳 3 顺序喷射 按点火顺序各缸在最佳时刻独立喷射 1 顺序喷射控制电路 一根电源线 各缸独立驱动回路 2 顺序喷射信号波形 各缸一个工作循环喷油一次 根据曲轴位置信号和凸轮轴位置信号确定喷 射时刻 3 顺序喷射正时图 顺序喷射 一缸一喷 无储存 4 优点和缺点 优点 喷射时刻最佳 各缸混合气雾化好 性能最好 缺点 控制回路复杂 成本高 3 2 2 喷油量 脉宽 的控制喷油量 脉宽 的控制 1 起动时喷油量的控制 冷车起动时 温度低 转速低 应加浓 起动喷油脉冲宽度 ms 由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决定的喷油脉冲宽度 ms 无效喷射时间 ms 根据起动装置的开关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 一般 400r min 以下 判定起动工况 1 通过冷起动喷油器加浓 冷起动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门后总进气歧管上 一个 温度 时间开关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 喷油器不受 ECU 控制 由温度 时间开关控制 喷射时间决定于水温和接通时间 只在冷起动时起作 用 热起或起动后不喷油 工作原理 1 冷却液温度低于 50 时且起动开关 ON 15s 或起动 OFF 触点断开 不喷油 2 微机 ECU 控制起动加浓 水温决定基本喷油脉宽 再进行进气温度修正和蓄电池电压修正 为避免火花塞 淹死 发动机每转一转分多次喷射 实现异步喷射 为避免火花塞 淹死 ECM 有清除溢流 Cleaning Flood 功能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wwwwwwwwwwwwwwwwwwww 图 水温 喷油时间图 图 起动时喷油时间的确定 3 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 2 修正系数 1 水温修正 起动后加浓 发动机低温起动后数十秒内 进行起动后加浓 水温越低 修正系数越大 随后逐渐衰 减 暖机加浓 从起动后持续到水温正常 修正系数随水温的升高而衰减 过热加浓 高温热起动时汽油温度高 产生汽化 需进行过热修正 当水温达一设定值时 加浓修正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wwwwwwwwwwwwwwwwwwww 图 起动后加浓 图 暖机加浓 图 过热加浓 2 起动后喷油量的控制 喷油脉冲宽度 ms 基本喷油脉冲宽度 ms 修正系数 无效喷油时间 1 基本喷油脉冲宽度 ms 由进气质量流量和发动机转速确定 1 基本喷射持续时间随进气质量流量增大和发动机转速减小而增长 2 叶片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卡门漩涡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和进气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进气流量是体积流 量 需进行进气温度修正和大气压力修正 基本喷射持续时间随进气温度降低和大气压力增大而增长 3 热线式和热膜式流量传感器检测的是质量流量 不需进气温度和大气压力修正 2 与发动机温度相关的喷油脉宽修正 1 刚起动后喷油脉宽的修正 2 暖机时喷油脉宽的修正 3 高温时喷油脉宽的修正 4 与发动机温度相关的喷油脉宽修正电路 3 加速时喷油脉宽修正 加速加浓 负荷变化率越大 加浓量越大 水温越低 加浓越大 图 加速时负荷变化率修正 图 加速时水温修正 4 减速时喷油脉宽修正 减速减油 负荷变化率越大 减油量越大 水温越高 减油越大 5 空燃比反馈修正 短时燃油修正 在怠速和部分负荷的稳定工况 氧传感器检测排气中氧含量 ECM 判断混合气成分 调整空燃比在理 论值 14 7 左右 从而使三元催化效果最佳 达到最佳的排放性能 即燃油闭坏控制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wewwwwwwwwwwwwwwwwwwwww 图 空然比反馈控制过程 6 学习空燃比控制产生的修正 长时燃油修正 当空然比反馈修正偏向浓或稀一侧 超出修正范围 反馈修正无能为力 学习控制使修正值回到可控 的修正范围 并使反馈修正的中心线回到理论空然比的位置上 图 学习控制的三个阶段 7 大负荷 高转速加浓修正 此时为了获得较大功率 供给功率混合气 12 5 左右 8 断油控制 超速断油 为了爆震安全 发动机转速和车速超过某一最高速度时 断油 缺火断油 ECM 检测到某缸火花塞不点火 为了保护三元催化转换器 将该缸喷油器断油 减速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