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纲与课程的沿革.ppt_第1页
高大纲与课程的沿革.ppt_第2页
高大纲与课程的沿革.ppt_第3页
高大纲与课程的沿革.ppt_第4页
高大纲与课程的沿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实验区 2004年广东省 海南省 山东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2005年江苏省2006年福建省 浙江省 安徽省 辽宁省2007年北京市 陕西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湖南省 新课程改革目标 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繁 难 偏 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际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 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和主要问题国际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主要变化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性质 理念及目标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内容标准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建议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1985 高中英语课程得到普及1993 强调英语交际能力培养1999 听说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现行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高考的压力使学校和学生均按照一个课本 一个进度 一个目标 一个要求开展教学 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转变 教学仍然以知识的讲解为主 轻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的主要困难 有限的词汇 复杂的语法 高中英语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际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 强调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外语课程普遍采用按能力分级的设计方式 制定各个级别的能力标准 高中外语课程设置采用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内容强调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参与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重视外语教育对情感 态度 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 教学资源的扩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 使个性化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评价改革形成潮流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主要变化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先后共颁布了8个涉及高中英语课程的 中学英语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但是直到1993年才开始颁布专门的 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 或 课程标准 而其中2001年颁布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主要适用于初中教育阶段 将以往的 教学大纲 与新 课程标准 中的 教学目的 或 课程目标 的文字阐述 进行比较分析表明 高中新英语课程目标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大变化 1 语言能力的内涵由单一向丰富扩展新 课程标准 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基础 界定为学生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体发展 这种语言能力结构上的转变 在历史比较 参看表1 中反映得非常明显 2 英语教学要求由简单 模糊和笼统向多维化 具体化和层次化发展 4 由片面重 教 向 教与学 并重转变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重点在 如何教 更多关心的是教学方法的设计 前后涌现了语法翻译法 口语法和情景教学法 听说法 交际法 全身反应法等 但是无论是何种教学目的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最终结果都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身上 新课程标准 将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标志着对学习主体的重视 1 基础性 通过必修课程英语1 5的学习 为每个学生打好知识 技能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共同基础 使学生具备高中生必备的英语基础素养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时代性 从目标到内容都要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形成 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设置 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使学校和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反映时代进步 3 选择性 指课程为不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